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詩情.jpg 臨終諮商的藝術.jpg  

103年1~6月[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生命詩情]讀書會,要讀7本書,這是第1,6本。

     閱讀《生命詩情》、《臨終諮商的藝術》心得

   《生命詩情》,作者:余德慧。  心靈工坊出版, 2013年9月初版一刷。

   《臨終諮商的藝術》,作者:喬治˙賴爾(George S.Lair,Ph.D.)。

      譯者:蔡昌雄。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2007年9月初版一刷。

    這個月的《生命詩情》我讀了六本書的推薦序,和一篇發表於月刊的文章,有:

1.《臨終諮商的藝術》推薦序→<病末諮商的疑情重重> (p.101~108)。

2.《依偎在佛陀的膝上》推薦序→<人如何盤算他的最後時刻> (p.109~116)。

3.《存在心理治療》(上)(下) 推薦序→<幡然醒悟的心理治療> (p.272~279)。

4.《善的純粹經驗》推薦序→<人類對「善」的最終追求> (p.304~306)。

5.《帶著傷心前行:一個心理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故事》推薦序→<心底的凝視之眼> (p.307~310)

6.《醫院裡的哲學家》推薦序→<回到人情義理> (p.311~316)。

7.<脈伙(mindful)的生活>→原載於中國《心理月刊》(p.227~229)。

    《臨終諮商的藝術》是本月要讀的另一本書。

    《依偎在佛陀的膝上》推薦序→<人如何盤算他的最後時刻>

     余老師說在寫這篇序言的過程,他也經歷著與作者平行的心路過程。他本來對「靜坐冥想」的想法就是一般調養身體的層面,可是慢慢地跟臨終病人相處後,才發現「人臨終前的幾個月,通常疼痛的混亂,並不是除了仰賴止痛控制之外,一點辦法都沒有。冥想靜坐顯然透露一種深刻的訊息,我過去所不知道的。」(p.110)

    靜坐冥想的功夫就在這裡:『觀想我們最珍貴的生命是眼前的時光,這段時光的珍貴在於我們能夠活在深度安詳的寂滅,雖然時光不再,但絕非是一場夢,而是實實在在地活著,一分一秒都是出自本心,而不是永恆的成就,因此,時間的過去不是以事情的成敗來衡量,而是以當下最真心的感覺所綿織的綿綿密密。』這樣的觀想需要一種最全心的專注。……

    當我有幸能夠在病人臨終的時候陪伴,我總是學習去做如此的深觀,開始的時候我會感覺到旁邊親屬或朋友的浮躁,後來我試著摒棄這種感覺,專心地與病人在一起,包括傾聽他的喘氣聲,感覺他一分一秒的呼吸,慢慢發現病人的臨終示相開始教我,有一種鉛球式的沉重感緩緩地沉入清澈的海底,儘管病房的冷氣襲來,我全身的汗珠冒出來,我依舊如鉛塊的心沉入海底,我彷彿與病人同處在一處,我開始可以輕聲與病人說話,有時隱約之間聽到他細微的聲息,我只能點頭說『好……』,有時候我可以感覺到他的騷動,他對一路走去的黑暗感到焦慮,只好對他說:『不怕,我陪你走』。在短短的卅分中的陪伴,我往往汗流浹背,但全心有無比的安詳。我知道,我被病人教導,走到他的身邊,懂得他的情況,並與他作伴。尤其在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我都可以如此獲得深度的觀想,比任何我曾經學到的放鬆方法還深刻無法估計的倍數。我把病人臨終的教導稱為『病人相應法』。」(p.114)余老師寫出他的珍貴體會,我覺得這是要有機緣和功力的。我在安寧病房尚未有如此機緣讓病人老師教導;能讓我汗流浹背的是幫病人做腳部水腫的按摩和洗澡。

    余老師認為這本書的內觀禪修,可以為讀者帶來的學習是:

1.修習「病人相應法」的一般情況與本書的內觀禪坐相當類似。(P.114)

