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活出精采生命---生命教育的內涵

    今天是【柏壽安寧書院】→【健康人生與樂齡學習】/【安寧療護與生命關懷】學程,103年9~12月「生命教育」(共同科目)課程開課。

    教學目標: 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生活本質,探討人類生存的意義,啟發思考能力,能關懷自己並接納周遭人事物,開始用不同眼光與觀點看世界與過生活

    課程主題:有八個→生命意義、人性尊嚴、生活品質、生涯規劃、人際關係、壓力調適、憂鬱症/自殺、臨終關懷

從103年9月3日到12月24日,每周三下午2:00到5:00,一共要上16個週次。生命教育第一講是「活出精采生命---生命教育的內涵」,照例講義是參考,老師用許多投影片穿插在講義當中上課,加深我們對生命教育的內在想法。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一開始老師說了這麼一句話:「生命錯過就沒了。」他舉自己的例子,每週三中午都和兒子、老婆,一起享受午餐的約會。九月開學了,兒子升上小三,要等兒子在學校用完午餐才去接他放學,午餐的約會沒了,所以生命錯過就沒了。

(前幾天我上課關機,回到家要就寢前才開機看看,喔喔!一通未接的好友電話,也沒留言。夜深了,我只好傳Line給她:不管什麼事,我都錯過了,希望妳們平安!)

    接著老師用投影給我們看他八月去馬來西亞演講的成果。有在雪隆地區演講、八打靈再也、芙蓉、新山等講堂演講,他還利用時間帶老婆、兒子,去新山樂高樂園玩。真是辛苦,但是收穫是「全家和樂融融」。

    此時老師講到「轉念」: 人不轉,心轉。介紹講義最後第254頁他新寫的文章→<如何陪伴孩子像菩薩或天使一樣>:「……我在一些演講當中偶爾會穿插我兒子的小故事,強調的是我和老婆共通的與眾不同、不願從眾的教育態度,以及我從心也重新學習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於是決定寫下這篇關於『兒童教育與陪伴』的文章,告訴這些大人們應該如何陪伴小孩:要像慈視眾生、像陪伴菩薩或天使、像對待臥佛或耶穌基督一樣。」一共有十六個他對自己孩子教育與陪伴的做法與看法。1.從孩子的位置與角度看世界。 2.從小被大人教育,有錯就怪別人。 3.從小看繪本,保護想像超能力。 4.左撇子小孩來教育幼稚園老師。 5.幼教要先教台語和台灣民間故事。 6.學才藝上安親班,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7.你年紀最小,考最後一名也是應該的。 8.八歲就要開始打工,體會民間疾苦。 9.功課是自己的事,是你會被老師處罰。 10.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是培養天然免疫力。 11.尊重孩子長大選擇宗教信仰和職業的自由。 12.希望兒子記得爸比最常跟他講的一句話。 13.拜佛是好事,怎麼可以變成做錯事的處罰? 14.小孩不是一定會長大,而是隨時會消失。 15.為何捨不得花錢給小孩買安全帽? 16.我不同意需要從小就學美語。

        活出精采生命---生命教育的內涵

壹、生命教育總論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歷史演進

    在台灣,「生死學」名稱最早被正式提出,始於傅偉勳教授1993年的中文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是根據美國「死亡學(thanatology)」研究成果,配合中國哲學生死智慧,以「生死是一體兩面」,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後來,他又把死亡學定位為「狹義生死學」,開創以愛的表現貫穿生與死,從死亡學轉到「生命學」的「廣義生死學」探索。

    …………

    「死亡學(thanatology)」是法國生物學家Elie Metchnikoff於1903年首創。死亡學探究與死亡相關的行為、思想、感受及現象。1912年被Roswell Park引進美國,卻長期遭到忽視。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歐洲大陸流行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哲學,關心死亡與自殺議題,戰後帶動自殺防治運動,從而促進美國有關悲傷(grief)與哀慟(bereavement)的研究,以及講授死亡與臨終(dying)課題的死亡教育。

    …………

    根據海德格:「人是向死的存在。」人雖然朝向死,卻是仍存在的生命與生活。於是,我認為「生死學」應該是朝死而生的學問,時間可死卻又步步求生,因為有死亡而珍惜生命之可貴,以終點為標準重新看待事物,世界會從此大不同。

第二節  生命意義與人性尊嚴

    生命何時開始?「人的生命開始於受孕的剎那間?」這句話可能對。如果完全對,則墮胎就是殺人罪。可能錯,因為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變成水泡狀或肉樣的胎塊,最後甚至可能變成惡性腫瘤。受精卵最後也可能不只變成一個生命,它可能會變成兩個獨立的生命(雙胞胎),但是卻來自同一個受精卵。

