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的身心靈與社會

    今天是柏壽安寧書院【健康人生與樂齡學習】學程,「照顧者的身心靈成長」課程開課,課程理念是:我們身兼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和孝順子女的第一代,當父母日漸老邁或生病,於是我們被迫成為照顧者,應該要如何從照顧經驗中獲得身心靈的成長。照顧不是只有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應該是笑與淚交錯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照顧與陪伴如同日出日落一般正常,如何成為一個身心靈都健康的照顧者。從103年3月5日到5月28日,每周三下午2:00到5:00,一共要上12個週次。第一講的主題是「健康的身心靈與社會」。

    到達教室,桌上就放好一張「第九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的徵件DM,主題是「白日夢想」,103年5月30日截止收件。讓我想到第八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得獎作品才在102年11月9日到20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真堂一館展覽,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又要到下一屆的比賽了。那種帶學生參加科展比賽的「緊迫但又該做」的感覺跑出來了! 但,主角不是我,放鬆了

進入上課主題:這一講是要討論公共衛生。

前言

    現代人變得健康和長壽,有極大的原因和公共衛生強調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有關。健康指標、生活品質、生命統計、優生保健、防制傳染病控制、慢性病減少、危險因子、健康生活形態及社區照顧等,在在都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與死亡。

第一節「公共衛生定義與演變」:

    公共衛生是一門由社會集體的、有組織的力量,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與藝術。它有兩大特點一、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二、以社會集體的力量促進人類健康。後者是基於人類健康問題的「公共性」內涵,即健康是深受政治、經濟、社會影響的。

    演變是:十九世紀前半業,主要工作放在環境改進,社會、經濟及政治制度的改造,社會貧窮問題的解決。到十九世紀末,公共衛生的領導者漸被醫生取代,開始往臨床醫學領域移動,開始醫療化。當進入二十世紀,多數傳染病已獲得控制,公共衛生的主要目標是改變人們的不健康行為。到二十世紀末,公共衛生的研究轉換到流行病學及遺傳學,他們認為人類的疾病是因人體內的不良基因造成,因此它的焦點是這些不良基因,而不是人類疾病背後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力量! 至此,公共衛生已走向極度個人化、技術化的死胡同,與健康問題的「公共性」已漸行漸遠。

(老師說:公共衛生是要「防病於無形,視病於未發」。而台灣的三高,在日本叫做生活習慣病。)

第二節「健康指標與生命統計」:

一、健康指標

    對很多人來說,健康就是沒有疾病。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自1948年以來,該定義未經修改,由此可見,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及社會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醫療的關注由注重生命健康,即生理、心理或社會美滿安適的狀態(well-being),轉變成提升一個人身心靈及社會各層面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健康專業人員不再以醫師為中心,強調一個健康專業團隊的照顧,要瞭解在健康與疾病(出生與死亡)的連續向度中,個人生活的所有層面,將人視為一個「整體(holistic)」,以提供全人的照顧。

    過去「生物醫療模式」主導,急性傳染病是主要疾病型態,健康指標測量是簡單清楚以個體罹病與死亡的資料為主。使用「罹病率」、「致死率」和「死亡率」來評斷國民健康狀態、預測人口生命力強弱長短。隨著「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發展,疾病型態轉變成以慢性病為主,罹病率、致死率與死亡率無法反映人們的健康狀態,疾病會影響個人無法繼續執行原有社會角色與日常生活。

二、生活品質

    隨著經濟發展與人文社會的影響,上述指標不足以代表一個人的身心靈與社會健康,因此產生「生活品質」的健康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對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定義為:「有關個人其目標、預期、生活水平及關注的事物,包括身體健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社會關懷、環境因素和個人信念。」

    從健康科學的觀點,健康指標的測量包括生活品質、經濟發展、居住環境、教育及靈性需求等。

    生活品質是一個主觀且模糊的概念,涉及倫理學當中有關「善生活(a good life)」的理論,如何落實在醫療決策上? 必須本著醫療倫理的原則,遵循以提升生活品質的醫療方向。(也就是老師常說的「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個別差異」。)

    (以上是第一節課;第二節課開始時,老師播放一些課外的影片讓我們一天三大笑,當然還有一些知識的學習。有:「人生的秘訣」(PPT)、「吃飯,需要新常識」(健康雜誌)、「男生喜歡看美女的結果」,有5個短片,我們看完都捧腹大笑!)

