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409-1.JPG        10409-2.JPG  

 104年8~12月[中日美安寧生死文化分享]讀書會, 這是9月讀的兩本書。

閱讀《生死關懷的100個小故事》、《死亡大事》心得

1.《生死關懷的100個小故事》,作者:許禮安。海鴿文化 2015/03/01出版。

2.《死亡大事》,作者:湯瑪斯˙林區。好讀出版 2015/04/01初版。

            《生死關懷的100個小故事》

    讀完它,看到封面和封底的介紹:「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和「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我想這是許禮安醫師寫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在<死亡不重要>一文中寫著: 死亡其實非常重要,但是因為死亡非我所能掌控,我對死亡無能為力。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 我可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如行屍走肉般地活著,我也可以「眾人皆睡(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活得與眾不同而且「目中無人」,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p.13~14)

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是因為「所有人都一定會死」,才需要「生死學與生命教育」。(p.13)

    而在<生死學練習一>、<生死學練習二>中提到「生死學」課程中的兩個練習:第一個是要練習時常把「死亡的終點線」拉到眼前來;第二個就是要練習如何活得「目中無人」。(P.21~26)

    本書第96篇<朝死而生>中,作者寫道:我認為「生死學」應該是「朝死而生」的學問,時時可死卻又步步求生,因為有死亡而珍惜生命的可貴,以死亡的終點線為標準而重新看待事物,世界會從此大不同。那麼,該如何練習「朝死而生」呢? 不以世俗的標準來數算你的歲月、看待你的生命價值,如我常說的:從終點往前看,你會看到與眾不同的景象,因此你才比較有機會活得與眾不同。 (p.295~296) 而活得「目中無人」,是要活得自在,活出自己的樣子,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內心的標準」。

    再來分享我看書的「收穫」:

<活著的眼光>→

   「一般人聽到或看到死亡,通常的反應是轉身、背對和逃離。」(p.18)

我在醫院二樓服務台當志工時,二樓的兩大門診就是婦產科和皮膚科,通常婦科的病友來門診等待時,有人會找我說說話。有時當我說出我還有個值班時間是在10樓的安寧病房時,頓時我似乎化身為「死神」,她馬上就「轉身、背對、逃離」了! 我並不錯愕,我就是我,誠如<生死學練習一>寫的:「我現在所做的就是我認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p.23) 還有<生死學練習二>的:「別人愛怎麼想、怎麼樣看我,那是他家的事,不歸我管。要活得自在,活出自己的樣子,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內心的標準』,管別人要怎麼講或想,我就是要活得『目中無人』!」(p.26) 不過,現在安寧療護應該是宣導有些成效了,我在醫院一樓服務台時,有些人來幫親人辦入住安寧病房的事宜時會說「要減輕病人的痛苦」;我們的志工隊長曾經要我去跟一位堅決不讓太太住安寧病房「等死」的先生說明安寧療護的意義,當我推著病人坐電梯上樓時,她跟我說:「我早就該來住院了。」

<害怕死亡>→

    「根據我在安寧療護服務的經驗,人們真正害怕的是死亡前的過程,包括疾病、疼痛、分離與失落等。」(p.42)

先夫是如此害怕,我也是。

<幽谷伴行>→

    「醫療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治病』與『救命』,第三任務才是『解除痛苦』,…當疾病已不治、性命已無救,至少我們還能做的是照顧與陪伴, 以及疼痛控制與症狀控制。我們不應該漠視病人的痛苦,不可以逃避面對病人與家屬,甚至形同是遺棄末期病人,我們應該盡心盡力,面對自己的無力感,要先『盡人事』,而後才能『聽天命』,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旅途,陪伴家屬度過悲傷歷程。既然生命是病人的,死亡只能由病人『千山我獨行』,就應該把決定權交還給病人。」(p.57)

在安寧病房有病人進出懷恩室(往生室)再回到病房,他的生命跡象還在,或許他在等待某個想見的人,也或許他在決定哪一天才「好走」;先夫住安寧病房時,感恩安寧團隊的陪伴,我也告訴我的孩子們心裡要做好準備,家人彼此祝福,等爸爸選好時間跟我們道別!

