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心理---終身學習

        第一單元 「高齡心理」課程簡介

    在這個章節裡,我們將帶領你去探索內心層面的自己。發掘自己的智慧與潛力,有勇氣與信心來擁抱上天賜給我們的老年生活這個寶貴的禮物。

    本章節內容分為老年發展任務與挑戰、認知行為、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家庭問題、親密關係與人際互動、臨終適應,以及心理健康促進等七大部分,一共有十二單元,這講是從第一單元到第六單元。從心裡層面出發,了解當你老了之後,應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如何面對壓力、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以及如何歡喜的面對老年生活與最後的臨終,讓您正確的看待老年生活,活得快樂而優雅

        第二單元  老年的任務與挑戰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討論老年時期所面臨的人生挑戰與發展任務,適應與否的原因,以及迎接挑戰調適的方法。

           老年期的發展任務

    艾瑞克森的人生八大階段理論提到,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發展的任務與挑戰。老年時期的發展危機是統整與絕望,在整合與平衡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人生的智慧。老年人的挑戰是必須去面對一個已經走過的大半人生週期,適當的處身於現在的世界,並且接受自己在無限進展歷史過程中的位置,統整過往人生的經驗與智慧,好在日後剩餘的人生中活出更美好的未來。

    老年時期所面臨的挑戰,包括適應退休與收入的減少、健康與體力的衰退、配偶的死亡、與同年齡的朋友有更密切的互動與往來、回饋社會、以及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等。

      老年期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適應,有些人卻不能?

1.體認生命無法重來

    有些老年人在回顧生命的時候覺得懊悔,因為發現自己錯失許多重要的發展機會,或曾經傷害了所愛的人。又體認到生命無法重來,過去的事實無法重新來過,因此出現絕望的心態,而鬱鬱寡歡以終。

2.把握有限的生命

    但是有些人在中年左右,由於生活已經穩定,又體認到生命的有限,反而積極的重新檢討他們措失的機會,發掘自己未知的人格與潛能,進而發展自己過去從未開發的能力與興趣。例如開始學習繪畫、園藝、寫作,或者與家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以彌補過去年輕因生活的忙碌所忽略的家人關係。

3.補償失去的自我

    另外一些老人,面對伴隨老化而來的各種失去的經驗,以及日漸消失的能力與活力,迫使老人為其所失去的,尋找替代品或補償。例如婦女在丈夫過世之後,生命頓失依靠的重心,轉而苛責子女對自己的照顧與關懷不周,讓家人深感困擾。

           老年期如何接受挑戰與自我調適?

1.坦然接受失去的事實。   2.開發未發展的潛能。   3.加深與親人朋友的關係。   4.參加不同年齡的團體。

        第三單元  人格與老年適應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討論老年期人格特質的變化,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備的人格特質,以及擁有快樂的老年的方法。

           老年期的人格特質

    黃國彥(1994)認為「人格」是指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以及對整個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特性。此一獨特個性是受到遺傳、環境成熟以及學習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並且表現於需求、動機、能力、性向、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特質。例如有些老人非常積極好學,興致勃勃的學習各種新知;有些老人則自怨自艾,整天抱怨家人都不關心他。

    人格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人在早年如果具有寬容、豁達、樂觀、自信的人格內涵,到了老年日子會過得快活一些。但是如果老年的生活變化太大,則會對老年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近代心理學家認為,老年的人格特質並非是年輕時的人格特質產生變化,而是過去人格不良特點的放大而已。當年潛抑的人格缺陷,到老年之時,在精神衰退的情況之下,表現得更清楚與突出。

           哪種人格特質容易適應老年的生活?

    Richard觀察老年期的適應情況,將老年人的人格特質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成熟型的老人。2.搖椅型的老人。3.憤怒型的老人。4.防衛型的老人。5.自怨自艾型的老人。

    而在這五種人格當中,成熟型與搖椅型的老人,是屬於適應比較好的老人特質,情緒平和穩定,與周遭環境的配合度比較高。

憤怒型,防衛型,自怨自艾型的老人,是比較麻煩的老人。)

           如何擁有快樂的老年生活

1.喜歡自己

2.學習從正面角度看待晚年生活

3.保持不服老的心態

4.儲存老人健康人格的條件:

