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生命教育已來到第十二講---「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內容有兩大部分: 壹、壓力調適;貳、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老師上課的重點擺在貳、「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

          談情緒管理的壓力處境

    我曾有幾次受邀演講談情緒管理,接下演講後,找相關資料整理,並且加以思考,才發現關於情緒管理有兩個基本概念,我認為在心理學界一直都被誤認或貼錯標籤。

    第一個最根本的疑問:「假如全天下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你一個人,請問你還需不需要情緒管理?」原來情緒管理的根本處境:居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還有別人,是為了不要讓別人踢到鐵板或掃到風颱尾(台語),所以我才需要情緒管理。可是,我為何需要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來管理我的情緒呢?

    我講授生死學和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很多年,我都教學員要練習活得「目中無人」:你管別人怎麼想,你只要活出你自己真正的樣子就夠了。在安寧療護服務18年,看過太多末期病人在接近臨終時,就算天王老子來,他照樣不理不睬、不甩你;甚至到瀕臨死亡前,變得六親不認,哪裡還需要情緒管理!

    假如你不幸遇上接二連三的挫折打擊,正常人本來就應該沮喪憂鬱,這時候如果你還能開心快樂,我基本上覺得你有病!

    心理學界第二個盲點就是:把情緒分成正向和負向的情緒,而負向的情緒通常就是指憤怒、悲傷與憂鬱。人有悲歡離合,就必然會七情六慾。我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情緒祥和,可是沒情緒根本就是個假人。

    俗話說:「樂極生悲」,有快樂必然就要有悲傷。我開玩笑說:「如果你現在婚姻家庭幸福美滿,先恭喜你,但將來配偶先死掉,你一定會非常痛苦悲傷。如果你現在婚姻不幸福、家庭不美滿,那也要恭喜你,因為將來另一半死掉的時候,你應該會很快樂。」現在的痛苦可以造成未來的快樂,而現在的快樂可能就是未來悲傷的根源。

        壹、壓力調適

前言

    壓力調適試圖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本質,希望藉由另類的題材探套人類生存的意義,啟發思考能力,能夠關懷自己並且接納周遭的人事物,開始用不同的眼光與觀點看世界與過生活。

    首先,用寬廣的宇宙觀來看待地球與自己,我們都只是「地球行星的旅者」。第二,用另類眼光看自己,或許我們都只是「失竊的孩子」,已經在小時候被「調換兒」所取代。第三,用尊貴的身分看待自己,我們都可能是「未被認出的轉世靈童」。

    第四,用轉世輪迴的另類眼光,看出「關於失憶的觀點」。第五,人生在世,必然有所堅持才值得活著,我願是那「堅持不滅的一盞小小燭光」。最後,因為「聽說可能會變成傳說」,就算製造出一些傳說也無妨,歷史從來就沒有真相,最後會留下的只有傳說。

        第一節  「地球行星的旅者」

《地球行星的旅者:在旅途中看到自己》。柳時和/著,陳香華/譯。天下雜誌,2007年8月初版。

(這本書我在98年許禮安醫師主持的生死學讀書會讀過。我的心得是:我不太愛旅行,看到這本記載著34篇旅遊印度的修練文章和兩份薩圖語錄,我還是不愛旅行,卻看到作者的自在與領悟。)

「旅行是證明我活過最好的證據/在旅途中比任何時候更能清楚看到自己」(7頁,序)

「不要忘記,在我們一生當中所遇到重要的人,都是通過靈魂相約而相逢的,彼此早就說好了自己的角色才出生。這些瞬間或長久在你人生中出現的人,他們讓你學習,是引導你到達目的地的領航者。」(43頁)

「有時候,我有活過太多的感覺。那不是說我在此生活得太久,而是感受到好像已經歷過了很多次的來生。在不斷的出生與死亡中,讓我有著虛無感,很想就此終止這無止盡的循環,但彷彿是有什麼牽扯無法了結,所以必須繼續生活下去似的。」(116頁)

「我們在人生中並沒有失去什麼,什麼都沒有失去。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不應說:『我失去了什麼……』而當說:『啊!那東西回到原位了!』如此,你不會失去心中的寧靜。」(268頁)

