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024讀書之一.JPG 1061024讀書之二.JPG    

                 1061024讀書.JPG  

106年8~12月[心理陪伴安寧人生]讀書會,要讀6本書,這是10月要讀的兩本書。

閱讀《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和《我還沒有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心得

1.《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保羅˙卡拉尼提 (Paul Kalanithi)/著。唐勤/譯。 時報文化2016年8月出版。
2.《我還沒有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
布蕾克˙諾爾(Brook Noel)、帕蜜拉˙D˙布萊爾(Pamela D˙Blair PhD)/著。馬勵/譯。 橡樹林2012年2月出版。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作者/保羅˙卡拉尼提
神經外科醫師和作家。在亞利桑那州金曼長大,自史丹福大學取得英文文學學士、碩士,與人類生物學學士;也在劍橋大學修習科學與醫學哲學,獲頒哲學碩士;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耶魯醫學院,成為全國醫學榮譽協會Alpha Omega Alpha 會員。
之後於史丹福完成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訓練與神經科學博士後研究,研究期間榮獲美國神經外科學會最高研究奬。2015年3月去世,身後留下溫馨的大家庭,包括妻子露西、女兒伊麗莎白˙阿凱迪雅。
這本書的內容有:
各界感動迴響
推薦序 <一個由苦路中走出來的修行者> /嚴長壽
推薦序 <一個刻骨銘心的生命故事> /黃達夫
推薦序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賴其萬
推薦序 <用自己短暫人生來成就生命價值的勇者> /魏國珍
前言 /亞伯拉罕˙佛吉斯
序幕
第一部 我健康地啟程
第二部 至死方休
尾聲 /露西˙卡拉尼提
譯後記 /唐勤
各界感動迴響有九家報章雜誌報導,我擇錄《衛報》(The Guardian):
這本書的力量在於堅決認為所有的人,不論知道與否,每天都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而且這個說法很有說服力。卡拉尼提指出,我們面對的真正問題不是能活多久,而是如何活,只不過任何醫學教科書上都沒有這個答案。」(005頁)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什麼?
「這本書真真實實記述了一位腦神經外科醫師,在短暫卻緊湊的一生,面對病痛與死亡的修煉過程。
他這短暫又精彩的人生,似乎冥冥之中早已經被安排好,要他先從文學奠定紮實的敘事能力,然後再以他素淨而優美的文學素養,敘述自己從稚嫩的醫學生,到選擇成為最高難度的腦神經外科醫師,而後面臨夫妻感情的掙扎,到發覺自己的病灶,然後從醫師的身分轉換成病人的角色,最後終於坦然面對死亡的完整心路歷程。」(嚴長壽董事長寫的序,006-007頁)