    快樂的客觀條件必須從年輕時代開始儲存,包括注重身體健康,保持生活彈性,在人生舞台上不拘泥於扮演單一的角色。培養樂觀的態度,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生命中的種種際遇。善加運用使用各種外來的資源。規劃與準備晚年所需的經濟條件,奠定晚年生活品質的基礎。在還沒步入老年期前,盡量培養興趣、擴展人際網絡、社會網絡、善用外界資源,幫助自己打破自我設限的生活方式。

        第四單元   活到老,快樂學到老

    美國95歲的諾拉˙歐克斯在2007年大學畢業,主修歷史,創下世界上最高齡大學畢業的紀錄,21歲的孫女和她一塊畢業。台灣高雄94歲的阿嬤高來好,一早開心地到鳥松區松埔北路「華齡學院」,跟其他老人一起做運動、種菜、聽音樂、吃午餐。她說:「這裡是我們銀髮族的新樂園。」目前共有32位長輩報名參加華齡學院,年齡最高的是高來好,她雖然滿頭銀髮,腳步輕盈不輸「年輕人」。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是探討老年智力於記憶等認知功能的變化,及促進學習功能的方法。

           老年認知功能的變化

1.智力

    從資訊累積的角度看,老年人更聰明,因為他們比年輕人懂得更多。也就是說,智力雖差,但理解力會提昇。

2.記憶

    在沒有疾病的干擾下,人的大腦幾乎有無限大的記憶容量,而且其容量幾乎不受年齡所影響。記憶包括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三部分。……由於老化感知速度的變慢,讓老人在提存資訊的過程變慢或損傷。對許多老人而言,太多太快的資訊不能有效的通過基礎記憶來被加工與處理,使得老人無法記住這些資訊。

    根據最新研究,每天看電視超過七小時的老人家,記憶力衰退的風險,是看七小時以下的兩倍。同樣是面對電子螢幕,打電腦、玩電玩卻能減緩記憶力下降,專家認為,觀看過程是否動腦,是記憶流失快慢的關鍵。

3.學習

    學習是新的資訊或技能被編碼,或者儲存在記憶中的一個過程。老人的學習動機是以滿足特殊需要為基礎,因此學習的內容是否與生活相關,是影響老人學習的重要因素。之外記憶也會影響學習成果,老人的學習速率比年輕人慢很多,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太多資訊。

           老人的智力與記憶力會受什麼因素的影響?

1.健康。

2.營養。

3.環境因素:

    在熟悉的環境下,老人會透過補償性的努力,來保持個人的獨立性。例如透過紙條,來提醒自己是否已經吃藥或關瓦斯。但是如果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例如護理之家或養老院,有些老人會迅速喪失認知能力。此外,社會的疏離,也會讓獨居的老人,記憶力衰退更加迅速。

           如何增進老年的學習與記憶

1.提高老人的注意力與學習動機

2.進行腦力訓練

3.放慢學習速度

        第五單元  陪伴老人走過生命的幽谷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討論老年人常見的情緒問題與精神疾病,以及老年人的高自殺率,和家人應該如何協助老人走過生命的低潮。

           老年期有哪些常見的情緒問題與精神疾病?

             (一)老年常見的情緒問題

1.害怕

    老人會害怕很多事情,最害怕的是失去記憶。其次是擔心會被家人送進養老院,從而失去獨立與自主。

我的祖父高齡90仙逝,88歲的祖母就一直害怕老了失智後被送進養老院。只要一聽說無法再照顧她了要把她送進養老院時,她就淚流滿面,無言抗議。)

2.失落的感覺

    面對晚年生活許多生理或關係的失落,迫使許多老人的體力和感情耗費在對付這些悲傷上。

3.悲傷

    老人晚年常用面對喪偶、喪友等喪親之痛,有人悲傷一段時間即可慢慢回復。但是有人卻是持續好多年,依舊無法從極度的悲傷中走出來,甚至產生精神疾病或是影響健康。

4.愧疚感很憤怒

    老年可以擁有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錄,但是也可以喚起過去的衝突與悔恨。面對無力改變的過去,或孤獨無依的現狀,愧疚、孤獨、無助和憤怒的情緒,如此複雜的交織而生。

5.孤獨與無助

    老年面對喪偶、體力日益衰弱、獨居或經濟狀況不佳的處境,又無人可協助,夜深人靜時,孤獨與無助的感覺不時浮在心頭。

                 (二)老年常見的精神疾病

1.失智症。  2.憂鬱症。  3.譫妄。 4.妄想症。

             為何老人自殺率於各年齡層中最高?

