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活著---談憂鬱症與自殺
生命教育的第十五講是「我還活著---談憂鬱症與自殺」。
第一節 憂鬱症
(本節內容根據「董氏基金會」網站「心理衛生組」。其參考資料包括:「莎喲那拉憂鬱」手冊、「別讓憂鬱變成病」手冊、「憂鬱不只是想太多」手冊、董事基金會出版書籍---《解憂》。)
憂鬱症號稱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和癌症、愛滋病並列,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的精神表徵。憂鬱症病人容易有自殺傾向,末期病人容易有憂鬱症,可以分而論之,卻又糾纏不清。
一、什麼是憂鬱症?
所謂的憂鬱症,通常也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的疾病。
根據DSM-IV,憂鬱症常見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憂鬱症必須包含下列第1、2項,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
1.情緒低落
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體重下降或上升
4.嗜睡或失眠
5.動作遲緩
6.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經常出現負面想法
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症狀,不代表是得了憂鬱症。但是要判斷是否得了憂鬱症,需要從很多的方面做評估,並進一步尋求醫師的專業分析。
二、憂鬱症V.S憂鬱情緒
「憂鬱」指的是ㄧ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是「有明顯壓力」。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疾病等)的不順遂有關;有時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沒有明顯壓力、非月經週期、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
當你有明確的「壓力」造成心情低落,並且你的心情幾天後就逐漸變好了,或是事情發生後(失戀、發生重大事故、親人過世等),你的憂鬱情緒程度及持續的時間與周遭同樣際遇的朋友相似,那麼你只是處在「憂鬱情緒」中,也就是「鬱卒」的狀態。
如果你發現周遭人與你有類似的壓力,相較之下,你憂鬱的程度明顯較他們強烈,或猶豫的時間明顯地拖得較久(譬如,連續三個月以上心情都沒有好轉),你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需找專家診斷及治療。
三、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
一個人會得到憂鬱症,並非單一因素造成,有生物、心理人格及社會壓力事件等影響因素。從研究資料中顯示,罹患憂鬱症的父母,其小孩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可能較其他人高一些,但並不代表憂鬱症就一定會遺傳。
另外,當有重大事件的發生或生活形態產生大的變化,皆容易引發憂鬱症。這些事件包括如退休、升遷、失業、生理期、生育、結婚、事業的失敗、親友去世、疾病、家庭的衝突...。若是遇到這些狀況,有必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方式,否則很可能因過大的壓力而導致罹患憂鬱症。
然而,憂鬱症並非都是外在刺激造成的。若一個人外表看起來活潑,但卻以逃避或選擇遺忘的方式處理壓力事件,過度地壓抑情緒,一旦碰到重大挫折或壓力時,就很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個性開朗,卻事事要求完美,堅持自己要在人前表現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這樣的完美主義的個性也是引發憂鬱症的一個重要因素。
是否罹患憂鬱症,得要觀察是否同時有其他憂鬱症狀,並由專業的醫師來診斷。
四、憂鬱症會不會好?
會好,好到完全沒有症狀,並且恢復身心功能及社交職業功能,但是其復發率也不低,特別是那些在個性上較缺乏自信心或神經質的人。因此復原後,有必要持續注意維持健康的情緒及適當修正自己個性上的不利因素。
(我的先生生病,動很大的手術,因為恐懼,而在手術後得到很嚴重的「憂鬱症」,先去「收驚」後,再去看醫生、吃藥,經過兩年後好了,他自己也覺得要自我控制、改變。可是在經過一年後,腫瘤復發,再一次手術,「憂鬱症」又來了!)
五、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所有的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因為憂鬱症的成因並非單一因素。
年齡:憂鬱症被認為是中高齡與老年初期容易罹患的疾病。
性別:各國研究都發現:女性比男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高一倍。
人格特質: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有完美主義、時常抱有負面想法,或過度依賴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季節:患者到冬天經常呈現低意願、嗜睡、食量大增等現象,到春天及夏天情況則好轉,此為「冬季憂鬱症」,在緯度高的地區較多。
工作模式:以下類型者,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1.有時間壓迫性和人際競爭性的工作。
2.需頻繁調動工作內容和地點的工作。
3.缺乏共同工作夥伴的工作環境、必須獨自承擔壓力者。
4.缺乏社會認同感、自我成就感我滿足心理需求較低者。
5.作息不正常的工作。
六、如何治療憂鬱症?