        第二節  失竊的孩子

「記憶,混雜著期望和遺憾,總是攪亂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是,當時間溜逝,它卻又是人間最真實、最美好的慰藉。」(62頁)

「世界上最不仁慈的事是愛。當愛逃走之後,只剩下回憶作為報償。我們的朋友不是正在離開,就是已經離開。我們可憐的心靈唯一能做的,就是召喚他們的鬼魂來填補失去的愛。」(280頁)

「記憶忘記的,想像可以再創造。」(374頁)

        第三節  未被認出的轉世靈童

    去中部演講,好友特地來捧場並充當司機後,陪我在機場喝下午茶,同時聊聊彼此的近況。

    好友因為工作遇到瓶頸及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想轉換跑道,但內心仍有些猶豫不絕、舉棋不定。我勸她盤算清楚後,「下好離手」。人生就像一個接著一個的十字路口,在路口徘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只能選擇左轉、右轉或直走,選定之後只能繼續走到下一個十字路口,才有機會再次做選擇。

……

從前讀過一本書,說到一位成年後才被指認出來的轉世靈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之後,決定重新回到他原本的嘻皮生活。也讀過的一本書,提到某位仁波切在少年時就知道自己是轉世靈童,來尋找他的前世弟子們卻是擦身而過,直到多年後他在被指認出來。

後來,我隱約有著一種想法:如果我也是個轉世靈童呢?如果我本來就知道自己是轉世靈童,對於過去遭受的磨難與挫折,我會不會比較能夠忍受?如果我將來被指認出來時,我會不會決定要繼續過著現在的生活?

最近,我開始更進一步的想著:如果每個人都是尚未被指認出來的轉世靈童呢?只因為大家自己都不知道,當我們承受著原本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的折磨或壓力時,就可能做出一些原本不應該做的事情。

那天在機場,我就和好友分享這個想法:「也許我們都只是尚未被指認出來的轉世靈童,所以當然遭遇就要與眾不同!」或許,用著這樣不同且奇特的心態,我們都可以更加真誠的對待生命中所有的遭逢。在此也祝福各位:用著「未被指認的轉世靈童」的心態活!    安96-2-16 (五)亥時於安思書房

第四節   關於「失憶」的觀點

三月下旬的週六,到法鼓山台中分院講一整天「安寧療護進階」課程。下午綜合討論時,有聽眾問到:「如何治療與照顧失憶的老人?」我還是回到安寧理念的最根本: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我說:「如果這只是正常的現象呢?或者,和癌症末期一樣無法治療呢?」如果可以治療,那美國的雷根總統為什麼最後還會死於阿茲海默症呢?既然無法治療,為什麼我們還要把它當成見不得人的疾病或是必須對付的病態呢?

……

換個角度來看,或許我們因為投胎人世間而有「陰陽之迷」,因為喝了「孟婆湯」而忘了回家的路。或許我們所有人都一樣的「失憶」:早就忘了自己真正的家在哪裡,卻執著於人世間暫時借宿的家,還繼續在人間流浪。

……

聽說過那位「飯店貴客」的故事嗎?

一位老太太住在五星級大飯店,每天都很感恩見到的每個人,總是說:「你們怎麼都對我這個老太婆這麼好,我沒有家而你們收留我,所有員工都對我那麼客氣,連董事長夫人也都每天來看我。」只有董事長夫人在旁邊掉眼淚,因為這位老太婆是她罹患「失憶症」的母親!

如果我們可以承認:所有的人在某個程度或角度都可以算是「失憶」,那麼或許我們可以帶著比較寬容的心態,去陪伴「失憶」的老人家,而不是把他們當成病態或努力要糾正他們的記憶。    安96-3-27 (二)巳時於安思書房

第五節   堅持不滅的一盞小小燭光

前天半睡半醒之際,……於是決定寫下預立遺囑。

……

俗世所追求的,「毀譽無憑由他去,榮枯有運莫尤人,能知隱晦心常泰,不戀繁華性自真。」我總是記得「京華煙雲」歌詞裡的四句話:「最輝煌時總是最滄桑,最明亮時總是最迷惘,最美麗時總是最淡泊,最繁華時總是最悲涼。」不論人事如何變遷,「憂傷來了又去了,唯我內心的平靜常在。」