1.憂鬱症是主因

2.其他生理與社會因素

    由於家庭結構改變,老人不再如傳統社會中到家人的尊重與照顧,反而感覺自己變成家庭的「累贅」。加上年老體衰、疾病纏身、窮困、寂寞,沒有自尊,更甚者被子女遺棄,或者一生積蓄被人騙走,更讓老人家覺得人生乏味,因而產生厭世的念頭。

3.老人不知求助管道

    多數老人資訊不足,不知道求助的管道,此外周邊的人給予的注意也不夠。加上,老人求死通常不是一時衝動,甚至還常常掛在嘴邊,減低了旁人的戒心。

           如何協助他們走過生命的低潮?

1.協助老人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家人多鼓勵老人接觸宗教信仰,以建立精神上的寄托,或多參與社會團體的活動、培養出日常的興趣所在。

2.陪伴老人度過生命的低潮

    子女照顧父母,應該如同長輩在自己兒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一般體貼入心。多關懷與傾訴,並且給予接納的態度與正面的回應。有家庭的陪伴,對老人的情緒穩定以及安全感都有極大的幫助。

3.多關心老人的情緒改變

    不要以為是「年紀的關係」或「痴呆的緣故」,而置之不理,延誤就醫,因一時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

4.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家人平時應多以電話關懷老人,注意其生活起居、鼓勵參加活動。有心理困擾程度需要醫療專業的協助時,則需要尋找專業醫師,提供醫藥與心理治療。

        第六單元   家有千千結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在探討老人家庭中所面臨的挑戰與難題,包括老老人的照顧與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協助的方法。

           為什麼家庭中會有老人的問題?

1.家有老老人

    因為身體衰老,疾病纏身,子孫又忙,親友自顧不暇,往往使他們逃避在無限的沉思默想的境界裡。如果老伴又走,只能自己獨自面對漫漫長夜,他們的生活、健康,以及孤單寂寞的情緒問題,都需要家人特別費心關懷。

2.誰來照顧家中的老人?

    早年老人由家庭子女照顧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現今子女外出工作,老年人守著一手打拼的家園。但是如果有一天老人病倒了,或摔得動彈不得,誰能長時間來照顧老人呢?即便家境小康以上者,子女孝順的安排外籍看戶來照顧,或者好心的送到設備媲美五星級飯店的安養中心,但是思念子女的心,往往仍縈繞在老人心頭。

3.隔代教養問題

    隔代教養問題不僅在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上,而是阿公、阿嬤的難處與負擔。因為這些老年人也往往是貧窮、衰弱、老邁,甚至是百病交集。在應該可以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需要拖著老弱的身體來照顧孫子,其處境真是難堪。

           如何協助老年家庭?

1.家庭照顧者善用社會福利資源

    善用居家服務、日間照護中心、喘息照護服務等社會福利資源,以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內政部社會司 網址:http://www.moi.gov.tw/dsa/)

2.老年人自我照顧與調適

因為孩子無暇照顧老人,所以老年人更需要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保持健康快樂。調整生活步調漸趨緩慢,學習照顧自己的身體、注重運動休息與飲食、坦然面對衰老與死亡、有效控制老年的財務狀況、學習與成年子女和孫子女相處,統整個人一生的經驗,完成未完成的夢想,讓自己的人生無所遺憾。

---講義完畢---

 

把這講義仔細看過一遍,字字敲打它的內容,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家中媽媽的生活,好在有弟弟一家人的陪伴;而眼前也一直有我「未來」成為老人的畫面。我也在檢討,不能想要改變媽媽的生活,畢竟她已在這地球上生活八十多年了,很慶幸地她現在已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相信阿彌陀佛會把她帶到極樂世界。而我應該如講義最後所說的: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保持健康快樂。調整生活要慢活,注重運動休息與飲食、坦然面對衰老與死亡、學習與成年子女相處,統整個人一生的經驗,完成未完成的夢想,讓自己的人生無所遺憾

老師在課程中穿插許多投影片,也是讓我們學習人生。在第一節提到有人在石頭上刻著「甘願做憨人」,就是說,[活著到臨終,每個階段都有其苦難]。再來有投影片,有美麗、勵志的圖文, 我只能擇錄它的文字,分享予您!

