close

生命詩情.jpg 終點前的分分秒秒.jpg  

103年1~6月[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生命詩情]讀書會,要讀7本書,這是第1,5本。

閱讀《生命詩情》、《終點前的分分秒秒》心得

《生命詩情》。作者:余德慧。  心靈工坊出版, 2013年9月初版一刷。

《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

 作者:芮妮˙卡茲、泰瑞莎˙強森; 譯者:馮欣儀、李淑珺。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初版一刷→2009年7月。

   讀《終點前的分分秒秒》到第七章時,我一直被「反轉移反應」絆住,放下它,我去讀余老師的《生命詩情》。這次看了11篇,有7本書的推薦序,另外4篇是發表於月刊的文章。《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的推薦序---<「少裝了!」---談專業癡迷>,我把它跟這本書的其他推薦序放一起分享;先請您來看我在《生命詩情》讀到的11篇文章摘要和小小心得。

    首先我讀的是發表於《慈濟月刊》528期「百川歸海」專欄的<人生最後階段的覺性選擇> (p.76~78)。這裡有個廖歷慎的故事。余老師寫著:「最近坊間出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談人在死亡來臨前要過怎樣的生活。這個談法與老年生活的意義非常不一樣---人當然無法確知何時會死亡,但卻可以選擇在死前要過怎樣的生活。今年五月過世的廖歷慎,就做了這麼一個覺性的選擇。

    她發現自己罹癌,除了謹遵醫囑做治療,也很『明確地』走上人生最後階段的生活。她明確地跟孩子說:媽媽會過世,如果媽媽過世,你們當如何……有時聽在外人耳裡、心裡都會痛;但由於媽媽的明確態度,孩子反而不驚慌。歷慎也很明確地將自己奉獻給病友。她在門診為癌友打氣,非常有膚慰效果。

    廖歷慎認真地膚慰病友,可以在撐不住的時候給出力量,其關鍵性的作用可想而知。尤其我從她的言談中,深知她有著渾厚的內在性,心裡感到震驚---原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安靜、慈悲、靜心,全都從內在性出發;我深信所謂的宗教的核心,就是這個神佛環繞的深泉!」

    載於中國《心理月刊》,2010年6月的<一分鐘的膚慰>(p.98~100)。這裡有個台灣皮膚醫學界美女醫師翁雯柔化療的故事。由她「徹底地嘗過、吞下、也嚥下」各種化療副作用的苦楚,讓余老師寫出:「我多年陪伴癌症患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如何幫助病人度過一分鐘、五分鐘或頂多三十分鐘。當痛湧上來的第一分鐘,病人需要立即的守護,但這守護不是去找人幫忙,而是當機立斷,眼前必須是陪病友立即處理。多年的經驗發現,老奶奶的辦法其實最管用。」這辦法是輕撫、輕輕拍背。所以余老師寫著:「一個輕輕地撫摸,一句深度關注的喟嘆,構成我受苦身體的人文空間,我在這人文空間裡體驗到膚慰。」…「大醫生很少會為小病人處理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對病人來說,癢起來比刀割還難受。通常有些老祖母的小祕方,如冰敷、塗氨水(尿)等。可憐庶民只要能解一分鐘的急,比啥都重要,可是卻不見醫界把這一分鐘的認真思考。」。

    多少老奶奶在沒辦法中撞出的點子,雖然不是治癒,但對一分鐘的緩解絕對有幫助。人的心是「關注」滋養大的,即使再病,也會有感於因為關注而出現的任何東西,那不是要去治癒病人,而是在病人急亂時給的膚慰,把那急亂的一分鐘緩和下來。這些簡單的精神膚慰術無須學習,只要心裡有如老奶奶對孫子的心疼,自然就會有千種膚慰法子出現。讀此篇讓我學到:我們就是要常存有老奶奶的慈悲心