2.當我與照顧病人的親友談到慈悲與愛時,他們都似懂非懂地以為是社會習性的愛與寬容,總是說:「病人想要什麼,我就為他作什麼」,可是心中卻一片茫然,以為只要作一些為病人設想的事物就是了。很少能夠靜下心來,沉默端正地與病人相應這本書的一些內觀禪修的訓練,可以引導病人家屬做到這點。(p.115)

3.此外,當病人疼痛混亂之際,內觀禪修也可以改變病人對病痛的觀想,讓靈覺深入病痛,體會我們與病痛同時存在,我的痛不再是由「小我」來承擔,而是將自己觀想到宇宙生生滅滅的生靈,我是其中的一部份,我的苦痛與死亡是我們早就存在的事實,與其奮力對抗而使心力交瘁,不如以慈悲喜捨的心情,善納痛苦。病痛的可怕並不盡然是身體的,但是現代的醫學常常誤導人們,以為觀想的靈覺無益於痛苦的減輕。本書有很大的篇幅來處理這個問題,而且我相信是有效的。唯一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接受必死。並以如此的絕念來度過臨終的痛苦。(p.115~116)

    總共7頁的推薦序,它讓我恍然大悟。原來「你只要非常專注與慈悲的坐在病人身邊,病人就會安靜起來。」(p.114)、「病人的躁動可能與陪伴的人有關。許多臨終陪伴的人還活在剛愎自用的自我,他們不但不能與病人溝通,而且還以剛愎的自我操縱病人,無論是基於宗教或習俗,都在背後用剛愎的自我去翻攪病人的柔弱。」(p.115)緊接著上一段話,余老師寫著:「我從『病人相應法』所獲得的感覺是,病人的柔弱恰好指示了『第二生命』的核心:我們心性的本覺開始發微光,這使我相信,臨終最大的幸福是活在這個心性本覺的慈光裡頭。」(p.115)而余老師所理解的「第二生命」是:「精神的重生是對過往習氣的完全棄絕,使得我們逐漸獲得一種身體衰老卻活活潑潑的生命感,『讓生命豁然開朗,無限曠達』,主要的原因乃在於我們的真心百分之百實踐本心,每做一樣事情,已經不再牽掛個人利益,而是將真心用在每個時刻、每件事情。例如:專心與人說話,而不必顧慮與他說話有何利益,寧願去做一件心裡最想做的事,而不必顧及自己的身分與地位。」(p.113)身為安寧家屬,我很感謝余老師寫出珍貴的觀察與體會,讓我了解當時身處安寧病房的無知與深重的社會習性,「真見笑」(台語)!

    序文最後說:「當美藍要我為這本書寫序,我正當體會到一些東西,多少與本書的觀點不謀而合,所以欣然寫下一些我個人的經驗,……這本書以作者個人經驗協助人們,讓我覺得宛若活菩薩的作品,十分樂意推薦它,並祝福有緣人能夠受到它的幫助。」(p.116)看到推薦序已足夠了,因為它讓我憶及「身在安寧對親人的照顧」,也了解許多在安寧病房的事事項項(台語)。讀它,讓我涕泣!

  《帶著傷心前行:一個心理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故事》推薦序→<心底的凝視之眼>

    這本書的作者叫王理書,在序文裡余老師都叫他「理書」,我想他是老師的熟人。「在幾週以前,日本多摩大學的西皮雅尼教授在成大與慈濟大學談西田幾多郎的『場所論』。西田哲學是京都學派的創始哲學,西田的『場所論』在近代倫理學發展與法國倫理學被融會成不可思議的後現代哲學。從抽象的意義來說,西田的人間倫理是無我的倫理,『我』從來不存在,只有從你那裡我才看見鏡象的『我』以你的形象來導致『我』的存在,因此儘管人們滿口的我,其實是那共在的場所所孕生的倫理實相。

但是在場聽演講的研究生似懂非懂,也問不出什麼問題,當場我有點苦惱,沒想到理書的書稿寄到,居然解決了我這問題。…由於身體病痛,徹夜不能眠,就裹著毯子在沙發上捧著書稿讀到深夜,這才發現理書簡直就是在為我闡明西田哲學。」(p.308)余老師說:「我很高興理書多少掙脫了一些習氣,以清新、神沉的方式為我們說生命的故事。」

