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代間關係---隔代教養

      第一單元 家庭代間關係單元簡介

現代社會中,家庭結構產生了改變。如此的改變影響了家庭中的代間關係,並帶來了挑戰。「家庭代間關係」主要是從現代祖父母的角色出發,並分別討論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以及現代祖父母與孫子女的關係。本篇包括三大部分,共分十二個單元。

第一部份「現代祖父母的重要性」,包括:第二單元「變遷的家庭結構」及第三單元「祖父母在家庭的重要性」。

第二部份為「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包括:第四單元「成年子女在家庭的角色」、第五單元「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互動與相處」、第六單元「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衝突與問題解決的策略」,以及第七單元「 婆媳間關係與相處」。

    第三部份為「現代祖父母與孫子女的關係」,包括:第八單元「現代祖父母在家庭的角色」、第九單元「現代祖父母與孫子女的互動與相處」、第十單元「現代祖父母與孫子女的衝突與溝通策略」、第十一單元「隔代教養與策略」,以及第十二單元「家庭教育中心的簡介」。

      第二單元 變遷的家庭結構

學習目標

1.覺察變遷的家庭結構,以瞭解家庭結構的變遷趨勢。

2.瞭解家庭結構改變的原因及其轉變的因素。

3.因應家庭結構改變所帶來的挑戰,以瞭解世代間關係的轉變趨勢。

家庭結構的改變

    一般而言,小家庭(又稱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對夫妻與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折衷家庭(又稱主幹家庭),是由彼此有直系親屬關係的夫妻所組成的家庭;大家庭(又稱聯合家庭),是指由多個小家庭組合而成的家庭,例如台灣傳統三合院的家族居住型式,即屬於多代共處的大家庭。在當代社會之中,隨著科技、經濟與醫療技術的進步等,家庭結構也產生了許多的改變。例如,大家庭的形式轉變了,而有可能出現四代或五代共同居住的多世代形式的大家庭了。

    另外,家庭結構的改變也包含有小家庭比例的提高,折衷家庭比例的減少,以及單身及老夫妻同住的家庭比例明顯提高的趨勢等。除此之外,近來也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單親家庭以及隔代教養家庭的產生。以上這些家庭結構的改變,都直接或間接地對現代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導致親情與世代之間的互動出現重要的質量上之變化。

家庭結構產生改變的原因

    綜合學者們的研究之後,提出以下三點原因:

一、壽命的延長與出生率的下降

    這樣的趨勢不但促使了小家庭結構的增加與折衷家庭的減少。同時,也增加了四代或五代大家庭的出現,提高了不同世代之間相處的機會。

二、婚姻狀態的改變

    近年來台灣婦女生育的年齡越來越晚。同時,離婚的情形,以及未婚生子的比例也上升,有學者預估未來獨居與單親家庭的比例將逐漸增加,這樣的現象也影響著家庭結構的改變。

三、世代間共同居住的意願改變

    有研究指出,由於死亡率與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婚姻狀態的改變,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意願愈來愈低,同時父母想與子女同住的比例也逐漸下降。因此,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獨居或只與另一半同住,家庭結構的轉變也受到此一因素的影響。

如何因應家庭結構的改變?

    現在社會之中,家庭結構產生的改變。同時,這樣的改變也使得世代間的關係面臨了影響與挑戰。然而,儘管世代間的關係面臨一些轉變,家人之間的相互依附且互惠的關係仍是不變的。您可以思考以下三個增進代間互動的概念:

一、珍惜與不同世代之間的親情

    由於高齡化的影響,導致不同世代之間的相處機會增加了。然而,隨著家庭形式的改變,卻使得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同住的可能性降低,因而減少了祖孫間自然相處的機會。因此,現在祖父母應該要珍惜與不同世代之間的親情互動。