    以上是指肉體生命,但是精神生命(靈魂)又是何時開始的呢?怎樣才算完整的生命呢?如果只要有肉體生命即可,那麼植物人就不應被安樂死,只因他無法表達精神生命。我們都不是植物人,因此沒有人可以說出標準答案。這裡要強調的是:沒有任何人有權利決定別人的生命,這是生命的自主權

    生命何時結束? 目前世界通用的有下列三種定義:1.心肺死(cardiopulmonary death):心臟停止搏動,肺臟喪失功能而停止呼吸。 2.腦死(brain death):意識停止活動,心肺功能正常。 3.腦幹死(brain stem death):生命中樞停止,無法自行心跳呼吸。

    廣義的生死教育,至少需要包括下列六項內涵:

1.生死教育視生死為一體兩面:思考死亡其實是在思考生命。接受死亡才能承擔生命的責任。

2.倡導正信宗教,將未知轉為已知:正信宗教對死亡有一套已知的概念,可消除信徒對未知的恐懼。

3.失落與分離的生活教育:生活中的各種失落與分離事件都是生命教育的契機。

4.認識人生的有限,接受人的脆弱:從天災人禍認清人必然勝不了天,才會敬天愛人、珍惜生命。

5.反省價值觀,調整人生優先順序:由死觀生,價值判斷會脫離世俗觀點,生命因而回歸根本。

6.推展安寧療護理念,使死亡過程得到尊重:無法治病救命時,應該努力減輕疾病痛苦,尊重臨終病人。

    醫護人員終日面對的多半都是他人的死亡(他死),為了下班後繼續過日常生活,必須有個保護傘或防護罩,把死亡和自己隔出某個安全距離。真正完全無法透過理論與研究學習的是:身為醫護人員總有一天將會面對的是親人的死亡(你死)與自己的死亡(我死)。

        第三節  生活品質與生涯規劃

    看過很多生死學與生涯規劃的書,發現生涯雖然可規畫,生命卻總是事與願違的無法預測。生活雖然應該有計畫,但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未來的展望好像前途光明,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死亡」卻隨時會為你畫上句點。

    …………

    我們真的只要不提到「死」字,就可以永遠平安無事嗎? 我們怎麼可以只做生涯規劃而不先作好死亡計畫呢! 如果真的是「生死有命」,我們難道不需要作一些努力去「運」轉那些因人禍天災本來不該死的「命」? 也許那些互相勾結的官與商,「牠」們的命運好得很,那我們小老百姓也只好「認命」,至少先把自己的遺囑寫好,萬一發生不幸,對一家老小也算是有交代了。

        第四節  人際關係與壓力調適

    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1859年「物種起源」提出演化觀點為「天擇(natural selection)」,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自然淘汰」,因為主張天擇是物種變異的理由,而非造物者的理性設計,因此顛覆了西方基督宗教的傳統價值觀念。到如今,自然科學理論與宗教信仰內涵仍不斷發生爭議與互相進行批判,也為人類生死大事提供充分的探討空間。

    孟德爾(Gregor Mendel)於1865年發表碗豆實驗報告,提出遺傳訊息的顯性與隱性因子。1909年約翰森(Wilhelm Johannsen)命名為「基因 (gene)」。全世界合作在2001年2月完成人類基因體的全面解碼定序工作,帶動基因診斷與治療的臨床醫學發展,將對人類生死大事產生影響。

    …………

    醫學在所有健康科學當中最強勢且居主導地位, 基於科學屬性與專業體制權力,凡是制定衛生政策與管理醫療機構,大多由具醫師資格者佔先,其他專業則為從屬。但從生死大事來看,一但無法治病與救命,醫療即屬無效與無用,護理照顧才是根本,這是一般西醫體制下的醫師無法承認之事。

    人雖然理性知道自己必死的命運,怕死心裡卻彷彿才是本性,不是理智可以擺脫。在心智尚能運作之時,人必然有死亡焦慮,學者歸納出四種內容:1.死亡是自我的消失不存在;2.死亡是激烈的轉變和瓦解;3.死亡是對人生意義的威脅;4.死亡是對現實生活基本目標和方向的威脅。

    哲學思考包括宇宙及人生,所以當然要反思生死問題。國內的生死學雖然來自引進西風學術,免不了要轉身探究中國哲學思想,畢竟那才是切身相關的文化底景。

    宗教除了協助解決現世的困擾,還提供生前死後的觀念。宗教信仰可說是個人靈性需求(spiritual need)的一部份,但即使沒有參加任何宗教活動,沒有選擇特定信仰,面對生命終點時,逃避不了所謂的「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

    哲學與宗教共同引領我們思考生死大事,給予各種生死思考與觀念的描述,當我們面對生死問題時,尋求瞭解與安頓,期望能帶給個人開悟與解脫。

        第五節  憂鬱症/自殺與臨終關懷

    憂鬱症號稱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和癌症、愛滋病並列,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的精神表徵。憂鬱症病人容易有自殺傾向,末期病人容易有憂鬱症,可以分而論之,卻又糾纏不清。