「發現癌症以後,他的專科醫師始終拒絕回答他『還能再活多久』,但卻一再提醒他,最重要的是思索人生的價值。當他接受標靶治療而好轉時,告訴醫師,他發現『以自己的專長幫助病人』是他的人生最高價值,因此選擇回到醫院繼續為病人開刀,直到癌症復發才作罷。他細膩地描述外科生涯最後一天的所做與所想,字裡行間充滿敬業、關愛的情懷,顯示保羅是一位實至名歸『將病人擺在第一順位』的良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賴其萬醫師寫的序,014頁)。而作者細膩地描述外科生涯最後一天的所做與所想,寫在第218-224頁。
「本書第一部的場景彷彿是電影倒帶一般,一幕幕真真切切地回溯了我在住院醫師時期的學習過程。雖然很多人認為由於美國與台灣的醫療給付方式不同造成醫療行為的迥異,但是保羅在書所描繪的醫療本質卻是如此相同,充滿了熱情衝勁。就如那些初遇大體解剖時的忐忑、第一次接觸病人的生澀、手術室中分秒必爭、生死相搏的緊張,病人痊癒的成就感或是病人逝去的憂傷,相信每一位外科醫師都會想念那份單純而又無所懼的初心。
而在第二部,保羅則細數了他罹癌後帶來生命上劇烈的變化,由醫師轉換角色變成病人的心路歷程,與坦然面對生命終點的勇氣。」(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外科部副部長 魏國珍寫的序,017-019頁)
拉開 序幕
   「我翻看一張張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片子,診斷不言可喻:肺臟滿布腫瘤無數,脊柱畸形,有一葉肝臟被侵蝕。癌症,擴散極廣。我是神經外科住院醫師,最後一年的訓練剛開始。過去六年來,這類片子我看過無數次,即使希望渺茫,也試圖從中找到某種能幫助病人的治療方案。可是,這次不同:我看的是自己的片子。(032-033頁)
    接著一連串無謂的檢查,甚至他啟程到紐約拜訪朋友之前,也暗自安排了幾項檢查。到了紐約,他的背抽搐劇烈,到朋友家痛苦也沒緩解。於是他回來住院了。「一個年輕的護士,我沒見過的,伸頭進來。『醫生很快就會來。』就那一句話, 我曾經想像的未來,一個即將實現的未來,幾十年奮鬥的終極目標,從此蒸發。」(048頁) 我感覺他有點沮喪,也很無奈。
第一部 我健康地啟程
我目睹的第一次生產,也是第一次死亡。」(87頁)
    他考完醫師資格的初階考,接著要花兩年的時間到醫院、診所去幫病人看病。第一站是在婦產科,在產房值大夜班。第一次目睹的生產,就是協助為命在旦夕的雙胞胎做緊急剖腹生產:「主治醫師劃開病人下腹時,我在他身邊,他在肚臍眼下方割了一道弧線切口,就在突出的子宮頂端之下。我努力跟著每一個動作,在腦子裡搜索課本上的解剖插圖。手術刀ㄧ接觸,皮膚向兩邊滑開。醫師很有信心地劃過包覆肌肉的白色堅韌的腹直肌筋膜,然後用手將筋膜及下方附著的肌肉分開,首次露出甜瓜般的子宮。子宮也切開了,一張小臉出現,然後消失在鮮血裡。醫師雙手伸進去,拉出一個、兩個發紫的嬰兒,幾乎沒有掙扎,兩眼緊閉,彷彿太早從巢中跌落的小小鳥。半透明的皮膚下骨頭清晰可見,他們看起來更像嬰兒的寫生草稿,而非嬰兒本身。太小了(不比外科醫師的手大多少),沒法抱著,他們很快就被交到新生重症專科醫師手中,後者趕緊送他們去新生兒加護病房。」(092頁)
    太陽升起,他的值班時間結束,回家時,雙胞胎從子宮取出的景象令他的睡眠斷斷續續。隔天晚上,他順利幫忙接生了一位自然產的嬰兒,興奮莫名的他向護理師問了昨晚接生的那對雙胞胎現況。護理師臉色ㄧ暗,說:「嬰兒甲昨天下午死亡;嬰兒乙活了接近24小時。」乙嬰大約在他接生新嬰兒的時候去世。那一刻,他想到貝克特的話,那個隱喻在雙胞胎身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表達:「有一天我們出生,有一天我們將死,同一天,同一秒鐘……生下就跨坐在墳上,光亮閃了一下,然後再度回到黑夜。」(098-099頁)
