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閱讀死亡
    106年8月9日開始到30日,每個週三,許禮安醫師在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開「親子閱讀生死安寧」暑期文學研習班。它是106年全國安寧月系列推廣活動的課程。其研習理念是:
生老病死是多數人必經之路。每個人總有一天會成為孤兒,不成為孤兒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對父母是更殘忍的命運。在爸爸節和莫拉克風災(八八水災)八週年的隔天開始,透過閱讀與生死安寧相關的書籍,強迫思考親人和自己的「生、老、病、死」。

       第四堂課 親子閱讀死亡
                 106-08-09(三) 14:00-17:00
讀書筆記→《ㄧ分鐘激勵》
讀書摘錄→9本書:
《接生天國寶寶的助產士》、《天堂旅遊指南》、《關於我和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死時誰為你哭泣》、《愛與死》、《真巧!我們都是人》、《生死自在:生命終極關懷系列一/二》、《佛教的生死學》、《今日公休》
三篇文章:
1.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限
心靈工坊《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推薦序
2.安寧療護是活著時的「護生福」!
時報文化《最後美好的瞬間》推薦序
3.許禮安 狂熱推動善終的獨行俠
《康健雜誌》誰來替我們善終partⅢ
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堂課,許禮安醫師用上面所列的1本讀書筆記,9本讀書摘錄和3篇文章,來跟我們談「閱讀死亡」。我節錄了一些來分享。
ㄧ分鐘激勵(The Heart of A leader)》新版。
   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著,阮貞樺/譯
        星辰出版。2009年3月二版
75使命宣言
「你了解自己多少?你計劃以什麼樣的動機,鼓勵自己完成上帝賦予的使命?你完成使命所憑藉的能力是什麼?對於這動機及完成使命的能力,你有屬於自己對動機及能力的「使命宣言」嗎?
如果這些問題困擾著你,或許你可以試試這個有趣的提議,一定可以助你對人生的目的和自己的定位更清楚。這個提議就是:為自己寫祭文。
為自己寫祭文,是一種既可以調整生活的方向,又能將內心的理想形象,用語言描繪出來的一種方式,並且希望將來別人以何種方式追念自己下定義。」
(168-169頁,卷四/尋找你的人生價值)
【許禮安心得】
讀企業管理的書,竟然也可以讀到生死學的觀念,這是我告訴別人「讀書要廣泛閱讀,不要自我設限」的明證。
我們在生死學課程裡面,都會要求學員寫遺囑,看來「為自己寫祭文」也是個好方法。這是希望將來自己死後還能留在別人心目中的觀感,那麼如果現在還來得及,就可以努力去達成理想形象

接生天國寶寶的助產士:對臨終病人的靈性關懷
(Midwife for Souls:Spiritual Care for the Dying)
       凱絲˙凱琳娜(Kathy Kalina)/著
  上智文化編輯小組/譯。 上智文化出版。2010年4月。
醫院是治療疾病必要且絕佳的資源,但不是死亡的最佳地點。即使沒有痛苦的治療,光是例行常規就剝奪了病人的主控權和安寧。它的焦點並非針對病人的舒適,而是放在醫療人員的便利和工作的整體效率。(17頁)
目睹親人受苦是一種折磨,所以當病人感到舒適時,家屬也會得到些許安慰。在病人得到某種程度的舒適之前,做其他的事都是徒勞無用的。(27頁)
病人在走向死亡的時候,會有一段割捨超脫的過程,有些事已經不再重要了。(27頁)
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自有一套不必說明的規矩、家庭習慣和共同的歷史。有時候不知道以前發生的事其實是種幸福,因為你看到的只是病人目前的樣子。疾病往往使人變得柔和。(28頁)
病人或許想跟你談些家屬不讓他們說的事,尤其是關於即將面臨的死亡。我相信每個病人終究會談到死亡。如果他們同你分享,你是有福的。可是除非你用心聆聽,否則病人不會談到。我注意到病人常拐彎抹角地談及死亡。不要錯過任何一次聆聽的機會。(45頁)
你是嚮導,如果你輕聲細語,輕柔地碰觸病人,家屬有可能也照著做。(59頁)
我告訴病人,我們可以一起學著把目光專注於活著這件事,而不是等死,並繼續成長到最終一刻。(71頁)
到死之前你還是活著,所以要好好地活著。要一直熱血活到最後。)
最後,讓你每天的生活都在遊戲、歡笑和喜樂中度過。正如柴斯特頓(G.K.Chesterton,1874-1936年)說的:「天使能夠飛翔,是因為他們使自己輕盈。」(104頁)
(看「輕」自己,才能使自己輕盈。)
雖然我們在控制疼痛方面大有進步,但還是沒有辦法免除所有的痛苦。由於不明的原因,有些病人身上的疼痛就是無法解除。就算身體上的疼痛已受到控制,仍有情感和心靈上的痛苦。(108頁)
無助地坐在一旁,目睹心愛的人受苦是痛徹心扉的。可是真愛不允許我們退縮;逃避比留下更令人痛苦。(110頁)

