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1-1.JPG          10411-2.JPG    

104年8~12月[中日美安寧生死文化分享]讀書會,這是11月要讀的兩本書。

   閱讀《紅色的小行李箱》、《慢療》心得

1.《生死迷藏3 紅色的小行李箱》,作者:黃勝堅,暨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療團隊。 大塊文化 2014.04初版。

2.《慢療》,作者:維多莉亞˙史薇特。 漫遊者2014年1月 初版一刷。

 

        《生死迷藏3  紅色的小行李箱》

    寫在【序】之前,先介紹這紅色的小旅行箱。它不是拿來旅行用的,每一次的開闔,「都領著我們更懂得醫病之間互動的心意相通!」,當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療團隊穿上「金健康」的工作背心,準備出門照顧病患前,一定細心將它好好檢視一番,「生怕少了一樣醫材或用物,會讓居家照顧病人多受等待、折騰之苦。」。它,讓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療團隊在照護病人的奔波中,持續點燃源源不絕的熱情,在不可挽回的醫療極限中,能勇敢無悔的再邁步向前行!

    本書有三篇序,作者一篇自序,有四大章,每章節有5個故事和1篇黃勝堅醫師總結該章節的「堅叔開講」,最後[後記]有兩篇,是團隊在偏鄉(金山)做衛教的實作。

【序】→

<社區中的終極關懷與實踐> →謝博生/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黃勝堅院長提倡在家庭、社區給予末期病人積極的全人關懷,盡可能幫助病人在臨終的數日、數星期間,減輕煩惱和痛苦,能在家中好好地過每一天,在家人的陪伴下,使他們的內心得到安詳平靜,提供他們通往另一個屬於靈魂的世界的心理準備。黃院長建立的本土化社區安寧療護模式,不只是珍重人的生命,還顧及如何維持人的生命品質,讓人在抵達生命終站時能獲得溫暖與慰藉。(p.9)

<缺乏人性關懷,造成醫病關係的疏離> →陳慶餘/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

本書精采的部分,在於藉案例來描述如何做到在家往生,及在家往生所展現落葉歸根的人性光輝,流露出醫護與病家間的和諧與自在,篇篇都令人動容。是最佳醫學人文體驗學習的教材。(p.12)

<在家善終為民眾最大福祉> →邱泰源/台大醫學院教授

書中故事真實且動人心弦,不但呈現末期病人及家屬的惶恐、壓力和無助,更看到醫療團隊的體貼與用心。更珍貴的是每個故事後,都有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不但有可看性更兼顧教育性。安寧緩和醫療的最高境界,在本書故事中處處實踐。(p.14~16)

<憑什麼叫社區型醫院> →黃勝堅/自序

    我接手金山分院後,該怎麼讓金山分院成為一家名符其實的社區醫院,當做了定位和分工並發落執行時,員工座談會上砲聲隆隆:「專業人員本來就是應該在醫院裡面啊,病人要看病,自己來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我們走入社區?」

    我要溝通的是:如果大家覺得在醫院的工作,就是每天就來交班,然後值班,下班坐交通車回去,其他一概與我無關;我們對社區是全然的陌生,那社區民眾對我們醫院的服務,也是一樣的陌生,那我們憑什麼叫社區醫院? 也不配做地方健康的守護神!

    ……由剛開始的心不甘情不願,大家從家訪中,慢慢親身經歷到病家的純樸、溫暖的回響,有同仁越來越樂在其中,在人同此心的相互影響下,大家同意,決定用永續學習的態度,來做好一家社區醫院該做的本分,成為鄉親心中的健康守護神。雖然過程辛苦,但病人有所得、家屬也有所得,我們自己醫療團隊也得到學習成長與病家的掌聲。(p.18~19)

    在自序裡還有一件溫馨和滿有意思的事,他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還記得我的第二本書《夕陽山外山》嗎? 裡面有一篇<天上掉下來禮物>,那位老阿嬤的兒子,今年過年後的第一次門診結束時,推門進來。

    「咦,你媽媽今天沒掛號啊?」診助護理師確認沒有待診的病例了。

    「我媽去年十二月成仙了。」

    「最後還好嗎?你爸爸好嗎?你爸媽感情那麼好,老年喪偶,要多費心照顧喔!」我真的很擔心這對鶼鰈情深夫妻,喪偶之後另一半的哀痛欲絕。

    「我媽是走得很平順,至於我爸,媽在的時候,本來生活上什麼都可以自理,現在什麼都不行了。」

    「今天是你爸來加掛看病嗎?」

    他搖搖頭:「黃醫師,我接下來要跟你說的都是真的,我發誓!」他神情極嚴肅,我和診助護理師都正襟危坐起來。

    「是這樣的,我媽臨終前交代:要好好謝謝黃醫師,每半個月,逢週三黃醫師看診,要請黃醫師和診助護理師喝杯咖啡;黃醫師喝的是什麼都不加的黑咖啡、診助護理師喝的是拿鐵,奶精要多一個,一定要記住!」