    載於中國《心理月刊》,2010年5月的<身體情緒:膚慰身心的關鍵詞> (p.230~233)。「自古道家養生重視身體,但是他們的身體並非指的是肉體或生理,而是透過身體綜合作用而溢出的人文空間,這人文空間布滿身體的周遭,與身體的作用隨伴而行,我們稱之為身體氛圍,而這身體氛圍牽動的正是所謂『身體情緒』。身體情緒是一種完全貼附在身體感的情感作用。例如冬天躲在棉被裡賴床,就是享受著外冷內暖的身體情緒,這種情緒是喜悅、窩心與舒服。夏天,我們剛入冷房也會立即『心涼脾肚開』的身體情緒。身體情緒所依賴的外在環境叫做『半物』,以一半資質影響身體情緒,另一半則為身體的本己反應,屬於『自我體證』的部分。身體情緒不是一般的情緒,它一定要跟著半物走,所以時間比較短,不似一般情緒可以持久。這也是身體情緒的有利之處,因為是透過環境來影響內心,所以我們可以做一些身體操作,就可以迅速取得效果。」。這篇裡有明朝袁中道的「聽泉術」。

    載於中國《心理月刊》,2010年11月的<身心適性:你的身體會給出重大選擇>(p.234~236)。人們最真實的感覺,會引領我們逐漸產生選擇。余老師說自己的身體徹頭徹尾是文的,動不得武。在一次受邀到花蓮慈濟醫院演講,他的機緣就在此發生。友人帶他來到一個廣闊的大學校園,遠眺青山,清麗可喜。半年後他攜妻從台灣大學轉任到東華大學來。他寫道:「慢慢的,我才認識到我的身體自己會運作事物。表面上是我們的思緒在帶動被動的身體,但總的算下來,卻發現身體的作用是宏遠的。一生之所謂成敗,我們以為是意志、機運與局勢混成的,可是卻不曉得真正的龐然力量,卻來自我們一無所知的身體潛勢。身體潛勢不是西方所謂的無意識,而是身體為了它要獲得安適的條件而祭出的力量來自我調整。」…所以「傾聽身體的聲音」,大概就是如此吧!

    6本書的推薦序是:

1.《空間詩學》的<詩意空間與深廣意識>(p.167~175)。

    由於余老師研究宗教心理學,注意到宗教經驗的奧秘空間,他把它姑且稱為「奧秘詩情空間」的領域,可以讓「朝(ㄔㄠˊ)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的人依舊生意盎然,讓那些浸淫在宗教經驗的虔信者活潑生機。這個心思與這本書的作者巴舍拉希望找到詩意象的直接存有學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使得余老師把這本《空間詩學》當作他對生命存有的啟蒙書。

    他寫著:「本書可以說是研究人類『深廣意識』的敲門磚,也是長久以來,現象學界對人類『深廣意識』研究的貢獻的一項成果、一個里程碑。在巴舍拉之前,有多少詩人、文學家與心理學家試圖去揭開深廣意識的迷,但都只是走了一段,而巴舍拉這本開天闢地的書,可說是上接法國文學傳統,把有關深廣意識表意的層面有了更深邃的接壤之處,那就是現象學對『夢想』的開發之處,而巴舍拉又很清楚地將精神分析放在夢想的另一端,讓精神分析從潛意識向世人告白,但是現象學所開發的『夢想』絕非精神分析所主張的表意(representations),精神分析認為夢想的再現深具意義,並將意義予以固定化,而夢想的現象學則試圖把靈魂的空間保持在『夢想場所』(place of reverie),讓深廣意識悠遊於『場所』---那裡,我們有著自然、家庭、隱密處、安歇棲地,以及完全不識自我的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以及宇宙意識 (cosmic consciousness)。」

    他把「夢想」寫得如此的好:「夢想場所的非凡之處在於: 它是人類發展縈繞千裡的諸種森羅世界的發韌之地。夢想本身並不單獨存在,它也不似心智那麼希求獲得創造世界之功,毋寧說,夢魂是個孕母,它是心靈的煉金術,讓世界點石成金,也是事物的締結者,讓老屋成為安全的棲身處,讓愛人之間的注視有了歷劫的宿緣,讓父子情深波濤激揚,讓母女相繫情深似海。」,我喜歡!