    社會學者法國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1897年「自殺論」指出:根據社會調查結果,社會因素會影響個體的自殺。由此可推知生死大事必然廣受各種社會因素影響,自殺不過只是其中一環。

    台灣最早使用「安寧照顧」名詞,後來擴充為「安寧療護」,另外還有學術名詞「緩和醫療」,立法院在民國89年(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兩個名稱就此融合為一了。大陸稱為「臨終關懷」,香港使用「善終服務」。

    台灣最早成立安寧病房是馬偕醫院於民國79年(1990年),第一次對全國安寧病房進行實地訪查是在民國89年(2000年)。台灣目前和安寧療護相關的機構有「安寧照顧基金會」、「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

    根據臨床經驗,病人即使進入臨終階段,只要神智還清醒,通常都不是要接受死亡,甚至不想面對死亡,病人即使重病到臨終,通常都是想要「帶病生活」的繼續活在世界之中。因此,我們認為安寧療護工作並不是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而是要陪伴病人「帶病生活」

    對病人而言,安寧療護是如何面對重病到臨終;對家屬來說,則是如何面對生離死別。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經常要和家屬與病人討論生死大事,有些專家甚至認為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基本前提是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接受死亡,所以應該要先自問:「死亡,我準好了嗎?」

    如果面對先行者的臨終,不能從中得到啟發,我們這些後死者卻還妄想要指導他們如何接受死亡,這是過分自大與自以為是。謙卑地把臨終者當作生命導師,努力從言語和身教當中,學習生命與死亡的奧秘,才是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的基本態度

    人生不免一死,因此逃避不了殯葬服務。美國對此服務業已建立證照制度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台灣亦朝向由內政部規範「禮儀師」證照制度。日本殯葬業已成為僅次於保險業之第二大服務業。台灣過去提到保險就敬而遠之的社會觀念,如今以普遍接受,過去不可說的殯葬服務,也以「生前契約」為名開始廣告。台灣的殯葬業服務品質良窳不齊,仍有眾多改革與發展空間。

    關於遺囑,過去法律規範為死後生效,所以在遺囑內寫下「不要急救」並無實質意義,因為當事人仍須被急救多時, 醫師宣布急救無效之後,該遺囑才具法律效力。如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範具備「生前預囑」功能,可以預立不接受心肺復甦術、預立接受安寧緩和醫療、預立醫療代理人等。

貳、活出精采生命

        第一節  精彩過一生

    這裡有紀潔芳教授的「精彩過一生」讀書筆記,她說,這本書是芭貝˙柯爾畫圖、寫文章的,她的圖很誇張,非常的幽默。「死了以後,我們可能會變成其他的東西」這句話很重要。在生死教育推動當中,我們很希望能講一講死後是有世界的,不是死了什麼都沒有,一了百了。死後如果是因自殺而死的話,是沒完沒了,不相信你看看各宗教對死後世界的描述,你做好做壞,都會有不同場所等你,它都告訴你:死後還是有世界的。所以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那不等於白死了嗎?

        「小書蟲童書坊」網站(http://www.kidsbook.com.tw/books/view_book.asp?id=3522)

    作者芭貝˙柯爾以極為詼諧風趣的文和幽默誇張的圖,將人的一生濃縮在幾夜之間,其中隱喻頗為嚴肅的主題。芭貝暗示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充滿了危機,例如在嬰兒時期,嬰兒車失控衝向山坡,凸顯嬰兒的柔弱無助;幼兒時期,小男孩坐在馬桶上,旁邊卻有一顆引爆的炸彈,小女孩笑著學說話時,背後有一隻大怪物正伸出舌頭襲過來,這一切都象徵小孩的四周處處潛伏著危機。另外,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也充滿著驚險,例如孩子學爬行的時候,常常會一頭撞到牆壁,學站立的時候,就像單隻腳站在蛇的頭上,讓人不禁為他捏把冷汗;即使孩子進入學校也不安全,因為那裡可能有一隻大怪獸,正等著傷害孩子呢。

    青春期的孩子也不盡安全,他們個個都想嘗新,每次都會偷試冒險刺激的事,讓大人提心吊膽---總之,從嬰兒到老年,危機一個接著一個,許多人幸運的一一闖過,不過到終了,還是會面對死亡,這就是人生。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很怕變老,害怕必須面對孤單、寂寞、衰退、病痛,甚至死亡。如果老化是如此可悲的過程,人生就太需要培和成熟度,如果人們將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當做學習良機,日子就會過得精采,內心也會一天新似一天,不管在什麼年紀,都是可愛可敬的。就像故事中的爺爺奶奶,雖然老得皺巴巴,卻一點也不怕死,灑脫的幽默感,令人會心而莞爾。

