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準備---財、色、名、食、睡

             第一單元  退休準備單元簡介

               學習目標

    讀完本單元,您可以瞭解本課程教材之適用對象,以及各單元的內容簡介。

               學習對象

1.45歲~65歲間的中高齡者。 2.已退休者。 3.對推修準備之學習有興趣者。 4.成人及高齡教育工作者。

            退休準備課程單元介紹

   本課程教材之單元內容主要分為12單元,第1單元為退休準備教材各單元的簡介,第2~5單元介紹退休準備的基本觀念,第6~11單元提供退休準備各需求層面的介紹,第12單元提供退休準備相關的學習資源。

1.進入退休的生涯,認識退休準備(詳見第2單元)

  提供學習者退休準備的基本認知,以及開始進行退休準備的基本原則。

2.名人觀點,方向指引(詳見第3單元)

  介紹國內外五位作家的退休準備觀點,以幫助讀者思考第二生涯的規劃與準備。

3.退休測驗,檢視自我(詳見第4單元)

  透過15題心理測驗的題目,於測驗後進行落點的分析,藉以了解自己在面臨退休時的態度與想法。

4.退休準備,亦步亦趨(詳見第5單元)

  介紹退休準備的五項規劃步驟,包含:觀點的轉變、訂定目標、研擬計劃、實踐策略、檢視成果等,依此做為進行退休準備的依據。

5.退休準備的項目(詳見第6~11單元)

  引用國內外退休高齡者極具創意的休閒、學習、工作、志願服務、退休住宅、活化歷史等學習單元的安排,藉此引發學習者做為參考,並進行安排多元、豐富與充實的退休生活。

6.學習資源,充實自我(詳見第12單元)

  主要介紹退休準備的相關學習書籍與網站,內容涵蓋健康、福利、休閒、教育與經濟等的層面。

 

             第二單元  進入退休的生涯,認退休準備

                學習目標

   本單元您可以了解退休準備的基本概念與重要性,以及進行退休準備的基本原則。

            為什麼需要退休準備?

(一)退休生涯的延長

    妥善運用八萬小時的閒暇(假設60歲退休,一天中扣掉睡眠、飲食與沐浴的時間,閒暇的部分平均超過11小時。以平均壽命活到80歲來看,則11小時x365天x20年=8萬3百小時)

(二)拒當高齡「御宅族」

    在日文的原意是指天天窩在家裡,不修邊幅的一群人;在台灣指的多半是窩居家中,以電視為伴,退休後無所事事的一群。

(三)退休是圓夢的開始

    退休並非象徵結束,退休其實是第二生涯的開始,可以讓你追求年少與工作時期曾經放棄的夢想!

我認為:退休真的是圓夢的開始。我人生的第一志願是當小學老師,退休後的人生第二志願就是到醫院去當志工,我現在正在做。而且還能去做國外旅遊的夢想,這些並不是曾經放棄的夢想,而是圓夢的開始。先夫曾經告訴我說退休後要帶我到各處去旅行,現在就用我的眼睛帶著他到處去圓我們的夢。)

            如何進行退休準備?

(一)及早規劃

    許多國內外學者皆建議在45歲時開始進行規劃,尤其是到了退休前的3到5年更是退休準備的重要時期。整體來說,退休準備越早進行越好

(二)擴展社交圈

    退休後多半的時間皆固定生活在社區的環境中,因此,增加和鄰居的交往,將可穩固漫長退休生涯中的人際情感。此外,參加與興趣相符的社團活動,或是結交年輕世代的朋友,將有助於獲取退休準備的相關資訊與資源。其中增進與年輕人的交往,不但可將自身的經驗與知識進行傳承;另一方面,也可從年輕者身上學習科技與各項流行趨勢的相關常識

(三)培養工作以外的嗜好

    自職場退休後,將離開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型態,每個人可運用的時間將倍增許多,因此,必須培養多元的興趣與嗜好,以因應每天都是星期天的生活。例如可以學習語言、樂器、唱歌、跳舞、潛水、寫作、攝影、健身公益等,皆可充實與豐富退休的生活。

(四)進行第二生涯的終身學習

    參與社會教育機構所辦理的有關退休準備之研習活動與相關課程,或是自我學習的方式,藉以掌握退休準備的相關資訊,均有助於退休生涯的規劃。

 