罹患憂鬱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除了看醫師,亦可考慮心理師的心理治療;另外有康復病友組成的團體,如北部的台北市立療養院的愛心會或高雄地區凱旋醫院的安心會等,看患者的狀況來善加利用這些資源。但如果憂鬱症的情況嚴重,還是需要尋求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治療,並搭配使用藥物,會是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方法。
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一般採取休養、身體療法、心理治療等三種方式。休養最重要。如果住在家裡仍繼續工作,不妨勸其住院療養。身體治療包含藥物療法、電療法、斷眠療法、高照度光療法等。藥物療法主要使用抗憂鬱劑,輔以抗焦慮藥與助眠藥。心理治療是指對患者的心理、思考,所採取的治療方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治療法。
七、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在憂鬱症病人眼中,一切事情都是灰色的。病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常會抱怨生活上的瑣事,不管你說多少鼓舞的話,可能都無法發生激勵的作用。在這情況下,周遭親友單純的陪伴與傾聽是重要的,讓他知道你永遠是支持他、關心他。
另外,在憂鬱症患者的想法中,他是沮喪的、沒用的。所以你對他說好好加油,恐怕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讓他接受這樣的事實,告訴他,你現在就是生病了,請安心休養,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讓病人比較寬心,而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罪惡的。
心理疾病患者的就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家人朋友的鼓勵和建議,因此可以協助他持續就醫治療,按醫師指示服藥,藥效通常需四至六週才會看見明顯的成效,千萬不可自行停藥或換藥,如果情況一直沒有改善,不妨提出來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換藥或提高劑量。
八、若憂鬱症患者想自殺,該怎麼做?
(第二節的「自殺防治」,第227頁,也有說明。)
若身旁憂鬱症患者有自殺的意念,除了一般的陪伴、傾聽原則外,還要注意:
1.尋求援助,通知他人:勿自行處理,要找尋專業人員的協助。
2.關心同理:先排除自己的主觀價值觀及道德,了解想自殺的人多有情緒低潮及行為退縮的徵兆,對他多些關心、同理心及安慰他的感受,不要批評。
3.勿守密:當守密會影響一個人的生命安全時,守密性就被置於第二線。
4.再保證:提供對他的盼望,提醒他有人可以幫助他,事情一定會變好。
要提醒的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要知道朋友的生命並不是能由你控制,盡你能力所及去幫助他,協助他找出問題點、持續就醫,但不要把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擔,如果壓力大,記得隨時注意自己的情緒、身心狀況。
(老師說,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疾病是慢性病,最好找個固定的,熟悉的醫生。而做個有用的「陪伴」,對你而言是挫折,對病人而言是壓力。)
第二節 自殺防治
(本節內容根據「董氏基金會」網站「心理衛生組」。)
社會學者法國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1897年「自殺論」指出:根據社會調查結果,社會因素會影響個體的自殺。由此可推知生死大事必然廣受各種社會因素影響,自殺不過只是其中一環。
一、預防從了解開始