    我心裡滿是感動。

    「我媽走後,不是我沒照她話做,是後事太忙、加上要照顧我爸,所以就疏忽了,結果昨晚我媽入夢,先把我臭罵一頓。您是知道的,我媽雖然人走了,罵起人來功力絲毫不輸生前,然後還警告我說,今天再不開始照做,給她試試看!所以---」他舉起手上拎的塑膠袋,裡面裝了兩杯咖啡。

    當下,我是五味雜陳; 而診助護理是張口結舌,話都說不出來。

    兩三次之後,我想老阿嬤的兒子興頭該過了吧,我照例自己看診時先買杯咖啡帶進去,沒想到他真的非常徹底執行老媽「遺旨」,直到現在,每兩個禮拜都會來一次,帶兩杯咖啡。有時碰上我已自備咖啡了,不想一早就灌兩大杯會超量,便轉手給同事分享,可是真的都沒人敢接:「萬一老阿嬤半夜找人討咖啡,會嚇死人的。」無論如何,這兩杯咖啡的插曲,真的好溫馨、長留我心。(p.20~22)

 

              第一章  死神不說的秘密

    不論醫學再先進,往生時間點的拿捏,死神不告訴你就是不告訴你……

文章有:「9天」、「你們是一定會來的吧」、「再拖幾年都沒問題」、「3天後見」、「這樣也不是我願意的」等五個故事;堅叔開講是:「是問號還是驚嘆號」

                  「9天」

     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病人準備回家往生,卻歷經9天,老天爺才來接她走:

     三天前,阿嬤病情急轉直下,血壓剩73/42mmHg、沒尿液排出、四肢冰冷,兒孫、曾孫全數聚集,施醫師認為是阿嬤回家的時刻到了,於是在安排後家屬全員護送阿嬤回家。(p.27)……

「我媽從醫院回家後,都沒吃過東西,這樣可以嗎?」

「沒關係,人在往生過程中,活動量極少,可以不用吃,我們之前有個個案,每天僅吃一瓶安素牛奶,就活了快一個多月,最後一週也沒有進食,人體在往生過程中,不吃東西,會較舒服些。」(p.24)……

    「醫生---」阿嬤的小兒子緊張了起來:「我媽好像越來越好了耶,會不會判斷錯誤?太早讓我媽回家了?」(p.27)……

「護理長,我媽血壓112/56mmHg,尿量約300ml,跟妳說哦,我媽開始會叫人了,妳說妳說,我媽是不是變好起來了?」(p.29)…

「我認為阿嬤還是會走下坡,她看起來的狀況就是不好,雖然血壓穩定,但我總覺得她不好。」施醫師總算開口:「她目前的走向我也看不懂,再找院長幫忙看看吧?我也不知道、也是有懷疑的。回家往生,對阿嬤來講,意義重大。」(p.31-32)……

我們團隊仍到阿嬤家中,阿嬤血壓124/65mmHg,尿量約300ml,阿嬤女兒很不放心的問:「我媽會喊餓,說想吃鹹粥、還想喝果汁,可以嗎?」

   「阿嬤想吃就吃,不要勉強太多,請小心別讓她嗆着了。」施醫師表情透著隱約的的古怪。(p.33)……

中秋節這天,有兩位在地的團隊人員去看阿嬤,她看起來還好、沒什麼異常、笑咪咪的。

    然而,隔天一大早七點,醫院接到阿嬤過世的電話。護理長說:「別緊張,你們先拿唸佛機給阿嬤聽,跟阿嬤說病都好了,跟著唸佛機一起唸佛,我馬上和醫生一起過去。」

    到達現場,大兒子強忍悲傷告訴團隊說,昨晚媽媽還一直吵著要下床,大家安撫她說等明天一早醫生來,看過後沒問題再下床走走、帶她去散步。清早天剛亮,量血壓還有120左右,媽媽還說昨夜下雨天變涼了,過了中秋,要我們記得早晚要添衣、別著涼,想不到,沒一下子,人就走了……

施醫師確認阿嬤已無氣息、真的往生了,對著阿嬤的大體,恭敬合十的「交代」:「阿嬤,您的病攏好了,從今以後沒病沒痛了,您很有福報,囝孫攏在身旁,您就要保庇囝孫大家健康、有好前途;多謝您讓我們醫療團隊照顧,讓我們有學習的機會,多謝!」(p.34~35)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對於生命末期,想回家落葉歸根的病人,對於醫療團隊而言,返家啟動太晚,會擔心無法完成病人在宅往生的心願;啟動太早,對於團隊持續照顧的壓力太大,家屬也會懷疑擔心「回家往生」決定的「時間點」是否正確?這些都是需要醫療團隊的信心及保證及承諾:「無論如何,我們會陪伴你們一起走過!」過程中最辛苦的是家屬,他們必須付出極大的愛心與勇氣,面對這「從未經歷過」的艱鉅死別過程,陪伴著病患,完成最後的心願,順利的在宅往生。 (文/堅叔&香蓮  p.37)