⊙「人生就像茶葉蛋,有裂痕才入味」→

  生命中的所有挫折與傷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香料

    每個人的一生,都曾有過擦傷跌痕,如果你嫌棄貼著OK 繃,或是透氣膠帶很難看,如果你一心抗拒留下難看的傷疤,那麼,你將無法體悟老天的安排。

    其實順境與逆境,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當你明白了並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你將會發現,每一道受傷癒合的傷痕,反倒讓你的人生活得更加精采。

             <人生的兩個包袱>

    上帝指派了三個人,交給他們各兩個包袱,並且要他們在名為「人生」的道路上競走,目的地是叫做「幸福」的終點。

    第一個人走得很痛苦,他覺得身上的包袱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他一路上汗水淋漓,每跨一步,就要留下一行眼淚。

    第二個人走得很愉快,只是他走得很慢,漸漸地,也難免覺得雙腿有些發痠。

    第三個人一邊走,一邊快樂地哼著歌,而且他健步如飛,一下子就到達了目的地。

    上帝在終點等待著他們。

    第一個人埋怨:「為什麼他們走得這麼快樂,我卻走得這麼痛苦?難道祢給我的行李特別重?」

    「不,你們包袱的重量都相同。」上帝回答。「這兩個包袱,一個裝的是『痛苦』 ,一個裝的是『快樂』。由於你把痛苦的包袱掛在前面,快樂的包袱掛在身後,只看得到痛苦,卻看不到快樂,當然走得難過又疲憊。」

    接著,上帝指著第二個人,說:「他跟你正好相反。因為他把快樂的包袱掛在胸前,痛苦的包袱扔在背上,眼睛看到的都是快樂,一路走來當然喜悅。」

    「至於第三個人…」上帝繼續說:「他不但讓快樂在前、痛苦在後,還在痛苦的包袱上剪了一個洞。他一面走,痛苦就一面落在地上,身上的擔子減輕了,所以走得比誰都快。」

心靈小語

如果痛苦不能讓昨天變得更好,只會讓明天變得更糟,那麼痛苦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徒然折磨自己罷了!若能停止咀嚼痛苦,把目光放在快樂的事物上,我們就能漸漸忘記過去的陰霾,看到明天的希望!

     <最美麗的心,就是同理心>

某天,一個六歲的小男孩上學遲到了!

同學們還在早自習,他偷偷摸摸地溜進教室,不料,男孩才剛坐下,老師就突然大吼一聲,斥罵道:「你怎麼又遲到了!給我過來罰站!」

只見小男孩打了一個冷顫,接著滿臉通紅,坐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就在老師準備發怒的時候,突然間一陣騷動---坐在小男孩隔壁的女孩,不小心打翻的水壺,滿滿的一壺水全都潑在小男孩身上!

很多年之後,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偶然的機會下,當年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重逢了,進而相戀相愛,最後決定攜手共度一生。

婚禮上,邀請了不少小學同學。新郎在致詞的時候說:「其實我在小學時,就已經愛上我的妻子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將水壺翻倒在我身上的那一次…」在座不少人還記得那段小插曲,紛紛發出笑聲。

「今天我要藉機宣布一個隱藏很久的秘密---其實,那天她不是不小心的,而是故意的。」台下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聆聽。

新郎繼續說:「因為當時她坐在我旁邊,發現我被老師突然一罵,嚇得尿褲子了。」新郎深情地望著新婚妻子,微笑地說:「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她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新郎說完,現場立刻爆出熱烈的掌聲!

心靈小語

最能展現一個人教養、內涵的情操,莫過於同理心。一個人的同理心或許很微小,但眾人若能一起發揮同理心,就可以成為提升社會的驚人力量!