近年在亞洲地區,各國自殺死亡率都明顯增加。包括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 、台灣等。以日本為例,每10萬人口之中有23人自殺死亡,自殺死亡率相當高。若與歐洲部分國家相比,一些已開發國家,人民自殺比率也很高,好比瑞士、西德,每10萬人口之中高達40人自殺死亡,弔詭的是,這2個國家的社會福利做得最好。以色列、埃及則是自殺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台灣的自殺死亡率雖然比西歐或日本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率數字逐年攀升。民國82年,每10萬人口之中有6.24人自殺死亡,民國91年,每十萬人口之中有13.59人,到了民國92年,每10萬人口之中有14.16人。顯見,這些年來台灣自殺現象日益嚴重。
二、容易採取自殺的六大個性
究竟哪些人比較容易採取自殺行為,原因是什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主任徐西森直言:「所有個性的人都有可能採取自殺的行為!」他歸類六大種容易自殺的個性:
1.個性偏激的人。個性偏激易衝動,最容易造成偶發性自殺。
2.愛恨強烈、情感脆弱者。好比太愛一個人,不幸分手時,始終難以釋懷,「這部分女性比男性還多,」女性容易因為愛而自我傷害,甚至帶著孩子一起死,男性可能去殺別人,發生情殺的機率較高。
3.挫折忍受力低的人。遇到挫折易灰心、失望、絕望的個性。青少年很多這類,無法忍受生活中遭遇的一點挫折,被父母罵幾句就想不開。
4.追求完美,憤世嫉俗的人。很難忍受社會不公平不正義,因為追求自我理想,對社會他人有期待。常見例子是政治狂熱者、宗教殉道者等。
5.消極悲觀、多愁善感的人。自殺者最常見的典型個性,尤其意圖自殺者比率相當高。
6.自我要求高,自我肯定少的人。包括第一類個性(個性偏激),青少年這類型的機率也高,比較往自我內在要求,很少給自己鼓勵。好比自己給自己課業壓力,有些學生每次都考100分或第1名,當哪天掉到第3名或不小心考90分,就覺得自己很差,想不開。
對於自我要求高、求好心切的人,徐西森不忘叮嚀:「在人格發展中,每個人都在不斷成長、改變,即使自己個性不完整,也不表示自己很糟糕或一定會出現自殺行為,給自己與別人更多寬容吧!」
三、四種原因讓人想自殺
既然很少有單一因素造成自殺,那麼,究竟哪些原因交互組合,導致人們想以自殺作為處理事情的方式?徐西森則將會自殺的原因歸類成以下四項:
1.當事人太在意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好比太在意一樣東西,被別人搶走,要不回來。
2.當事人感受到強烈受傷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例如當男朋友愛上別人,情感受到嚴重傷害與打擊。
3.無法解決的人、事或問題。
例如親人死亡,因為心情過度哀傷,萬念俱灰之下,想跟著過世的親友一起走。
4.當問題發生,太輕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價值的人。
例如年輕女生不小心懷孕,男友不想娶她,她不知道怎麼辦,又怕被父母罵,最後只好走上自殺一途。又如同性戀者,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性別傾向,卻被同學拿這個弱點威脅他、恐嚇他,他擔心總有一天被父母知道、被社會唾棄,將無臉見人,長期內心煎熬,認為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最後自殺。
四、自殺與疾病絕對有關
導致自殺的原因中,疾病絕對是重要因素。統計顯示,在自殺死亡者中,70~90%患有精神疾病。其中以憂鬱症最多,其次是藥物濫用、精神分裂。而所有憂鬱症者之中,有15%最後死於自殺。陸汝斌強調:「通常用萬分之一的全國人口來算自殺死亡率,若計算憂鬱症者的自殺死亡率,就必須用千分之一來統計,可見比率之高。」
進一步分析自殺者的細項資料,性別上的差異是:若以自殺企圖而言,女性是男性的2~3倍。如果是自殺成功的比率,那麼男性則是女性的1.5~2倍。年齡在自殺統計上也有意義。三大自殺族群,第一大是老年人,尤以七十歲以上最多。35~50歲的中壯年次之。另外一個族群是18~25歲的青少年,自殺現象不容小覷。