             第三單元  名人觀點,方向指引

                學習目標

   本單元您可以了解國內外知名人士對退休準備的看法,以及他們對中高齡者進行退休準備的建議。最後,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觀點建立屬於自我的退休準備哲學觀。

              名人的退休準備觀

1.大前研一(日本知名學者、作家)

   「要過豐富的退休生活,最好現在就開始準備,五十世代已經是最後的起跑機會。從現在就開始做想做的事,到你迎接每天都是星期天的退休生活時,就已經練就讓人生過得快樂的方法了,退休以後便能以玩家的身分,把生活過得有趣而豐富。可以做的事很多,讓你對人生永不感到厭倦。我認為這才是理想的退休生活型態。」

2.鄭石岩(諮商心理學家、知名作家)

   「退休並非就是快樂,它需要準備、學習和行動,才能享有這段夕陽無限好的生涯。選擇想要的退休生活,實現退休生活的目標,無論學習新知、投身志工、宗教體驗等,都需要決心要行動。退休不能解釋為一切放下。沒有目標,等於自我放棄。」

3.薇薇夫人(前國語日報社長、專欄作家)

   「沒有好的心理準備和生活安排的話,很可能是聚集了一大筆財富後,卻在無聊的休閒生活中浪費自己寶貴的光陰。」

4.加藤仁(日本知名作家)

   活出自己最重要,收入尚在其次;這樣的退休文化正在各地逐漸醞釀成形。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只要朝著自己關心的事物前進即可。退休後的選項有無數個,不要一味跟隨眾人的腳步,而是貫徹自我本位,回歸個體。」

5.柴林斯基(專業演說家、諮商顧問、作家)

   事前規劃很重要,你必須按部就班,才能保證退休的鐘聲敲響之後,萬事都做足了準備。要想做個快樂的退休族,必須保持有活力、有目標。你必須遵照個人理想設計一套生活方式,沒有人會替你代勞。」

6.我的退休準備哲學觀

(1) 姓名:          年齡:      職業:

(2) 我最欣賞五位名人中誰的觀點? 為什麼?

(3) 我的退休準備觀點為何?

 

             第四單元  退休測驗,檢視自我

                學習目標

    本單元主要提供退休準備測驗題,讓您可以了解自己在面對退休時的態度,以做為日後規劃退休生涯的基礎。

             為什麼需要做退休準備測驗?

1.了解自我

    藉由測驗的過程,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在面臨退休時的心理狀態。

2.退休生涯規劃的指標

    透過測驗的結果,能提供自己退休生涯規劃的參考,以彌補不足之處。

3.進行退休準備的策勵

    在自我了解的過程中,可以調整自己面對退休時的態度,進而成為退休準備的新動力。

               退休心理測驗題

1.如果能重來一遍,您希望生活多采多姿嗎?

(1)我希望能改變許多事。 (2)我不是生活在過去的人。 (3)我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

2.您有朋友嗎?

(1)不需要朋友。 (2)希望能有更多朋友。 (3)我已經有很多朋友。

3.你對未來有什麼看法?

(1)感到很害怕。 (2)想試著積極一點。 (3)相信未來是美好的。

4.您很期待退休嗎?

(1)不確定。 (2)不會。 (3)會。

5.您對即將到來的退休,準備了多少?

(1)沒想過。 (2)滿擔心的。 (3)已有準備。

6.您每天都很期待去工作嗎?

(1)從來沒有。 (2)有時候。 (3)是的。

7.您會想念工作同仁嗎?

(1)不一定。 (2)不會。 (3) 會。

8.您有任何嗜好嗎?    

(1)沒有。 (2)有一、兩個。 (3)很多。

9.最困擾您的是什麼?  

(1)年齡。 (2)健康。 (3)外貌。

10.您對您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嗎? 

(1)不滿意。 (2)尚可。 (3)滿意。

11.您的伴侶讓您惱怒嗎? 

(1)常常。 (2)有時候。 (3)從來沒有。

12.您會和伴侶暢談心事嗎? 

(1)不想,因為他們不了解。 (2)會。 (3)我不想讓她們擔心。

13.您會覺得只要自己一個人過得好就好了嗎?

(1)總是這樣。 (2)有時候。 (3)從來沒有。

14.對您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1)朋友。 (2)家庭。 (3)伴侶。

15.您擔心變老嗎?  

