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預知生死的貓.jpg100年[百年生死安寧讀書會]共讀12本書,這是第五本.    

 閱讀「預知生死的貓」心得

作者:大衛˙多薩(David Dosa ,醫學博士)

譯者:謝靜雯。   大塊文化。 2009年11月初版。

        書剛寄來打開的一剎那,我就愛上這隻貓,尤其是那對炯炯有神的眼睛。   

    禮安醫師說這是一本小說,我喜歡看小說,反覆看了五遍,喜歡到不能言喻。作者多薩醫師,專研老人醫學,在醫學期刊發表《貓咪奧斯卡的一天》獲得廣大迴響後,就把他在史提爾安養中心與其他機構照料年長病患的體驗,用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串聯成這本讓讀者能進一步認識失智症、老化、生死等課題的小說。它的美,在於真實。

生活經驗中,鮮有親友患失智症,家屬漫長的艱辛陪伴,我無法感同身受。看過電影「明日的記憶」、「女人四十」,記錄片「被遺忘的時光」,也曾經跟小學生分享繪本「奶奶慢慢忘記我了」,到現在一遍又一遍的看「預知生死的貓」,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我是幸運的,我還沒碰到「失智症」。以後我若成為家屬,我會學著釋懷、放手,重新再愛這位「曾經」是我愛過的家人;若我成為失智者,我要如何讓我的家人釋懷、放手,學習重新再愛我,看這本書就對了,況且我已有預立醫囑和遺囑了。「放手,就是最深的愛」,有愛,則一切圓滿。

讀完它,看到封面的四行字:「他住在安養院。他只陪伴走到生命盡頭的人。他提醒我們,即將離開世間之前,人需要什麼樣的守護,以及接受。,這是本書的主旨。「他」應該是「牠」,把奧斯卡擬人化了,有親切感。封底沒有插圖,有的是書中章節重點摘要,是作者對奧斯卡和失智者及家屬的感受,真誠而有智慧。作者對家屬認真的訪談、對病人用心的療護與體貼,再從奧斯卡的特殊能力中,他發現學習得更多。在書中的「後記」,作者寫到:「雖然我與逝者的家屬訪談,原意是要對奧斯卡的行為有更深的體認,可是我卻發現自己對這種摧毀病患生活的疾病有了更多的學習,遠比對這隻貓的認識還多得多。相對於圍繞著奧斯卡的謎團,失智症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則沒有什麼神秘之處。」(p.295),他更認同奧斯卡陪伴的重要性:「在這個樓層,員工在住民與家屬身上投注很大工夫,想讓死亡經驗變得更容易承受一些,我喜歡把奧斯卡當成是同理心與友情的化身。他在這個運作良好、全力以赴的健康照顧團隊裡,是個重要的螺絲釘。身為外科醫師的我,負責開立適當的藥方、提供家屬指引。護士的工作是提供妥當的照顧。牧師則提供病患與家屬必要的靈性輔導。奧斯卡的工作則是在生命的終點提供富有重大意義的陪伴。他顯然是這個團隊的一員,為病患與家屬帶來慰藉;雖然在某些案例裡,病患就只剩他這麼一個『家人』。…可是我相信,我們都能從這隻貓身上學到什麼。」(p.294~295)