    證嚴法師說過:「莫讓讚美的言詞令我們迷失方向,莫讓批評的話語使我們失去熱心。」即使身處地獄也要發願:「我當入地獄;不惟入地獄,且常住地獄;不惟常住地獄,且莊嚴地獄。」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能免俗的想勸誡後人:「人生在世應當找到自己的真面目!」且記得我曾發下豪語:「就算這世界已是一片黑暗,我仍是一盞堅持不滅的小小燭光!」

【註】本文於93年參加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十週年「回首看生命,預約安寧路」徵文活動,榮獲社會組蓮子佳作獎,奬金三千元。收錄「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手記」,海鴿文化,95年3月初版。

        第六節  「聽說」可能會變成「傳說」

    我的一位安寧好友離職轉換跑道,趁休假空檔全家來花蓮度假,專程順路來看我兒子。回去前對我說一件事,讓我恍然大悟,我終於知道:原來「聽說」將來都有可能會變成「傳說」。

    當她去向長官報告要離職時,有提到安寧,沒想到主管隨口就說:「聽說上次來演講那個許禮安結的了三次婚,又交了好多女朋友。」另一位主管則說:「聽說他得了肝癌,後來治好了,所以立志要從事安寧工作。」

    這真是我今天聽到最好笑的一個故事

    好友問我說:應該不需要澄清吧?我回答說:沒錯。就讓那些「聽說」繼續流傳吧!也許,將來會變成安寧界的「傳說」喔

    認識我的人,知道我的某些堅持。不認識我的人,一直都弄不清楚我的行事風格。一般人以為用世俗社會的手段可以壓制我,以為我會貪圖高官厚祿或名譽地位,甚至以為可以用官商勾結收拾我,以免我擋人財路。

    偏偏這人惡名昭彰的是固執,美名在外的叫做堅持,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因為「要當個真正的好人,應該是好人會稱讚我,而壞人會污衊我。」所以我自認為「凡是外頭說我壞話的,大概都不是什麼好人!」

    ……

某位醫師曾經很感慨的私下在外面對我說了一句話:「自從你離開慈濟後,慈濟醫院裡面再也沒有人敢講真話了!」

就是這樣,我敢做敢當,「留一些給人探聽!」

至於別人要如何聽說或傳說,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

          許禮安96-12-16 (日)巳時於安思書房

 

            貳、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

        第一節  關於情緒管理

    能力不好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情緒管理不好一定不會成功。當我們把情緒毫無保留地發洩在我們周遭的人身上,那種和諧的關係無形中就被破壞掉了。就好像是被打破的水晶杯一樣,就算接合後也會有裂縫。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處理自己的情緒!

(「覆水難收」,同樣的,話一說出,真的是駟馬難追,回不去了!)

一、什麼是情緒管理?

    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EQ)。情緒管理就是指一個人在情緒方面的管理能力。相對的也對人的一生造成深遠的影響。

    EQ高手的特質:良好的內在修養、均衡的處事態度、真誠待人、幽默、熱忱。

    EQ高手的技能包括:

    1.EQ管理技能:(1)且慢發作,(2)紓解壓力,(3)面對逆境,(4)面對心情低潮,(5)包容力。

    2.溝通技能:(1)良好溝通,(2)積極傾聽,(3)幽默,(4)拒絕的藝術,(5)讚美。

    情緒的呈現程度:一個人內在的情緒表現在外(表情、聲音、動作、脾氣)的程度。

    情緒處理能力:一個人如何面對其內在情緒的起伏,並且如何妥善管理這些情緒。隨著時間增長及人生歷練的增加,情緒控制能力亦會隨之改善。

二、快樂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競爭式快樂,經由競爭來界定自己和個人的價值。

    第二個層次:條件式快樂,把快樂和特定的條件連結在一起,如:名聲、身分、地位、財富。

    第三個層次:自覺的快樂,不需要外界的能量或刺激,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欣然接受現狀,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對於沿途的幸福安適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的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三、未解決的情緒

    如果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能量。氣在頭上,火上加油,越炒越熱。要修養被尊重的人格須經長時間被信任,但人格破產只需要做錯一件事。關係破裂,任何歉意都無法彌補傷口

    對策:且慢發作。在口不擇言、拍桌大罵、甚至摔門離去前,在心裡從十倒數、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公式:情緒自覺→情緒延緩→後果評估→導正情緒。