絕大多數的自殺都不是莫名其妙,連精神分裂症者也不例外。自殺者平均行動五次才會成功,換言之,自殺者的自覺性相當高。
五、認清自殺念頭的關鍵時刻
很多自殺者的家人總是在遺憾發生後,才後悔沒有警覺到對方釋放出的訊息,而不停的自責「早知道---」,與有自殺傾向者相處,到底可不可以「早知道」?自殺可以預防嗎?有什麼線索可以提供周邊的人注意?以六大易採取自殺行為的個性為前提,有六個重要關鍵時刻,容易出現自殺念頭,值得注意:
1.自我獨處時。分析所有自殺成功者,有個共通點,自殺現場通常沒有別人,這意味著,在最後一刻,很可能因為找不到求救資源,對自己或這個世界完全絕望,因而自殺。
2.觸景傷情時。回到令人傷心的現場,例如好幾年前日本廣島事件,罹難者家屬前往原彈爆發現場憑弔,瀰漫濃愁哀傷情緒,易誘發親人自殺念頭。又如921大地震,生還者回到敗破家園目睹倒塌的房子,想到家人都死了,很容易誘發自殺企圖。
3.意氣用事時。青少年很容易因為跟爸媽吵架,一時缺乏理智說出「我死給你看」這類的話,最後真的去做。或被父母甩耳光,一氣之下說「我去死算了」。不要小看這種意氣用事的時刻,年輕人血氣方剛,很容易任性而為,有些青少年多愁善感,覺得自己最可憐,想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那就是自殺。
4.情緒低潮時。處在孤獨、憂鬱、失戀、絕望的低潮,很容易誘發自殺想法。
5.季節交替時。入冬時節,老年人死亡比率多,除了身體因素,好比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之外,因為人體抵抗外在季節變化的能力減弱,情緒容易不穩,誘發愁緒,所以不要忽略季節轉換對情緒的影響。
6.逢年過節時。人們在重要特殊節日時似乎顯得較為脆弱,譬如情人節、結婚週年紀念、生日等,很容易聯想過往回憶,交織成複雜情緒。
如果你周圍有朋友曾出現自殺想法或正值人生低潮期,以上這幾個關鍵時刻,更要主動關懷,陪伴與支持。當親友不經意透露自殺念頭時,有時難免會揣測:「他到底在威脅我,還是真的想走上絕路?」永遠不要去揣測自殺者背後的原因,或視為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手段,要想他真正想自殺,這樣才不會輕忽或激怒、嘲笑他。不論他說的是真是假,他正在發出求救訊號,我們要關心所有有自殺意圖的人。
六、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
意圖自殺者在採取行動之前,通常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行為,我們可以留意這些自殺警訊,多一份觀察,多一些預防,即可少一點悲劇產生。有社會指標以及個人言行兩部分→
★社會指標方面:
性別:根據統計,女性的企圖自殺比率比男性高,男性的自殺死亡率比女性高。
年齡:中年人自殺比率高,尤其中年失業者。
婚姻:統計分析,未婚、獨居且個性極端脆弱的人,自殺比例高。
工作:無業、失業者自殺比率比有工作者高出許多。
過去有自殺史。精神病史。
家族史:家族親人中如果常有人自殺,孩子容易受到刺激,在成長歷程中多少有些陰影,從小看多了親人自殺,對生命容易產生懷疑。
自殺的方式:通常採取跳樓、持槍、縱火、上吊等自殺方式的人,自殺死亡的機率高。如果採取割腕、服用安眠藥,通常屬於意圖自殺的比率較高,這類型自殺方式不易成功,卻代表他們已發出強烈警訊。
★個人言行方面的警訊:
經常重覆說想要去死。這樣的人已經在試探並且發出電波,如果還是得不到關心,可能真的採取行動。
生活、行為突然產生改變。觀察一個人突然生活上出現大轉變,好比以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完全不想吃,以前喜歡打電動或從事的活動,現在根本提不起勁,甚至變得排斥。
開始對心愛的人、事、私密的重要物品做安排。譬如突然安排家裡寵物的去處,將心愛的項鍊送給別人,把孩子送到親戚家長住等。
出現反常的現象與觀念。一個原本樂觀積極的人,突然個性轉變為消極悲觀,看任何事情都很負面。
封閉自己,不喜歡跟別人接觸。長期低潮沮喪,常出現灰色言論,老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在這世上好像沒有任何意義,鑽牛角尖。
七、自殺獲救者是否還會再自殺?