2.《陰影效應:找回真實完整的自我》的<超越陰陽,身心統合>(p.216~222)。

    「人類在社會裡的『做人』,是很弔詭的事,當自己爬上所謂成功的階梯,我們就進入一個很奇怪的位置,以為我的真實存有與這個位置是共在的,殊不知這只是個魔咒幻覺,錯把自己等同於這個位置的光鮮亮麗,其實真實的自我反而不在這個位置裡。當這位置是愈加顯赫,真實的自我卻益發逃避。」

    「我們在光鮮的『正面』形象裡形成一種鏡相自我,我們注視著自己的鏡相,以為自己就在那裡,但真實的自己卻躲在陰暗的角落:一個政治領袖可能有著被冤屈的童稚之心,一個宗教大師可能私藏旖綺之念,一個大企業家可能自卑羞怯。把鏡相當做全部的自我,會造成個人的悲劇,是非常不智的錯認。但在傳統社會,人類的思維過度平面化,經常把鏡相錯認為全部的自我,而造成個人的悲劇。」

    陰陽反轉是關鍵→八十年代的人文心理學與非神論宗教靠近之後,復經安寧照顧的生死學洗禮,黑暗的力量透過病魔的折磨而被發現,原來黑暗的力量是不能直接使用,而需透過困阨疾苦來轉化心性,使得黑暗的苦難成為恩典,這個過程猶如下到黑暗之谷的英雄,征服了內心不馴的巨龍,然後乘龍而出。……人所謂『練達』必須歷練明暗兩個世界,方能練就。在其胸豁既懷陽也懷陰,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整全』。」

    陰陽相合 作為身心保健之道→除了逆境之外,很少有刻意的方法去逆轉自己的暗處。有時歲月的折磨會讓人在不自覺之中改變。暗處的存在本身並不太受認知的影響,即使累積知識也無法撼動陰影的斑駁晃動。……現代的研究要讓陰陽平衡的方法,除了生理上的調整由專業醫師透過生理指標調整之外,身心靈的平衡則多少藉助一些心理技術或宗教方法。……最近腦科學家提倡內觀或靜坐。他們的理由是:生理的諸器官,特別是腦部的綜合協調需要一種近乎身體自然的方式來運作,內觀(mindfulness)、吟唱、頌缽、七弦琴都有類似的效果。蘇非旋轉、心輪靜心、靈氣,也多有人提倡,這些活動都會出現自然的釋放、消解。如蘇非旋轉被證明具有清新淨化的效果,那些怕髒、易生厭惡的陰暗體質會因蘇非旋轉而獲得改善。頌缽對陰性體質也有幫助,主要是因為缽的陽性波可以用來綜合之故。心輪靜心可以減少混亂的心靈,七弦琴吟唱可以消解怨恨。」

3.《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的<迴授(控制)論作為臨床知識論> (p.280~286)。

    這本書從推薦序看起來是在講「心理治療」,作者是布萊福德˙齊尼,但是序中一直提到葛雷格里˙貝特森,他是近代人文科學研究者少數深入「何謂心理治療實在(psychotherapeutic reality)?」這個問題探討的學者。序文最後說:「專業讀者如果想進一步讀貝特森的原典,商周出版的《心智與自然》會是相當有幫助的書。」我不是專業讀者,因為下一頁的推薦序就是為《心智與自然》寫的推薦序,我就順勢看下去,雖然我真的不太懂心理學。

4.《心智與自然》的<貝特森的知識論傳奇>(p.287~294)。

    余老師說這本書跟他念大學時,最愛的一本啟蒙書《偶然與必然》非常類似。序中有介紹貝特森的家世背景;並說貝特森的知識論與哲學界的知識論可說是大異其趣。貝特森對哲學界如何證成知識,是毫無興趣,反倒是對動物界的心智變化如何發展一套產生知識的基本原則相當有興趣。我想是否跟他有一位非常知名的英國生物學家的爸爸有關啊?

