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 101年[安寧藝術健康人生]讀書會,要讀10本書,這是第6本.

閱讀「鬼神」心得

作者:岳娟娟、顧迎新   時報文化2005年7月出版

首先我把書裡的圖畫都看完,再回來慢慢看書。但是看完了整本書,又覺得心得很難寫,雖然它有系統地分為七個章節,但是我的頭腦竟然無法歸納,只覺得龐雜而無序。深夜看完,祈求夢中有神仙能借我一枝妙筆來生花!

    翻開書的第一頁,寫上書名「鬼神」二字,配上色彩鮮艷華麗的《龍王禮佛圖》(它們又分別出現在P.56,p.78),如果沒有第78頁的註解說明,乍看下,直覺這三尊神仙~~~好「ㄎㄡˇ愛」喔!我喜歡這張壁畫。78頁是這樣說明的:「龍王概念的出現源於佛教。因此在壁畫中便有了龍王禮佛的故事:龍王帶著供瓶寶珠,眷屬和夜叉緊隨在後,他們一個個表情嚴肅,甚至帶著些誠惶誠恐,未知是否因風雨不調,害怕受到佛祖的責怪?」

本書有:前言---鬼神的世界。第一章神仙鬼怪。第二章鬼神世界。第三章專職神鬼。第四章恩怨情仇。第五章人神溝通。第六章神鬼大戰。第七章神鬼戀歌。

作者在第一章開頭就說:要了解鬼神,必須了解鬼神所產生的背景,這是一個看起來極其簡單,卻有著複雜文化內涵的問題:說簡單,是因為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有太多常人無法解釋的現象與事件,於是就產生了超人力的想像---也就是鬼神;說複雜,是因為「鬼神」這個標題涵蓋了所有人們傳說和臆想中的人事,有神、有仙、有鬼、有怪、有妖、有魔、有佛……要將「各路英雄」的傳承譜系梳理清楚,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p.8)所以這本書只有179頁,但每頁都有附圖片,幾乎都是彩色的,我覺得這是它的特色,也是可看之處,這些圖畫和書的內容來相對應,「旁徵博引」了許多史事,讓她們的論述有憑證。我想光要找這172張圖,也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這些圖畫或剪紙畫都是在中國各朝代所流傳下來,僅少數是拍照的;唯一一張外國人的畫,在150頁的《大洪水》是義大利˙米開朗基羅所畫。難怪書的封面寫著:本書為讀者展現的,就是這樣斑爛錯綜的一個鬼神世界,就如這七章所言。

第一章,為各路英雄---神、鬼、仙、怪、妖、佛、魔,追根溯源。

神,是萬物的締造者,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盤古女媧都是天地的孕育,世間萬物或由他們創造,或由他們變幻,在先民的心目中,沒有他們就沒有世界,他們代表了「神」最初的涵意。此外女媧的哥哥伏羲、射日的后羿、治水的大禹,都是神。

,《禮記˙祭法》曰:「人死曰鬼。」《禮記˙祭義》曰:「眾生必死。」從大頭生物,到靈魂崇拜,中間的變化過程我們無從考索,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人類的畏懼心理所作怪。天地間的鬼都是人類想像的,人類受到疾病的困擾,就有了對死亡的憂懼,於是便想像有鬼出現。正因為鬼總是伴隨著黑暗的死亡以及與死亡極其接近的疾病而來,所以,人們對於鬼的想像日益帶上了邪惡的特徵。其中杜伯鬼魂射殺周宣王莊子儀鬼魂殺燕簡公的記載都很有代表性,而杜伯一身赤紅披掛,手挽紅色弓箭;莊子儀手執朱杖。他們會不會影響到現在有人想化為厲鬼來報復,自殺時就穿全身紅衣?

仙,是老而不死的神話。仙的出現,遠遠晚於鬼神,他是伴隨著道教走上歷史舞台的。代表人物是王子喬彭祖黃帝老子。如果說神是天生的,具備人類無可選擇的崇高,仙則集中了人類的嚮往:永恆的生命、美麗的容顏、善良的美德、無所不能的法力和悠閒的生活

怪,是畸形物種的邪惡化。《太平廣記》記載了西漢武帝時的「雙頭雞」;西藏拉薩的「金翅鳥」。在第20頁有記載和圖片。

妖,是人格化的奇異生物。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就是「妖」,妖本意是指怪異、不祥的事物,有時甚至指人。在絕大多數的傳說中,妖都是以加害人類,幫助自己修行為己任。像<聶小倩>中的妖怪就是;然而有的妖也會幫助人類,像《聊齋誌異》裡就有許多可敬可愛的狐狸精,蒲松齡很成功地將妖美化了;而《白蛇傳》就是一部感天動地的人妖傳奇了。這些淒美的故事,我們都在電影或歌仔戲看過。