天堂旅遊指南(A Travel Guide to Heaven
安東尼˙戴斯特法諾(Anthony DeStefano)/著。謝明憲/譯。
     小異出版。大塊文化發行。2010年5月。
有時為了保持理智清醒,獨處是必要的;有時我們就是必須花時間在寂靜中凝思,讓自己有所成長。但人類需求的首位,還是陪伴與連結的需要。
臨終病人就是需要陪伴與連結。)
有人說,所有的故事都是悲劇;因為所有的故事   如果看得夠遠的話 都是以死亡為結束。從這個觀點來看,越幸福的故事,其結局不可避免地越變得令人哀傷。(109頁)
為什麼要等到知道自己罹患絕症,才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為什麼必須付出傷痛和恐懼的代價,才能讓你在最後轉變自己的生命?為什麼你要等到死後,才去體驗天堂的喜悅?而這些喜悅很多是在當下這一刻就能擁有的。何不現在就讓你的生命有神聖的轉化呢?(144頁)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限
 心靈工坊《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換》推薦序
許禮安(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
    人千辛萬苦的學習進入社會,最後卻仍必須掙扎孤絕的脫離社會。因為「臨終經驗」始終是一個無法傳承的「病情世界」,愈接近臨終,愈沒有語言文字、肢體動作與眼神交會,尤其在臨終者進入昏迷之後,到最後更是「死無對證」。
    海德格說:「人是被拋擲於人世間!」人哭著被生出來就暗示這是一個受苦的存在和所在,身體的本質其實只是暫時借用,然而人們通常用心智造作的自我誤以為是不朽之身。人一出生就應驗了霹靂布袋戲的名言:「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限!」出生之前的那個家,或許也是死後要回去的那個家,如果這個世界只是不小心或被迫來此走一遭,為什麼人們都忘了回家的路?
    幾歲該死、會如何死,和信不信上帝、有沒作惡造孽,不一定有關。因為不管你念不念佛、有沒有修行,到頭來都同樣是「死路一條」。我演講時模仿廣告詞說:「靈性就是那個光!」卻有學員問我:「那個光是七彩的嗎?」臨終陪伴就是一種恩寵,得以見證靈性轉化與開顯的時刻,「臨終經驗」擁有各種美好自在的品質,是我們必須用生命陪伴而且打開心眼才得以感受。……

