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死亡學分 1 我修的死亡學分3  

        105年2~6月[中/美/日/韓/德/馬/生死安寧]讀書會,這是2月讀的書。

許禮安醫師一直都透過廣泛閱讀來吸取精神養分與建構夢想世界。105年上半年(2月~6月)我們要讀6本書,作者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馬來西亞等國的人,看作者如何談生死安寧。讀書會的原則是:請自行閱讀參與討論。未讀書者亦歡迎來聽說書與分享生命經驗。          

          閱讀《我修的死亡學分》心得

    作者:李開復。  天下文化 2015年11月20日第一版第九次印行。

作者簡介:

    李開復,生於台灣,長於美國,以最高榮譽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並於1988年獲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學博士學位。歷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業家、青年導師、暢銷書作家。2009年在北京創立創新工廠,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

    作者的【自序】→<意外的假期>寫出他修死亡學分的重點,他的生命經驗;【楔子】→<噩耗>是全書的開場白,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驚心動魄;接下來就分五部分來細說病前的意氣風發、病中尋求治癒的痛苦煎熬、病後的省思和痛定思痛地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努力與改變。

    第一部「與死亡交手」,第二部「病中覺悟」,第三部「最有價值的人生」,第四部「健康,我對自己的承諾」,第五部「家人,教我懂愛」。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得是:「當人生病時,有錢真好,可以得到很好的醫療;有知心的朋友很溫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幫你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有深愛你的親人是幸福的,他們會無怨無悔地做陪伴;當然還要加上自己深切的反省,以及遇到好的醫療團隊,最重要的是要加上幸運。你,才可能逃過一劫。」

    當人生病時,有錢真好,可以得到很好的醫療」,錢雖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在本書第四部01<我的重生之路>,作者說:「鄭慧正醫師是全球首位推廣用核磁共振(MRI)技術做癌症、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篩檢的人。雖然在台灣核磁共振因為價格昂貴且檢查費時,通常不用於第一線的癌症篩檢工具,也不會全身照。但用鄭醫師的話說:早期癌症的唯一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所以需要掃描,才能提早知道罹癌。不過各種掃描中,以正子攝影對人體傷害最大,電腦斷層其次,核磁共振最溫和。

    我的濾泡性淋巴癌能夠及時發現,部分得歸功這上千張核磁共振影像,對全身上下做地毯式的掃描,才能把那些長在腸繫膜裡的腫瘤找出來。」(p.168)有錢人真的可以為自己的身體多做一點保護以及正確發現生病了。   

    有知心的朋友很溫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幫你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在第一部05<確診>中,作者說:「做穿刺檢查的前一天,我參加了一個餐會。席間,高希均教授首先發現我瘦了許多,接著,郭台銘先生特意把我拉到角落,不但仔細詢問我的狀況,還鄭重告誡我:『開復啊!自己的健康千萬不能大意!這樣吧!我當年為了救弟弟,跟台灣最好的血液腫瘤科專家都成為朋友了,我來安排,你馬上去找他們。』他一邊說,一邊就撥了電話。

    在他的協助下,我轉診到了台大醫院,有頂尖醫療團隊為我治療。很快的,台大安排我做了腹腔鏡手術,取出一大塊腫瘤樣本,再做組織培養。兩天後,報告就出來了。

    『李先生,我們確定是淋巴癌第四期了!』主治醫師唐季祿輕輕的說,彷彿口氣稍稍重一點,就會把我要壓垮似的!」(p.29) 接下來當然就是進行一連串的「有效」醫療了。我們家也遇到許多知心的朋友,找到了「安心」與有效的醫療,我們真的感恩一切的相遇與緣分!