    消極對策:紓解壓力。1.自我接納、自我肯定。2.放輕鬆,如深呼吸動作。3.適當的休息可以讓你更有充沛的活力去面對壓力。4.健康與均衡的身心生活,幫您面對壓力。5.養成運動的好習慣。6.用心聆聽音樂。7.祈求心靈的平靜,如:禱告、接近神祇。

四、面對逆境:泥土或星星

    一位隨著先生軍職的調動,來到接近沙漠邊緣基地的美軍年輕新婚太太,除了要適應風沙多且早晚溫差大的環境,還要面對溝通有問題的印地安人;於是她想回繁華的都市,就寫信給她的母親說她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她母親回信跟她說:「有兩個囚犯,他們住同一間牢房,往同一個窗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從此她改變了生活態度,積極走進印地安人的生活裡,學習他們的編織和燒陶,迷上印地安文化。她還認真研讀有關星象天文的書籍,成了這方面的專家。

五、如何造就良好的溝通模式

1.平等:你敬人一尺,別人則會敬你一丈。對人要不卑不亢。

2.信用: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會帶來安全感。

3.互惠:體諒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甚至要從物質上生活上去關心愛護他人,讓彼此可以得到愉悅跟滿足。

4.選擇:不要強迫他人超乎他個人自由意志的事情,如此相處起來會更自然。

六、同理心

1.將心比心: 人性皆有共同點,如惻隱之心。

2.鬆懈戒心: 若你願意以退為進,多花點耐心向對方提出一些問題。讓他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你便可在他話語裡了解他內心的想法,進而打開他的心房。

3.設身處地: 站在對方立場為他來著想,相信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誠意。

4.要避免人身攻擊!

七、如何表現同理心(同理心的技巧)

公式:感受、事實、事實、事實、感受。

1.感受:你當然生氣了。

2.事實:你加班地那麼辛苦。

3.事實:小孩現在還在醫院裡。

4.事實:工作上別的單位還不能配合你。

5.感受:如果我是你,我比你還生氣。

你在分享他的感受,但是並沒有同意他的行為。

(但現在許多人學到技術與技巧,卻沒有那顆同理的心!!!)

八、耐心傾聽

80/20法則:80%聆聽,20%說服。

1.注視對方:有助於集中注意力,還可以看清楚說話者的臉部表情跟肢體語言。

2.注重肢體語言:微笑和點頭可以表示你有把對方的話聽進去。

3.適時提出問題:可使對方感到你全神貫注地傾聽。如:「然後呢?」最佳表達者通常是最佳聆聽者!

九、培養幽默感

    幽默感是溝通的潤滑劑,可以緩衝情緒,帶動氣氛,化解尷尬,去除張力。要1.保持赤子之心,充滿好奇心。2.學會講笑話。3.自我解嘲。4.誇張渲染。

十、拒絕的藝術

    學會說「不」,你的生活將會更美好

1.直接分析法:直接說明原因,如:自己的狀況不允許、環境的限制。

2.用一群人來拒絕,如:委員會不答應。

3.巧妙轉移法:先表示同情或給予讚美,然後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絕。溫和而堅持,不答應也不至於撕破臉。

4.不用開口法:搖頭或微笑中斷。

十一、讚美

1.把握時機: 當你發現對方可圈可點的行為或事跡,請不要保留,立刻上前表達你欣賞之意。

2.真心誠意: 不要言過其實,注視著對方。

3.具體明確: 使用一些籠統含糊的字眼,只會讓人覺得是禮貌性地應酬話。

        第二節  如何情緒管理

一、情緒管理、個人健康與能力表現

    長期的情緒適應不良,個人的情緒沒有抒發的管道,對個人的工作或學業都會有不利的影響。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脾氣暴躁不安,既會影響人際互動狀況,也會限制個人能力的發揮。如果在工作、學業、或生活適應上遭受挫折而未加覺察和管理其負面情緒,反而任其壓抑、否認、轉移、扭曲,久而久之,不但容易爆發出來,形成更大的衝突事件,也會使人畏縮退卻、喪失信心、甚至懷疑自我價值,陷入情緒的惡性循環之中。