《關於我和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Ways to Live Forever》)
    莎莉˙妮柯絲(Sally Nicholls)/著。汪 芃/譯。
        木馬文化出版。2010年11月。
「快死了!」可能是全世界最難以說清楚的事情。因為大家都不肯告訴你任何詳情,只要一問他們問題,他們就咳咳咳,然後趕快轉移話題。(17-18頁)
瀕死經驗並不是真正的死亡經驗,因為那些人沒有真的死亡。(27頁)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
     《Who Will Cry When You Die?》
羅賓˙夏瑪(Robin Sharma)/著。鄭煥昇、蜜蠍兒/譯。
         李茲文化出版。2010年12月
44開發你的潛能
諾曼˙卡森斯(Norman Cousins)曾說:「生命的悲劇不在死亡,而在於還有一口氣在,卻活得像行屍走肉。」(126頁)
67離經叛道
關於離經叛道的重要性,克理斯多福˙墨里(Christopher Morley)有句很棒的名言,他說:「每天讀一些沒人在讀的刊物,每天想一些沒人想到的問題;總是隸屬眾生應和中,對人類心靈並不是件好事。」而最棒的一段名言應該要算是愛默生的這段話:「人生在世,要順從眾人的意見很簡單;在獨處時依照自己的心意也不難;但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明明置身群眾之中,卻依舊保持如同獨處時那般完美的獨立性。」(175頁)
    許禮安100-01-02讀書有感
「有一種人的成功,不在於達成某種成就,而是敢脫離現實,一直朝向夢想前進,到死為止。」

       《愛與死》
徐四金(Patrick Suskind)/著。洪翠娥/譯。
        皇冠2008年5月初版。
死亡真的可以當作主題嗎?難道死亡不是禁忌嗎?相對於大家津津樂道的愛情,說到死亡,則似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死亡讓我們喪失言說的能力。(042-043頁)

    《真巧!我們都是人泰山文化基金會策劃。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09年7月初版。
《真巧!我們都是人》包括8篇演講:生命的不可思議(林宏熾);演活自己,演好人生(游乾桂);賺錢與花錢的新哲學(柴松林);同心共感,充實人生 ㄧ個醫者的自省(賴其萬);打造美好人生(鄭石岩);生命的根本動力與終極關懷(曾昭旭);追求生命智慧與心靈發展 個人、家庭及學校的生命教育(孫效智);面對生死的姿態(余德慧)
【許禮安註】本來是因恩師余德慧教授這篇演講文章收錄到《生命詩情》(心靈工坊2013年9月出版)而去買這本書,因此多讀了幾位大師的演講內容。推薦這本書還有另一個特點:字很大、間距夠寬,很適合銀髮族或是像我這種視力不良的讀者來閱讀,值得鼓勵推廣。
有對生命的反思,才能在生活中保持覺察,在壓力中保持清明,否則,隨波逐流,惶惶終日,不知所以。所以偶爾要停下腳步,靜下心來,站在生命的高度,來想想自己的一生(04頁,序,黃翠吟)
我認為一位良醫應具備下列條件:能替病人去除病痛,能給病人帶來溫馨,能與病人、家屬及社會大眾溝通。(148頁,賴其萬教授)
「環境就是如此,你能走出去,世界才是你的。人不能死死地釘著不動,腳要有勁,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166頁,鄭石岩)
面對生死的姿態(285-319頁,余德慧教授)
貪生  怕死
活人和臨終者最大的不同是:活人很想繼續活下去,而臨終者已經走在臨終的路上,是親自以行動在轉。(288頁)
反社會  修行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300&302頁)
自然  解脫
醫生預測死亡,目的是要提醒家屬預做準備;但是,我寧可勸人不要做這種預測。因為,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保持它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對死亡的日期糊塗,對死亡的想像表現糊塗;應該糊裡糊塗地去死,而不要對其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316&318頁)

   《生死自在:生命終極關懷系列一/二
 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 慧開法師/著。
    南華大學結緣書2013年6月收到
現代醫學未能正視生命週期中「自然且必然」的死亡現象,而一律將「死亡」事件當成「疾病」來處理,希求不斷地「救治」或極力「延緩」死亡的來臨。(一53頁)
【許禮安註】國際死因分類裡面都是疾病。因此死亡證明書不能寫:「因為太老所以死掉」或「無疾而終」。國際醫學界似乎潛意識認為:「人會死都是因為有病,如果沒病應該永遠都不會死」。