    您可以:主動邀約家庭旅遊或聚餐、把握不同世代見面的次數與機會、與成年子女一起參加孫子女的畢業典禮或園遊會等。

二、轉換與成年子女互動的關係

    現代社會中,隨著小家庭結構的增加、婦女參與職場比例上升,中年時期的子女在事業與家庭發展,正是需要高度精力投入的時候,老年父母與其成年子女的關係將有所轉便。

    您可以:主動打電話關心家人、在家庭或工作上給予尊重和自由發揮的空間等。

三、轉換與孫子女互動的關係

    隨著時代的改變,祖父母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他們不再扮演著照顧孫子女的角色,而是扮演著旁觀的、從旁協助的角色。因此,現代的祖父母最重要的是具備正向的,且具彈性的理解、學習以及個人成長的能力。

    您可以:說故事給孫子女聽、當他表現好,適時給予鼓勵、試著跟他聊天,如學校發生有趣的事、他有哪些好朋友和興趣,談話時盡量讚美多於批評等。

             第三單元 祖父母在家庭的重要性

學習目標

1.瞭解祖父母的發展,以體認為人祖父母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階段。

2.瞭解祖父母在家庭中的功能,以認識祖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3.瞭解祖父母的類型,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祖父母角色。

祖父母的發展歷程

    其實「為人祖父母」是個人生命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階段之一。不過,就個人發展而言,祖父母此一角色,仍是一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成長的角色,因為祖父母與孫子女雙方隨著時間,都持續地在成長與改變。就家庭而言,祖父母此一角色,是一凝聚家庭成員之間情感的角色,因為他們可以做為孫子女與父母兩代之間的溝通橋樑,並且提供他們最多的愛與支持。

祖父母在家庭中的功能

一、支持的功能

    主要是指祖父母能夠提供家庭成員,尤其是提供孫子女們鼓勵、讚美與協助。

二、協調的功能

    主要是指祖父母能夠扮演家庭成員們之間的溝通橋樑,尤其在孫子女與其父母之間產生對立的時候,能適時地作為兩代之間的溝通協調者。

三、資源提供的功能

    主要是因祖父母擁有豐富的生命經驗、智慧與人際關係。因此,往往能夠提供孫子女們更多的想法與建議,具備資源提供者的功能。

祖父母的角色的類型

一、玩伴型的祖父母

    祖父母扮演兒孫們的最佳玩伴,他們和兒孫的相處是一種休閒活動。

二、正式型的祖父母

    祖父母所扮演的即是傳統社會上的祖父母角色。除了對孫子女的關懷之外,有時也適時的提供照顧角色,不過這類型的祖父母,仍將主要教養的責任交給孫子女的父母。

三、遠距型的祖父母

    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的相處是非固定時間,且短暫的,祖父母通常在假日或特殊節日時出現。

四、保存家族智慧型的祖父母

    指祖父母,通常是祖父,扮演著維護與保存家傳的技能與資源的權威者之角色,因此這類型的祖父母通常對於孫子女的德型與責任感相當重視。

五、照顧型的祖父母

    指祖父母,通常是祖母,扮演著照顧孫子女的角色。尤其在當他們的母親因工作而無法照顧子女時,祖母扮演照顧者的角色。

      第四單元 成年子女在家庭的角色

學習目標

1.瞭解三明治世代的意義,以理解三明治世代的處境。

2.瞭解三明治世代的角色,以認識三明治世代的責任與重要性。

3.瞭解如何協助三明治世代減輕壓力,以提供所需的資源。

何謂三明治世代?

    三明治世代這個名詞,是近來社會學家用來說明一群肩負著上有父母或公婆需要奉養,下有小孩需要照顧的中世代(Middle-aged generation),因為他們夾在需要照顧的兩代之間,因此被稱作「三明治世代」。

    三明治世代,通常是位在四十至五十五歲之間的成年人,由於上有長輩需要奉養,下有子女嗷嗷待哺,因此他們經常要試著能同時滿足兩個不同世代的需求,甚至要在兩者之間做選擇。他們經常感受到很大的壓力、責任與疲憊,而其中的經濟因素是他們最主要的壓力源。尤其對中年女性而言,更是最主要的三明治世代,因為他們在家庭中經常扮演著主要的照顧者角色,若加上仍有自己的工作時,往往也遭遇到家庭與事業兩頭燒的情況。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三明治世代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奔波於需要照顧的兩代之間的他們,卻是一群相對缺乏支持與協助的世代。