<死亡認知>→

    「福克納(Faulkner,1993)提出,成熟的『死亡概念』包括四個要素:1.不可逆性:永久的、最後的、無法回復的。2.普遍性:所有生物與人都會死,包括我自己。3.功能停止:身體功能都會停止。4.因果性:內在原因如重病,外在原因如車禍。

    但是,台灣社會與家庭生活裡面,有許多因素會阻礙孩童發展成熟的死亡概念。例如:媒體的錯誤渲染(黑幫電影、自殺新聞)、科技玩具(電子雞、網路遊戲)、家長的負面解釋態度等。我用繪本和動畫對國小學生談生死,有個男孩忽然說:『我想要死看看』,我說:『人只能死一次,千萬別隨便試看看,死了就沒了。』」(p.60)

我的學生在國小畢業那一年,獨自在家上吊身亡,同事打電話給我,我說:「怎麼會…他才12歲!」難道他是看到書或是電視節目,也想試試看,結果繩子打不開嗎? 但是他不知道「死了就沒了」。所以作者接著在第61頁寫到:「因此生死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國小學生,還在『功能階段』(約6~12歲。約7歲就可有成熟的死亡概念,對死亡過程細節感興趣。),有好奇心會感到興趣,更需要給予機會教育,才能夠圓滿地進入『抽象階段』(12歲以上。具備現實及邏輯思考,對死亡可做推測與分析。)」

<存在主義>→

    人的處境是必須孤獨地迎接生活中的任何險阻挑戰,每個人都必須決定自己的命運,體認到絕望無所不在,會逼使人做出抉擇。當我們環顧四周,看見大多數人不是『渾渾噩噩殺時間』,就是『汲汲營營為名利』,我們應該自己省思與決定要如何安身立命。」(p.151~152)

我現在的安身立命是當志工,它絕對不是殺時間或是為名利,而是我人生的第二個職志。

<病情世界>→

    「根據臨床經驗,病人即使進入臨終階段,只要神智還清醒,通常都不是要接受死亡,甚至不想面對死亡,病人即使重病到臨終,通常都是想要『帶病生活』的繼續活在世界之中。因此,我們認為安寧療護工作並不是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而是要陪伴病人『帶病生活』。…

    如果面對先行者的臨終,不能從中得到啟發,我們這些後死者卻還妄想要指導他們如何接受死亡,這是過分自大與自以為是。謙卑地把臨終者當成生命導師,努力從末期病人的言語和身教當中,學習生命與死亡的奧秘,才是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的基本態度。」(p.263~264)

當我的親人住安寧病房時,我無知,所以有許多「早知道」的遺憾;現在我學習了安寧療護的知識,來到安寧病房當志工做陪伴,我會謙卑地向末期病人學習生命與死亡。

<殯葬學術>→

    「殯葬在歷史上是一種相當久遠的文化活動,最早可追溯到三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考古學者從他們的遺跡中發現有墳墓的形式。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動物死亡只有曝屍荒野,回歸大自然循環,人卻會為同類妥善處理後事,以人工暫代造化。直到最近兩百年,工業化促成都市化,亡者的後事逐漸交由他人處理,形成專門的殯葬行業。」(p.268)

    「美國的殯葬學術相當務實,從遺體處理著手,包括清洗、冷凍、防腐、美容、入殮、殯儀、安葬等項目。殯葬最初只是製造棺木或運送遺體業者的副業,後來成為專門行業,提供停放遺體、瞻仰遺容、防腐技術等。工商社會人際疏離,死亡由傳統的社會事件,轉變成現代的個人事件。」 (p.269)

美國的殯葬業者會對大體做清洗、冷凍、防腐、美容、入殮、殯儀、安葬等等。這讓我想到,我把先夫的大體交給禮儀公司時,他二姐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包尿布」這件事;有清洗否? 沒看到!有冷凍,因為大體要冰存,等著從巴黎奔喪的女兒回來看爸爸最後一面;防腐,不知!反正要火化;美容,應該是沒,因為我兒子有問我:「他們不是說要幫爸爸化妝嗎?」,兒子所謂的化妝是五顏六色的,而我們看到的是還流著「汗水」(因為冰存,要退冰才入殮),暗黑的臉和深黑的「雙唇」。沒看到的,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善待大體,但至少火化完的骨頭是雪白純淨的,就安心了。殯儀、安葬,這是大家都會看到的,要家屬打成績,滿意才付錢(生前契約如此簽)。所以溫馨的告別式做完,我們就坐著「凱迪拉克」的大禮車,「爸爸」安坐在禮車內的蓮花座上,一路浩浩蕩蕩地到林園的林溪禪寺。禮成!