奧斯卡.jpg  安寧守護貓[奧斯卡].jpg  

史提爾安養復健中心收容的病患是失智症者,需要檢查或治療時才送到對街的醫院,它的三樓則是患有重度失智者安養的地方,對許多住民來說,三樓如同生命的終結站。奧斯卡這隻黑白虎斑貓,就是在此執行牠的工作---預知病患即將死亡而隨侍在側陪伴。史提爾安養中心的團隊工作應該就是安寧緩和醫療。本書多處提到「安寧照顧」,有兩段文章,我覺得多薩醫師寫得太棒了:當病況發展到末期,醫生會提到限制醫療的問題。……對於像是癌症那樣末期病症的病患,安寧照顧的討論相當明確而具體。病人往往會疼痛或作嘔,體重可能急速下滑,毫無食欲,…甚至器官衰竭。儘管這些徵兆與症狀非常難受,卻相當明確,要醫師跟家屬談這些事情還算簡單。為了緩解嚴重的疼痛,甚至不得不放棄生命,這種作法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不過,同樣的方法卻不能用在失智症上。…這類疾病也被視為絕症,症狀顯現的速度卻緩慢得多。就像改變海灘地景的侵蝕,這類疾病的結果並非短短幾日就能衡量,而是要透過經年累月的觀察。這類病患承受的折磨並非疼痛或不適…照護者與家屬被迫面對困難的抉擇:是否停用也許能夠治癒肺炎的抗生素;面對貧血或體重驟降這類的日常病況,何時不再適合進行深入的診斷檢驗。另一方面,醫生必須思考的問題是:針對每日的狀況來做診斷性檢查,到底有沒有意義?若是阿茲海默症的重症患者染上了癌症或其他疾病,還有必要全力救治嗎?如果不,那又何必檢驗呢?」(p.82~83)

『我真希望醫生們能讓大家知道,安寧照顧不只是針對癌症末期病患,』嘉碧瑞拉說。『一般人聽到「安寧照顧」就會聯想到癌症,可是我媽並沒有癌症。她是失智症。』我為馬托思一家感到難過,尤其悲哀的是,這家人竟然必須透過一句隨口說出的話,才能明白安寧照顧的功能。很多醫師不到最後階段,不會去考慮安寧照顧,因為他們本身也並不充分了解這個概念。他們不明白安寧照顧並不只是替臨終病人打嗎啡點滴。安寧照顧可以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源,從頭到尾提供豐富的支援。安寧工作者不只針對垂危的身體狀況提供訊息,也提供實務與感情上的引導。安寧照顧可以給病人必要的監護性照護與護理支援,以便因應留居家中、病情惡化的病人的需求;這些服務有時還能延長生命。」(p.178~179)

   在奧斯卡陪伴的眾多失智症者,我認為索爾˙史卓漢最可憐。因為他曾堅持要接受所有的治療,女兒芭芭拉也決定不計一切地要讓父親活下去,結果索爾「慘死」在醫院的加護病房,此時奧斯卡也正在索爾住過的安養中心病房守護著,這個故事在「18 理想的死亡」被敘述。

   您能想像一位專用電腦來談論音樂的教授,有一天他竟然被一個簡單的動作給難倒了---「要怎樣開機?」,在「11 失落的和弦」寫著艾克萊諾˙費瑞提,這位帶著小抄,想抗拒記憶一點一滴消失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故事。

   讓我最感動的是茹絲法蘭克的故事。從掩護太太茹絲的失智症測試,到茹絲病發後的住院,法蘭克再再表現對太太無限的愛意,直到他們的63年相識紀念日這一天,茹絲竟然不認得法蘭克!他說:「在我心裡,我的太太已經在今天過世了!」他再三地請多薩醫師要讓茹絲過得舒服,別讓她吃苦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4 傳訊人」、「6 放手,是最深的愛」、「20 上帝不會馬上回答」、「22 巡房的貓天使」可以看到它的起、承、轉、合。

   我會向我的親朋好友介紹這本書的好,想知道它的精彩,您一定要看這本書,因為每個人的感受是會不一樣的。其實看完奧斯卡的善行,我想到禮安醫師讓我們看的署立花蓮醫院安寧病房那隻志工養的大白貓,志工會帶牠來參加讀書會,有一次他沒帶貓來,老爺爺就說:「貓沒來,那你(志工)來做什麼?」

   最後作者很有把握地提出面對失智症者,身為照護的家人要如何做的五項通則:一、照顧好自己。二、在場陪伴。三、歡慶小小勝利,但要能綜觀全局。四、支持高品質照護。五、付出愛,然後放手。最後一句「順道一提,我的人生走到終點時,我寧可要貓,而不要加護病房。」(p.303)我想這是很多人的心願!

      甜甜 分享於100年5月20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預知生死的貓」心得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