三明治世代所扮演的角色

一、扮演子女的父母

    就三明治世代而言,教養孩子,擔任父母親的角色,是他們的主要生活重心。尤其當孩子仍處於幼年時期,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然而就性別差異而言,女性卻較男性更投入孩子的教養,並且當因為事業而無法兼顧孩子的養育時,女性較男性更易有罪惡感產生。因此中年婦女,往往奔波於家庭與事業之間。

二、成年子女的角色

    三明治世代同時也扮演老年父母的子女的角色。在這個時期,成年子女因為較年輕時更能客觀地看待父母,無論是他們的優點或缺點都能夠接受,因此往往將父母視為無所不談的好朋友。同時,當父母年老,甚至有病痛時,成年子女往往也是主要的照顧者,並且提供最佳的情緒性支援。

三明治世代如何減輕壓力?

一、照顧好自己最首要

    首先建議三明治世代能先關照自己的感受與健康,才有能力照顧好上、下一代。

二、保持良好的溝通習慣

    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都能開誠布公的溝通,不但能清楚瞭解雙方的需求,同時也將減少許多的誤會與壓力。

三、提供理財的規劃與建議

    經濟是三明治世代的主要壓力來源,老年父母可以提供過去的理財規劃經驗,供成年子女們做參考。

四、鼓勵其他家庭成員共同分擔職責

    家中的大小事情若能加以分攤,將能減少許多的壓力,例如鼓勵孫子女協助分擔家事,或陪爺爺奶奶就醫等,都是方法之一。

       第五單元 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互動與相處

學習目標

1.認識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以瞭解老年父母所扮演的角色。

2.認識與成年子女之間的差異存在,以作為彼此相處與溝通的基礎。

3.認識與成年子女互動的建議,以提升雙方的互動與家庭的和樂。

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

    其實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是相當緊密的,是發展自幼年時期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而來。這樣的關係,隨著子女逐漸長大還是不會減弱的,並且在子女成年時,雙方進一步形成互助互惠的關係,尤其是情緒上的相互支持。

瞭解與成年子女之間的差異存在

    在與成年子女發展「成人-成人」的關係之時,首先要能瞭解到成年子女此時已經是一獨立、自主的成人有自己的想法與生活方式,並且體認到與成年子女間的差異是存在。若能理解這樣的差異存在,將有助於彼此的相處。整體而言,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因為本身發展的階段以及成長背景的不同,而使得雙方有不同的處境以及不同的想。

一、成年子女此時可能面臨事業的發展、婚姻生活的經營,以及教養子女的階段,而老年父母可能正值退休,以及身體狀況的改變等的階段。雙方其實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身心狀況,同時也有不同的發展任務需要處理及適應。

二、成長背景與生命經驗的不同

    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成長,雙方有著不同的生命經驗,也造就不同的觀念及想法。若雙方都明白,將能有所體諒。

要如何與成年子女互動?

一、認識成年子女正面臨的發展議題與挑戰,並試著瞭解他們的想法。

您可以:

1.偶爾煮幾道自己的拿手好菜邀請子女回家一同聚餐。

2.主動打電話關心孫子女進而與自己的兒女寒暄問暖。

3.試著轉換輕鬆的話題或聊天的場所,如可主動邀約戶外踏青、登山或健行,不時轉換一下心情,有助於增進彼此的互動。

二、體認年老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是互助互惠的。

您可以:時時抱著感存的心,在過年過節大方接受子女的一番心意,不論是禮物或是紅包,在親情之下都是無價,讓子女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孝心。

三、在成年子女主動提出問題以及尋求協助之時,也能適時的提供經驗與建議。

您可以:

1.適時地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喜好(如飲食鹹淡或不喜歡吃肉類),這樣子女比較不容易造成無所適從或誤解的情況,自己也能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2.面對子女尋求協助,如子女教養問題,可以分享自己或朋友的育兒經驗,有助於幫助子女調適生活上的難題。