三、生命統計

    臺灣地區國民「平均餘命」在2006年的統計男性74.57歲,女性80.81歲;依經建會推估在2026年,臺灣「老年人口(65歲以上)」總數將超過「幼年人口(15歲以下)」的總數,人口急遽老化,會導致整個社會結構改變。

四、101年十大死因分析

(一)101年標準化死亡率持續下降,致國人平均壽命續增

    根據內政部初估,101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為79.5歲,男性為76.2歲,女性為83.0歲,分別較上年增加0.3歲、0.2歲及0.4歲。

(二)101年65歲以上死亡數占全體死亡數之68.8%

(三)惡性腫瘤續居十大死因之首

    101年十大主要死因順位依序為:(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高血壓疾病除外);(3)腦血管疾病;(4)肺炎;(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四)死亡年齡中位數較90年增長4歲

    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5.0歲,較90年增4.0歲。

(五)男性標準化死亡率較90年下降約1成6

    101年死亡人數、粗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均呈現男高於女之現象,男性約為女性的1.5~1.7倍左右。

(六)女性標準化死亡率較90年下降約2成3

    101年女性死亡人數為60626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35.4人,較上年減少1.5%,較90年則減少22.6%。

(七)101年嬰兒死亡率3.7%,較90年下降39.4%

    嬰兒死亡率及新生兒死亡率之時間數列長期呈下降趨勢。

(八)少年(1-14)死因仍以事故傷害居首,占率達2成3

(九)青年人(15-24)死因以事故傷害居首,自殺居次,2者占率達6成

(十)壯年人(25-44)死因以惡性腫瘤為首,自殺及事故傷害均達1成4之占率

(十一)中年人(45-64)死因以惡性腫瘤居首

(十二)老年人(65歲以上)粗死率較90年減少1.6%

(十三)惡性腫瘤

1.肺癌、肝癌續居主要癌症死因前二位

2.101年女性癌症標準化與亡率上升

3.與90年相較,多數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有後延趨勢

4.與90年相比,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女性降幅較男性大

(十四)事故傷害死亡率續呈逐年下降

(十五)自殺

1.101年女性自殺死亡人數較90年上升,而男性較90年下降

2.歷年自殺死亡率男性高於女性

3.自殺死亡率隨年齡之增加而增高

(第三堂課開始時,老師讓我們看十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1.請問如何才能買到不會孵出小雞的蛋? [買鴨蛋]! 還有兩題我會,我把它寫下來:1.地震時在哪裡最安全? [在飛機上];2.什麼東西從3000公尺的高空掉下來,不會受傷? [雨滴]。哈哈,請問您的腦筋轉過來了沒? 其他的7題我不會,就…忘記了!)

第三節「預防導向:公共衛生」:

一、優生保健

    其目的在防止或杜絕有礙優生的疾病人口的蔓延,以提高人口素質,進而保護母子健康和增進家庭幸福。當醫師發現患有「染色體異常」、「單基因及多因子的遺傳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應將實情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並勸導期接受治療,必要時可透過人工流產或結紮做停止生育的方法。產後,新生兒出生後3~5天,亦可進行新生兒篩檢的優生保健工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家庭計畫

    是依據每對夫婦自己的意願,衡量身心健康狀況和經濟能力,並配合國家社會的需要,來決定自己的子女和出生時機,使得每一個子女都是在父母期望和準備情形下出生。為達此目的,每對夫婦依照本身狀況,利用各種節育方法或人工生殖法,以求適當生育。