二、情緒管理的方法

1.察覺自己的真實情緒。

2.了解自己常用來應急的防衛方式。

3.以更大的彈性適應環境。

4.增加自身的挫折容忍力。

5.找出適合自己的休閒方式。

6.隨時不忘獎勵自己。

7.改變固有的想法,可以改變心情。

8.擁有相互支持情緒的友伴。

9.讓正反面情緒都有安全適當的出口。

10.尋求專家的協助。

三、做情緒的主人---情緒紓解小秘訣

1.給予自己表達的空間: 說出來確實是最好的紓解方法,有人能傾聽則效果更佳。

2.學習生理的調適: 包括深呼吸、肌肉放鬆、冥想放鬆、靜坐、適宜的運動等。

3.培養熟練和多樣化的興趣: 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但具有高度紓解情緒的效果,更能怡情養性使自己處在較平和的狀態,減少被內在刺激引發情緒的機會。

4.認知的分析與調整: 原則是瞭解自己有哪些內在語言影響情緒的發生,在情緒發生時記錄下內在的想法,歸納出一些主要內容,如:完蛋了、我沒救了、我就是這麼笨等。平時心情平穩時自我挑戰這些想法,練習用正向、對自己有利的言語替代,直到自動化為止。

5.勇於面對問題,學習解決策略: 能面對問題,且有能力和方法解決各種問題,產生不愉快情緒的機會就自然減少。而「培養自信、樂觀、彈性」的正向人格特質,較能保持愉悅的心情。

四、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1.體察自己的情緒。2.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3.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

五、與心情共舞---談如何管理情緒

1.覺察自己真正的情緒:集中注意力感覺,覺察外在(環境),覺察內在(身體),覺察中間領域(「我想…」、「我猜…」、「我認為…」)

2.接納自己真正的情緒:歡迎正向情緒、擁抱負向情緒。我可以生氣。我可以焦慮。我可以落淚。

3.緩和情緒:

身心鬆弛法→深呼吸法、肌肉鬆弛法、自律鬆弛法、意象鬆弛法、泡澡、按摩。

轉移注意力:運動、聽音樂、唱歌、藝術活動、旅遊等。

找人傾訴: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4.了解引發情緒的原因或信念:了解不合理信念對情緒的影響。

六、檢視您的不合理信念

1.一個人應該被他人喜歡和稱讚?

2.一個人應該很有能力與成就,才有價值?

3.壞人應該受到責罵與懲罰?

4.事情不如意是很可怕且悲慘的?

5.不幸福、快樂,是外在因素造成,個人無法控制?

6.應該時時刻刻憂慮危險可怕的事,以防再次發生?

7.面對困難和責任很難,不如用逃避較省事?

8.一個人應該找一個比自己強的人來依靠?

9.過去的經驗決定了現在,且永遠無法改變?

10.我們應該關心他人問題且為他陷入悲傷難過?

11.人生中的每個問題應該都有一個正確而完美的答案,否則會很痛苦?

七、人際關係中的情緒管理

    案例一:「我們要結婚了!金幣送給你。」新人將他們的喜悅分享,讓大家都感受到那份洋溢的幸福。若能在團體中和同事、朋友分享自己快樂的心情,就能增進彼此的感情,營造團結和諧的氣氛。

    案例二:「今日的風很大,老闆的面臭臭。」當朋友心情不佳時,要躲得遠遠的,即使我們想給予關心和支持,也得擔心「掃到颱風尾」碰得一鼻子灰。有時候,平時待人溫和熱情的人,在遇到刺激或是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下,心情可能變得煩躁,講話粗聲粗氣;情緒竟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處世態度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影響人際關係之鉅,更讓我們注意到該做情緒管理了。

    在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之前,首先得察覺是哪一種情緒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其次,記住這項原則:負向的情緒常常是問題的累積

第三、凡事過猶不及。

第四、學著自我解嘲和培養幽默感換個角度看問題

第五、了解自己非理性的想法。很多人心中抱持著:事情「一定要」、「這是理所當然的」、「凡事必須」、「我們應該」、「生活絕對是」等生活哲學。結果,反而讓自己感到焦慮、自貶、自憐、對別人失望或生氣。