3.老年父母可以保持著一顆樂於溝通與傾聽的心,並避免過多的斥責與要求,如此將有助於塑造家庭裡快樂與關懷的氣氛。

   第六單元 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衝突與問題解決的策略

學習目標

1.認識產生衝突的原因,瞭解設身處地著想的重要性。

2.瞭解衝突產生時,應立即澄清問題。

3.認識衝突解決的策略,以有效改善兩方的關係。

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衝突

    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之間是樂於相互地陪伴相處的,彼此的情感連結也強。然而,兩代的相處有時會因生活方式或長長背景的不同,雙方生理與心理的差異,以及傳統的觀念與溝通模式等,而導致衝突的發生。

現代祖父母與成年子女產生衝突的原因?

    產生衝突的原因,最可能是因為雙方對幼年子女的教養有不同的意見。引發衝突的議題包括:老年父母的健康議題、居住安排,以及雙方在生活型態上的差異等議題。所以兩代之間缺乏站在彼此的立場思考是引起衝突的一大原因,因此,雙方學會尊重,彼此協商,重新調整溝通模式,將能避免衝突的發生。

當發生衝突時有何解決的策略?

策略一:立即採取行動,澄清問題所在

  以下提供幾個問題,以協助問題的澄清:

1.首先瞭解此衝突是如何發生的? 導火事件是為何?

2.若身為這個事件的旁觀者,或者是當事人時,你的想法是什麼?

3.可以改善這個衝突事件的方法有哪些?

4.這些辦法當中哪一個會是最好的?

5.在必要時,詢問其他家庭成員的意見。

6.要怎麼引導此一衝突獲得解決與改善呢?

策略二:直接面對面溝通,預防衝突的擴大

  具體來說,解決衝突與溝通的具體作法如下:

1.盡快與成年子女們進行直接的溝通,並傾聽他們的想法與理由,需留意的是,不強迫他們接受建議。

2.瞭解與分析衝突發生的原因,包括是否因為教養觀念與方式的不同、生活型態與人格特質的差異,或者是態度上的差異等所引發的問題。並留意不要任意批評成年子女的教養方式。

3.試著討論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4.必要時,雙方能進行定期的討論,並且瞭解改善的情況。

5.把握時機趕緊溝通與解決,避免衝突轉變成更重大的問題。

---講義完畢---

 

    在第四單元後,老師讓我們看一個power point→「愛你一輩子!」。就從一位15歲的建中學生跳樓 談起:

愛你一輩子

21世紀的教育觀

支持並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生命

2005年10月22日,一位十五歲的建中生跳樓,在他的遺書中寫著:

我最不喜歡的是補習。」

……

我們希望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

身健康,強壯不虛弱

心寧靜,平和不焦慮

人平安,安全不危險

我們也想給他們祥和的成長環境。

但是……

從我們自己做起,愛孩子一輩子,愛你一輩子!

:愛心回原點,愛你 原來的模樣 讓你做自己。

:寧靜多一點,讓你 身健康 心寧靜 人平安。

:意義多一點,讓你 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的人。

:背書少一點,讓你 終身喜愛學習 靈活有創意。

:指揮少一點,讓你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愛你一輩子」這五個字敘述著孩子從誕生到獨立成人這段歷程,父母最單純的教育期望;這五個字代表著從五個層次,從瞭解每個孩子為獨一無二、各有所長的人,提供他們祥和健康安寧的環境,給他們在知識、情感、意志都均衡的學習,讓他們具有遠大的視野及終身有用的能力,到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好公民。

 

    第二節後也看了許多的PPT和影片:

1.長壽秘訣與格言

老子:享年160歲。他有長壽三寶,慈、儉、謙。

「順其自然;恬然寡欲;氣功養神;咽津養生」是他的長壽格言。

孔子:享年73歲。他的格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孟子:享年84歲。他的格言是「勤於動腦;四處旅遊;飲食平淡」。