(1)常常。 (2)有時候。 (3)從來沒有。

資料來源:改編自薛慧儀(譯)(2000)

得分說明:選(1)得1分。選(2)得2分。選(3)得3分。

測驗分析:檢視我的退休態度

分數在33~45之間

   您擁有快樂退休所需的內在力量,對退休後的生活相當有自信。建議您可運用更積極的態度,檢視退休計劃的執行成效。

分數在23~32之間

   您必須果斷一點,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實踐者,將退休方面的構想與計劃透過行動,達成自己所設定的退休生涯目標。

分數是22分以下

   您必須以更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退休人生。退休是一個新的開始,能讓您擁有第二個機會去做想做的事情。

 

             第五單元  退休準備,亦步亦趨

                學習單元

本單元您可以了解退休準備步驟的意義、重要性以及進行退休準備的五項具體步驟。

              為什麼需要退休準備的步驟?

     1.使退休準備有方向可依循。  2.提高目標達成的機率。

              如何進行退休準備的步驟?

步驟1.對退休觀點的轉變

    傳統的觀念認為退休即是閒賦在家與無所事事;如今,退休被視為是另一個生涯的開始。面對第二生涯的來臨,必須培養與建立退休準備的觀念。如準備得宜,將可延長自己退休的蜜月期;反之,則在短暫的蜜月期過後即會陷入沮喪期。

步驟2.了解自己的現況與期待,以訂定退休生活目標

    在正式規劃退休生涯之前,須對自己的個性、專長、興趣、體力、健康與經濟情況等進行評估與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所期望的退休生活型態進行安排。

步驟3.研擬退休準備計劃

    計劃雖然不一定要付諸於長篇文字的撰寫,但自己必須要清楚知道計劃進行的活動內容、同伴、可以加入的組織、進行的時間與地點、可運用的設備資源與經費等項目。如此一來,才可增加計劃的完善程度。

步驟4.退休準備的實踐策略

    有了具體計劃後,則必須藉由實際的行動來加以完成。例如:在攝影的學習上,可事先規劃自己的學習方式與管道,可以透過自行閱讀書籍、參與機構所開設的攝影課程,或是與其他攝影同好進行學習等的方式。

步驟5.檢視我的退休計劃

    在退休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評估整體的效果,例如:自己對退休生活是否滿意?目標是否達成?有何不足之處?如何加以改善?如此才能根據所設定的目標進行評估,經由不斷的修正,而提升退休生活的品質。

              ---講義完畢---

 

    第二節時,老師讓我們看了這些課外資料的投影片:

1.你一定要面對的真相→《地球相簿---劇變的一百年》(貓頭鷹出版社)

  皮爾斯/著  黃中憲/譯 。

本書特點包括:

一、以對照方式清楚呈現世界變遷,有圖有真相,讓你再也無法視而不見

    全球變遷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議題,你可能看過很多報導,卻無法真正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本書將所有視覺證據集中在一起,兩兩一組,將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拍到的照片對比呈現,左頁是該地一分鐘前、一天前、一年前或一百年前的景況,右頁則呈現同一地點變動後的樣貌,有圖有真相,讓你對這個世界的變遷再也無法視而不見。

(老師給我們看的投影片有21張,就如上述所言:「兩兩一組,將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拍到的照片對比呈現。」分左、右頁讓您一清二楚。)

二、250幅震懾人心的照片,涵蓋影響今日世界的各大議題   

    本書精選250幅照片,範圍涵蓋影響今日世界的幾大議題,包括環境變遷、都市化、地貌改變、自然力量、戰爭與衝突,以及休閒與文化型態的轉變等,搭配資深環境議題記者畫龍點睛的說明,陳述圖片背後的故事,帶你走訪地球百年來的變化。

(我們看到的投影片的國家有:美國、中國、阿富汗、阿拉伯大公國、南韓、巴西、烏克蘭、伊朗、澳洲、蘇門答臘、比利時、法國。)

三、絕佳的環境科學輔助讀物   

    人類活動帶給地球的衝擊,已有不可勝計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些與環境有關的資料、預言及統計數據,幾年來不斷轟炸一般民眾,但在許多人眼中,環境科學仍是抽象又枯燥的學科。本書讓影像說話的製作方式,不只以數字告訴你冰河後退了幾公里,湖、海、島的面積縮減了一半,更用前後期對比的照片讓你親眼目睹天災人禍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多得的環境科學輔助讀物。

2.跟月亮玩耍

    Adrian Limani是一位阿爾巴尼亞籍攝影師,他以弟弟和月亮的互動作為題材拍攝一系列有趣的作品,呈現的方式採用剪影,這麼一來更能把焦點放在兩者間的互動上。

3.戒老錄

  老年人常有的習慣。有43條,每天看兩遍, 絕對有益 !!!