                 「3天後見」

    75歲的嚴奶奶肺癌末期,醫師建議家屬:「奶奶已是末期病人,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幫她的疼痛症狀做緩解治療了。」於是在病人的同意下,轉入住進安寧病房。……當大夥兒在幫她洗澡、洗頭時,奶奶突然大聲說:「剛才菩薩跟我說,我三天後要去菩薩那裡。」然而奶奶的生命跡象穩定啊! 醫護人員認為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臨死覺知」(指病人有預感自己死之將近)。

    醫療團隊和家屬開家庭會議溝通,做瀕死準備及嚴奶奶要回家後的居家照顧相關事宜。回家後的嚴奶奶不吃也不餓,她說要去菩薩那裡,要裡裡外外都要乾乾淨淨。兒子、老伴都心疼她,她直說:「回家,真好、真好。」團隊第二天依約來做居家訪視,兒子說:「我媽在醫院和家裡差很多,回家竟然這兩天都睡得很好。幾乎不喊痛,或許回到家,真的對媽媽才是最好的。」

    第三天早上,當醫療團隊到家中時,嚴奶奶對叫喚沒有反應,呼吸出現了臨終症狀瀕死前的嘎嘎聲,四肢開始有些發涼,「時間到了!」奶奶果真有「臨死覺知」,菩薩來接她,安詳往生了。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身體是病人自己的,也就是說身體病況的好壞,病人自己是最清楚、最了解的。臨床發現,臨死覺知的準確率極高,儘管通常家屬多半信半疑,甚至懷疑病人胡言亂語,醫療團隊會順著病人意思,協助家屬做萬全準備乃至於心願的完成。 (文/堅叔&瑞萱  p.69)

    我在安寧病房當志工,曾遇到一位三進三出懷恩室的病人;最近有一位病人,他兒子告訴張醫師說爸爸寫他要先走了,日期是寫農曆的某個吉祥日,我去翻日曆,竟然是當天! 當天沒事,隔三天的晚上他大出血,第一次被送到懷恩室,平安就又回病房;過幾天,又被送到懷恩室,又安好了再回病房,就這樣過三個星期,他現在還在病房;看他兒子一直握著爸爸的手,很認真的陪伴,我送下午茶到病房,忍不住抱抱他的肩膀,給他送溫暖。唉!「何時要走人,是老天爺說了算!」

@@@ 堅叔開講:「是問號還是驚嘆號」(p.78~88)

    有位癌末阿嬤想吃粽子冰,家屬不想讓她吃,就說買不到,黃院長讓她們一家三代十幾個人陪阿嬤吃雪糕。結果隔天病人就走了。「我想慘了,要被罵死了!」黃院長想。過了一天病人的兒子來到院長室向他鞠躬說:「謝謝院長成全了媽媽最後想吃到的冰。我們之前攔了好幾天不給她吃,現在回想起來媽媽當時好失望,都覺得心不安,還好院長成全了,媽媽走得很安詳,謝謝!」(p.83)

    還有一件發生在急診室接到末期病人家屬電話的糾紛。「第二天一早, 旭華來上班,聽到轉述超緊張,馬上就趕去病人家照顧安撫,結果那晚病人就往生了。事隔不久,醫院收到兩張函,一張果然是來勢洶洶的投訴函,投訴那一晚的電話糾紛;另一張,竟然是同樣來自這家人的感謝函,因為家屬親眼目睹在旭華的妥善照顧下,病人走得沒有痛苦。」(p.84)

    我覺得這「問號」,是病人家屬碰到病人突發狀況的疑惑、感受;而在團隊的關懷照顧之下,就轉為感謝、感激的「驚嘆號」了。就像黃院長在86頁所說的:他們從一次次的親眼目睹、親身體會病家的喜怒哀樂中,將心比心之餘,無形中變得更懂得體諒與慈悲。不僅是對病家,包括他們個人和家人的相處或人際關係。

               第二章  有機往生

    有機往生? 就是順其自然啊,讓生命末期的病人,沒有人工法的干預,去延長死亡的過程……

    文章有:「非死不可」、「營養針」、「賭、實話實說」、「沒有鼻胃管的全家福」、「さようなら」等五個故事;堅叔開講是:「承諾要有勇氣」。

                 「非死不可」

    這是一個企圖以自殺來結束生命的事件。病人落水被救後,醫師在她的右手臂上發現貼了透明膠帶寫著:我有簽DNR不可以急救,以免觸法!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這件急診的突發事件,讓我們警覺到,民眾及醫護人員,都需要再次宣導DNR的正確觀念,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先決條件必須是指,當生命進入末期的嚴重傷病患者,才適用DNR。所以簽署了DNR的意願人,不論任何狀況送至醫院,被誤以為都不可治療和處置,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文/堅叔&瑞萱  p.94)

 