        第二節  揮灑生命的色彩

    介紹《揮灑烈愛》這本書。作者: 海登˙賀蕾拉(Hayden Herrera)/著。譯者:蔡佩君。 時報出版社。2003年01月出版。

…………知名的藝術史家海登˙賀蕾拉(Hayden Herrera),透過芙烈達的私人書信、文件、史料、相關著作以畫家友人的回憶,生動刻畫出這位畫壇奇女子短暫、顛簸、卻發散出奇異光芒的一生。書中更收錄芙烈達代表性的畫作,由作者以其專業為讀者導覽賞析。

第三節  生命調色盤與拼圖

    介紹《農夫阿公》這部動畫。

第四節  探索生命的寶藏

人生三大問:

1.我為什麼活著?---人生的終極關懷與實踐

2.我應該怎樣活著?---倫理議題的思考與反省

3.我如何能活出最好的生命?---人格的統整與靈性的開展

【許禮安註】

畫家高更有一幅畫作,名稱很長:「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吾人自何處來? 吾人為何人? 吾人往何處去?)

這也是人生三大問: 我來自何處? 我是誰? 我將往何處去?

「生死學與生命教育」課程,如果能回答這三大疑問,才可以算是畢業了!因此,這門課應該沒有人可以畢業,包括所有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的老師。

                       講義---The End---

    老師用投影片穿插在講義中,我把看到,記下來的投影片分享:

    <<人生的使用說明書>>,一位五歲的孩子,每次家中買各種用品一定先把使用說明書看一遍;因此遇到有人的物品使用發生意外時,他都會說使用書有說明啊,也有說明使用年限啊! 長大後跟他同年的好友年輕就死了,他傷心地說:「他過度使用人生了。」回想過往,他的好友真的很衝,油耗盡,就不動了。我想他的朋友大概忘記:人也有使用年限吧!

    再來看了好多幾米的文圖(繪本):

  ★ 活在當下

 「起初,我想進大學想得要死;

   隨後,我巴不得趕快大學畢業好開始工作;

   接著,我想結婚想有小孩又想得要命;

   再來,我又巴不得小孩快點長大去上學,好讓我回去上班;

   之後,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

   現在,我真的快死了…,

   忽然間,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生活!

 

  ★ 生命它不應該只是變老,它必須成長。

 

   ★ 心不在

    上課時想著下課後的事,下課後又想著上課時;上班時想著下班要做什麼事,下班後又想著上班的事。

    巨人的蘋果   假面的告白   萬人遊戲   變身

 

    站在那裡?

   疊羅漢時,你喜歡站在哪一個位置?

   最上面的? 會摔得很慘。

   最下面的? 會被壓得很痛。

   中間的? 它似乎不夠刺激。

   疊羅漢時,我總是後悔我選擇的任何位置。

 

    疲憊人生

   大家都說做人好累,我也這麼覺得。

   戴上假髮,戴上面具,戴上眼鏡, 戴上笑容;

   穿上內衣,穿上外衣, 再穿上外套;

   穿上內褲,穿上外褲, 再繫上皮帶;

   穿上襪子,穿上鞋子, 再綁上鞋帶;

   天天都得如此,直到上天堂。

 

    效率?

   如果,我無法快樂地洗碟子,

   如果,我只想著儘快洗完才能吃甜點的話,

   我還是無法快樂地享受甜點。

 

    手拿食物看別人的盤子   浮沉風景   摘星星

 

    如果沒有明天 

   如果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

   如愛一個人或吃冰淇淋,

   都是最後一次接觸的機會,

   生命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會活得多麼全心全意。

 

    放得下嗎?

   當你旅遊時,你就想著公司的事;

   當你到了公司時,又急著想要放假。

   過了新年,你就想著明年要做的事情;

   到了年終,又後悔著今年什麼事都沒做!

   當你看著孩子成長時,你就想著孩子何時獨立;

   等到孩子不在身邊,你又期盼他能回家陪著你。

   你總是看著遠方的星光,卻遺忘了眼前的燈火,

   總是憧憬著未來的美好,卻忽略了當下的享受,

   總是等不及著美好時光快快來到,卻厭惡了磨蹭的等待。

 

    總是活在等待當中

   期待著通過考試…

   期待著見到某人…

   期待著拿到證明…

   期待著驚奇的相遇…

   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到底你在哪裡? 為什著你一直被下一件事拖著走?

     Where are you ?

    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教育部網站找生死學繪本來看。再來播一個「鮮為人知的往事」,講鐵達尼號沈船時,一位二副寫出17頁他看到的事實。說出「責任比其他更重要!面對生死考驗時,你會活出怎樣的人生?」接著,大家一起看《精彩過一生》的繪本後,下課了!

        甜甜 完成於103年9月3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命教育第一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