(1)不要認為別人替你做是理所當然。因為「老」並非等於有權利要求別人「替你做事」。

(2)老人不是「頭銜」也不是「資格」。

(3)對親人不要隨便說話,需要保持儀態。

(4)不要閒著沒事做,就好管閒事,或論斷別人。

(5)要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少論斷別人的行為或想改變他人

(6)埋怨非但沒有一點好處,反而使自己更自怨自艾。

(7)要顯得明朗,即使心中並非如此。

(8)老人的自卑顯得庸俗,要盡力克服它。

(9)做不到的事要放棄,不要勉強。

(10)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不時的鍛鍊自己。

(11)要保重身體,但不必太寵。

(12)對下一代的將來,要保持某種程度的冷漠

(13)切記,年輕人一定比我們忙。年輕人不像老人那麼空,銘記此點與他們接觸會較順利。

(14)生活上的寂寞感是無法排解的。或許有人會幫你忙,但基本上只有自己才能解決

(15)不要羡慕「年輕」,要尊重年輕人。

(16)兒女不需要你擔心,只要默默關心。兒女不使你擔心,那就要感謝。

(17)常與同年齡的老人來往,使自己的生活充實。

(18)要得到快樂,多少總要花錢。不用體力、不費心、不花錢是不能得到快樂的 !

(19)要習慣一個人玩(過日子)

(20)要照顧孫兒,但別想回報。

(21)兒女並非養老的保險。如有這種想法要趕快放棄,以免成為功利的、討厭的父母。

(22)守住自己的範圍,避免干涉別人的工作、交際。

(23)不要將自己與親戚朋友來往的成規加諸於年輕一輩

(24)需要幫忙時,還是找專職的,不要利用別人的好意。

(25)要別人幫忙時,只要看結果,不要在乎過程。

(26)不要固執。固執使人老化

(27)對自己的健忘、身體的機能失靈不要找藉口。

(28)突然有性格上的改變,可能起因于疾病,要仔細檢查。

(29)努力學習用新機器。

(30)勿在交通,人擁擠時出門。出門時手不要拿東西。

(31)用餐時要注重禮節。無禮的老人會討人厭。

(32)視力、聽力有問題及早就醫。不要以為「老人不會好」就放棄。

(33)小心口臭、體臭。老人有獨特的體味,善於利用香水。

(34)上廁所要關門及上鎖。坐在椅子上,雙腳要靠緊。

(35)要捨得丟,廢紙、紙箱等,老人有收著捨不得丟的傾向。

(36)不要什麼都要。(將不需要的東西都收集,是老化的徵候)

(37)只種植、照顧植物使腦退化。多讀書、用功與人溝通,能激盪腦、防止退化。

(38)不要誇耀自己的體力、氣力。能幫比自己衰弱的友人,是幸運。

(39)「想當年」這種話題適可而止。

(40)不慌、不忙、不急

(41)運動是很必要的。老人都很空,每天要做適當的運動。

(42)如果會妨礙年輕人,不要與他們同行。

(43)多旅行。沒有羈絆,要享受自由

4.飛飛攝影---眷村裡迷路 (左營 自助新村)

左營自助新村的簡介:

    兩位向高雄縣政府申請青年圓夢基金補助的女大學生,經過老榮民的同意,憑著一份熱情,圓夢的理想,在此進行創意無限的塗鴉創作,為曾經存在過的眷村文化留下最後的回憶。

5.印尼火山爆發後的許多圖片

第三節時,我們看了:

1.心煩時記住三句話: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心煩的事就要自己化解,時刻擁有樂觀的心態和快樂的心境。

    在生命中碰到煩惱事,不妨學說三句話,對自身健康大有好處。

第一句話是「算了吧」

    生活中有許多事,可能你經過再多的努力,都無法達到,因為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要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努力過、爭取過,其實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第二句話是「不要緊」