第六、試著從負面中看出正面的意義。每種思考方式都能產生不同的情緒,試著視你的問題情境為轉變的機會,它會讓你產生正面的情緒和行為。

        第三節  關於人際溝通

一、說話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的用「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你怎麼那麼笨,跟你講你都不聽…」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但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在溝通時,人除了防衛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善用「同理心」,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漂亮的話;也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時,必須先靜下來、勿衝動行事也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不要急著說、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絕對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後悔。因為說話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的,不能再把話擦掉呀! 另外,職場溝通中我們必須學習「情緒忍受力」和「挫折容忍力」,因為,「脾氣來了,福氣就沒有了!」

二、壓力管理

    有一位講師於壓力管理的課堂上,拿起一杯水問聽眾這杯水的重量。大家眾說紛紜。講師說:「這杯水的重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鐘,沒問題;拿一小時,可能覺得手痠,拿一天,可能要叫救護車了。

    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你若拿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著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我們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夠拿得更久。」

    在職場上我們應該將工作上的壓力,於下班時放下別帶回家,回家是該好好休息,等明天上班再重新拿起這壓力,如此我們就不會覺得壓力的沉重了,休息並放鬆一下吧!

三、改善EQ的小妙方

1.別急! 慢慢來+正面思考。2.傾聽+承認自己的錯誤。3.溝通,再溝通。4.觀察+凡事多思考。5.慎選好朋友。6.表達明快而果斷。7.理性+就事論事。8.如果被拒絕時,不要惱羞成怒。9.不要妄自菲薄+自信。10.判斷事物的輕重緩急。11.專心+萬全準備。12.直接表達需求。13.情緒Calm down,避免無止盡的抱怨。

四、緩解焦慮情緒

1.改變你的態度,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事物,危機也可能是轉機。

2.保持樂觀,缺乏信心時,不妨以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美好前景鼓勵自己。

3.想像自己在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中,有助於消除焦慮。

4.反覆地告訴自己,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可以應付得來。

5.暫時放鬆數秒,拒絕受焦慮擺佈。

6.向窗外眺望,將視線轉向遠方,避開低潮的氣氛。

7.深呼吸。

8.放聲大喊。

9.伸展肌肉有助於緩和焦慮。

10.按摩肌肉以緩和腎上腺素的分泌。

11.按摩太陽穴可紓解疼痛及鬆弛頸部的肌肉。

12.左右移動下顎,可鬆弛臉部肌肉。

13.上下轉動雙肩,配合深呼吸放鬆緊繃的肌肉。

14.洗熱水澡。

15.運動可消耗一些緊張的化學物質,雖然使肌肉疲勞,也放鬆肌肉。

16.聽音樂,可放鬆肌肉,也釋放心靈。

五、新的思考…你做到幾項

    替自己找個藉口,一切都將會因你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行程可以不用太趕,給自己一些思考喘息的機會。

工作可以不用太多,給自己一點調養適應的時間。

朋友可以不用太好,給彼此一片自由獨處的天地。

關懷可以不用太過,給對方一個成長自主的空間。

語言可以不用太白,給聽者一次發揮想像的證悟。

鋒芒可以不用太露,給別人一般如沐春風的溫馨。

名氣可以不用太大,給自己保留隨意任性的自由。

錢財可以不用太豐,給全家免於杯弓蛇影的恐懼。

六、撐起你的AQ之傘

    面對逆境,只有IQ與EQ是不夠的。只有AQ(逆境商數)高的人,才能比別人更快克服逆境,迎向成功。

1.改變心態:提升AQ,說穿了,就是改變心態。無論是AQ的4元素(控制力、責任感、影響度和持續性)或試提昇AQ的4步驟(LEAD:聆聽、承擔責任、分析證據、採取行動),如果不能改變心態,一切都是枉然。

2.逆境如波浪:逆境就像起伏的海浪,每一個小浪必定接續著下一個大浪;逆境,只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浪來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面對它。

3.逐浪潮而居:面對逆境,有人堅持心靈的無罣無礙,有人則是逐波浪而居,從每一個浪頭,得到最大的學習。

    如果,逆境是人生的必然。那麼,你是不是準備好,隨時鍛鍊自己的AQ,在下一個暴風雨到來之前,先撐起一把AQ之傘?