                 「營養針」

    這是一位四十出頭女生得到「皮樣腫瘤」的故事。皮樣腫瘤,是一種生長緩慢所導致的發育異常良性腫瘤。化療、放療都無效,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她已經做太多手術,而腫瘤又越來越大,她只能在家休養,每天由先生為她施打約500cc全靜脈營養液。然而團隊醫師會診後說:「病人應該要停止使用營養針了,不然只會養肥了腫瘤,讓腫瘤血氣充足,更容易流血;營養針對病人不會有幫助,甚至反而有害。」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妳目前最好的治療,是停止使用營養針。」

    這麼直白的病情解釋,我想醫界沒幾位醫師敢這麼說出,但仔細想想,這樣對病人不好嗎?多少病人往生前,已無法由口進食,打著營養針,勉強延續著性命,最後仍難逃死劫,這真是病人想要的嗎?   (文/堅叔&香蓮  p.107~108)

    我在安寧病房陪伴過一位末期病人一段時間,當他即將臨終時,他的丈母娘還要帶紅豆湯來給他管灌,說補血;要走的那天早上,她女兒還在為醫院沒有給爸爸打營養點滴,而讓心理師一直在跟她溝通。家屬是不捨,但是病人想要的是什麼? 我只看到健康家屬的強勢。

@@@ 堅叔開講:「承諾要有勇氣」(p.134~139)

    有機死亡,在無形中,讓病家對生離死別覺得自然、自在,病人自己心裡有認知,坦然面對後,似乎變得比較豁達。病人臨走前的環境是他非常熟悉的,旁邊沒有外人,我覺得,生死兩相安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在病人意識還清楚的時候,便開始鋪陳面對生死這件事情,讓大家在都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發生,連恐懼都會跟著降低。(p.135)

    以現在醫學的發達,從到院前心臟停止跳動到恢復心臟自然跳動,並不困難,用藥打進去、用人力按壓、力氣不夠了還有機器可用……可是要讓末期病人安然往生,卻不容易!面對簽了DNR的病人與家屬,醫療團隊要有承諾的勇氣,要有愛心去承諾,有勇氣去陪伴病家面對死亡這件事情。(p.138)

              第三章  心有千千結

    悲傷輔導這件事,雖然健保是沒有給付的,但只要醫療團隊有心去做,有時在專業幫忙下,只是舉手之勞……

    文章有:「一個是老尪,一個是獨生子」、「我已經習慣了」、「託夢」、「阿公的白毫烏龍茶」、「深山中落葉歸根」等五個故事;堅叔開講是:「走出醫院、走進社區」。

                 「一個是老尪,一個是獨生子」

    茂伯的家人因為希望他肝癌末期的症狀能得到緩解,安排茂伯入住安寧病房,但家人對於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這件事,似乎有難言之隱。原來他最小的兒子被檢查出來腹部靠近胰臟頭有一個5公分的腫瘤,安排要到台北的總院開刀。「專業告訴我,一個家庭面臨兩個病勢凶猛的病人,是屬於高危險的悲傷輔導對象。」於是團隊啟動召開家庭會議,關心和了解這家人。

    茂伯想在家往生,溝通過程他下決定要「阿弟啊」趕快去開刀,至於醫師問說如果孩子去開刀,茂伯的病情有變化,他本人希望醫師如何做? 他回答說:「若是真遇到了,把我帶回家就好,不要讓我受拖磨。」於是當著家人、醫師面前簽下DNR。

    阿弟啊順利開完刀,腫瘤化驗為良性。家人高興得謝天謝地,茂伯還專程坐醫院的接駁車到台北探望茂弟,他們父子乍相見的抱頭痛哭,讓醫療團隊跟著又是欣慰又是難過。

    在阿弟啊出院回到金山後的第三天,茂伯在昏睡中,平靜往生了。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安寧療護著重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這些讓生死兩無憾的事,不僅需要有時間來完成,最重要的是家人間的開誠佈公。    (文/堅叔&瑞萱 p.150)

          「託夢」

阿嬤是子宮頸癌的末期病人,安寧居家團隊第一次到她家,試著想和阿嬤及家人談論「生命末期的決策」,發現阿嬤的兒女很避諱談論善終計劃,以及關於死亡準備的議題。連續做了四次的居家探訪,阿嬤的兒女都迴避。第五次的訪視,阿嬤更虛弱,越來越喘得快沒力氣說話了;我發現每回只要睜開眼,阿嬤總忘神的盯著窗外,不自覺地幽幽長嘆,想痴了也渾然不覺,是什麼讓阿嬤的嘆息這般幽怨悽愴呢?再找阿嬤的孩子們說,終於知道原因,女兒說:「我爸媽,沒有結婚。」……

    兒子說:「直到住院的時候,媽媽隱約猜測到自己的病情,留著淚感慨:這輩子不能和你爸爸做名正言順的夫妻,連死後,也沒辦法放在一起……」護理師向堅叔求助,堅叔告訴她何不試著藉「託夢」來安慰阿嬤!和家屬溝通後,於是請媽媽最偏心疼愛的小兒子阿正去和阿嬤談。