<殯葬設施一>→

    279頁作者寫去一家素食麵店吃午餐,它隔壁就是骨灰罈專賣店。護理長竟然說:「你們怎麼敢去那裡吃麵?」這是社會的避諱和內心深沉的恐懼。讓我想到2012年我去歐洲旅遊,女兒帶我們去柏林玩,她帶我們去一家有400年歷史的「德國豬腳」店吃道地的德國豬腳。這家店門很小,但進去後海闊天空,連廁所都要尋找一番,我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ㄧ般的興奮。當我們坐定下來時,發現剛走過的墓園就在窗戶外,有一條約5公尺的小巷隔著。但我們把「它」拋諸腦外,拼命地在這有400年歷史的老店拍照,也享受一頓道地且美味的德國豬腳。

<本土國際>→

    在Austin H.Kutscher,Arthur C.Carr和Lilian G.Kutscher三人於1987年共同著作的《死亡學原則》一書,針對當代死亡學者的安樂死迷思與醫師否定對病人告知的態度,提出十二項原則與總結原則:

1.「未知死,焉知生?」瞭解死亡方能對生命與生活擁有完整的健全看法。

2.死亡與臨終議題不能也不應該視為禁忌。

3.死亡教育不可或缺。

4.死亡教育應持「多科學途徑」。

5.臨終病人的人權應予尊重。

6.照顧的最終理想應為尊嚴往生。

7.尊嚴往生最好在開放溝通的氣氛中完成。

8.悲傷是喪失摯愛後的正常反應。

9.悲傷的人應予尊重。

10.雖然悲傷屬於正常反應,但其間暫時產生的身心症狀仍不能忽視。

11.特別嚴重的悲傷反應需給予專業照顧。

12.好的生死關懷來自好的醫療照護。

總結原則:「死亡學」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科學。作為藝術,它強調對死亡、臨終和悲傷採取各種「人本途徑」;做為科學,它強調對死亡進行系統研究與正規教育。(p.290~291)

「死亡學」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裡面要有對人的關懷和尊重。

    所以我認為要→把握當下,珍惜擁有;當我來到這世界的使命完成,老天就會用一個「事件」,讓我回歸塵土了!

 

            《死亡大事》

    作者湯瑪斯˙林區是詩人、散文作家、講師,他還有一個身分是專業禮儀師,從事這個工作已有四十年,此為其家族事業,已傳承至子侄輩第三代。因為有四十年的禮儀師經驗,當他承接死亡後,解決遺體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就藉由這本書的12篇故事,細膩地描述故事中人與人的互動,突顯了生、死與愛之間不可分割的微妙關係;也因他正面凝視死亡,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種種美好,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相遇的人事物

    <開場白>,作者寫他的父親,也寫自己。「我第一次寫作、出版詩集時,老爸問我什麼時候寫本關於喪禮的書。我回答,我覺得我已經寫了。他點點頭,微笑著。」 (p.23)「…殯葬業這一行得保證把任務完成,承諾把事情辦好;老爸過世時,我能做到的似乎也只是這樣。我跟他說過,有一天我會寫這本書。」(p.25) 最後他寫道:「接下來,故事開始了,算是跟老爸交了差;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殯葬才算大功告成。」(p.25)而他用第12章<生前告別致詞>,為這本書畫個圓滿,告訴他的孩子他想要的喪禮儀式。「這是你的事,辦好我的喪禮,而不是我的事。我死了之後,是你要和我的死亡一起活下去。」(p.242) 二月,是作者選擇想死去的月份,最後他寫道:「當然,我死在別的月份你也得自立自強。別怕,你會知道該怎麼做的。去吧,我想你準備好了。」(p.242) 這句「你會知道該怎麼做的」也是作者的爸爸常跟他說的。

    他把親朋好友的生活與死亡的點點滴滴,寫成十二篇故事,分別為:

1.入土為安

    作者的前妻搬離開家,他和小孩生活陷入一團亂和無助,米羅伸出援手幫他們解決清潔衣服的工作。所以當米羅病逝時,作者就去幫他處理遺體及喪葬事宜。

    「一個人的時間到了就會死,不管是一週裡哪一天,或一年裡哪個月份,如果就季節因素來考量,人也沒有明顯喜歡死在哪個季節。」(p.29)