   《佛教的生死學星雲大師/主講
香海文化2007年11出版【人間佛教小叢書】41
把生死也規劃到我們的人生計劃裡,免得臨時慌亂。(13頁)

 《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
    坂本健一/著。泰雅2015年3月初版
對我來說,閱讀就像呼吸,書就是我的人生。(14頁)
【許禮安註】這簡直就是我在說的話。
我們會在閱讀時碰到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思考、不曾感覺的到的情緒,或是想也沒想過的信念和生活方式。正因為如此,閱讀才會使人生更豐富。(111頁)
【許禮安註】以我為見證,我存在並且寫書,來證明有人可以像我這樣活著。當其他醫師或者所有人都在追逐權勢與名利時,我可以活出另一個樣子,這就是「黑天鵝效應」。
我自己活到哪一天忽然死掉也不奇怪的歲數了,可是並不能因此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在生命結束之前,我要繼續看書,繼續學習,獲得別人的教導。(136頁)
【許禮安註】首先,不管幾歲,都一樣是「忽然死掉也不奇怪的歲數」。再者,在死之前,我會「繼續看書、繼續學習」,同時把自己學到的傳授出去,不可以獨享,否則違背天理。

      安寧療護是活著時的「護身福」!
       時報文化《最後美好的瞬間》推薦序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許禮安 醫師
    我二十一年前開始出版安寧療護故事書,已絕版的超過十本。近五年出版:《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華成)、《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生死關懷的100個小故事》、《許禮安談生說死》(後四本海鴿)。時報文化這本新書文稿,我姐才看十多頁,就給我一句話:「這位作者比你還會說故事!」
    我從事安寧療護第22年,召集並撰寫近半年《安寧緩和療護》教科書(華杏),共同作者中有三位護理師:高碧月、根秀欽、黃裕雯,安寧療護年資都超過17年,前兩位已27年。台灣還有許多資深安寧護理師,有更多臨終陪伴的本土故事可說,可惜出版社不願賞臉,讀者只好用外國人的臨終故事,陌生的觀想自己必然的未來。
    人類學家說:「死亡與臨終是現代世界的文化禁忌。」我說:「一般人對於死亡的基本人性反應是:轉身、背對和逃離!」寧可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堆,不願睜開雙眼去凝視死亡。潛意識以為不準備,死亡就不會發生;或者一準備,立刻就會發生。我經常提醒家屬:「寧可準備好而用不到,千萬不要臨時有變化,卻什麼都沒有,只留一場慌亂和一生遺憾。」
書中提到多位末期病人有「臨死覺知」,我認為:台灣病人臨終看到的景象可能不一樣,畢竟臨終和死亡有著文化差異。幸好這些短篇故事,可以讓讀者預習「死路一條」的必然結局,我說是「心理上的預防針」。民俗信仰者可以當成「護身符」, 其他宗教信徒則可視為「護身福」:因為「尊重生命」,「尊重自主權與個別差異」,而可以在活著時就「維護生命的幸福」。
      許禮安 106-03-10(五) 亥時/高雄安居