七、蘿蔔、蛋和咖啡

    當廚師的父親,在廚房燒了三鍋水,當水滾了之後,他在第一個鍋子裡放進蘿蔔,第二個鍋子裡放了一顆蛋,第三個鍋子中則放進了咖啡。一段時間過後,父親把鍋裡的蘿蔔、蛋,撈起來各放進碗中,把咖啡濾過倒進杯子,問女兒看到什麼?

    女兒說: 蘿蔔、蛋和咖啡。父親把女兒拉近,要她摸摸經過沸水燒煮的蘿蔔,蘿蔔已被煮得軟爛;他要女兒拿起那顆蛋。敲碎薄硬的蛋殼,她細心觀察著這顆水煮蛋;然後他要女兒嚐嚐咖啡,女兒笑起來,喝著咖啡,聞到濃濃的香味。

    女兒謙虛恭敬地問:爸,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解釋,這三樣東西面對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滾燙的水,反應卻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堅實的蘿蔔,在滾水中卻變軟了,虛爛了;這個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殼起初保護了它液體似的內容物,但是經過滾水的沸騰之後,蛋殼內卻變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卻非常特別,在滾燙的熱水中,它竟然改變了水。

    妳呢? 妳是什麼? 當逆境來到妳的門前,妳做何反應? 妳是看似堅強的蘿蔔,但痛苦與逆境到來時卻變得柔軟,失去力量嗎? 或者妳原本是一顆蛋,有著柔順易變的心? 妳是否原是一個有彈性、有潛力的靈魂,但是卻在經歷死亡、分離、困境之後變得僵硬頑強? 也許妳的外表看來堅硬如舊,但是妳的心和靈魂是不是變得又苦又倔又固執? 或者,妳就像是咖啡? 咖啡將那帶來痛苦的沸水改變了,當它的溫度升高到一百多度時,水變成了美味的咖啡,當水沸騰到最高點時,它就愈加美味。

    妳要讓逆境摧折妳,還是妳來轉變,讓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感覺更美好、更善良? 希望我以後都是咖啡,而不是隨境、隨業轉的蘿蔔和蛋。

八、做一杯檸檬汁

    「如果生命給你一顆檸檬,你就把它拿來做成一杯檸檬汁吧!」檸檬又苦又酸,一點也不討人喜歡,根本無法下嚥。可是把它榨成汁,加上水,加上糖,倒進蜂蜜,卻變成人人愛喝、生津止渴的檸檬汁。生命給我們酸苦,我們自己製造出甘甜。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期望生命賜給我們現成好喝的檸檬汁。

    聰明的人都知道,生命就像一個處處刁難的老師,他給你一個似乎莫可奈何的難題,等你自己想辦法,把它頗開、切片、榨乾,細細地加工處理,然後靜靜坐下來,好好享受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寶貴成果。

    好喝的檸檬汁,是擠壓檸檬的結果;好吃的麻糬,是捶打米粒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被擠壓、被搥打,也許不是快樂的事,但是曾經痛不欲生的檸檬與米粒,也不知道有一天它們會備受讚賞。 

    被生活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想想檸檬汁吧!每一次擠壓,都讓我們又流出一滴清涼爽口的檸檬汁。當手中只有一顆酸檸檬時,你也要設法將它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老師說:生命給你的好壞,要照單接收。養成閱讀的習慣,要有學習的動機。)

九、銅鑼聲與內在的鼓聲

    有兩位年輕人從鄉下到城市,歷經奮鬥,賺了很多錢,就決定衣錦榮歸回鄉下安享晚年。返鄉途中,他們遇到一位拿銅鑼的老人在等他們。老人對他們說:「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三天後的黃昏,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們家門外敲,你們一聽到鑼聲,生命就結束了。」說完,就消失不見了。

    兩人一聽愣住了,好不容易賺了錢要回鄉享福,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但也就各自回家了。

    甲有錢人回家後就不吃不喝,每天愁眉不展,細數他的財產。心想:「怎麼辦?只剩三天可活!」垂頭喪氣,面如死灰,什麼事也不做,只記得那個老人要來敲銅鑼聲。他一直等,等到第三天的黃昏,老人來,拿著鑼在門外,[鏘]敲了一聲。他一聽就立刻倒地,死了! 他就一直在等這一聲,等到了,也就死了!