2.格萊斯頓

    林區先生和哥哥一起為死在佛州墨西哥灣岸一個島上度假時,因心臟病而逝世的爸爸,做遺體處理,並帶回老家安葬的故事。

    「生命的意義無可避免要和死亡的意義相連;而哀痛正是浪漫的相反面,如果你愛,便必然悲傷,無人例外,差別在於有人調適得好,有人沒辦法而已。」(p.52)

3.克拉普

    寫作者的堂姊諾拉˙林區、雷根太太的故事。他為她們兩位辦過喪禮。這裡也有個抽水馬桶(湯瑪斯˙克拉普)以及「正廳」演變的故事。

4.上帝的右手邊

    這個故事要好好看它。作者提到,從他父親開始,因為看過太多意外,於是對於自己的九個孩子一直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事」的恐懼。林區小時候只感覺到處處受限,但等到自己也當了禮儀師,他完全懂得了父親當年的感受,也開始恐懼了。有多少死亡毫無道理可言,無從防範,要是降臨在自己孩子身上,真不知如何承受。由於帶有父親身分的同理心,他會盡可能幫助視失去孩子的父母,甚至棺木照批發價賣不多收一塊錢,也不收服務費,只希望「上帝讓這一個個父母承受掏空人心的傷痛時,可以跳過我這個做父親的」。

    林區先生還告訴我們一個,我認為是在「冥冥之中」巧合的故事。他說這是個實際的故事,他剛剛葬了一位年輕女孩,名叫史蒂芬妮---這個名字取自聖史蒂芬,這位是石匠的主堡聖人,也是基督教第一位殉道者。

    史蒂芬妮被一塊墓碑砸死。當時他們全家深夜開著車要到喬治亞州,車子行駛在州際公路上;幾個男孩從附近墓園挖到一塊大約六公斤的墓碑,走過州際公路的天橋時,手痠了,不想再繼續帶這塊戰利品,便將墓碑往欄杆外拋,史蒂芬妮剛才跟弟弟換了座位,讓弟弟去車子最後一排跟兩位妹妹窩在一起。墓碑撞碎了擋風玻璃,擦過了坐在駕駛座的爸爸右肩,驚醒了坐在副駕駛座的媽媽,穿過了兩個座位中間的空隙,擊中了躺在後面睡覺的史蒂芬妮胸口。她的胸骨破裂,心臟受損,難以施救。她因吸不到氣而喘息不止,因疼痛而不斷呻吟。兩小時後,她在醫院被宣告死亡。史蒂芬妮的媽媽在後座找到石頭,交給有關當局;墓碑上顆著「佛斯特家預定」,後來辨識出這是復生墓園裡佛斯特家墓地角落的一塊墓碑。

   我答應要在聖誕節前,(正確的說,是12月26日「聖史蒂芬日」之前)把史蒂芬妮的墓石弄好。在這一天,我們都會記得要齊唱<好國王溫徹拉斯>;在西元三五年的這一天,聖史蒂芬被冠以褻瀆上帝的罪名,被群眾用石頭打死。

    我第一次帶著史蒂芬妮的父母到墓園時(他們希望為女兒買一塊墓地),做母親的在路邊停步,手指著耶穌升天的雕像說:「我想把她葬在那裡,就在耶穌的右手邊。」接著,我們穿越一片片墓地來的一塊沒有任何標示的空曠土地,正好在耶穌張開的大理石又臂下方。「就是這裡。」史蒂芬妮的媽媽眼睛含著淚,深深仰望著耶穌的灰色眼睛。史蒂芬妮的爸爸站在一旁,瞇著眼睛讀著旁邊那座墓碑上的名字,那塊石頭上刻著的姓氏是---佛斯特。(p.86)

5.文字織就的肉體

    寫作者的朋友也是他的導師,詩人亨利˙紐君特的故事。

    「巧合讓彼此有了關聯,一環扣一環,最後證明了因與果之間的緊密相連。」(p.88)

6.高爾夫墓場

    作者對高爾夫球場與墓場的聯結,我認為這是職業使然。

    「想像力是致富之源---這還沒算會有多少人願意付錢和約翰˙達利或阿諾德˙帕爾默葬在同一個球道,或讓傑克˙尼克勞斯在灑了你骨灰的沙坑漂亮炸出一朵沙花。然後再想一些促銷小花招,比如『一桿進洞免費葬』啦、『簽署生前契約,打球時段任選』之類。」(p.119)