莊子:享年83歲。他的格言是「心地坦蕩;氣足神寧;知足常樂」。

華佗:享年90歲。他喜歡運動,他的格言是「運動能暢其積郁,舒其筋骨,活其血脈,化其乖暴,緩其急燥」。

梁武帝:享年85歲。他酷愛讀書,篤信佛學,苦讀佛經,習練琴棋書畫。

陶弘景:享年81歲。他的格言是「調攝情志,順應四時;調攝情志,節制飲食」。

武則天:享年82歲。她的風格是雍容大度、興趣廣泛。

孫思邈:享年101歲。他的主張是「四體勤勞;節制食欲;細嚼慢嚥;飯後盥漱;睡眠充足」。

段玉良:享年100歲。他的主張是四不──不閑、不饞、不沾、不燥。

李秀文(李宗仁夫人):享年102歲。她的格言是「吃飯留三口;飯後百步走」。

帥夢奇:享年102歲。他的特點是堅持鍛煉、樂觀豁達、忘私心慈。

張學良:享年101歲。他的格言是 「心胸坦蕩;意志堅強;經常運動;鍛煉身體;起居有時;飲食節制;觀花讀書;修身養性;廣交朋友;自尋快樂」。

王忠義:享年105歲。他的格言是 「去旅遊山清水秀;食油膩三分足矣;宰相肚與人為善;喜事臨只樂三分;艱難阻進三尺;笑口常開樂悠哉!」

俞有之:享年105歲。他的長壽三字經是「夙興跑;夜寐早;晨半飽;午餐好;晚餐少;讀書妙;常看報;常常笑;莫煩惱;動為寶;恒常要;忙到老;壽自高」。

陳納遜:享年104歲。他的格言是「凡事忍耐;心情寬容;加強按摩;血脈流通;重視環境;預防意外;腦體並用;老而不衰!」

晏濟元:享年105歲。他的格言是「質樸自然;心理健康;腦體並用;心地敞亮」。

朗靜山:享年104歲。他的主張是「不胡思亂想、不發脾氣、做事不急不徐,順其自然」。

劉海粟:享年100歲。他的格言是「寵辱不驚;凡事放得下、看得開、忘得掉;應該記住的不能忘,不該記住的要趕快忘掉」。

陳椿:享年110歲。他的格言是「穿衣三分冷;吃飯留點饑;食前湯小碗;飯後果半斤;住房宜整潔;光氣常使通;常行宜急走;一日三哈哈,神靈得慰籍」。

吐地沙拉依:享年133歲。他認為「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動靜結合,養生之本」。

鄭集:享年100歲。他的特點是一生喜歡旅遊,曾十上黃山;他十分重視預防疾病和預防意外傷害。

馬寅初:享年100歲。他的特點是飲食素淡、心境開闊、堅持鍛煉、喜歡冷水浴和游泳。

賴亞明:享年105歲。他的主張是「戒懶惰、戒不良嗜好、戒縱欲、戒憂愁」。

張秀熟:享年101歲。他的特點是隨遇而安、少欲知足、十分重視飲食營養的搭配(常飲綠茶、常喝綠豆粥、常吃土豆、地瓜、蘿蔔、菠菜、黃花菜以及豆製品)。

夏征農:享年100歲。他的特點是飲食四瓜(冬瓜、絲瓜、苦瓜和南瓜)當家;十分重視自我按摩。

張群(國民黨元老):享年102歲。他的格言是「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

陳新憲:享年100歲。他的格言是「五個不---不久坐、不久立、不久視、不久寫、不久臥」。他主張一切要有度,運動要有度,飲食也要有度。

吳西(將軍):享年105歲。他的格言是「老身如拇指,要粗壯,要常捏以健腦;老伴如食指,要相隨,常捏可健胃;老友如中指,要知心,常捏可強心;老本如無名指,要充裕,常捏可強肝;老小如小指,要通順,常捏可壯腎」。