一個星期二,我第一次失去自己的病人。」(109頁)
    一位健康的82歲女病人,小而瘦削,她住院是因為輕微的腸阻塞引起便秘。 等待六天,病人腸子自動鬆開的希望落空,就幫她動了一個小手術。術後病人神智清楚,感覺也沒問題。保羅醫師就回家休息了,誰知道……
「過了午夜,電話響起。病人休克。我從床上坐起,連珠炮地發出指令:『1公升劑量乳酸林格氏液,心電圖,胸部X光,各種測量數值。我馬上來。』」他打電話給總醫師,總醫師說要增加檢驗項目,還要跟她報告更多知道的情況。他趕去醫院,發現:「哈維太太喘不過氣,心臟急速跳動,血壓直落。不管我做什麼,她都無法好轉;而我是唯一一個正在輪值的一般外科實習醫師,我的呼叫器響個不停,有些可以不管(病人需要安眠藥),有些必須去(急診室病人主動脈瘤破裂)。我正在滅頂,踩不到底,發出一千個指令,而哈維太太就是沒有改善。我把她轉入加護病房,打入大量的藥劑、流質,阻止她的死亡;接下來幾個小時,我在急診室瀕臨死亡的病人跟加護病房正在死亡的病人之間跑來跑去。早上5:45,急診病人送往手術室,而哈維太太相對穩定,她仍然需要12公升流質、兩單位血液、一具呼吸機、三種不同的升壓藥物以維持生命。
    等到我終於離開醫院,星期二下午五點左右,哈維太太並未好轉 也沒惡化。晚上七點,電話響了:哈維太太心肺功能驟停,加護團隊正在實行心肺復甦術。我衝回醫院,她又一次挺過來。很勉強。這回我先不回家,在醫院附近草草吃個晚飯,以防萬一。
大約八點,電話響起:哈維太太死亡。
    我回家睡覺。
    我處在憤怒和悲傷之間。不管是什麼原因,哈維太太通過一層層文件的關卡,成為我的病人。第二天,我參與她的屍體解剖,看著病理科醫師打開她,移除器官。我一個個親自檢視,以雙手碰觸,檢查我在腸子上打的線結。從那個時刻開始,我下定決心,要把病例報告當作病人,而非拿病人當病理報告。」(109-112頁) 這讓我想一位親戚,去大醫院開骨刺,卻因為胃的大動脈出血而過世;我還聽說有人開盲腸也會遇到死劫!台灣的醫師會像作者那樣想嗎?
第二部 至死方休
「我躍出CT掃描機器,離回來操刀七個月了。這會是我住院訓練結束前、當父親前、未來成真前的最後一次掃描。」(217頁)
     但他發現他的癌症又復發了,和太太露西一起規劃了接下來的步驟。他打算再做最後一次的住院醫師。第二天早上,去到醫院為自己的最後一床刀消毒刷洗。突然,他覺得這一刻感覺極其沉重。
「我走進手術室,著袍,罩起病人,注意四角摺得方正整齊。我要這一刀十分完美。我劃開他下背部的皮膚。病人是個老人,脊椎退化,擠壓神經根,造成嚴重痛楚。我拉開脂肪,直到筋膜露出,我可以摸到一塊塊脊椎骨的尖端。我切開筋膜,順利地分離肌肉,直到只剩下寬而發亮的脊椎骨從切口露出,乾淨,無血。當我開始移除椎板時,主治醫師踱了進來。椎板緊靠椎骨後方,其骨質增生跟下面的韌帶一起壓迫神經。
    主治醫師清洗消毒,我們一起移除骨質增生。他開始在韌帶上挑除增生物,韌帶下方躺著硬膜,內含脊髓液和神經根。這個階段最常犯的錯是在硬膜上穿孔。我在床的另一側工作,我從眼角瞥見,他的工具附近一抹藍色閃過 硬膜開始突出。
    「小心!」我說,說時遲那時快,他的工具嘴部咬進了硬膜。透明的脊髓液開始滿溢傷口。我超過一年沒有任何一例手術出現脊髓液滲漏。修補要加上ㄧ小時。
    「拿顯微工具組,」我說。「漏液了。」等到我們完成修補, 移除壓迫的軟組織,我的兩肩痛如火焚。主治醫師脫下手套,表示歉意,然後道謝,留下我收尾。一層層的組織接合得很好。我開始縫合皮膚,用的是尼龍線連續針腳。大多數外科醫師用縫合釘匣,可是我深信尼龍線的感染率較低,這一床刀,這最後一次收尾,就按照我的方法來。皮膚完美結合,沒有過緊的地方,就好像不曾開過刀一樣。
好。好事一件。」 (219-222頁)