    序文後面有一段故事,我非常想分享:「在1978年,貝特森米德(貝特森的太太)都被診斷出癌症,米德在當年秋天就先走一步,貝特森則在1980年的夏天過世。兩人的臨終方式完全不一樣,米德一直不肯向死神屈服,臨終前一週還在極度疼痛中處理身邊人的人與事,直到接近彌留才醒悟自己非死不可,極度憤怒;貝特森與癌症纏鬥兩年,對死亡早有所期備,很早就放棄積極治療,他臨死前離開醫院,在禪定中心與禪者們在一起,禪者們以深度禪定相隨,他拔管、拒食以及與人告別,信服《聖經》(尤其是<約伯書>),在平和之中闔然而逝。在他靈前,他的家人供祭了一隻螃蟹,以紀念他的《心智與自然》裡主張的『自然與心智有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對稱性』。」各位讀者,這個分享,不知道您有何想法?

5.《青蛙•少女•哲學家》的<邊界處境的精神生產>(p.300~303)。

    「『生命充滿粗糙的邊緣』是這本寓言小說的起手勢,而『生命是趟前往未知世界的不可思議旅程』是本書的背景;它朝向正在起步的年輕人發聲,特別是那些父母離異的青少女的生命悸動。

    作者曾經是一位野外生活領航員,他帶著遊客穿越河谷激流,帶著少年們進行野地冒險。在他眼裡,青少年的生命恰如面對未知的黑森林野地般的旅程;他以火肚蛙的經歷作為心靈的導航媒介而開展處女作,透過火肚蛙將生命處境帶到『邊緣地帶』。

    所謂『邊緣地帶』,指的是生命發生改變的『那個地帶』。在『那個地帶』裡,原來確定的東西變得不再是那麼確定,原本以為『理所當然在那裡的東西』,則突然不見了,如父母離異、失學、家庭經濟惡化、災難臨頭等等,這些變故即使對成人來說也是沉重的疼痛,對青少年來說其驚恐可知。

    作者的邊界哲學是兩面性的處境,一方面充滿著現況中可能遭遇的毀滅與破壞,一方面卻又充滿了成長的契機。青少年的歷險就是在這兩面性中來回搖擺著。在規範世界的那一端,只看到邊緣少年的危殆不安,與可能墮落或無望,但是人類的冒險本能,卻因為自由而獲得更為深刻的自我肯認,而不似一般聽話的孩子對事物看法的因循流俗。」。這個觀點非常接近中輟生現象。

6.《關懷的力量》的<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p.317~320)。

    「這本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本書在出版時還沒有網路,所以作者以真實面做為論述的主旨,卻教我們突然對自身當代的處境有些悲切,生活寬裕並不能帶來幸福,反而連關懷的基本面都快丟失了。

    我們很清楚,我們似乎已經回不去古典時代,但我們還是相信,關懷作為人性的複合感情,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質樸之心。…奉勸本書的讀者,我們應當要考慮如何把關懷還原回去,回到生命的感知裡,讓信任、寬恕、締結成為真材實料,充實於我們空茫的E腦袋。」

本月要讀的另一本書→《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這本書是一本由許多學有專精和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心理治療師、社工師、學者、教授等作者群的研究論文彙編。就像我們讀書會讀過的《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

