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醫心,是仁心哪!
今天是上「看影片學安寧療護」的第五講「醫者醫心---醫護在安寧的角色」。上課內容有:
一、從心蓮經驗談病醫關係。
二、從心蓮經驗談病護關係。
三、從安寧療護倫理談「病醫關係」→自主原則之一:是病人自主,不是醫生作主;自主原則之二:是病人自主,不是家屬作主;行善與不傷害原則之一:行善造成的風險與受害;行善與不傷害原則之二:心態、行為與個人身心;病人必須遵從醫囑或醫生應該遵從病囑?
四、違反倫理原則:臨床常見的話語、心態和討論。
五、護士節的心事。請護理人員記得:1.勇敢承認自己有所不能或不會。2.永無止盡的學習。3.一直盡心盡力。4.記得自己有一天一定會成為家屬甚至病人。
六、護士節學習南丁格爾---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之一
七、從戴手圈談醫療管理---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之二
八、請勿攜帶寵物進入醫院?---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之三
九、檢討陪病床管理規定---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之四
十、疼痛是第五個生命徵象?---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之五
十一、是「困難家屬」還是「困難醫護人員」?
附錄一、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附錄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施行細則。附錄三、意願書或同意書的四種格式。附錄四、臨終者的權利。附錄五、急救末期病人之倫理探討。
開始,老師先介紹兩本書,洪蘭的《教育創造未來》、楊志良的《台灣大崩壞》,以及蓮花基金會的DVD---「蒐藏生命風景」,今天會播放它的一部份,我想買來看。今天「最後的禮物」播出的是<醫者醫心>,介紹安寧團隊中的醫護人員。首先登場的是楊禎順醫師,來馬偕醫院「取經」,參加馬偕醫院安寧團隊會議,回去還要寫「所見所聞」的心得報告。李閏華醫師說:「安寧病房就是要解決末期病人的困境」;邱世哲醫師說到護士會在任何時間和他討論如何讓病人的疼痛做有效的控制,另外他也說,溝通,要用病人的選擇來決定,跟病人的關係要像朋友一樣關心他,病醫要「一家親」;社工、牧靈人員、義工、宗教師,都是並行的在安寧團隊相輔相成。楊士華醫師說:「在安寧就是要尊重病人的意願。」聽來覺得好窩心,醫者仁心哪!
每個病人都是一個故事。趙可式老師說,住院病人24小時都和護士在一起,被照顧著,護理人員就需要有愛心和耐心來照顧;賴允亮醫師說我們醫療要以病人為核心,醫護人員要能反省、反思,因為每位病人都能對我們有所啟發!
看完影片,我分享昨天在安寧病房跟曉惠一起幫病人修剪手、腳指甲的事。我雖然是小幫手,每個溫手、腳的動作,我都做得很溫柔,重新複習裕雯老師教我們的;每個動作的開始,我都會告訴病人,我要為她做什麼?她的先生在旁邊也享受我們對他的愛妻所做的服務。我又分享以志工的角色來陪伴家屬,多次關懷且深入的陪伴,會跟病人和家屬建立良好關係,家屬也會傾吐她的內心世界。我有給家屬兩次建議,但要徵求醫生和護士同意。就是病人意識還清楚時用尿套,意識比較不清楚時,家屬怕病人躁動會尿滿床,我請她問醫助或護士可裝導尿管否?這些我照顧親人時都遇過。老師聽完有個建議,志工還是不要對醫療有所建議,當下我知道了,謝謝禮安醫師,以後我會謹守分寸的。
再來播蓮花基金會「蒐藏生命風景」(DVD)的<接觸的力量>,主持人是吳若權先生,這一集專訪台大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王浴護理長。我把聽到、看到的寫下來:
「病人的須求和困擾,護理人員要知道;對待病人就如中醫所說的望、聞、問、切。」
「護理師除了有這些專業外,還要細膩、溫柔,視病如親。」
「護理人員要跟病人說:『我們都在這裡。』;能引導病人說出自己的心願及『四道』」,我想這樣會讓病人有安全感。
「生命的最後,你可以選擇不要儀器的陪伴!」這對病人和家屬而言,很重要又有尊嚴。有親人的陪伴和親切的護理人員在旁照護,「親愛的,你可以走了!」
「身體的照顧外,病人的心靈、生活也要照顧到,就是針對人的基本需求、了解病人痛苦的原由、個別性的需求,提出評估。」
「倫理的考量有四項:1.醫療對病人的好。2.病人對醫療的意願(他希望我們怎麼做?)。3.生活品質。4.社會文化因素考量(包括家屬和經濟)。這些都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
「我們知道人力有極限;對悲傷處境有無力感;生病和死亡,我們也無法掌握。」
「微風,對我來說是舒服的,卻掉落一些生命!這是大自然法則。」我好喜歡王浴護理長這句話。大自然法則就是要遵守,冥冥之中,自有主宰。
最後老師要我們正視「生命及死亡,及早開始準備的課題」。說到對死亡的準備,讓我想到,課堂上卻沒時間分享,現在與您分享:就是2010年我的歐洲之旅,在北歐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我們剛從冰宮高興地玩回來,就為了一些美麗的擺飾品,我猛拍照,專心到轉錯一個彎,我和家人在深夜中走失了!我慌張地走在寂靜的異國街道,夜深人靜,這時我如果被搶?被毀屍滅跡?或永遠走不出去這每條都相似的街道,怎辦?難道注定55歲的生日前夕就要死在異國了?死亡的恐懼陣陣襲來,此時想到我已寫好遺囑,心就篤定一些,然後鎮定地看著舊城的街道,似曾相識在下午有走過,感謝兒子有告訴我說,我們住在諾貝爾博物館旁的旅館,邊走邊持誦「觀世音菩薩」佛號,我繞了舊城一大圈,終於有驚無險地走回旅館。夜深了,讓孩子們飽受驚嚇,真對不起!
甜甜寫於10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