      許禮安 狂熱推動善終的獨行俠
      《康健雜誌》誰來替我們善終 partⅢ
    2003年,何方興法官第一次遇到許禮安醫師,事情就開始變得不一樣。
    何法官參加了一場「生命教育」的演講,許醫師是主持人,他在演講中丟出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已經預先寫好遺囑的?」全場只有何法官舉手。
    許醫師接著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把人生的戰場拉到最後,事到臨頭才去安排,卻發現根本來不及,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許醫師開啟何法官對安寧緩和醫療認知的大門。後來,他的雙親過世之前, 都接受了安寧居家照護,父母走得很安詳,沒有懊悔遺憾,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每次想到這些過程,何方興心裡滿滿都是溫暖。由於認同安寧理念,何方興夫婦決定成為終身安寧志工。
    這15年來,許禮安醫師影響了無數個「何方興」。聲稱「看診是副業,推廣安寧療護才是主業」的許禮安,1年演講超過2百場,私人部落格累計流量已衝破30萬人次,不管走到台灣頭還是台灣尾,不論講題是「居家保健」、「藥物濫用」或「骨質疏鬆」,他都能一一見縫插針,正式宣導安寧與善終理念。
    在沒有充裕的奧援下,許禮安與護理人員出身的妻子翁育慈,在2008年接手高雄市「張啟華藝術文化基金會」,舉辦各種相關生命教育的徵文、繪畫、講座,積極扮演安寧推手的角色,「我如果不到處鼓吹,安寧療護就形同死守四行倉庫,格局越做越小,」他憂心指出。
        安寧療護的激進份子
    曾有人用「安寧療護的激進份子」形容許禮安,飽讀群書,外表謙和,卻天生反骨,勇於挑戰禁忌,打破權威。譬如,他在東部某醫學中心擔任安寧病房主治醫師時,因為准許病人不需穿著病人服睡覺、反對院方強迫病人帶手圈、贊成病人可以攜帶寵物入院等,結果被院內高層列為破壞管理的黑名單;有幾家大型醫院使用按摩浴缸為安寧病人洗澡收取費用,他為文用力抨擊「醫院如果是為了賺錢,很不道德,這是『起惡念』。」
    他指出,安寧病房既然標榜「以病人為中心」,卻用一大堆不合人性的制度管理病人,沒有顧及病人的需求與感受,強迫活人遵守死規定,根本就是醫療本位主義。他更語出驚人說道,「這些醫界高層人士遲早也會住進安寧病房,應該將心比心,想法就會不同。」
對於別人批評他「跳tune」、「不按牌理出牌」,許禮安也不以為意,「既然敢公然放炮,就要承擔被別人炮火回擊。」他不諱言,最終目的是「把安寧病房當作推動醫療改革的『樣品屋』,因為這是人性化照顧最後一塊基地。」
    決定效法國父孫中山先生「不當醫生,寧搞革命」,許禮安舉出「提燈天使」南丁格爾說過一段膾炙人口的話:「人們總是以為多數人站在正確的一方,但我這個老頑固卻認為,多數人站錯了地方。」
           990628

   上完課,老師給了作業,就是:

  寫下你自己對「死亡」的考察

    讀小學時,依稀從父母口中知道遠在台北的外曾祖母(我祖母的養母)死了。從小到大(結婚前),我沒有參與過親人的死亡。
結婚後第一個孩子要臨盆前,外公因病去世,我第一次看到親人的死亡。隔了六年,我參加因中風、癱瘓住院的外婆的葬禮。
    民國86年我的公公因糖尿病截肢去世。88年我的祖父腦中風跌倒,腳骨折開刀,住加護病房,不久辭世。92年我親愛的老爸,肝硬化,經歷一場淒慘的「死亡套餐」急救無效,與世長辭。97年我罹癌的丈夫,歷經23年多與病魔的搏鬥,在安寧病房安詳往生;同年,我的祖母以99高壽在安養中心,無疾而終。今年(106)元月,我的舅舅也在安寧病房如「秋葉之靜美」般地落葉歸根。
    這些親人的死亡,我都參與過他們的喪禮。較多的陪伴,是陪伴我老爸、丈夫、舅舅。凝視死亡的過程,老爸的急救,著實讓我驚心動魄,久久回神不過來!住安寧病房的丈夫和舅舅,讓我做比較深度的陪伴,讓我倍感安寧療護的溫馨和安心,也圓滿。
   《好走》一書的作者說人死亡時是安全的。我還沒死過,所以不知道,但我相信它是安全的。古人說:「一死百了」,亡者已經登上安全的「接引之船」,航向我們的未知。所有的「捨不得,放不下」也都要放下呀,才說「撒手人寰」,亡者縱使有百般地不想,終究一切都停止了。我想,留下我們這些面對失去親人的凡夫俗子,是有一大堆的傷慟和不捨,我們還要練習慢慢走過「失去親愛的你」的悲傷……

   甜甜寫於106年8月30日 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閱讀死亡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