    「昨天我夢到阿爸了,阿爸和我說,他一生最愛、也最辜負的人,就是媽媽妳了。」阿嬤一愣,忍不住哭了出來。「媽,我們都知道你心裡有說不出的苦,請你也原諒阿爸,阿爸也是為了孝順自己父母,所以沒有入贅,這輩子你們情深人緣淺,讓阿爸連走了那麼多年還放不下妳,阿爸這一生,妳是唯一的最愛啊!」

    兩天後,阿好阿嬤在兒女的陪伴下安然離世。阿嬤和阿公在天堂再見之時,心中已無怨懟。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希望有決心、有勇氣、有智慧的醫護人員,大家一起投入生命末期決策的關懷,努力建立善終流程,讓想要落葉歸根回家中往生的病患,可以回到社區,安然善終。如此一來,不但減少了急救套餐的施予,也大大的降低了健保的支出與耗費。 (文/堅叔&旭華 p.165)

@@@ 堅叔開講:「走出醫院、走進社區」(p.182~187)

既然臺大金山分院歸屬於社區醫院,我們就不該「守著醫院等病人」,應該進社區去趴趴走。所以我當初的想法,是動員整個醫院的人力分成六組,請大家嘗試「走出醫院、走進社區」。……

    差不多在全體同仁花了三四個月的努力後,把醫院實力能及的極限,讓在地民眾知道,並贏得他們的信任。…我們發現有末期病人意識清醒的希望:「我要死在家裡。」家屬既擔心又害怕,悄悄問醫療團隊:「那我們要怎麼辦啊? 不會處理啊?」

    有位末期病人強烈的渴求:「我要在家裡往生!」沒想到,這個病人還沒往生,有一天,一通電話打來說病人的媽媽死掉了,向我們團隊求援:「怎麼辦、怎麼辦啊?」

    這位哀哀求告的家屬,偏偏又是我們在照護的末期病人。那位主治醫師很猶豫,病人說很需要他去看看,他問我到底應該不應該過去幫他看看?我說:「走啦,我們一起去看,去看再說。」去了以後,家屬感動到不行,主治醫師錯愕之餘,也被感動到眼眶發紅,偷偷問我:「對我們醫生來說, 是個舉手之勞的小忙(確認死亡、開死亡證明書),這麼小的事情耶?」

    「問題是人家信任你,才會在她媽媽死了最慌亂無助的時候,打電話向你求助。其實這表示你對病人很好、贏得人家對我們的一個信任,是你醫師做得很成功。」後來我們內部達成共識:「金山醫院的病人,在宅往生,到場確認死亡之後,我們自己開死亡診斷書。」

    一開始大家都不願意啊!後來試了幾次以後,來自病家誠摯的由衷反應,慢慢真的感動到團隊,大家終於認同:「應該是要這樣做沒錯。」就從這裡開始,醫生踏出醫院、護理師踏出醫院。

                第四章  走進偏鄉醫療

    照理說,在地的醫病關係,不是大家越互動、越彼此熟悉、相互信任嗎?

    文章有: 「跳TONE人生」、「深宅大院」、「連螞蟻也欺負我」、「吃鹽求生」、「白色之愛使命必達」等五個故事;堅叔開講是:「白色巨塔裡的井底蛙」。

         「深宅大院」

    一座斑剝、古老、破舊的紅磚大宅院,住著一對夫妻,凱哥是咽喉癌患者,第四期,在醫學中心開完刀後回到老家,本身因為小兒麻痺、右手抬不起來,無法自行換藥。凱哥的太太阿菊姐弱智外,有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血壓,平時手抖得很厲害。……

    在醫療照顧部分,因凱哥沒有其他近親家屬可協助,在找不到更好的照顧方式下,只能交代阿菊姐:「仍然要每天帶凱哥到門診來換藥。」於是,我們每天利用開診前或中午門診休息時間空檔,可以不受干擾的花40分鐘,全心為凱哥換藥之餘,盡量也教阿菊姐一些簡單的生活衛教。其實凱哥很擔心,如果他……,阿菊不知道怎麼辦?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經過團隊會議的討論,凱哥符合社區安寧照顧計劃,於是我們和凱哥夫妻討論DNR,但阿菊姐很排斥,不願意凱哥簽署DNR,所以我們還是不能收案。

    偏鄉醫療的角落,即便有各種福利制度,但總會有限制而無法提供當事人足夠的關懷,除了需要更多熱誠的耐心,才能讓我們成為社區民眾的好厝邊。 (文/堅叔&瑞萱  p.207)

         「吃鹽求生」

阿萬伯因「鈉離子偏低」經常來住院,團隊在他出院後到他家去做個案關懷,才發現阿萬伯在家補充鹽的方式,是鹽水太鹹無法讓他吞嚥,他索性就不喝了,便造成他常因鈉離子偏低而反覆入院的原因。團隊家訪時,阿萬嫂悄悄跟護理長說:「護理長,多謝恁大家想辦法救阮頭家,伊喔,肺癌都可以過關,若是死在吃鹽這件代誌,我一世人攏沒臉見人,自己的良心嘛過不去。」