    翻開書第一頁是書名,第三頁開始就是推薦序一:<曾受過傷的我,相濡以沫臨終的你>/趙可式教授;推薦序二:<「少裝了!---談專業癡迷」>/余德慧教授;推薦序三:<似曾相識燕歸來>/賴明亮教授、主治醫師;推薦四:<共譜兩人同行或三人共舞的樂章>/林綺雲教授、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長;再來是編者泰瑞莎˙強森和芮妮˙卡茲簡介,還有18位作者群簡介;接下來是主編序:<從反轉移省思中擷取智慧結晶,朝更有效能的照護前進>/羅伯特˙尼梅爾博士;推薦序:<每個人心目中的是當死亡都不相同>威廉˙華登博士。緊接著是編者泰瑞莎˙強森和芮妮˙卡茲的前言,也算是導讀。

    本書有六篇,包括十八章節: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當個人的自我影響到專業工作時: 簡介臨終關顧的情緒及反轉移

第二篇:臨終關顧的特殊議題

第二章:痛苦及照護專業

第三章:靈性關顧: 生命末期的靈性需求

第四章:自主的誘惑: 反轉移和協助自殺

第五章:徒勞與善行: 臨終關顧所面臨的倫理與反轉移

第六章個案臨床醫師和督導: 臨終時刻平行歷程的舞蹈

第三篇:特殊族群及機構

第七章:臨終關顧中文化及種族的影響力

第八章:折磨、處決和遺棄:住院的末期病人及反轉移

第九章:逃過大屠殺,卻再度面對死亡: 陪伴生還者走過瀕死階段

第十章:暴力死亡的恐懼與無助

第十一章:專業主義和我們的人性: 陪伴臨終兒童

第四篇:個人 -- 專業反思

第十二章:當面前的臉映照出我的臉: 身為心理治療師與慟失愛女的母親

第十三章:我的未婚妻過世之前與之後: 對於理性自殺與其他臨終決定的信念

第十四章:複雜的情感連結:個人 — 專業的故事

第五篇:對臨床工作的啟發:處理臨終關顧中反轉移的模式

第十五章:尊嚴的臨終模式: 生命終點前的困難對話

第十六章:討論預立醫療計畫的情感障礙: 務實的訓練法

第十七章:處理與檢視生命終期反轉移的團體介入

第六篇:總結

第十八章:內在的旅程: 檢視反轉移及其對臨終關顧實務的影響

    讀完這本書,誠如編者在【前言】所說:「本書的每章都各自獨立,你可以在任何時間挑選任何一章來閱讀。」每個章節分享的故事,可以看出人真的是「獨一無二」的,生時不同;「死亡也是非常個人且獨特的事」,這是威廉˙華登博士(他曾和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共同訪問超過五千名醫療照護工作者,也曾獲得近代安寧療護之母西西利˙桑德絲醫師交給他一封得到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病人的鼓勵信。)在他的推薦序:<每個人心目中的是當死亡都不相同>說的,他還提到:「魏曼斯的『適當死亡』概念(定義:就是一個人能為他自己所選擇的死亡)提醒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適當死亡都不相同,身為照顧者的我們要將此牢記在心。我相信在我們嘗試為病人或家屬找出最有利的途徑時,本書能提供豐富的資源。」本書主編羅伯特˙尼梅爾博士在推薦序最後一句話是:「我以至高評價推薦本書。」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就是要我們「正視」、「省思」在面對臨終關懷照顧時的反轉移歷程。余德慧教授的推薦序二:<「少裝了!---談專業癡迷」>說:「臨終照顧專業人員會因為自己過不去而產生情感反轉移,這反轉移非但不是什麼壞事,反倒提醒我們這些『尚活之人』許多癡迷之處。雖說安寧照顧是對病人的照顧,但是這種照顧不同於一般,照顧過程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出現陰暗面,或者所謂的『暗鉤』,指向自己的雲深不知處。如果臨終專業照顧者沒有這種察覺,就必須考慮到自己是不是被專業知識蒙蔽了眼睛。生病畢竟是情感的經驗,死亡則是一個尚未抵達的黑洞,人類毋須妄自尊大,企圖以專業知識來縫補這個黑洞。」(p.7)「真正的柔弱力量是深度陪伴。…一個神父可以承認是病人教他得見了主,一個醫護可以承認他的焦慮與無能,一個志工可以承認自己對病人有好惡感。在安寧病房真實人性凌越角色,任何角色在此都顯得虛假。」(p.8)