    有深愛你的親人是幸福的,他們會無怨無悔地做陪伴;當然還要加上自己深切的反省,以及遇到好的醫療團隊」,在【自序】中,作者說:「特別想感謝台大唐季祿醫師、李啟誠醫師高明的醫術,讓我順利通過身體的考驗,得有重生的契機;感謝永齡基金會吳良襄先生、陳基宏醫師、鄭慧正醫師、唐招君小姐耐心的指點、分析和幫助;感謝郭台銘先生對於血液腫瘤研究的無私捐贈,和有如兄長般的關懷;感謝這段期間相遇的新舊台灣朋友,給我另一扇窗,看到生命其他的可能;感謝無數大陸朋友不遠千里來探病,和經由網路傳達許多愛心和鼓勵;更感謝我的母親、妻女及兄姊,給我無限親情的溫暖,讓這個原本沉重而煎熬的假期,變得可以承受,甚至讓我不時充滿了幸福感。」(p.7) 在這本書中,作者除了很詳盡地描述自己從繁複的檢查中確診罹癌和做治療的過程,我覺得他寫最多的是自己得病後的深切反省以及感恩。

    【自序】的第6~7頁,他說:「我想告訴大家我在病中的體悟;這段期間我深深感受到身心的痛苦及家人無盡的愛,讓我懂得分辨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值得我奮力去追求。這段意外之旅讓我看到自己過往的盲點,我所追求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本質上並沒有錯,但是多年來,名利的浮漲讓我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軸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不自知。這場生死大病開了我的智慧,我依舊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我更真切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是最圓滿的。」

    在第二部07<學會感恩>,作者說要把「驕傲」從自己的根性中一點一點拔除,很重要的功課就是要學會感恩。唯有感恩,才能把盤踞在心裡的「自我重要感」鬆開,讓自己走下高台、走入人群,跟大家融成一體。

    剛發病時他的女兒不知如何安慰他,但告訴他:「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一切事物的發生皆有其理由。)」這句話點醒了他,不需把每件不如意事都看成一個「果」,好像我們做錯了什麼,所以遭受懲罰。我們所有的遭遇,必有其道理,或許這個災難是個「因」, 是讓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好比生病可能點醒我們應該活得更健康;受苦使我們更珍惜美好的日子;無助讓我們學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面臨死亡能教我們分辨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所以他說女兒的話最終改變了他對待疾病的態度,讓他從疾病領到一份神聖的禮物。在患病初期,他就知道了應該感恩這場病帶給他的機會,讓他重新省思過去的生活。學會感恩疾病後,他就不再質問「為什麼是我」? 疾病讓他領悟到什麼是「眾生平等」。他還說:「感恩真是奇妙的力量! 我只不過是開始發現別人的好,這個小小的改變,就讓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覺得幸福。…學會感恩,讓我打從內心感受到平和與愛,這種愛,來自於親人、朋友之間的關懷,也來自於我跟萬物、跟眾生的一體感。」(p.103~107) 讀到這裡,我在書上寫著我很受用的一句話:「幸福是給常懷感恩的人」。

    心得最後:「最重要的是要加上幸運」。在第一部07<自己研究病情>中,作者這麼說:一般人光聽到「第四期淋巴癌」,肯定就會被嚇死。我剛開始也非常驚慌,自己上網一查,症狀又吻合第四期的判定,那些簡略的說明資料,以偏概全的說法確實嚇得我魂飛魄散,半條命都沒了。幸好,我的主治醫師唐季祿是台灣典型的醫師菁英,對病情的判讀果斷精準,說話邏輯清楚又很願意和病家溝通,並且不斷精進日新月異的抗癌療法,對我這樣的「理工人」格外受用。(我多次說,台灣很多最聰明的人都當了醫師,在台灣就醫不會錯。) (p.39)

    作者還提到一天下午唐醫師帶著一群住院醫師來查看病情,為了讓他安心, 平常跟病人聊個三、五分鐘的,當天竟然跟他聊半個多小時! 唐醫師拍拍他的肩膀像是給他打氣的說:「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臨走前還介紹網路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給他看。作者看了並對照自己的情況,他突然發現從原來的淋巴癌分期「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更讓他振奮的是,「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可能終身不再復發!」他在第41頁還舉凌志軍的《重生手記》書中曾說到:「癌症病人只有三分之一是真的沒救、病死的,另外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p.40~42)