陳立夫(國民黨元老):年已106歲。他很重視「四老養生」(老友、老伴、老本和老健)。主張「足不宜冷;頭不宜熱」。

蘇步青(數學家):享年101歲。他的習慣是「早起喝一杯蜂蜜水;睡前喝一點酒安眠;熱水泡腳;冷水擦身」。

2.生命在兩極之間移動〝→You Tube播出。文字內容是:

    有一個農夫,他有一塊貧瘠的農田。

    他抱怨著:「如果神讓我來控制天氣,一切的事情都會變得更好,因為祂很顯然的不是很懂得農作物需要的天氣。」

    神對他說:「我會給你一年的時間讓你控制天氣,你想要有什麼天氣,就可以有什麼天氣。」

    這個可憐的人非常高興,馬上試著說:「我現在要晴天。」然後太陽就出來了。後來他又說:「下雨吧!」然後就下雨了。

    這一整年他就這樣先讓陽光出現,然後再下雨。種子越長越大,看著農作物的成長變成了一種快樂。他很得意的說:「現在神可以了解如何控制天氣了吧!」

    這些農作物從來沒有那麼大、那麼綠、顏色綠得那麼深。然後豐收的時候到了。農夫帶著他的鐮刀去收割小麥,但是他的心沉到了谷底,因為植物的莖上面什麼都沒有。

    神去找他:「你的農作物怎樣了?」

    這個人開始抱怨:「很慘,我的主啊,非常慘!」

    「但是你不是如願以償控制了天氣嗎?」

    「你想要的東西不是都變得很好嗎?」

    「當然!這那就是我困惑的地方,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雨水與陽光,但是還是沒有收成。」

    然後神對他說:「但是你從來沒有要求風、暴雨、冰雪以及每一件會淨化空氣與讓根更堅硬、更有抵抗力的東西,那就是長不出農作物的理由。」

    只有經歷挑戰才可能有生命。只有當你擁有:好天氣與壞天氣、喜悅與痛苦、冬天與夏天、沮喪與快樂、不適與舒服才可能有生命。

    生命在這兩極之間移動在這兩極之間,你就學到了如何保持平衡。在這兩隻翅膀間,你就學到了如何去生活。

    我想不只這一件事是必需找到平衡,還有很多事情也是一樣的,在兩極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其實是人生中的一種考驗!

3.保持快樂的方式 (歌曲:天邊)

  You Tube 播出,保持快樂的方式好多,有許多美景當背景。

4.許多好笑的短片!

5.教你面對「捨不得」的情懷

  可以在You Tube 找到。 部分內容如下:

   根據生命壽限,人可分六種:

1.經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叫『小心眼之人』,活 50 歲左右;

2.經常讓別人生氣的人,叫『下人』,活 60 歲左右;

3.自己經常生氣也經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活 70 歲左右;

4.經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活 80 歲左右;

5.不論別人怎麼生氣,也能淡然相處之的人,叫『高人』,活 90 歲左右;

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的人,叫『真人』,能活 100 歲以上 !!

    《成長過程 正確的取捨觀》:「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悟性的人「捨」不得。

    「人初生」時應該取,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長;取得知識,以增內涵。 隨著「年齡增長」,開始取捨,或取利祿而捨悠閒,或取權位而捨性命。「人上年紀時」應當捨,到天命之年捨得越多,越健康。

    3招,教你面對「捨不得」的情懷:

學習割捨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要勇於割捨。第二,要無所期待。第三,要放棄操控

    在每次情緒反應的背後,我們可以來發覺自己不捨的是什麼? 期待的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小事來逐步放手,經過不斷檢討改進,就可以得心應手。

    少許放手,您可以增加些自由,減少些痛苦:放下一切,您可以完全解脫,快樂好似神仙。

    祈願大家都能:用「加法」的方式去愛人;用「減法」的方式去除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所有的人!

    祝福每個人都能無怨無氣,天天做個快樂人!

6.教導感恩---愛 (P.P.T.)