    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對自己說「不要緊」。因為,積極樂觀的態度是解決和戰勝的任何困難的第一步。上天對每人都是公平的,祂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打開另一扇窗。

第三句話是 「會過去的」

    不管雨下得多大,連續下幾天,總有晴天的時候。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堅信總有雨過天晴的時候。

一句「算了吧」,告訴自己:凡事努力但不可執著……

一句「不要緊」,告訴自己:凡事努力過的就無怨無悔……

一句「會過去的」,告訴自己:明媚陽光總在風雨後……

2.「你以為你是誰?」| iThome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文/吳俊瑩 | 2010-04-20發表

    基本上我討厭聽別人發牢騷,不過看著眼前一個老朋友神情憔悴的樣子,也只能耐住性子聽著。他說:「我現在終於了解這些爛人有多現實了,以前對我鞠躬哈腰的,現在有哪一個願意對我伸出援手,虧我以前對他們多好多好……」我的朋友以前擔任大公司的高階主管,有權有勢,很多人巴結討好他,他也以自己人脈廣闊而自豪。後來自己出來開公司,漸漸地卻沒有人理他,直到現在公司關門了,坐在我面前罵這個人罵那個人,喋喋不休。我看了一下時間,心想這樣耗著不是辦法,對他也沒有幫助,於是我把心一橫,打斷他的話,問了一句:

你以為你是誰?

    他當然是愣在那邊,拿著咖啡杯的手看起來氣得發抖。「你有沒有想過,以前因為你是大公司的高層,人家來找你不是因為你個人,而是因為你們公司!」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這種自覺與體認,總是認為我在這裡很行,到哪裡都很行;卻沒有想過,很行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被授權,吹捧我們的人,就是為了分到好處。竹科的長輩說,這是「組織價值」,把一個人與他所在的公司分離開來,這個人其實也不算什麼,因為別人要的是他所屬組織的利益,所以巴結的對象馬上會轉移到繼任者身上,這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錯覺,就在於我們忘了自己是誰,也不願意承認其實光環是組織、團隊給予的。一個長輩在離開知名企業之後,有一次跟繼任者一齊吃飯,席間遇到了以前很熟的供應商。當他介紹繼任者給供應商認識之後,馬上發現自己變成旁觀者,被冷落了,供應商立刻把繼任者當成主角,變化之快,他都嚇了一跳。又有一次,老朋友離開大公司之後任職小公司的高階主管,參加一個喜宴,席間有個年齡相仿的聯發科工程師。結果大家談來談去都是跟聯發科的工程師談,根本沒人理他,誰叫他的公司沒有名氣呢!

    西元2000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到了北京,與我們合作的是一個大學教授,姿態很高,看我們年輕小毛頭,他不耐煩的表情說明了蠻多的輕視。不過當他聽到我是交通大學畢業的,態度馬上不一樣了,滿是尊敬之情,感謝交通大學在大陸的名號,不然誰理我啊?

    有個朋友自己發明了一些東西在銷售,因為是新東西,成本也高,賣都賣不好。我想說幫他忙,介紹了一個人當中間商,協助他賣去日本市場。席間談得很愉快,直到對方提出要抽取銷售費用5%的傭金時,我這個朋友臉色變得很難看,把我拉到旁邊說:「有沒有搞錯?他什麼都不用做,只是介紹客人,成交出貨都是我在談,就要拿5%?」。我說,你不是有60%毛利嗎?給5%來成交又有何妨?這個朋友鐵青著臉,隔天就拒絕了中間人,後來事業也做不起來。自己已經有很高的利益,分一些來推廣產品卻又吝嗇,沒有想過通路與人脈的價值遠超過這個小小的產品。出來做事業不就是要成功嗎?開疆拓土的皇帝不也都是先講好分疆裂土、百里封侯,別人才肯拼命的嗎?誰真的是為了你個人啊?還不就是看在利益的份上嘛

    這就是格局問題了,我們的產品固然有優勢,我們個人可能也有兩把刷子,如此構成了典型大頭症,也是未來失敗的遠因。產品有生命周期,時間到了就該放,在生命期內就要用力去推,總不能為了計較別人拿多少就放棄機會吧?怕別人賺得比自己多,就會失去全部。別天真地以為大家都永遠相信產品,永遠相信你個人;會的,但只有第一次,時間最長也只有一年,之後沒人會再相信這一套的。那些抱怨別人無情重利者,是否有聽到人家在你背後說:「別傻了!」