    《醫院裡的哲學家》推薦序→<回到人情義理>

    看完推薦序,我要買這本書來看。序文寫著:「……可是我第一次讀到他這本《醫院裡的哲學家》的故事式書,相當驚訝,他居然完全放棄哲學的抽象思維,對病床之間協助病人的一些日常倫理故事娓娓道來,而最令我驚訝的是,他居然創照出一種非常新穎的病床心理諮商(bedside counseling)。……有一次我在心蓮病房對護理人員上課,談詹納的倫理諮商。大家都同意,其實稍微在病床邊為病人及家屬做一點人情義理的功夫,可以造成很大的差別。…本書的出版,我想將之推介給病床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也許她們因為學到詹納的例子,懂得為病人帶來不一樣的照顧。」(p.316)

    余老師說:「詹納所做的正是病床諮商裡有關倫理調適的部分,他憬悟到直接在病人世界工作充滿生活世界的機遇與哲學思維。」有詹納這本書的鼓舞,余老師在慈濟的心蓮病房和居家護理師一起做「倫理的調解人」,老師寫了兩個調解事件。一是一位喪偶的老姆媽,認識了一位很談得來的阿公,卻遭兒女的不諒解,認為她「老番顛」,臨老談什麼戀愛;他們把這家人聚在客廳,讓大家說清楚講明白;二是一位寡母傷心難過她十六歲的兒子,在父親去世後,不喜歡待在家裡,也對家人沒有好臉色,後來以恢復父親在的時候的「泡茶」,來恢復家中的生氣,也意味著父親的「音容宛在」。余老師說:「我們發現,倫理的調解遠比任何心理諮商有效,因為許多心結並不是心理的,或者只是藉著心理表達,但關鍵卻在日常生活的倫理義理裡頭。」(p.314~315)

    「人情義理絕非有固定的一套東西,往往因處境而異。病床諮商並不在於提出一套辦法來協助病患,而是透過與病人或家屬的摸索而使得某些困境得以開朗。每個病人出現的問題都是特例,應該單獨考量,而對病床諮商者來說,每次具體的案例都會引導我們省思人性與處境的複雜性,從而對生病處境有更深刻的瞭解。」(p.316)

    <脈伙(mindful)的生活> →原載於中國《心理月刊》,2010年8月。

    近幾年來,歐美興起一股「脈伙」的熱潮。這股熱潮看起來漸漸蔓延開來。「脈伙」是英文字mindful的直接音譯,意思是「在生活裡採取一種非常精緻的內在觀照」。

    「脈伙」是一個東方概念被西方重新安置的「新瓶舊酒」。簡單的說,西方社會的心靈尋覓者發現東方智慧,如印度瑜珈、西藏教法、中國氣功、日本禪坐、中東蘇非與各種密教,而總結出來的一種西方人可以理解的概念Mindfulness。Mind並不是心智、理性,而是禪者所謂的「心」,這個心被察覺、被體驗,然後被精緻地對待。……脈伙的心是不急不緩、了了分明地將眼前的事物處理,因此經過「脈伙」的事物不會出現粗心大意、隨便、忙碌的意味

    台灣經歷三十年的經濟起飛,人們普遍心力交瘁,所以一旦西方的「脈伙」文化傳入,立刻掀起一片驚艷之聲。由於沒有統一的命名,有人譯為「內觀」(往內觀想),有人譯為「覺照」(尤其是宗教界),有人譯為「覺醒」。本文乾脆音譯,以示不偏不倚。無論如何,養生人士開始學習在生活中「處處脈伙」,如吃飯吃得簡淨,生活在有事之間顯示「無事」的從容,衣服也朝極簡發展。

    今者所謂「幸福」,能無「脈伙」乎? 一念。(p.228~229)