    全書十八章,章章研究的案例故事精采,也可看出研究者的用心。我想分享第八章:<折磨、處決和遺棄:住院的末期病人及反轉移>,作者約翰˙巴希爾,是精神科醫生,他有精神醫療團隊。看完這篇研究,我覺得約翰醫生是個細膩,用智慧解決問題而且很有經驗的醫生。

案例一:折磨

    70歲的亞歷山大太太在加護病房,因嚴重血液感染,她必須依賴呼吸器維生;高劑量的抗生素導致腎衰竭,她開始洗腎;心臟舊疾惡化,出現心臟衰竭現象,她的心臟十分脆弱,外科醫師拒絕執行開刀,醫生說如果手術她一定會死在手術台上。(好熟悉的話,我的親人也是如此被主治醫師說過)。在整個煎熬過程中,亞歷山大太太始終清醒,可以透過點頭和握手來和外界溝通;而經驗老到的護士和醫師慌了手腳,他們覺得讓一個復原無望的病人承受巨大的痛苦,他們自己覺得像是施虐者。

    亞歷山大太太知道自己沒希望再活下去,她不斷要求拔管;但在成年子女來探訪時卻表示希望康復,完成她想做的事。團隊就開始來諮商,找出事實。約翰醫師在病人兒子的口中得知她的生命史,原來這位從苦難中走出來的女士內心的狀態,是她想要在孩子眼中顯得堅毅不拔、永不放棄。團隊討論後認同她,並告訴她:不論就是否拔除維生器做出何種決定,她在兒子們心目中始終是堅毅不拔的。團隊的討論似乎打動她的心。

    「剛開始時,病人清楚表達她絕不放棄,儘管痛苦,她仍要抓住機會一搏。她的兒子們一致搖頭,表示她就是這樣子了。 我的諮商並未帶來中斷維生系統的決定,接下來的十天,病人仍堅持下去。在此同時,我們和醫療團隊討論影響她決定背後的因素後,團隊成員大大鬆了一口氣。病人奮鬥不懈的人生故事讓我們更了解,為什麼她儘管痛苦仍堅持下去。醫護人員覺得寬慰,他們接受亞歷山大太太自己決定自己的死亡。他們衷心希望她平平靜靜地走。」(p.147)

案例二:處決

    70歲的布萊德福太太在加護病房,她的情況和前例的亞歷山大太太有些類似。她大多數器官都已衰竭,需靠強烈毒性藥物才能活下去。她沒有存活的希望,她完全失去意識,和她結婚五十年的丈夫是她的醫療代理人,他堅持嘗試各種可能方法來救她。但病人沒有留下生前遺囑或遺書。

    約翰醫師的團隊讓布萊德福先生知道「美國法律定義終止維生系統並不是『殺害』,而是完成無法避免的死亡」,「若他放手,會對妻子最有幫助」。而信仰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問醫生,他若按照自己的心意讓太太死亡,會不會被趕出教會?醫生覺得超出他的專業,就打電話給長期牧養他的神父,醫院的牧靈人員來加護病房探視布萊德福太太,和布萊德福先生在附近的辦公室會面,一小時後布萊德福先生就簽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他的妻子不久後死亡,他離開時淚流滿面,但表示自己做了最正確的決定。

    布萊德福太太得到所能預期的最好結果。她死了,不必承受延長的痛苦。她的丈夫了無遺憾,不會覺得自己像個施虐者。我有些覺得我像個劊子手,但很清楚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把壞消息分成幾個部分,以尊重來看待每個難處,最後以最能反映布萊德福夫婦意願的方式解決了問題。這個案例的醫療結果和亞歷山大太太的案例不同,但過程相同。」(p.153)