    有個長輩,離開原來的工作好幾年了,卻都還可以「遙控」該單位,並且磋商各種事情,甚至影響決策。我就很好奇,人已經不在位子上,沒有實權了,為什麼做得比在位時還風光?在一瓶高級洋酒的吹捧下,長輩直接講出重點:就是利益分配。以前在位的時候可以給小好處,現在不在位更可以給大好處而不用在乎烏紗帽,當然做得更大了,即使沒有任何頭銜與職權。

    「別相信自己了,要相信錢!」這是事實,我也常常跟商場上的朋友直接講,離開學校之後,人生只剩兩種朋友會陪伴我們到老死一種是推心置腹、兩肋插刀的熱血義氣;另外一種就是利益先講清楚的君子之交我們個人的價值,一定建構於我們背後的光環,即使是大明星,也不見得光環是在自己身上,而在於產生價值的組織與利益分配體系上

    這世界還是有美好的友情與動人的故事存在,不過大前提仍然是我們的腦筋要夠靈活,別人要拉我們一把的時候,不要在乎拉我們的手是乾淨的還是臭的,都快要掉下懸崖的人還在挑三撿四,那還是掉下去算了。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要謙虛,把握住能帶給自己價值的機會,把自己當作是nobody,才會看見未來的路在哪裡。

3.打開心胸,多記好事 ---體諒別人

文/洪蘭  整理/奶爸 (PPT)

一個朋友跟我說她的女兒一向都很喜歡上學,但是升上五年級換了導師後,兩人「不來電」,每天都回 家抱怨 老師不喜歡她,把她學術股長分內的工作派給別人去做,老師也抱怨她女兒跟老師說話臉色不好,沒有禮貌。

孩子開始不喜歡上學,常常遲到。有一天,老師又叫我這個朋友去學校談話,她回家時一肚子氣正想發作,但是看到女兒恐懼的臉,便不忍心罵她,隨便說了一句:「老師說你很好。」

想不到她女兒立刻碇放出喜悅的笑臉,追問道:「真的嗎?老師真的說我很好嗎?」她不得已又加了一句:「老師說你在班上幫她很多忙。」結果,一個晚上,女兒都心情很好。

第二天上學時,路邊有人賣玉蘭花,女兒便向她要錢買了一串,說「老師喜歡香花」。老師以為香花是女兒道歉的表示,便對她微笑了一下,女兒看到老師笑了,更確定母親昨天說的話是真的,於是便很高興的幫老師做事,雙方正向回饋的結果是她的女兒喜歡上學了。她說,這是她這一輩子說的最成功的一次謊話。

人際關係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個非線性關係,很多時候,一點的誤會會造成很大的人際關係惡化,付出的代價常是一輩子的遺憾,在生活中這種例子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人都很容易掉進這個泥沼中,不可自拔。

其實,只要一開始不要以負面的觀點去解釋別人的行為,就可以避免。

我想起小時候,父親每天檢查我們的日記,一方面是訓練我們作文,另一方面是藉此知道我們每天在做些什麼。有一次,我在日記上寫道「今天諸事不順」,我雖然已經去睡了,父親還是把我叫起來問:「為什麼今天諸事不順?」

我回答道:「放學時沒趕上公車,等了四十五分鐘才來第二班,因為公車脫班,所以人很擁擠,我被人踩到腳,白球鞋要重刷鞋粉,明天才能通過檢查,書包帶子被擠斷,用抱著回家。」

父親問:「早上去上學時有趕上公車嗎?」我說:「有,一出巷口車就來了,到校還有十分鐘的空檔。」

他又問:「今天便當有丟掉嗎?」我說:「沒有。」(早期臺灣物質缺乏,學校蒸便當常會丟掉便當,丟的人只好餓肚子)

「有被老師打嗎?」我說:「沒有。」父親就正色說:「那你為什麼說諸事不順 ?你總是記得不好的事,不記得好的事,你這樣會使你變得尖酸刻薄,人家不喜歡你。」

後來,我發現人果然總是記得不順的事,把順利的事當作理所當然,而人也真的是不喜歡總是怨天尤人的朋友。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肯放開心胸,先不要懷疑別人的話是有惡意,我們會發現他的話的確沒有惡意,只是表達不當,聽起來不順耳而已。