    <快樂小鎮在何方?>

有一個男子決定前往一座遙遠的城鎮,那座城鎮的名字,叫做「快樂」。

男子連接走了好幾天,終於看到一個路標,上面的標示寫著「距離快樂鎮,還有一公里」。男子高興極了,連忙加快腳步。

突然間,不知從什麼地方跑出一個乞丐,他拉住了男子,說:「先生,請賞我一點食物吧!我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了!」,「很抱歉。」男子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我正趕著要前往『快樂鎮』,沒有時間幫你。」

繼續往前走,男子又看到了路標,上面寫著「距離快樂鎮,還有十公里」。「咦!剛剛不是說只剩一公里嗎?為什麼愈來愈遠了?」男子覺得很奇怪,但還是繼續向前。

走著走著,男子又看到一個小孩,蹲在路旁哭泣,小孩求助地說:「好心的先生,我迷路了,您可以幫幫我嗎?」,「很抱歉。」男子一邊走,一邊說:「我正趕著要前往『快樂鎮』,沒有時間幫你。」

    再往前走,男子發現路標上的文字變成「距離快樂鎮,還有五十公里」。男子看得目瞪口呆。又走了一會兒,男子看到一個人陷入了流沙裡,向他大聲呼救。但男子依然說:「很抱歉。我正在趕著要前往『快樂鎮』,沒有時間幫你。」

    繼續前往「快樂鎮」的路上,男子再也沒有見到一個路標。最後,他走了一輩子,卻始終沒有到達目的地。

心靈小語

    世上有什麼東西,是分給別人不會減少,自己反而愈來愈多?答案就是快樂!對身邊的人多一點關懷、多一點善意,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在過程中揮別了憂鬱,提升了快樂指數!

☆ 把人生中遭遇到的辛苦視為祝福,我們就能將苦難化為春泥,從種種考驗中獲得新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而如果人生中一些遺憾無法轉變,那麼,我們只能選擇釋懷,試著與它共存;然後最終我們將學會「放下」。當我們放下的時候,生命也自然地綻放了!

⊙「多點思考,更能放鬆」--卡內基解壓方程式--

一、下定決心,過更自在的生活。

二、活在今天的方格中。

三、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

四、分析並解決煩惱的三原則:

  1.收集事實。 2.衡量事實。 3.做出決定,立即採取行動。

五、解決問題前的四個問題

  1.問題是什麼?  2.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3.有那些有可能解決?  4.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六、把工作變得有趣。

七、接受事實,設下憂慮停損點。

八、做積極的事,轉移注意力。

九、原諒與寬恕,是更上算的作法。

十、讓心中充滿平安。

⊙「流逝歲月的哲學」 →George Carlin 102 歲的演講。

    您發現了嗎?我們一生當中,只有在小孩子的時候才會想:「我想快點長大。」

如果你現在小於10歲,你會非常興奮於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長大(變老)。

    你幾歲?「我4歲半」。你絕不會說:「我36歲半」;你會很興奮的說:「我4歲半」,那表示「我快要5歲了」,這是個重點。

    當你進入了青春期,人們不能再阻擋你了。你會飛快的想進入下一個階段,說不定還偷偷加一點。

    你幾歲?「我快要16歲了」其實你只有13歲。但是,嘿,「你快16歲了耶。」而且這是你生命中最了不起的一天。

    然後你21歲了。即使這句話聽起來像個儀式。「是的,你已經21歲了。」

    轉眼間你已經30歲了。「天啊,發生了什麼事。」你的聲音聽起來像喝到壞掉的牛奶。你想要轉個身,把這個事實丟到窗外。現在一點都不好玩了,你像一個酸果子。「那裏出錯了?到底什麼改變了?」

    你「已經過了」21歲,轉眼「到了」30歲。而且馬上被「推向」40歲。哇……想要踩一下剎車,但是一切都在不停的向前走。在你意識到這件事之前,你即將50歲,而你的夢想還沒實現。但是等一下,你正走向60歲。而你決不會想到有這麼一天。

    所以當你成為21歲,轉眼到了30歲。被推向40歲,直達50歲。然後走向60歲。你正在快速的衝向70歲。在日覆一日的俗事中。你正衝向 Monday, November 30, 2015!

    你現在80歲了,每天像例行公事。吃中餐,下午4:30,然後到上床睡覺的時間。這件事不會停止,即使已經進入90年代。你開始走回頭路,想讓歲月走的慢一點。

你會說:「我才92歲。」

    然後會發生一件奇怪的事。當你過了100歲,你開始又像個孩子。「我現在100歲半。」願您有個健康的100歲半。

       要如何常保年輕?