這個月要看的另一本書---《臨終諮商的藝術》。

    這本書有兩篇推薦序,一篇譯序和作者的序文及致謝。全書分十四章,第一章<導論>,第二章<臨終者的特殊需求>,第三章<促發模式的開展>,第四章<心理學的底蘊>,第五章<生與死的意義>,第六章<死亡焦慮>,第七章<疼痛、焦慮與憂鬱>,第八章<成長的促發>,第九章<促發諮商的過程>,第十章<關係的本質>,第十一章<溝通>,第十二章<心靈意象的運用>,第十三章<死亡的個別性>,第十四章<臨終陪伴>。最後有四個附錄。

    讀完它,對我來說它是一本「天書」,再次體會「隔行如隔山」般的疲憊,它是寫給諮商師看的。我沒有心理學的背景,更沒有輔導的專業,再怎麼認真看,也看不懂作者寫的通暢的理論。我就往【序】文裡去,看看大師們如何看這本書。

    余德慧老師的推薦序<病末諮商的疑情重重>,開頭就說:「在生命的末期是否還能夠以『諮商』的姿態來面對死亡的憂懼,我始終抱著遲疑的心情,也始終充滿疑惑,多少人的往生就這麼過去了,卻未曾發現西方的靈性文化所相信的『最後階段的成長』,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失落典範』……這種極端個人主義式的『失落』對華人文化來說並不熟悉,反而會認為我們一輩子爭得的東西將傳給子孫,所以,在死亡之前我們似乎有一種虛擬的傳衍安慰著死亡的心情。」(p.10)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

    余老師的推薦序提到以前在他的著作裡有的「背立轉向」,所舉的例子讓我更明白它的意思。「背立轉向的轉化現象」,病沉期的病人已自然地放棄社會性的勾連,此時病人與親人已經是兩條不相交的陌路,在世的宿緣已經斷裂。「這本書的價值就在這裡出現。由於多數陪病的親人無法接受離世的事實,所以經常以俗世價值擾亂病人,必須由經過訓練的病末諮商師協助親人與病人脫離這種困境。本書的作者首先注意到病末者對死亡的憂懼,但是病末諮商並非消除這些憂懼,而是以憂懼做為轉化的基礎,進一步去『明白』死亡的真相,或生命的真相。」(p.13)在書裡可看到轉化,然後『明白』的例子。

    蔡昌雄教授的【譯序】→<超個人觀點的臨終諮商>中寫出作者撰寫本書的架構:「本書作者賴爾(George S. Lair)是一位心理諮商教授,也是臨床諮商師,長期在安寧照顧機構從事臨終諮商的工作。因有見於死亡的超個人(transpersonal)屬性,使得臨終諮商在本質上有別於一般場景的諮商工作,於是逐漸浮現出指導諮商進行的概念架構,必需做出相應調整的想法來。歷經一番尋覓探索,作者在原先遵循的羅傑斯(Carl Rogers)學派人本諮商原則之上,納入了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意識光譜」(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學說的超個人視野,兩者聯姻的結果,便形成了本書所謂的『臨終諮商之促發模式』(facilitative model of terminal counseling)。」(p.19)

    在作者的【序文】最後說出本書的主題就是,主張臨終病人諮商的焦點應該放在死亡與臨終的心理靈性面相才對。這是基於兩項假設:一、臨終病人最關鍵的問題乃是死亡的焦慮,而非疼痛;二、臨終之際乃是成長與轉化的契機。臨終諮商無需由「專家」提供案主治療的處方或介入,瞭解與關愛才是此時的重點,完整的臨終陪伴乃是促發的過程,而真誠的關係則是達到諮商目標的方式。(p.26)

    書讀完,回頭再看第一章<導論>,才發現它就是本書的導讀。作者在序文也一直強調臨終諮商的重要,他在<導論>裡說:「緩和照顧是指當治療無效時,使個體在生命最後階段盡量保持舒適的過程。當我們決定提供這類照顧給病人時,我們必須向關心他們的醫療照顧那樣,去關心他們的心理與靈性的需求。」 (p.30)「臨終諮商不應該被視為是附屬於醫療照顧的;它應該被視為是所提供的協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安寧照顧中,應與醫療服務占有同樣的比重。」(p.42)