護理師想到服用「鹽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三個禮拜後,團隊第二次家訪,阿伯生龍活虎的站在大門口迎接,氣色真好。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來到金山醫院後,我發現堅叔講的在偏鄉應該「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與我所認知的醫療過程認知是不同的。堅叔常說:「以病人為中心,怎麼會他都病到不行了,還叫他一趟一趟來奔波醫院呢?」很多不一樣的思想觀點衝擊,對我來說,正在除舊佈新中。

                「白色之愛使命必達」

    五位救護技術員:育嶸、錦坤、家能、正庸、仁杰,自己介紹自己在團隊的「功用」。他們兼公務車駕駛,除了使命必達外,還是醫療團隊的最佳「救援人手」。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2012年2月18日,盛大的誓師典禮過後,「論人計酬計劃」正式啟航!院長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家訪的過程有歡笑、淚水、無奈,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步一腳印走下來,才體會到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原來也是一種機緣,讓在白色巨塔裡工作的行政人員也有機會深入社區,看到不一樣的醫病關係經營,特別是老人家的無助。只要活得夠久,誰能不老呢?  (文/堅叔&瑞萱  p.233)

@@@ 堅叔開講:「白色巨塔裡的井底蛙」(p.236~243)

無效醫療的耗費,約占全年健保總支出的20%,如果以健保全年5700 億預算的20%來說,大概有近1200-1300億花在無效醫療上……

以量計酬」和「論人計酬」的不同,以量計酬,最大的矛盾是在於: 醫院希望生病的人越多越好,這樣才會有利潤營收;但論人計酬,是希望這區域的一群人,在這區域的醫療團隊照顧下,盡量預防不生病、將小病攔截不成為大病;醫療團隊的工作是照顧健康為優先,然後才是處理疾病。就全民健康來說,不應該是事先就做好防衛機制,而不要等到事後再來補網嗎?

[後記]  衛教在偏鄉

       「集點換禮物」

    記錄到偏鄉社區的免費篩檢活動的過程和事務。

            「習慣溝通方式的背後」

這是對一群青壯年齡的紅唇族,免費做口腔癌篩的活動,每週上一次,一共要上四堂課。

Cla908 醫護專業人員,對事件看法的心得分享:

    從第一堂課到最後一堂課,不變的是他們始終沾滿髒污的衣著跟皮膚,透露著每個人白天辛勤的勞動。……

我們並不了解這群年輕人,但我們夾帶著知識,以專業之姿,企圖讓他們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戒檳班」籌備之初,我以自己預期的方式在設計團體,以專業人員自居,在短時間內,意圖扭轉他們長期以來,為了適應環境發展出來的「壞習慣」,卻從未站在他們的角度,關注「壞習慣」為什麼會發展出來。……

這群大孩子,他們在校時不是好學生、出了社會也不會是受矚目的中流砥柱,本來就少有獲得讚賞的機會,而若因為食用檳榔,再度被冠上「不良」習慣,致使他們直率、樸實、單純的態度,更少有被發現的時刻。或許他們未來還是會因環境因素繼續食用檳榔,但至少,他們曾被理解,並且開始思考,檳榔對於生活的必要性。

    而對於我們,若非透過一次完整的團體,有一段時間觀察學員的轉變,與他們相處並試圖理解他們的言行。對於癌症篩檢的概念,仍會停留在「知識性的衛教」上,對於行為習慣與我們相差甚遠的族群,依舊會抱持異樣眼光,卻忽略了將他們的背景因素一起納入考量。 (文/佩璇 p.269~270)

    書中,醫療團隊去往生者家中確診時,都會跟往生者說:多謝您讓我們醫療團隊照顧,讓我們有學習的機會,多謝!」我看到醫護人員的謙卑;而對人死了的說法,都會說「去做仙啊」,很本土呢。

 

               《慢療》

    看完這本365頁,字體又小的厚書,深深覺得它是一本屬於給醫師看的書。《慢療》的副標題---我在深池醫院與1686位病患的生命對話。

    作者說她自己喜歡探究「病史」---病患訴說的故事,因為當中隱含患者症狀的真實意義。她喜歡為病患檢查身體,因為真正的病因就寫在他們的身上,只不過她必須能解讀出來。她也喜歡分析事實,得出結論,也就是診斷、治療和處方。

    深池醫院在舊金山,占地六十二英畝。這裡原本不只是醫院,也是農場。他們期望患者有體力能勞動時就參與工作,種植醫院使用的多數蔬果,照顧酪農場,餵養豬隻和牛羊,清洗與縫補衣服,料理食材,如果做不來, 可以負責園藝。

    帶著她介紹醫院的是梅潔醫師,梅潔醫師顯然知道作者所不知道的事:深池醫院有某種吸引力。作者本來只想在深池醫院待兩個月,但她說:「我不只在深池醫院待了兩個月,而是二十多年。那段期間,我研究希德格的醫學,完成了博士學位;我展開一段中世紀的朝聖之旅後又回來。這座古老的救濟院轉變成現代化的醫療照護設施時(無論那是好是壞),我也在場。總之,我在這裡照顧了1686位患者,他們教了我許多事,改變了我,也以始料未及的方式改變了我的醫療觀。」(p.15~16)