1.扔掉這些不必要的數字。

  包括年齡、體重、身高。讓醫生擔心這些數字,這是你付錢給他們的原因。

2.只維持住令你開心的朋友

  整日愁眉不展只會讓你失落。

3.持續的學習。

  學習電腦、工藝、園藝、不管什麼……絕不要讓你的大腦閒置下來。不思考的心智是魔鬼的停靠站。而那魔鬼的名字叫「阿玆海默症」。

4.享受簡單的事情。

5.常常笑,開懷大笑的那種笑。

  笑到你喘不過氣來。

6.常常哭。

  在忍耐和傷心過後,繼續向前。只有自已才是唯一能陪我們走完這一生的人。當你還活著的時候,好好的活。

7.讓你所愛的一切圍繞者你。

  不管是你的家人、寵物、紀念品、音樂、植物、嗜好等等。讓家成為你的避風港。

8.珍愛你的健康。

  如果他是健康的,保護好他。如果他是不穩定的,改善他。如果已經無能為力了,尋求心靈的協助。

9.別走上犯罪這條路。

  可以去賣場走走,或到下一個城市走走,乃至下一個國家走走。千萬不要走上犯罪這條路。

10.在所有你有的機會中,告訴你的朋友:「我愛你們」。

然後永遠記住:
   
生命不是用我們呼吸的次數來衡量的,但是卻是決定在你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請分享這個心得給別人,我們都需要好好的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生五不」→「深情」連載/人生五不 【 2011/03/28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人生五不>

    年過半百,不經意的撞見幾齣人生荒謬劇,憑添恐慌。原來人生比想像的還要來去匆匆,早年一起坐在繁星點點夜空下,談佛論禪,激辯老莊,溺在康德、海德格爾與尼采之間的友人,慢慢有人離開,塵歸塵、土歸土了。

    告別式來得突然,老友們不禁唏噓,往年都是在婚宴上巧遇的,而今改成公祭,多出幾分酸楚。

    讀書的意義從他身上看出弔詭,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異,搶得一項忙碌的工作;因為忙碌,而日以繼夜,最後榨乾自己。他是賣力之人,得了不少錢,卻從未好好享用,臨走前的一個月,一直長吁短嘆,直稱不值。

    我因他,而添得了許多感觸,有了覺醒:

☆我不等

    朋友什麼都等。等退休,等一千萬存款,等孩子長大,等房貸繳,最後等到了告別式。

    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群探病友人,人都會走,可是他走得有些遺憾,有點不甘,非常後悔,除了工作之外,他什麼事也沒做過。

    離開醫院,所有人眼眶泛紅,並且許願,絕對不等,一定好好活著,享受生活,但盼這些允諾全是真話。

☆我不管

    友人什麼都管,他管成績,管分數,管第幾名,管英文,也管數學,當是累人的。他常說,沒有他怎麼辦?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誰都照舊,地球照轉,別人照活,太陽月亮依舊浮浮沈沈。

    不管孩子就好多了,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我管健康,我管快樂,我管自己的遊山玩水。

    人是從依賴到獨立,我們卻常把孩子從獨立教成依賴。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忙得不可開交,經常不在,讓孩子留在安親班;當我們需要孩子的時候,換成他們很忙,沒空,不在,我們順理成章住進養老院。

☆我不看

    兩眼看,不如單眼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什麼事都太精明,反而自找苦吃。

    孩子只是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會,可是大人總希望他們快快長大,什麼都懂。這是衝突,沒有解藥,唯有少看為妙,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而非揠苗助長。

    不會到會是必然歷程,學習中挫折很多,但從中吸取經驗,於是會了。可是一般人卻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強,什麼都會,後來發現,除了讀書考試,這些人什麼都不會。不看,並非什麼都不看,而是看該看的;不該看的、看不見的,就不必一直想看了。

☆我不做

    我不做對孩子無意義的事,但做有意義的事;做不來的不做,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

    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救,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人老了,必須服老,不服老就慘了;而今我更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量力而為,來日方長了。

☆我不給

    給不起的,不給;不必給的,也不給。需要的,我給;想要的,不給。柴米油鹽,給;房子、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什麼都給的家庭,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只會茶來張口,錢來伸手,徒增其苦。

    林則徐有名言一句,我深有同感:

子孫若有我者,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若我者,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 ─蕭伯納

          甜甜 完成於104年9月9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銀髮族與樂齡學習 第三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