    想完美的「封刀」,卻被主治醫師「臨門一腳」的讓脊髓液滲漏破壞一些,好在多花了一個小時修補成功,而傷口的縫合也極盡完美了。
尾聲
    露西˙卡拉尼提,是史丹福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也是保羅醫師的太太。本書的<尾聲>這部分由她執筆來完成。是寫保羅醫師的癌症開始對第三線藥物產生抗藥性後,到保羅醫師死後,這段時間發生的溫馨故事。其中他們家人對保羅的陪伴,最讓我感動。她寫道:
「保羅的情況驟然惡化,他坐在床邊掙扎著呼吸,這個嚇人的轉變,我叫了救護車,進入急診室,送入加護病房。
    醫療團隊在巡房時來到,他們在病房外討論病情,我和家人加入討論。保羅的急性呼吸衰竭很可能代表癌症的急遽進展。二氧化碳濃度還在升高,益發堅定地指向插管一途。家人面臨兩難。保羅的癌症醫師打電話進來,期待急性症狀能夠緩解,可是在場的醫師不那麼樂觀。我請求他們,對於有無機會挽回他的驟然衰竭,盡可能表達自己真正的信念。
    『他不想要孤注一擲的手段,』我說。『如果他沒有機會再過有意義的生活,他要取下面罩,只抱著凱迪。
    我回到保羅床邊。他看著我,鼻樑上他的面罩上方,深色的眼睛毫不迷茫,他清晰地說,聲音不大,卻很堅定,『我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意思是,可以拔掉呼吸輔助,可以開始注入嗎啡,可以死。家人聚集。保羅做了決定後的那幾分鐘珍貴的時間裡,我們表達了愛意和敬意。淚水在保羅眼睛裡閃爍。他向父母表達感恩。他要求我們保證,他的稿子會以某種形式發表。他最後一次對我說他愛我。主治醫師走上前來,他的話給了大家力量:保羅,你去世後,你的家人會心碎,可是他們將重新振作起來,因為你的勇氣會是他們的榜樣。基凡的視線一直跟著保羅,蘇曼說:平靜地走吧,弟弟。
    ㄧ小時後,面罩和監視器移除,嗎啡開始透過點滴流入。保羅呼吸規律而淺,他看起來還算舒服。不過我依舊問他,嗎啡需不需要增加,他點頭表示要,眼睛沒張開。保羅的母親靠過來坐;父親的手安放在他頭頂。終於他滑入無意識的領域。
    保羅的全家---雙親,兄弟,弟弟的妻子,和我---坐守著他九個多小時,無知覺的保羅現在呼吸更斷續、間隔更長,他的眼皮闔著,面容不帶牽掛。他長長的手指輕輕地躺在我的手裡。保羅的父母抱起凱迪,然後再度把她放在床上,依偎著保羅,吃奶,打盹兒。房間洋溢著愛,氣氛一如我們多年來一起度過的許多假日和週末。我撫摸保羅的頭髮,輕聲說,你是勇敢的聖武士這是我對他的暱稱,我靠著他的耳朵小聲哼唱那首我倆幾個月來自創的小曲,歌詞的主旨是謝謝你愛我。一個很熟的表兄弟,還有舅舅來到,接著是我們的牧師。家人分享溫馨的小故事和自己人的笑話;然後我們都輪著哭出聲來,關心地細看保羅以及彼此的臉,沉浸於此刻的寶貴、此刻的沉痛,我們和保羅聚首的最後時分。
傍晚的溫暖光線開始自房間西北向的窗戶斜射進來,保羅的呼吸更加安靜。凱迪用胖胖的小拳頭揉眼睛,她的就寢時間快到了,一位家庭友人抵達,帶她回家。我讓她跟保羅臉頰相觸,父子倆相同的深色頭髮都有幾綹歪斜地躺在頭上,他臉色安詳,她則有點迷惑,但是仍然安穩,為他所深愛的寶貝絲毫沒有猜到這是告別的時辰。輕輕地,我唱著凱迪的搖籃歌,為她唱,為他倆唱,接著我讓她離開。
房裡夜色降臨,一盞壁燈溫暖地亮著,保羅的呼吸變得吃力而不規律。他身體看起來仍然安穩,四肢放鬆。接近九點時,保羅雙唇張著,眼睛闔著,吸一口氣,然後深深送出最後一息。」(254-262頁)
看著露西的敘述,先夫離世的場景又躍然於眼前……
譯後記
譯者唐勤說:「這是一個奇異的過程。此刻我正在醫院接受癌症治療。翻譯此次書經歷了如此不尋常的對照、詰問、死亡經驗、情緒反應,我接受一切,並且深深期待新的境界。」
他說:
這是我譯過最痛苦的一本書
不知道為什麼,我出現了各種奇怪的症狀,似乎是要幫忙我去體驗書中若干健康惡化的描述。
這是我譯過流淚得最多的一本書。
翻譯前言的時候,我正在醫院。佛吉斯寫追思會上史丹福教堂內外的氣氛。我坐在父親的病房角落,筆記型電腦在腿上,窗外是新店的冬日天空。等到譯完露西˙卡拉尼提的尾聲時,父親去世剛好滿五個月。這段期間,我以為自己很平靜,都想清楚了,沒有悲慟。然而,書中的一些細節,勾起我對父親最後兩個星期在醫院的片段回憶,眼淚就毫無預警地流了出來。
這是我譯過最感慨的一本書。
醫師病了,也要四處張羅,搜尋該領域的專科名醫。
醫師住院了,也要忍受缺少經驗、只顧自己名譽、把工作推給他人的資淺醫師的惡劣對待。
醫師本人病情危急,儘管家裡有四口人是醫師(保羅自己、父親、哥哥、妻子),也擋不住會診的多方專科醫師堅持各自的主張,開單做不必要的檢驗。
這也是我譯過最感動的一本書。
保羅把他一生的所有關切,以文字組織起來,在我的想像裡,他築成了一口優雅的大鐘,裡面迴響著他的人生組曲。而我,或任何讀者,探頭入內時,甚或只是伸手觸摸鐘面時,都會被他的描述和反省振動,引發我們生命的相關片段與之共鳴。」(276-282頁)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保羅真的是一位勇者。從書中寫的他為許多病人開刀的案例敘述,他不但是個天才,且是個「將病人擺在第一順位」的良醫。在115頁,他寫著:「隨著我的技術成長,相應成長的是我的責任之鉅。學會判斷誰能救,誰救不了,以及誰不應該救,必備的預後本事根本無從達成。我犯了錯。我急匆匆地把一個病人送進手術室,只挽回了他的部分大腦,足以使心跳持續,卻永遠不能說話,只能靠管子進食,迫使他過著本人絕不願意接受的一種存在……我開始明白,比起病人死亡,這是我更糟的敗績。病人僅存無知無覺的代謝運作,似有若無的存在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餘生將耗在療養院裡,而家人無從結束人生的一章,探視漸疏,直到無法避免的褥瘡或肺炎使得病人死亡為止。有些人堅持這樣的生命,擁抱其可能性,誠實地面對它。可是很多人不願意或沒法這麼做,而神經外科醫師一定要學會裁決。
我在想以他37歲如日中天的年紀,如果他沒有死,現在會怎樣? 就如露西所說:「他會以神經外科醫師、神經科學家的身分做出極大的貢獻。他可以幫助無數病人和家屬度過他們生命中某些挑戰性最大的時刻,那種任務正是神經外科最早吸引他之處。」 (274頁)

 

我還沒有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
作者之一/布蕾克˙諾爾(Brook Noel)
布蕾克˙諾爾出版過19本書,專長領域是生活管理、平衡,以及生命轉變。她運用很多方法跟讀者接觸並扶持他們,例如發送手機簡訊、提供線上問答、網路訊息互動、在旅途中接待讀者,以及總共10萬人訂閱的四份免費電子報。
布蕾克的哥哥因蜂螫引發的嚴重過敏而驟逝,她和媽媽攜手度過了最難熬的悲傷時刻。現在只要一想起哥哥,布蕾克依然會心痛,但她努力讓生活步上正軌,以懷念取代絕望。她曾獲頒中西部獨立出版人奬、最佳書奬,以及全美獨立出版人獎。
作者之二/帕蜜拉˙D˙布萊爾博士(Pamela D˙Blair PhD)
布萊爾博士自美國臨終神學院取得純粹神學碩士與哲學博士,擁有綜合療法與治療接觸證書,曾就讀於新英格蘭教育學院與改造訓練學院,並自紐約的新神學院取得神學學位。她是專業心理輔導師,以創新的個人成長工作坊與扶持團體著名。
前夫喬治因腦動脈瘤驟逝後,帕蜜拉度過了一段猶如遊走於地獄邊緣的哀慟期,因而也促成了此書的出版。她經常受邀上電視台以及電視台的談話節目,曾接受哥倫比亞電視台的訪問。
本書的內容有:
譯者序】 <但願及早讀到> 馬勵
前言
第一部 陌生的世界:踏上哀慟之路
1.緣起:作者的故事。 2.最初幾週注意事項。 3.了解哀慟造成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4.哀慟過程的迷失與誤解。
第二部 世界顛倒了:收拾我們的碎片
5.世界顛倒了。 6.與別人連結。 7.艱難的日子:假日、週年慶,等等。 8.分開療傷,一起療傷:了解男女不同的哀慟方式。 9.幫助孩子因應哀慟。
第三部 故事分享
10.失去朋友。 11.失去父親或母親。 12.失去子女。 13.失去伴侶。 14.失去手足。 15.英雄墜落。 16.自殺。 17.眾人之一:悲劇造成大宗死亡事件時。 18.其他特殊的挑戰。
第四部 哀慟途徑
19.前面的路:理解哀慟旅程。 20.信仰。 21.自助與心理治療。 22.哀慟復原過程與練習。 23.長路漫漫……作者的結語分享。
附錄

作者在第一部子題前面,寫了這本書要跟讀者探討的重點:
親近的人突然去世後,我們開始生活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本書首先要探索這個毫不討喜的境界,提供一些想法,幫助讀者在黑暗中遊走。如果你是在摯愛去世後不久買了或收到別人餽贈的這本書,為了節省精力,請直接讀第二章的「最初幾週注意事項」,然後再回來讀其他部分。
第三章在討論悲痛的情緒與生理層面上,有很重要的見解。在這個不熟悉的領域裡,我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這一章幫助你了解因應喪親的許多方法。
第四章探討了涉及哀悼過程的各種迷失與誤解。我們過去幾年接到無數信件,說明了這個破除迷思的章節足以使身處混亂中的人得以安頓。
你也會從本章裡知道我們的故事。我們相信經歷過同樣苦楚的人較易了解彼此,交流情感,並互相鼓舞。希望我們的故事幫你在最幽暗的時刻體認到生活能夠繼續,在陌生的世界活得下去。(18-19)
在【譯者序】<但願及早讀到>,譯者對這本書推崇有加。半年之間,她高齡90好幾的年邁雙親相繼離世。父親纏綿病榻,時好時壞,感染後,健康狀況迅速急轉直下,撒手人寰,雖然家人「心裡有數」,還是令她有措手不及的感覺;母親在睡夢中過世,雖說有福,卻也是突然。因為翻譯這本書讓她學到了喪失摯愛後怎樣才能療傷止痛。從許多喪親者的誠懇分享中也得到了心靈的洗滌與安慰。她也認為這本書雖然針對因摯愛遽逝而痛苦莫名的人所寫,但作者的觀察與建議,完全適用在那些至親久病而逝的人身上。不論往生是否在意料之中,天人永隔都是人生最大悲劇,除非親歷,無法了解其中痛苦。
她還說作者指出,喪親第一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幾乎可以用「靈魂出竅」來形容。這一年,雖然當事人未必自覺,但其實身心靈都因全力因應巨大的哀慟,以致於失去了往日的直覺。你可能經常恍神,也可能失去痛感。這一年的喪親者應該專心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內在,好好療傷。當事人的痛苦無可言喻,弔唁者簡單一句「節哀順變」沒有實質意義。朋友們能提供的最好的協助與安慰,就是了解當事人的力不從心,進而關心此人的日常作息,像是幫忙照顧孩子或購買日常用品,以及偶爾來幫忙做飯或帶他(她)出去吃一頓等等。
譯者說對她個人很有啟發性的一個論點是「情緒突襲」。她還舉她母親走後那一年的一個夏日清晨,她去中央公園閒逛,雖然感到身心舒暢,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熱淚盈眶。因為此時腦中浮現的是她母親去世前一年,母女倆週末外出喝咖啡的畫面!