    最後他說:「感謝唐醫師醫術高明之外,知道我是容易糾結於細節的人,願意花時間悉心回答問題,照顧我的心理狀況,並且指點我閱讀相關醫學報告,讓我在茫茫歧路中,找到一線生機。自那夜起,我彷彿吃了定心丸,放下恐懼,打算穩穩的接受一切治療,因為,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從絕境中重生!」(p.42)

    作者是遇到好醫生,且幸運之神也眷顧他,書中提到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復旦大學的教師于娟,在治療後並沒有「幸運」。而幸運之神也眷顧我們家,我們也遇到好的醫療團隊,讓先夫在罹癌後經過五次手術,陪我一起和孩子們成長,病發23年後才卸了來這世上的責任,息了地上的勞苦,回到極樂世界。我也學會了感恩,來到醫院當志工。

    我想再分享一些作者的話:

「我從來不知道,當身體受到病痛威脅、折磨時,過去用理性頭腦堆疊起來的信心完全幫不上忙!我只想逃,或者閉上眼睛試圖閃躲,甚至也會呼天喊地、大聲哀叫。」(p. 26) 這我經歷過,甚至放聲大哭、哀叫,只求不痛。

「不斷向上帝、菩薩、諸神祈求:『拜託再給我一次機會,只要讓這場病趕快過去,我一定痛改前非,盡力彌補……』我虔誠祈求上蒼,只要讓我躲開癌症,我絕對早睡早起,改過向上。」(p.28) 人,不到黃河心不死,等病好了,又忘記生命給你的警惕;除非祂就是給你重重的一擊,讓你倒地不起!

「我跟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假若我真有個三長兩短,她怎麼辦?孩子怎麼辦?一想到這裡,我的心都碎了!」 (p.31) 我坐在診療室外等待切片檢查報告,如坐針氈,整個頭腦想的也是如果萬一,那「孩子怎麼辦?」。

「我盡一切努力,想要找出可能的救命方法,無論哪一種,只要能救命,我都願意試!」(p.33)

「五花八門的另類療法→為了治病,我拼命查資料,只要聽說有抗癌的效果,我就買來當藥吃,…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營養補充品,照單全收。」(p.37)我們家為了延命,也是這樣試、這樣吃,家裡買的新書都是「如何抗癌」的。

「這場大病,讓我心裡的某些角落彷彿也被打開了,我相信,即使未來我將從事同樣的工作、我的作為也與病前並無太大差異,但我知道,我的心不會停留在過往的追尋上,我會隨時提醒自己,讓心更開放,好傾聽、探索更廣大的未知,在機緣成熟的時候,盡力做我能做的事!這個轉變的過程,或許正是癌症要教給我的。」(p.59)

「死亡的急迫感卻提醒我,無論如何要在最後的時刻,好好的做幾件事:一、讓我的親人、朋友知道我真心愛他們,是他們讓我的生命充滿了溫暖和光輝。二、我要跟他們一起創造難忘的時光,那我們彼此的生命都記住在那個時刻裡我們互放的光亮。三、我要在活著的每一時刻都是全心全意地活著,我不會再花心思去臆測、追想那些還沒來到、或者已經遠離的事。」(p.71) 這在第三部01<每天都是「最特殊的一天」>(p.121~128)中有更詳細的敘說。

「在診療間、在病床上,我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隨時可能在呼吸之間頓失所有的病人。」(p.75)

在第三部02<放開手,你就擁有全世界>裡,三年前的病前和三年後的病後,同樣都是到歐洲十幾天拜訪投資人,兩次的心情、景況卻是天差地別。三年前,用16天的時間飛了11個城市,凡事要求精確計算,要求效率;沒想到,出乎意料的厄運降臨,他糊裡糊塗地被搶!然後,免疫力下降,得了帶狀泡疹。三年後,心態轉變,心情輕鬆,不要求行程排滿,要從容觀光、大啖美食、還要「認真」血拚購物;一場第一次的隨興演講,居然達到比精心練習更能直達聽眾的心,內容雖未準備卻更精采、「笑果」渾然天成。這次的行程當中還得到許多「奇遇」。他說:「我知道,當我身心更放鬆,心裡沒有預設、期待的時候,我反而得到更多。李安的成名之作《臥虎藏龍》不是說了:『把手握緊,手裡面什麼都沒有;把手鬆開,你就擁有了一切!』」(p.129~136)