「比起傻傻待在骨灰罈裡,一個老獵人難道不想把自己的骨灰做成假野鴨或陶土飛靶嗎? 死去的漁夫可以變成搖擺型擬餌或塑膠軟蟲,說不定就選在舉行喪禮時把這些交給最疼愛的孫子。文靜端莊在旁協助的牧師娘,可以在牧師公寓的一組新茶具中重生,她的名字以非常有品味的字體刻在碟子上。保齡球員說不定可以把骨灰混到透明的保齡球裡,或做成保齡球瓶,甚至做成他們老是撒在手上防滑的石灰粉袋。跳交際舞的舞者可以做成陶笛,愛貓人做成紀念貓砂。」(p.121)

作者在這裡也寫他母親逝世的經過以及喪禮。寫到媽媽準備離世的心情:「我知道她已經準備好要走,她說她的心被悲傷和興奮淹沒了。悲傷,是因為要和我們分別(和她結縭四十三年的丈夫、她的兒子女兒、以出世或尚未出世的孫子,她的兄弟姊妹,還有她的朋友);興奮,是因為終於要『回家』了。…她看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她拒絕使用嗎啡,一直神智清楚而有智慧。她安慰我們每個人,有一次她說,我們必須學會放手,不要心不甘情不願,應該更用心去讚美這一切。」(p.131~132)

7.瑪莉和威伯

瑪莉非常執著於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她為了讓自己的棺木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進入墓園,不惜投資大筆資金與人力修橋。橋造好了,通到橡樹林公墓,也把威伯˙詹森葬在橡樹林公墓,就葬在他太太旁邊;橋造好了,瑪莉朗讀林區作的詩,聲音一出,彷若這首詩是她親手所寫;聲音冉冉升起,越過了河,和天主教會的鐘聲、長老教會高塔傳出的音樂融合在一起。

「一座橋,將我們和一座老公墓重新連繫起來。」(p.150)

「因此,墓園是個解決方式,讓死者就待在附近,卻移出我們生活;很親密,卻保持了一點距離;逝去了,卻不會被忘記。」(p.152)

8.斯維尼

    這是作者的詩人朋友馬修˙斯維尼的故事。馬修是個小心翼翼又有點神經質的詩人。

9.諸聖節前夕

    寫作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爺爺、外公都在60出頭就過世,而奶奶和外婆卻是活到90歲。

10.艾迪叔叔的公司

    有關於協助幫人自殺的醫師的事情。這篇寫很多自殺的事,很多的案例都是為疾病所苦。

11.潔西卡、新聞獵狗和棺木買賣

    魯斯希望把自己燒掉,然後從熱氣球上撒下來的想法,被林區一再勸阻,因為考慮到魯斯家人將來會無處追悼。但魯斯認為那是「他的」喪禮,而林區認為「他的」喪禮不只是「他的」。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背負著這份悲傷活下去,藉由能讓家屬安心的喪禮多一分療癒,多一分平靜,都是好的。

    林區先生在<高爾夫墓場>文中也寫到,幫一位一起釣魚的朋友的骨灰葬在河岸的一顆白樺樹下。太太把先生的骨灰放在保溫瓶裡。林區希望他的兒女萬一哪一天回來釣魚或回來問起他的時候,能夠有個地方追憶他。故事在第124到125頁。

12.生前告別致詞

    是林區為自己預立的喪禮,希望他的孩子能照做。

    「我一直覺得喪禮有它的用處。所以,做你覺得適合的事。這個喪禮是你要負責,大部分的事你都有權決定。」(p.238~239)

    「假如在排場和隆重儀式上的小小升級可以讓你覺得舒服點,可以考慮把這當成一筆明智的花費。比起把錢花在精神科醫師、買藥、酒保或順勢療法上,高檔的墓地或宗教儀式說不定更有療效,喪禮再貴都划得來。」(p.239) 翻譯者說這是林區的專業意見。

    在王聖棻、魏婉琪兩位翻譯的【譯後記】中這兩句話也寫得好:

在無能為力的死亡面前,喪禮,是一件讓活著的人覺得『有能為力』的事。」、「我們如此脆弱。可以想見,只要人類還在的一天,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p.249)

    許禮安醫師有20年的安寧療護照顧與陪伴經驗;林區禮儀師有40年的喪葬禮儀經驗。他們為我們說出許多發人深省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因為有死亡而要珍惜生命的可貴」。

    甜甜 分享於104年9月22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