    一個徵才公司的董事長,要一位來應徵的年輕人回去幫媽媽洗衣服,然後說出他的感想。他說:「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這位年輕人被錄取了。……最後文章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7.團圓---聖誕節的故事。

         桌巾

    一對年輕牧師夫婦被派到紐約布魯克林區為一間老舊教堂重新開幕。那老教堂的確很破落需要大力整修。他們訂下一個計畫時間表,每天做一點整修,準備聖誕夜舉行重新開幕的禮拜。

    聖誕節前一星期,所有的工作幾乎都照著進度差不多完成了。但是突來連續兩天暴風雨。聖誕夜的前三天,牧師去到教堂時,看見屋頂裂了一個縫,祭壇後的牆壁油漆剝落了一大片,大概有二十呎長八呎寬。牧師心冷了半截,把掉落地上的油漆掃乾淨,心裡盤算著該怎麼辦。

    「是不是必須把聖誕夜的禮拜取消?把重新開幕的時間延後呢?」他想。在他回家的路上,剛好碰到當地一些企業聯合擺攤子舉辦的一場像跳蚤市場一樣的義賣會。他信步走進去瞧瞧。他注意到一張很漂亮的桌巾,象牙色的,桌巾中間繡著一個大大的十字架。桌巾的大小剛好可以蓋住教堂牆上那片油漆剝落處。他把桌巾買了下來,折回教堂去。

    天空下起雪來。一位老太太從對街跑來要搭巴士,但沒趕上。下一班巴士要再等四十五分鐘才來。牧師請老太太到教堂裡等,避避風雪,也可溫暖一點。

    牧師開始去搬梯子,把那張剛買的大桌巾掛到牆壁上,剛好蓋住剝落的地方。「感謝主!簡直太完美了!」牧師看著掛好的桌巾,滿意極了!突然,他注意到老太太走到前面來,盯著桌巾,臉色發白。

    「牧師,你哪來的這張桌巾?」老太太問。牧師把前因後果解釋給她聽。「你可不可以看看桌巾右下角是不是繡有EBG字樣?」老太太聲音顫抖地問。這正是這位老太太名字的縮寫。牧師檢查了桌巾的右下角,果然有這幾個字樣。桌巾正是三十五年前老太太在奧地利時親手繡出來的。

    老太太跟牧師說:「三十五年前,我跟我先生住在奧地利,家境富有。納粹來了以後,我們被迫離開。我先走,我先生隔一個星期走。」

    「後來我被送到集中營,再也沒看到過我先生,也從此沒再回家過。」她說。牧師聽了,要把桌巾還給老太太,但老太太卻要牧師留著給教堂用。牧師於是堅持開車送老太太回家。她住在史塔登島,只有每星期到布魯克林區做清潔工。幾天之後,教堂順利地在聖誕夜重新開幕。整間教堂幾乎全部滿座。音樂及氣氛都很好,很多人都說下星期天會再來聚會。

    禮拜結束了。有一個鄰居的老先生坐著還不離開。牧師認得他。「牧師,你這張桌巾哪裡來的?」老先生問,「我戰爭前住在奧地利的時候,我太太繡了一張這樣的桌巾。世界上居然有兩張這麼相像的桌巾!」

    他告訴牧師,三十五年前他跟太太是因為納粹入侵奧地利而分散的。他要太太先離開,他隨後就走。沒想到後來他就被抓入牢裡去了。從此沒回家,也沒再見到太太。牧師愣住了。

    「您能讓我開車載您去兜兜風嗎?」牧師問老先生。

    「好啊!跟你聊聊我的故事,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老先生答。

    牧師把車子開到史塔登島一間公寓前,三天前他才送老太太回來的地方。他扶著老先生爬了三層樓的階梯,在老太太的門上按了門鈴。

    牧師親眼目睹了一場感人的聖誕團圓。

    朋友!這是一位美國牧師敘述的真實故事。上帝讓人團圓的方式實在大奇妙了!人海茫茫,尋尋覓覓,唯有上帝知道在哪裡。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禱告,其餘的就是上帝的工作了。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之路,唯有靠上帝指引腳步。「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

      甜甜 完成於104年10月28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銀髮族與樂齡學習 第九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