佛,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佛」是「佛陀」的簡稱,它的本意是「覺知」。佛教實際上是一種思索和理解的宗教,它的創立,源於印度人對於生命本質的哲學性思考。佛教的解脫,從近期效果來說,就是拋卻各種欲念,「貪」、「嗔」、「癡」的火燄完全地熄滅,從而也就不會再受到生死疾病的困擾。而解脫的終極目標則是脫離輪迴。佛教傳入中國後,面貌完全改變了。佛、菩薩、羅漢都漸次成為脫離塵世、高高在上、救苦救難的新的超能力偶像。他們的法力,超越了本土神仙。如《西遊記》裡的妖猴孫悟空大鬧天宮,讓各路神仙無力抵抗,連玉皇大帝也一籌莫展,但他卻翻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還被一個凡僧唐三藏治得服服貼貼。這個故事的背後,是本土宗教在與佛教對抗中的徹底失敗。

魔,道與欲的鬥爭。魔是一個極度邪惡的字,它是外來詞,在佛教入主中原後,不僅佛與菩薩進入了神仙譜系,他們的老對頭「魔」也跟著來搗亂。魔是梵語魔罪的簡稱,意為障礙、擾亂和破壞。妄想是魔、貪癡慢是魔、自私自利是魔,魔寓意著的障礙,其實是人類自身的欲望和情緒。既然「佛」在流傳過程中具有了神的特質,魔也隨之變得人格化了。修行中的障礙是多種多樣的,魔所幻化的姿態也各不相同。

    第二章 鬼神世界:天宮的輝煌、月宮的冷清、地府的陰暗、西方淨土的莊嚴。它是人類社會的投影,是人心中理想和恐懼的化身。

看到「大羅天」(p.33)想到小時候看戲,說到:「這連大羅神仙也難救了!」;玉皇大帝經過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又經億劫,始證玉帝。和釋迦牟尼修行成佛,有異曲同工之美;「南天門」、「靈霄寶殿」的描述景物(p.35),就像皇帝上早朝的情景一樣,只不過靈霄寶殿裡的奇珍異寶隨處可見,烘托出天宮的奢華美麗。而《蟠桃會》、《瑤池會》都極盡想像地寫出天國最出名、最熱鬧的瑤池宴會的盛景。第38頁的《蟠桃會》年畫就畫出八仙來祝壽的盛況。

月宮最有名的就是嫦娥的玩伴---玉兔,和她住的「廣寒宮」了。這千古的寂寞,和皇宮的冷宮一樣冷!真應了李商隱的詩句:「碧海青天夜夜心。」此外伴隨著介紹后羿射日、吳剛伐桂樹,和有名的唐明皇遊月宮,人們的想像力真是豐富啊!8月26日登陸月球的第一人阿姆斯壯先生離開人世,享年82歲,他的家人說用最簡單的方式想念他,就是對著姣潔的月亮跟他說:「嗨!」當年他登陸月球時,如果能巧遇嫦娥,與之共舞,不知道會跳《霓裳羽衣曲》,還是倫巴、恰恰、Disco。

陰曹地府,是鬼魂的家園。豐都大帝和十殿閻王兩個體系,是反映本土和外來佛教對死亡的認知。在第49頁我才知道「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的原由,因為刑期實在太長了。看到奈何橋、鬼門關、黃泉路…還看到地府有個考弊司的機構,對每個新到的鬼魂施以酷刑,割去一片髀肉(我查字典是大腿肉),只有那些厚賂鬼王的人才能倖免。這在我們這個不公平的世俗社會也可看到啊!

西方淨土---彼岸的桃花源。˙敦煌壁畫《西方淨土變》這幅畫,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的主宰是如來佛,也就是成佛之後的釋迦牟尼佛。他是一個現世佛,無論未來世界是如何的,現世才是人生的基點;極樂世界也建立在現世的基礎上,他的前身叫藥師佛,後世叫彌勒佛。佛之下有菩薩、羅漢、天王、金剛…其中的菩薩,大約是與現實世界接觸最多的佛教神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我最景仰的菩薩,祂可聞聲救苦。有趣的是,在北魏敦煌壁畫中,祂是位清俊的北朝美男子,到了代改為女性形象,到了代已經完全女性化了。這個過程,充分說明宗教的神是人想像力所創造的菩薩在西方淨土的地位僅次於佛,但在現實世界,祂們是人們與彼岸溝通的橋樑,承載了人類進入桃花源的希望

第三章 專職神鬼:主管人間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的神鬼。

文武財神:武財神是趙公明;文財神一說是比干,一說是范蠡,也有說是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

三星福祿壽:福星是天官,祿星是子星,壽星是南極仙翁。代表人們對於幸福、富裕和成功的真誠追求。

灶神:灶神有說是炎帝,有說是祝融,還有其他的傳說,最受歡迎的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但人們崇敬灶神,正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好生活的渴望。

門神:有三組人馬被廣為流傳,一是神荼鬱壘,到了宋朝就傳為唐將秦叔寶尉遲恭,還有鍾馗

城隍和土地:只要腳踏上街市的黃土,便有一方神靈在注視和護佑著,這就是土地神。城隍和土地神一樣也是守護城市的神,被選出的城隍是以護佑能力強為前提,以剛直、忠義為道德標準。