    書裡她常提到的精神領導醫師叫做希德格,是十二世紀德國神祕主義者及神學家,也是執業醫師,她撰寫了一本有關於她的醫學概念的著作---《希德格的醫學》。作者研究希德格的醫學,希德格的確自己有一套看待事情的方式,她在《病因與療法》書中加入了一些其他書籍沒有的東西,例如幫病患放血的技巧、艾灸的方法。史薇特醫師決定博士論文要更深入探索希德格的醫學。想埋首研究她的生活、教育和學醫過程,以及那個時代背景,最後徹底了解她的行醫方式,讓自己盡可能融入其中。

    所以作者在遇到病人需要特別處理病症時,她會想到希德格會如何做?在「02空前絕後的美好時光」裡,麥考伊女士需要的是某種方法,幫她把那些黃色的生命之液壓出腹部,擠回靜脈。「我坐在那裡思索著,希德格會怎樣看麥考伊女士的病? 她會怎麼做? 顯然,水元素擺錯了地方。接著我想到,體液醫學比現代的我們更常使用物理療法,他們有一種技術是以腹帶綑綁杜子,把液體從鼓脹的腹部壓回靜脈。」(p.57)賓果! 麥考伊女士清醒過來,肝臟逐漸復原,可以出院了,她送一盆植物給史薇特醫師。

    在「04深池醫院是個恩典」,泰莉令人驚駭的褥瘡,是史薇特醫師面對病人第二次想到希德格。「我自問,如果是希德格,她會怎麼做? 她會如何醫治泰莉那巨大的開放性傷口? 我思考的同時,凝視著麥考伊女士那株綠意盎然的植物。

    我突然想到,希德格應該會移除阻礙泰莉的viriditas ---她的自然療癒力---的一切障礙。因為只要沒有阻礙,viriditas一定會療癒她的傷口,就像植物依定會冒出綠意一樣。泰莉身上任何壓力也都是阻礙,從皺褶的被單到硬床墊都是,全都必須移除。……我以對希德格的理解作為基礎而擬定的治療對策,是除了移除阻礙viriditas的東西外,以土、水、氣、火等元素來加強泰莉的viriditas ---良好的營養(美味的食物、維生素、液體)、充足的睡眠、新鮮的空氣和陽光。然後呢? 平和、靜養、心安。其他的不太需要了。或許這麼簡單就夠了。對了,還有時間,她需要多久就療養多久。」(p.101~102) 幾週內,泰莉的傷口底部開始有癒合的跡象,沒有感染。在那傷口深處閃著光滑的粉紅色,開始覆蓋、保護她的脊椎。她用兩年半,等候褥瘡復原!

    看完這本書,分享讓我感動的故事:

托德小姐→「01他們用生命教會我的事」---<她想要的只是新的眼鏡>

    托德小姐35歲,是癌症患者,罹患腦瘤。因開刀,但腫瘤還是不斷成長,所以樣貌讓人不忍正視,不過她總是態度親切,也很安靜。有一天,史薇特醫師和她稍微聊了一下,然後問她有何需要幫助? 她說有:「我真的不喜歡他們給我的食物,都切得碎碎的,淡而無味,你覺得那可能改變嗎?還有,你可以幫我安排眼科醫師嗎?我需要一副新的眼鏡。」她的回答令醫生震驚,她的泰然自若也令醫生佩服至今。她想要的不是安樂死,也不是藥效更強的止痛藥,而是更換食物、更換眼鏡。「她完全沒提到自己的不幸,只是一派平靜,據實以告。無論是什麼原因讓她全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此時對她而言,重要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裡的小事。」(p.37)

    後來醫院的確幫他調整了膳食,也幫她配了一副新的眼鏡。「她為我帶來的啟示是:大無畏。回歸本質,堅定自我,源源不絕的勇氣。那是大多數年輕醫生甚或大多數中年醫生都無法了解的特質,因為我們都很幸運,不曾身為病患,至少不曾像托德小姐那樣。醫生畢竟都是從年輕學子開始起步的,那時都很健康,充滿好奇,用功勤奮。我們對於不幸和無可避免的天意能理解多少?」(p.38)

柯蒂斯醫師→「04 深池醫院是個恩典」---<他親自為病患買鞋>

    作者說:柯蒂斯醫師就像印度的文殊菩薩,以智慧利劍斬除困難。他讓安寧療養院成立,讓它平穩運作後,把責任和榮耀一併交給凱伊醫師。

    復健病房有位因中風入院復健的病人,因為等政府核准醫療補助的特殊鞋子,等了三個月還滑著輪椅到處去接受治療,柯蒂斯醫師一問,原來他沒有鞋子可穿。醫師問了他的鞋號後,親自開車出去,匆匆買了鞋,趕回病房,幫病人穿上,然後填寫出院單。