英文有句話 "give the benefit of doubt",當不確定時,先假設對方沒有惡意。如果能做到這點,人生的路會平坦許多。

 

☆我也要分享一篇我在網路上找到的:

「你以為你是誰?」|JGospel.Net

一只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只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用,也過來了。蒼蠅譏笑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駝過來。再見!」駱駝看了一眼蒼蠅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你別把自己看太重,你以為你是誰?」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一日閑著無事,同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子玩耍談天,黃昏來臨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沒想到小女孩子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後來,蕭伯納對他人講,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過重。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曾講過一個故事。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內一個不被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尋不著時再跳出來。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才蔫蔫地(蔫,音ㄋ一ㄢ。蔫蔫地→悄悄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從那以後,他就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蘇東坡年輕的時候,是個傲氣十足的人。一日在田間小路上行走,忽然和一個村姑狹路相逢。村姑挑著一擔泥,兩個互不相讓。最後村姑提出她出一上聯,若蘇東坡能對上下聯,她就甘心讓路。村姑的上聯是:「一擔重泥擋子路。」蘇東坡一聽,這個上聯可生了得,一時竟想不出下聯。兩邊在水田裏插秧的農夫大聲笑。情急之下,蘇東坡竟然大聲回應:「兩旁夫子笑顏回。」然後,蘇東坡脫下鞋襪,為村姑讓了路。

    事實上,一個人的輕與重,貴與賤,決不是自己能訂下標准的。平靜謙和,不事張揚,才是最重的分量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被一個貴婦人當作搬運工搬箱子,托爾斯泰十分愉快的完成了這項工作,並且得到了一盧布的報酬,當貴婦人得知這個搬運工是托爾斯泰時,羞得滿臉通紅,想要索回那一盧布,托爾斯泰卻高興的說,不,這是我勞動所得,和稿費同樣重要。

    總統雷根,雖貴為總統,卻能夠把自己「看輕」。一個叫比利的男孩子,身患重病,不久於人世,聽說這個孩子最大的願望是做總統,於是雷根把他請到白宮,讓他坐在橢圓形辦公室裏,親自給這個孩子做助手,幫他處理公務,直到這一天結束。

    大學開學的日子,一個新生攔住了一個看門的大爺,讓他照顧一下箱子。第二天才發現,這個看門的大爺,竟然是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學者季羨林。這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竟然能夠如此看輕自己,也許,正是他成為當代學人榜樣的原因之一。

    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種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複。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惟一一尊未經人工修複的。仔細觀察,就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晰可見。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這得益於它的低姿態。兵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沖,低姿的跪射俑受損害就小一些。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與兩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傾倒、破碎。因此,在經曆了兩千年的歲月風霜後,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被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一對夫妻因為一點瑣事吵架。為了殺殺丈夫的銳氣,妻子決定以離婚相要挾。於是,一向霸道的她自擬離婚協議書,所有的一切財產歸丈夫,孩子歸丈夫,自己每年支付孩子五百元生活費,以示離婚的決心。不依不饒的她本以為丈夫不會同意。未曾想到丈夫很爽快地同意了。一周之後,妻子主動找丈夫要求複婚,被丈夫拒絕了。她對他說:「給你半年時間,如果你還不同意復婚,那我就嫁人了。」她太高估了自己,以為丈夫會非她不娶呢! 期待著眼前已經變得有點陌生的丈夫聽到最後通牒能有所觸動。然而,丈夫脫口而出,「我早就受夠你了,隨你的便!」後來,他們也就真的沒有復婚。

    這個故事真實而簡單,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定要學會認識自己,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離了誰地球都照樣地轉。一個人可以自信,但不要自大;可以狂放,但決不能狂妄;可以健康長壽,但不可能萬壽無疆;能夠力挽狂瀾,但決不可能再造乾坤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是心態上的一種成熟,是心志上的一種淡泊。用這種心態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健康,更大度;用這種心態做事,可以使生活更輕鬆,更踏實;用這種心態處世,可以使社會更和諧。

       甜甜 完成於104年10月14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銀髮族與樂齡學習 第七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