    乙有錢人心想:「太可惜了,賺那麼多錢,只剩下三天可活,我從小就離家,從沒為家鄉做過什麼,我應該把這些錢拿出來,分給家鄉所有苦難和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他把所有的錢分給窮苦的人,又鋪路又造橋,光是處理這些,就讓他忙得忘記三天後的銅鑼聲。

    到了第三天,他散盡家財,村民們非常感謝他,於是就請了鑼鼓陣、歌仔戲、布袋戲到他家門口來慶祝,場面非常熱鬧,舞龍舞獅,又放鞭炮,又放煙火。黃昏時老人來到他家門外敲銅鑼,[鏘鏘鏘]地敲了好幾聲,可是大夥全都沒聽到,老人再怎麼敲也沒用,只好走了。過了好幾天,乙有錢人才想起老人要來敲銅鑼的事,還納悶:「怎麼老人失約了?」

    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承擔眼前的一刻,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絕望將不再是絕望,卻反而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呢!

---以上講義節錄完畢---

    在什麼是情緒管理?  EQ管理技能:(1)且慢發作。的講述,老師放了一個投影片讓我們深思→→→

        三八就是二十三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原來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事後孔子開導顏回說:「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最後,老師說人生就是不斷地在做選擇。他以何飛鵬先生寫的「太好了!」的投影片,作為課程的結束。

轉引自商業周刊1203期(2010.12.13~12.19)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php?id=1610

    在中國大陸常常遇到暴發戶,年紀輕輕就擁有龐大家業。這些人大都是攀上權貴的衣角,取得近乎獨門的生意,談起話來,也就了無生趣。不過最近在廣州,卻有不同的經驗,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生意雖不是很大,但卻是道道地地的白手起家,生意辛苦而扎實,聊起他的創業經驗,就十分有趣。他說了一個故事充分代表了創業家的人生觀。

    這個年輕人在一個熱心的親戚安排下,去廟中拜拜,順道求籤。他雖然不信,但不好拒絕,沒想到,卻求到了一個下下籤,親戚十分尷尬,要他再求一籤。這個年輕人也覺得兆頭不好,但他脫口而出一句:「太好了!」化解了大家的為難。

    大家問他,為何求到下下籤,卻認為是太好了?理由何在呢?他回答:「我現在事業這麼順利,都還只是下下籤;那如果讓我求到好籤,那不是代表我的生意還要有十、百倍的發展嗎?未來我還要更小心、努力,必然不可限量!」果真,這些年來,他的生意沒受到任何影響,求籤之事,只是他人生的一個插曲而已。

    他還告訴我,不論面對任何事,他的第一個反應部是「太好了」。好事當然可以理解,但是遇到壞事,在這一句「太好了」之後,他通常可以找到「太好了」的理由和答案。他承認,拿到下下籤之時,他腦中一片空白,但衝口而出「太好了」的同時,他一直在尋找答案,果真隨後就找到理由,反而給自己更大的動力,努力工作。

    從此以後,「太好了」變成他的人生態度。尤其在逆境中,「太好了」幫助他用正向、健康的思考邏輯,尋找擺脫困境的答案。

    他還告訴我,這些年來,「太好了」伴他走過所有的歷程。不論遇到什麼災難,如果心中想的這是壞事,那滿腦子都是災難的結果,只會讓自己害怕、驚慌、失措。讓自己陷入更惡劣的環境。而「太好了」,代表承認、理解這件惡事,而解決的方案,從說完「太好了」開始萌芽、茁壯。

    這種樂觀的態度,對我而言並不陌生,困境、困難、災禍,本來就充斥在我的人生中,而在歷經萬水千山之後,我終於知道,樂觀是唯一的解藥。生氣、自怨自艾、悲傷,雖然都是人之常情,但絕不能讓這些情緒占據我們太久,因為一旦成為悲傷的俘虜,人生就會往更黑暗的深淵沉淪,這是我在四十歲以後才徹悟的道理。

    而這個年輕人的經驗,他卻用「太好了」三個字,讓自己的情緒在災難的谷底,強迫自己進行V型反轉,從壞到好,而且把「好」說出來,顯然他的方法更簡捷有效,他真是個無可限量的年輕人。

    甜甜 完成於103年11月26日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命教育第十二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