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死學第三講的學習與心得

    今天是【安寧療護與生命關懷】學程~~~101年2-6月「生死學與生命關懷」課程的第三講「社會學觀點談生死」。課程內容有:第一節「群體層面:社會與生死」、第二節「從社會學理論觀點談自殺」、第三節「與死亡相關的社會議題」,還有附錄「一語驚人」15則。

一上課禮安醫師先放映許多可愛的小孩照片,讓大家滿心歡喜,心生愉悅,「好可愛ㄛ!」,再來播出在戰爭、挨餓下的孩子照片,那種只求「活下去」和「如何活下去」的畫面,我好心酸!但在現代生活的社會環境中,我實在難體會,因為我沒經歷戰爭和挨餓,我真的不識他們的「滋味」。

在前言與第一節中,我學到:

「社會學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科學。」、「死亡原本是可以被平靜的接受且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如今卻成為一種社會禁忌、不公平的暴行,死者被粗暴的對待、機械化的處理、以及機構化的收容。」老師說:現代高科技的醫療,讓人要死也死不了。台大醫院除了不能洗腦外,其他的心、肝、肺、腎,都可洗。「因為壽命延長與節育政策,台灣已經邁入『老人國』與高齡化社會。」但我們醫療機構並沒有準備好。「老人理論上已準備好來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但實際上卻是:當死亡來臨前,不分年齡都是一樣的基本人性反應。」這基本人性反應也就是第一次面臨死亡的「驚惶失措」!

第二節中,我學到:「政府與民間團體應有效監督媒體有關自殺的報導,提出批評與糾正,以減少寶貴生命的損失。」我認為媒體有些報導是走火入魔了。

第三節中有一、醫療決定與倫理決定:「在癌症末期病人,任何一種醫療問題都會牽涉到倫理考量,該不該治療是醫療決定,但是要不要治療就是倫理決定了。」

二、安樂死:「消極安樂死是指消極的不作為而導致死亡。積極的安樂死則是積極手段了斷生命。…台灣尚未通過『安樂死合法化』,但於2000年完成『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即選擇自然死亡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通過。」民國89年通過的DNR,我已簽,已預立醫囑了!

三、自然死亡與尊嚴死:「要達成自然死亡的需求,必須有相關法令配合。如所謂的生前預囑(Living Will)或預立醫療代理人。」,「尊嚴死,除了要有善終的面相,還要讓親友覺得尊嚴與光榮,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四、安寧緩和醫療:「安寧緩和醫療的根本概念是:達到病人所想要的生活方式的照顧模式,藉由緩解病人身體的痛苦症狀,加上心理及靈性的協助,提昇病人生活品質,安詳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所以安寧緩和醫療強調『安樂活』而非安樂死。」、「安寧緩和醫療的特性包括:1.疾病無法治癒,只能針對症狀做緩和治療,而非治癒性治療。 2.病人日漸衰弱,可能昏迷,對外界事物反應差。 3.死亡過程中病人有恐懼、焦慮等反應,會影響其行為,須給予情緒、靈性的支持。 4.死亡過程為漸進的,而非突發的,處理上有特殊倫理議題。」

  老師說:在安寧緩和醫療中,我們應該記住:「我們只能偶爾治療疾病,經常可以解除痛苦,但永遠可以給予安慰。」

是的,醫護人員的安慰,是給病人及家屬的一帖良方。我還學到:「安寧病房的病人,生命有限,要珍惜生命,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生死學的事,許多都無法控制。」、「生命有限,不要浪費生命。」、「活著時很混亂,死時亦混亂;練習活著時要平穩,死時亦然。」

這堂課的結尾是看兩個投影片。一是社會學談生死必看的「夜總會」---墳墓,有許許多多名人的墳墓和各式各樣的墳墓。老師說有禁忌的可以閉上眼睛,或選擇離開!(哈哈!)第二個是「藝術美」,看許多美麗的照片,是生命中、宇宙中的呈現,讓人心曠神怡。我好喜歡它的配樂,是我喜歡的---<西湖印象>。

    老師留給我們的討論時間,點名我分享生活的學習。我分享昨天雪子阿嬤二進二出懷恩室的苦難:2-5的雪子阿嬤已被送到懷恩室,不久1-2的子賢阿公也被送到06(預備的懷恩室)。10點半左右子賢阿公往生了;林芷修女帶我到懷恩室陪伴雪子阿嬤和她的兩位兒子一位女兒。阿嬤的大兒子說他們已有心裡準備要送媽媽走完人生的旅程,林芷修女除了祝福還是祝福阿嬤,因為阿嬤已是第二次送到懷恩室了,我也看到她的「喟嘆式呼吸」。修女問大兒子是否媽媽還有未完成的事待完成,先生很客氣地說一切隨緣啦!這幾次隨著媽媽轉住高雄的安寧病房,他覺得聖功醫院是個很溫馨的醫院,他很感謝我們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今天早上我心掛念著雪子阿嬤一家,在值班前特地去聖方濟看看,主治的醫師說雪子阿嬤又回病房了。我心直口快地說出:她會想要三進三出?醫師說:「很奇怪ㄋㄟ,最近大家都在問雪子阿嬤的狀況。」分享至此,禮安醫師微笑地說:「老天爺很忙,還沒時間來帶她啦!」他要我們知道從這個事情學到:在我們的上方還有一位主宰者!

謝謝老師的解惑也!

   甜甜寫於101年 2月22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