書上對「情緒突襲」的說法是:死亡剛發生時那種深沉的痛苦與悲傷,有時會在意想不到的時間浮現。就在你以為自己的情緒處理得很不錯時,可怕的圖襲來了!強烈的情緒不知從哪裡又跑了出來:不相信已發生的事、過往相聚畫面如走馬燈似的重現、感到恐怖、感到要發瘋……而沒多久以前你才告訴自己與朋友:「我終於覺得好多了。」
特殊的日子如生日、週年、假日,以及任何你預計參加的某種慶祝活動裡, 情緒突襲特別容易發生。(62頁)
是的,特殊的日子,「情緒突襲」特別容易發生。先夫辭世後,我參加了幾次結婚典禮,看到主婚人牽著新娘的手步入禮堂交給新郎時,我崩潰了,任由眼淚掛滿眼眶。「牽孩子的手步入禮堂的他,已經不在了!」
這本書裡引用許多書的話,讓人們更認同作者所說的觀察與建議。例如第三部「故事分享」裡的<失去伴侶>,她就引用 凱瑟琳˙克瑞(Cathleen L. Curry),《當伴侶死去》(When Your Spouse Dies)裡的這段話:
「想把痛苦置之腦後,卻無計可施……
偶爾我懷疑自己神智不清。既有的法則不再使用。
我彷彿已被降落傘帶入陌生國度,
沒有地圖,人們說著我不懂的言語。」(212頁)
我很幸運地還沒遇到過親人遽逝。先夫帶病生活了23年多,他的辭世是「息了他在地上的勞苦」,我還是常常想念他。所以我很認真地看本書的13.<失去伴侶>中,作者說:「從許多方面來看,失去伴侶都很傷人。伴侶往往是我們傾吐心事的對象,也是最好的朋友。生活中失去這樣的『一半』,讓我們感到不完整、困惑,以及欠缺了什麼。我們如果曾經與逝去的伴侶相處多年,就會發現伴侶使我們思想完整、行動周全。我們失去的除了伴侶,還有一半的自己。」(212頁)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
「失去伴侶,我也同時失去身分;朋友圈內,我們共同的朋友有的會不見了,尤其我是寡婦時。作者說要找到跟我有同樣遭遇的扶持團體。」
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已這樣做了:從他住過的安寧病房出發,我去學習當安寧志工。當然我找到了一個很棒的扶持團體,就在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裡,有許禮安醫師的教導與關懷,有志同道合的同學互相學習,我把在基金會學習的十八般武藝,拿到聖功醫院的安寧病房做臨床的陪伴與關懷。在基金會和安寧病房裡慢慢走過我的悲傷。
在這本書的封底有這麼一大段話,我覺得是全書的重點精華:
「儘管我們都知道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卻很少人對死亡做好真正的準備,更別提面對摯愛驟逝的打擊了。這些遽變總是令人措手不及,而社會或我們所受的教育卻很少告訴我們,當面臨這樣的狀況時,可以向誰求助?除了無盡的悲傷之外,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情緒轉折?喪禮過後,我們該如何自我療癒,面對未來的人生?在我們的餘生中,還有可能重拾快樂嗎?
本書兩位作者都曾經歷過喪親的痛楚,她們在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長路上摸索,試圖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及力量。而今,她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帶著同理心與悲憫心,對哀痛逾恆者伸出援手,扶持他們走過這段人生黑暗期。
本書的原文初版已經撫慰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在第二版中則增加了許多喪親案例和訪談,每個真實故事讀來都令人鼻酸,包括失去父母或摯友、喪偶、痛失愛子或手足、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等。作者藉由這些實例,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輔導資訊,以及療癒方法,諸如:事情剛發生時的注意事項、可以向哪些人尋求協助、後續的情緒及身體反應、如何重新正常生活等等。
在人生最幽暗的時刻,痛苦與折磨不可避免,但生者依然可以記得逝者的美好,擁抱彼此珍貴的回憶,走出哀慟深淵,好好活下去。
    這是我的心得。看完,您是否有想去翻閱這兩本書的行動呢?


            甜甜 完成於106年10月24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