案例三:遺棄

    約翰醫師的精神科團隊奉派評鑑51歲的柯林斯博士,她患有轉移性的卵巢癌,一再拒絕接受醫療介入。離婚多年的她有個成年女兒,但關係疏遠。她在學術界很成功,她唯一的訪客是她的個人助理。

    病人幾個月來暴躁易怒且不快樂。一開始她不太信任心理晤談,顯得憂鬱不安。但她一談到醫院、醫護人員、醫師及精神醫學的缺失,便顯得興致勃勃。她之所以不合作,是因為他想要控制自己的生命。她的易怒及憂鬱來自於罹患絕症的失落。她對自己的看法改變,覺得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的生活常軌。

    「當我們在汲取病人生命中的重要結構元素時,要能夠保持尊重、靈敏的好奇心。病人說出生命故事時通常感到如釋重負,他們若不想談,就會清楚表示。」約翰醫師如此說。所以在第二次會談時,為了扭轉惡性循環,他提出兩項建議:第一,邀請柯林斯博士針對醫院缺失撰寫五百字的文章。第二,邀請她打電話給她的女兒。讓柯林斯博士寫作的目的是幫助她把精神用在正向事情上。全神貫注於學術研究一直視她處理焦慮的模式,希望她能透過寫作重獲敏銳的好奇心。建議打電話給她女兒是她感到極度孤獨,她的時日不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母女衝突。

    柯林斯博士有在做作業了。週五約翰醫師跟她說下週一要完成作業。她喋喋不休地抱怨她寫不完,不想向女兒道歉。醫師向她解釋,她可以選擇,但如果她不能在下周一交作業,她的住院分數就會不及格。

    下週一約翰醫師回到醫院時,得知柯林斯博士已經過世。

    但是柯林斯博士把作業完成了,報告寫好,也跟女兒打電話,為著她的嚴厲向女兒道歉。這是柯林斯博士過世後三週,她的女兒打電話給約翰醫師,和他會談後知道的。約翰醫師說:「我既驚訝又感動,柯林斯博士的治療竟能產生如此的效果,而且幾乎所有的洞見都是病人自己體會出來的。這令我更加相信心理動力治療對瀕死病人的幫助,尤其是幫助病人在述說生命故事的同時重新整合、凝聚。我也領悟到幫助瀕死病人也是在幫助還活著的家屬。我閱讀著字跡潦草的家庭作業,內容主要評論品質欠佳的醫院伙食,心中油然興起一個念頭:人們即使處在最壞的時刻,仍能展現最好的一面。」(p.158)

    我還要分享<第三章:靈性關顧: 生命末期的靈性需求>裡的一些話。

「真心關愛病榻上的人。…我們所能給予病人的最大禮物就是,在他們的旅程中隨侍在側,輔助他們找到嶄新可行的方式來走靈性旅程。」(p.63~64)

病人一開始可能希望痊癒。隨著疾病惡化,病人可能會希望見到摯愛的人結婚成家。到後來,病人瀕臨死亡,最後的希望可能是沒有痛苦的死去。」(p.66)這不但是病人的希望,也是家屬的希望啊!

    書的總結,寫出本書的目的:「在於處理我們在從事臨終關顧時產生的情緒反應與反轉移感覺,以便我們能以同理和關懷的態度,幫助病人尊嚴而頭腦清晰地面對臨終與死亡。作者群點出了最常見的反轉移反應:憤怒與;無能與失敗;無力與失去控制;挫敗與歉疚;哀傷與哀悼;恐懼創傷、情感上的痛苦、喪失、依賴與死亡;渴望被需要、被愛、被敬佩。如果我們的忽視、防衛、疏離這些情緒反應,就可能『幫助』我們的病人重回原本為此求助的問題領域。除此外,還可能因此『幫助』自己邁向憐憫耗竭與專業耗竭。」(p.332)

    這本書對安寧團隊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我要推薦給我們的團隊;也要推薦給愛家人的您!

       甜甜 完成於103年4月18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