媽祖、河伯與龍王:祂們都是傳說中的水神,其中河伯的記載最早,龍王的故事最多,而媽祖的地位則最崇高。對祂們的崇拜,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關於水的不同遐想。

瘟神:對人類而言,他是具有神仙身份的妖魔。

判官、無常、牛頭馬面:地府鬼吏。最有名的是白無常謝必安,黑無常范無救,兩人的信義深重,讓閻王嘉獎他們而成為勾魂使者。

第四章 恩怨情仇: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賜福施恩於人,是神仙們修行的需要」,有八仙中的韓湘子呂洞賓鍾離權成仙的故事、羅漢助人的故事。

「神或妖受了凡人的恩惠,也常有千奇百怪的報恩之舉」,有《白蛇傳》中白蛇娘子那樣執著於對許仙的愛情;《紅樓夢》則寫那棵絳珠仙草受了神瑛侍者的灌溉;所以黛玉便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給寶玉了;聊齋的《花姑子》是寫獐報恩的故事,很神奇的是牠還可以到地獄去找閻王力爭,讓恩人重新活過來!《瀟湘錄》的鯉魚報恩;有趣的是《幽明錄》裡有一個關於漢武帝的傳說,竟然跟環保保護的概念有關:人對自然的索取如果適可而止的話,自然也會給人以豐富的回饋。(p.99~101)

    第五章 人神溝通:鬼神也可以體嘗人世的生活。

神仙在人間:這裡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市井裏的販夫走卒、漁樵耕讀都有可能是神仙的化身,我們不要忽視、蔑視在身邊生活的人。

仙駕光臨:這裡寫的是西王母與帝王的往來,將仙界的奇妙帶到人間。

與人共存的鬼怪:《聊齋誌異》的《酒友》就是記人與狐狸因酒而結交,卻相知了一輩子;《靈鬼志》記載稽康以音樂會鬼,鬼還向他傳授了絕響的《廣陵散》。

誤入異域:這類故事的共同模式是,人類通過偶然的機會進入一個奇異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時間與人類世界的時間差異很大,人類從這個世界走出來以後,發現已經是「物是人非」了。小時候我的祖母也說過類似的日本傳說故事。

鬼神和人類的使者:巫。因為人類不能理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奧秘,便將一切歸結為一種信仰,而巫,就是信仰的執行者,人們相信他能將自己要說的話準確地傳到另一個世界,利用那個世界的力量為自己造福。

    第六章 神鬼大戰:人類與非人類的戰爭,至今仍沒有決出勝負。這裡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鬥智鬥勇,邪不勝正」,「神佛介入,高級裁判」的情境,書中有中肯的看法:「現代人往往對一件毫無辦法的事情就大叫一聲:『真見鬼!』明顯透露出人類在與鬼怪對峙時,悲憤交加又無可奈何的可悲處境。」(p.139)「人妖之間的鬥爭,折射出的是現實世界裏人與人之間智慧的較量。」(p.141)「所有的鬼怪世界,其實是人們自己用想像力創造出來的,而且人類的恐懼有時反而特別能激發想像力,所有可怕的形象和行為,都被加在這些並不存在的生物身上,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眾口相傳,越發添油加醋,花樣翻新。人類與其說是在和鬼神鬥,不如說是在和自己的內心恐懼鬥,能戰勝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勇士。」(p.145~146)

    第七章 神鬼戀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陰陽相隔---人鬼情未了。這裡有夫差小女兒紫玉韓重陰陽相隔相聚的故事;有杜麗娘還魂和柳夢梅結為夫妻的濃蜜深情故事;田螺姑娘,生、秋容、小的真心愛情故事。

神仙眷侶---豔遇和宿命。仙女們來到人間,更多的是為了完成命定的塵緣,婚姻甚至生育,不過是她們「人生」的一部分,所謂神仙眷侶,也只是短暫的偷歡。有時,人神的愛戀,根本就是一場遊戲,一場豔遇。

人神愛戀---只羨鴛鴦不羨仙。《牛郎織女》、《寶蓮燈》都同《天仙配》一樣帶上了動人心魄的悲劇美。

人妖相遇---不倫之戀。人妖之戀是不倫的,每每遭受歧視和打擊。最多的是人和狐狸之戀,最有名的應該是商紂王的寵妃妲己了。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所有人與異類戀中,都充斥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女追男。這早在神話時代,就顯露出這一特徵。無論是鬼、是神、是仙、是妖,採取主動的絕大多數是女性。

最後還是用作者的話來做結束:「從最初的急功近利,到後來對質樸、善良、忠貞的謳歌,人類將自己對愛情的理想也都傾注在鬼神的故事中了」(p.179)我認為所有的歷史記載都是後人寫的,都會加上自己的想像力和喜惡。

甜甜 寫於101年8月28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鬼神」心得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