    他讓作者想起了一句格言:「照顧病人的秘訣在於關心病人。」當她看到柯蒂斯醫師衝去為他不太認識的病人買鞋時,她想那句話肯定有更深的意涵。那句話是1927年佛朗西斯˙皮巴迪醫師對哈佛醫學院畢業生的演講。皮巴迪醫師指的不是關懷病人,而是照護病人。他說,那是指為患者做點小事,也就是護士常為病人做的貼心事,例如調整病人的床單,餵病人啜飲幾口水。皮巴迪醫生坦言,那樣做會占用時間,也許不是醫生最有效運用時間的方式,卻是值得的,因為那種費時的照護,培養了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關係,那關係正是促進療癒的秘訣。 (p.88~89)

穆勒太太→「05 緩慢療法」---<從髖骨手術變成災難>

    髖部骨折手術後,穆勒太太變得精神錯亂,醫師開始讓她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她的身體從手術康復,但抗精神病藥物並未解決她的精神錯亂問題,反而讓她變得安靜又孤僻。

    史薇特醫師找到穆勒太太疼痛、不能走路的原因---人工髖關節脫臼的問題。幫她做髖關節修復,穆勒太太已經可以無痛行走,就不需要止痛藥了,也不再昏沉了。停掉抗精神病的藥物後,她不再昏昏欲睡。少了糖尿病診斷後,她可以回家了。「醫生是從護士和復健師那裡得到報告的,他告訴我,他沒想過請穆勒太太再回醫院檢查,那太麻煩了。相反的,在深池醫院,要為她檢查和照X光都很簡單。換成深池醫院的大多數醫生,一旦發現穆勒太太不再疼痛,也會幫她停掉止痛藥。那是我們這裡的文化。……我看著穆勒太太上車時,想到深池醫院的緩慢療法幫醫療照護系統省下的金錢。我開始覺得深池醫院是緩慢療法的代名詞,就像飲食之中有分速食和慢食一樣。」(p.130~131)

譚明先生→「11 我知道他想回來」---<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它啟動了身體與心靈>

    一場生與死之間徘徊,患有失智症的譚明被「救」回來了。

    「深池醫院的好處就是我有時間慢慢等待與觀察:等他的親朋好友出現,告訴我細節;等譚先生好轉、惡化或維持原狀;等他試用一些藥物,看是否能治療他的憂鬱症、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總之,就是等候緩慢療法發揮效用。」(p.317)

     <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我的確感覺到他的手腕出現脈搏,很微弱,但還是在動;他把譚明的腳放下,脈搏就消失了,譚明再度陷入垂死狀態。不僅如此,經過這樣的移動和脈搏跳動後,他的眼皮張開了……我們這樣看著對方時,我突然想到希德格對死亡的描述:『那就像靈魂一腳站在這個世界,另一腳站在另一個世界,不確定自己要留下來還是要離開。』當時就是這樣,譚明對自己的去留猶豫不決,他站在生與死之間。我凝視著他那溫和、閃亮、近乎綠色的眼睛時,發現那雙眼睛變得清澈而寧靜。我知道他決定留下來。我知道,譚明知道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想回來。」(p.322~323)

    <它啟動了身體與心靈>→ 我參與過許多病患的復甦搶救,其中有些成功了,但過程從沒像譚名那樣安靜平和,從來沒有時間和空間觀察靈魂停留在那個黑暗的隧道裡,而隧道終點還閃著亮光。站在譚明身旁,當他聽到我的聲音時,我看到他在權衡去留,決定生死,我看到他眼裡出現猶豫不決。我感覺到那起死回生的瞬間,接著看他恢復生命力---脈搏、血壓、氣色、意識、微笑逐一恢復。(p.325)

    文章最後「12 醫病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者回到空無一物的舊深池醫院,總結這本書的總總。她說:

    我想著在舊醫院裡曾經歷過的一切,以及那些事情是多麼重要。在舊醫院的歲月改變了我的人生。它讓我探索了希德格,瞭解希德格醫療方式---一種緩慢醫療,注意小細節,移除阻礙,滋養綠意(viriditas),為每位病人召喚膳食大夫,靜心大夫,愉悅大夫。它讓我去了朝聖之旅,領悟到即使在濕冷的情況下仍可能感到快樂,體會了潛藏於一切活動之下的平靜。

    不過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讓我發現殷勤款待、社群、慈善(深池醫院的三原則)就洋溢在室內的空氣之中,因為你必須在那裏待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感覺到那些氣質,以及其良善的本質。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讓我發現面對病人時可以「做自己」,發現「只是單純坐著」的效用,或是存在於眼睛之後的靈魂。

    我在那裏學會了投入---不顧一切投身其中。……最好的醫生陪你一起去拿藥,站在你身旁等你服下藥物。他們教會我移情與反移情作用的真實名稱其實是愛,醫病關係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於是,我認同柯蒂斯醫師在我上班第一週告訴我的話:深池醫院是個恩典。(p.361)

      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美國舊金山有個深池醫院,台灣有個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都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好醫院。

            甜甜 分享於104年11月24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