「樂做凡人→在我病中,女兒曾認真的跟我說:『爸爸,我覺得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你沒有做自己曾想要去做的事。』……我很想提醒大家,這一生是為自己活的,要去實踐自己心中獨特的夢想,如果一個人還沒有意識到那是什麼,他就應該花一生的時間去追尋這件事,然後在找到了之後,義無反顧地往這個方向走去。」(p.141~142) 我很感恩老天爺讓我實現了第一個夢想,現在又讓我正在圓第二個夢想。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他的使命,我想這兩個夢想就是我的使命。

「這次生病,是我第一次發現,其實我們非常的脆弱,只要稍稍把追求世俗價值裡的名、利,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你真正想做的事往往就被蒙蔽了。我們應該花更多的力氣,挖掘自己內心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然後守住初心,不受誘惑的盡力去實踐。我想這樣的人生,才是圓滿,沒有遺憾。」(p.163)

「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我最近聽說有個新的方法:找一條你最熟悉的路   可能是小時候上學、放學的路,最好是熟到路上的許多細節,不用思考、回憶,你都了然於胸。上床睡覺時,閉上眼睛,什麼都不想,就讓自己『彷彿』在那條路上輕鬆散步。因為有事可做,又不用真的動腦筋,很快就可以輕鬆入眠。」(p.179~181) 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好眠,增強免疫力,身體健康。

「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可以從這三個方向著手:1.自我心理建設、用正面的語氣說話。2.多做讓自己快樂的事。3.多接觸正面的思想、正能量的朋友。」(p.202-203)

「錢穆先生贈送給父親的墨寶『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這十個字伴隨著我度過人生的高峰與低谷,在不同的階段,我的領會也不太一樣。」(p.219-220)這其中的「無求品自高」,在我26年的小學教書生涯中,我有領悟到,所以我樂在其中。現在的志工工作更是要「無求」,才會是一個快樂的志工。

第五部07<設計我的家>---送你一個愛的廚房。看了作者的設計,真覺得有錢真好,有用心更棒;他好愛他家的三個女人,一位這輩子的情人,兩位前輩子的情人。最後他說:「我真實的明白家的意義,也相信未來的人生裡,家人會是支持我、鼓勵我向前的力量,而我將更珍惜他們給我的一切,這是人生至高的幸福。」(p.299)

[後記]→<看穿生命的奧妙>,他說:「這場癌症惠賜的死亡學分教會我懂得感激,『不再對每一天習以為常』,或是視為理所當然!而因為出於真心的感激,我更懂得珍惜與我相遇的人,珍惜友情,尤其珍惜家人無私的愛。與死亡擦肩而過,讓我明白那些習以為的情誼,往往是生命的空氣和水,看似平常卻無比珍貴,我再也不會輕忽。」(p.301)

作者在[後記]的最後說:「年過五十,經歷這場劫難,我深感這是上天給我的祝福,我會更帶著警醒的心,開展我的第二人生,更踏實自在的活出自己!也祝福所有讀者,能夠追隨己心,感恩一切,幸福生活。」(p.303)

    這是一本很棒分享真實生命經驗的書,希望大家都能來翻閱它。就如作者在第7頁所說:「衷心企盼讀者從中有所收穫,不需補修死亡學分,就能明白什麼是自己最該追尋的,能夠自我實現,擁有理想的人生。」

    書頁裡有介紹→築夢者之李開復《向死而生》紀錄片。我去電腦裡看,20幾分的紀錄片,有作者說在書裡說的話,還有書裡的照片,有個是他「預立遺囑」的畫面,我想他是愛家人的。在第二部02 <如果生命只剩一百天>,他寫要如何跟愛妻、兩位愛女和最愛他的母親度過。他最後還說:「我就想,既然對『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百天』已經有過縝密的思考,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每天都這麼過呢?」。紀錄片的最後他說:「我不知道還能活多久,我只求餘生能夠無愧於心,做一個有血有肉,有真情大愛的李開復。」

      甜甜 完成於105年2月21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