    在<導論>裡也寫出這本書的諮商重點(我認為的):「身為諮商師(包括諮商心理師、社工師及神職人員),我們比較需要關切的是,如何促使病人把臨終危機當作是成長與轉化的機會。在緩和照顧中,強調處置及精神疾病的治療是不恰當的,我們的焦點應該著重於傾聽,而不是解決問題;著重於瞭解,而不是診療判斷;著重於同理,而不是同情。假如緩和醫療照顧是為了使絕症病患得到身體上的舒適,那麼緩和諮商就是為了使當事人在心理及靈性上得到舒適,也就是免除心靈的痛苦、焦慮與憂鬱。我們不應該把焦點放在治療心理的問題上,正如我們不應該把焦點放在治療身體的疾病上一樣。在幫助臨終病人免除心裡痛苦與焦慮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可以促發他們運用自己的能量來獲致靈性的成長。」(p.42) 我讀到有病人經過作者的諮商,促發他們運用自己的能量來獲致靈性成長的故事,就在第七章有麥克瑪蒂羅伯的生命最後階段的成長故事;第十三章整章就是一個亞特的故事,作者說:「臨終是一件個人的事,雖然我們可以討論它的共同質素,並找出不同臨終者之間的相似模式,但是我們還是會以自己的方式死去。在本章中,我會分享某位以自己的方式告別人世的諮商案主的經驗,他的故事不只呈現出某些本書討論的共同議題與方向,也證明了處理臨終疾病的個人性質。」(p.312)

    本書的第二章提到庫伯勒˙羅斯醫師提出的,人們在失落時可能經驗到五個階段或情境,它們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與接受。本章都有一一說明這五階段,在別章節有時也會提到,這是廣為人知的失落典範 (the loss paradigm)。

    我在第六章看到作者對孩童失落情境的敘述:「我們很容易想像一位處於前個人發展階段的孩童,他對環境信賴的安全感,會因為失去母親而被剝奪的情況。母親是供信賴氛圍的主要力量,她是協助孩童(在身體、情緒與精神上)在出生時從混沌知覺的世界觀分化出來的關鍵人物。當孩童開始發展粗略的自我定義,認為自己是分立的個體、可以被愛及能夠獨立做事的人時,如果在這個時候失去母親,則孩童的失落就發生了。……

當我們觀察有過這類失落經驗的小孩時,也往往可以觀察到失落典範中的其他階段。在最初的退縮期(小孩的否認形式)後,憤怒可能會在我們認定的負面和破壞行為中表現出來。於是我們可能會看到討價還價的過程,這個過程會透過尋找代理母親以維護自我的方式表現出來。我們也可能注意到有一段冷漠期,那是一種『我不在乎』的態度,正好是憂鬱的指標。即使在這個最基礎的層級,失去自我界定的價值以及後續的悲傷期,可以說都是遵循同樣的模式。」(p.158~159)

    本書的書背有一段話,是全書的重點:《臨終諮商的藝術》採取人本、全人和超個人觀點。強調:1.對臨終病人最關鍵的問題不是疼痛,而是死亡的焦慮;2.臨終時光可能帶來成長與轉化契機。諮商師必須明白,在此刻,了解與關懷才是最重要的,那是一個促發的過程,透過真誠的關係---同理心、無私的愛、慈悲、寬恕、關懷和連結,我們將與病人一起發現臨終處境的靈性意義。

    而余老師推薦序裡的一段話,更可以看出臨終諮商的藝術,需要的是如水般的柔軟:「將羅傑斯的個人中心諮商推到極致,以更柔順的方式與病末者相處,既無目標以強求,也不寄望高層次的轉化,而是以海德格的『不讓認知挺進』的『散步』來代替自我實現裡的奮進,亦即,以『退卻為進』的內在轉向,以無步數為步數的諮商態度,以被動的柔性、隨順的水性,與病末者存有相隨,可能是『病末諮商』最好的作法。」(p.16)

    如此穿針引線,不知能否縫出一篇大家喜歡的「閱讀心得」,我自己覺得還好,可以啦! 謝謝~~~ ^-^。

    甜甜完成於103 年5月16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