三、控制傳染病

    自古以來傳染病一直都是人類的大敵。人們對於傳染病的心理反應,從黑死病到愛滋病,從SARS到禽流感,多數人都藏著深深的恐懼,其根源是來自於對疾病的無知與害怕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48年成立,致力於推廣全球的公共衛生工作,因此在許多地區,傳染病得以控制。但由於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產生抗藥性菌株,某些菌種演化伺機對人類反撲。

四、控制慢性病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症、腎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人都活得比以前更久。在高醫療科技社會,慢性疾病已經取代早年的傳染病,成為世界上主要健康問題。慢性疾病會造成病人身體功能障礙,病人會有憂慮和無力感,甚至社交生活的隔離,工作性質與作息時間都需要加以調整。慢性疾病需要病人調整生活型態與再適應的過程,如:症狀處理、藥物服用、適應身體外觀改變、病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修改個人生活目標等。

    慢性疾病嚴重時會造成生命威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這會帶給病人與家屬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以及心理、社會的衝擊。慢性疾病在現代醫藥經濟利益共生的情況下,只要病人活得越久,藥廠就可以賺得越多,因此不太可能研究出根治的辦法,只能長期控制疾病進展

五、建立健康生活形態

    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有五大類:1.吸菸;2.壓力;3.媒體報導有害健康的產品或角色示範;4.經濟上的引誘而產生有害健康的產品;5.社會上對不利於健康的行為的支持。

    要改變這些危險因子,必須民眾負起責任並且產生改變的動機。衛生與醫療專業人員必須透過衛生教育,使民眾認識危險因子而促進健康行為與改變生活形態。至於台灣地區大環境的汙染(工業)以及危害健康的產業(菸、酒、檳榔),有賴於政府擬定政策(如:騎機車要戴安全帽、公共場所禁菸等),以保護民眾健康。

    「慢活」與「慢食」等生活型態改變,已經不單只是公共衛生的問題,「樂活(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逐漸蔚為全球風潮,成為反對污染與反璞歸真的社會現象。

第四節「預防癌症須知」:

一、癌症常識

    目前全世界醫學統計每四人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會得到至少一種癌症(台灣則高達三分之一),大醫院住院病人每四人就有一人是因為癌症而住院。

    癌症又稱惡性腫瘤,是人體一些細胞的不正常變化,因為生長速度快,而影響及侵犯正常的組織器官,造成壓迫、潰爛等,導致出血、疼痛、或器官衰竭,最後甚至病人因而死亡。癌症的成因到目前還無法完全確定,可以確定的是癌症不會傳染,你不會因為接觸或照顧癌症病人而傳染到癌症。環境和遺傳因素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藉著環境因素的改善,大多數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二、癌症預防

1.均衡的營養攝取:

(1)少吃動物性脂肪及回鍋油。少吃醃製、燻烤、油炸食物。

(2)勿吃黃麴毒素污染之食物,例如不新鮮的花生、玉米、穀類。

(3)多吃穀類、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4)不吃太鹹、太熱食物,吃時,勿太快或過飽。

2.健康的生活習慣:

(1)戒菸、避開二手煙、禁檳榔、少喝酒。

(2)減少接觸放射線,避免強烈陽光曝曬。

(3)適當運動,充分休息與睡眠,避免過度疲勞。

(4)避免在可能的致癌的環境下工作與居住。

3.定期的健康檢查:

(1)婦女自我乳房檢查、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2)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勿亂服成藥、草藥、秘方等。

(3)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如性器官、口腔衛生及排泄習慣等。

(4)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安定、不須談癌色變。

三、發現癌症

    癌症初期的臨床症狀有下列:1.異常出血或分泌物。2.乳房或其他部位有腫塊。3.長期不癒的傷口(潰瘍)。4.大小便習慣改變。5.長期聲音沙啞或久治不癒的咳嗽。6.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或吞嚥困難。7.疣和痣的形狀、顏色變化。大多數的癌症,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多數是可以控制或治癒的

    甜甜分享於103年3月5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照顧者的身心靈成長 第一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