究竟自殺獲救者還會不會再度自殺,有兩個指標可以觀察:
1.自殺的誘因是否存在?譬如原本導致他自殺的課業壓力是否存在?情感傷害的因素排除了沒?萬一這些誘因仍在,獲救者清醒後,可能依然萬念俱灰,還是會導致自殺意圖。
2.自殺的理由是否不在?好比原本想報復的對象不在了,經濟問題解決了,當自殺的理由不存在之後,獲救者也不會再自殺了。
給予支持陪伴期間,有些話絕對不能說。例如「你以為你去死我就怕你啊!」「有本事你再死死看啊,沒有人要救你了啦。」等具有刺激、攻擊、侮辱、嘲諷或消遣的話。
八、青少年自殺警訊
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通常已有自己的主見,卻未必事事考慮得很週全;希望得到大人的關心,卻又不希望受到約束。在這段邁向成熟的過程中,一碰到挫折就會鑽牛角尖,國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輔導室老師李玉美,以其二十餘年的輔導經驗發現:「中學階段的孩子,任何事都可能想不開。」
功課不好固然會讓孩子覺得難過,可是表現優異的孩子也同樣有煩惱,引發年輕人憂鬱甚至於想不開的原因真的很多,如感情因素、父母吵架、擔心自己的外貌…等等。在學校裡,為了讓學生遇到問題時有求助的對象,設置專任老師、教官、輔導老師等三層防護網作為支持系統;但是在實際的運作中,校園內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是被求助的對象,生活環境中可能碰到的人都可能成為幫助同學的人。
儘管學校內有這麼多人可以求助,不過,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同學往往才是察覺學生有異狀的第一線觀察員,當週遭同學出現一些特殊狀況時,就要特別注意,例如:1.作息開始混亂;2.表現出和平常不一樣的反差行為,像是平常很安靜的人變得很聒噪、平常磯磯喳喳的人忽然不愛說話…;3.常常請假,這是逃避現實的癥兆。
九、關鍵時刻你和他
當發現對方有自殺意念,到底要不要和他談?什麼話該說,什麼又不該說?
高雄市生命線主任吳信安以其經驗分享,在形形色色的個案中,如果已經吃了藥,就要緊急請119、110配合;如果是單純情緒激動的狀況,他建議應答者要先用溫柔的態度來讓他把情緒緩和下來;然後再耐心傾聽,讓他發洩,諸如討厭誰、對什麼不滿…等,傾聽者可以從中分辨案主的情緒是高亢還是低落、負向還是混亂…,必要時教他吐納調整呼吸、喝一杯水,都有幫助。吳信安還有一個秘訣是:區分性別,當碰到女生被男生騙之類的事件,就不要由男社工而由女社工跟她談,更能感同身受。
最危險的莫過於持有槍砲或汽油易燃物的案件,這時候要找他最信任的親友或同事來幫忙勸說,少刺激並接納他的意見就會有效果,例如他想幹掉誰,就跟他討論,不要立刻否定他,才能減化他的痛苦,而且要:1.支持他正向的行動,像是回家或休息。2.負向行動要介入。3.約他下次繼續談,把負面情緒分次處理,比較容易看到效果。
若是思想迷失傾向的當事人,通常用討論、辯證的方法來導正其觀念。例如當事人說「死了一了百了」,就要反問「死了如果沒有一了百了怎麼辦?」,讓當事人思考一下;像是對「來生比較好命」的說法,可以用「你知道來生是怎樣?你有把握嗎?」來動搖當事人的信心;對「死掉可以減輕別人的負擔」這種假好心的說法,可以用「死掉可能也會增加別人的負擔,如果白髮人送黑髮人,家人是不是更沒面子?」來反問當事人;還有「死了做鬼可以報復」的說法,可以用「死無對證,如果可以報復,現實世界就應該可以看到才對」這類討論式的方法來化解其內心的憤怒;至於那些說「自殺是自己的選擇」的人,則和他討論人的權利和責任,透過意義價值治療法、宗教心靈治療法來導正觀念。
十、搶救笑容,也搶救生命
自傷個案每個都是不同的故事,協助的方法也非常個別化:
不需再提醒他的傷痛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心理師李逸明表示,自傷獲救後重生的個案,通常會很後悔當初的決定,在漫長的醫療過程中,看到許多人力、物力投注在他身上,從前負面的想法會有所改變,對於生命的價值也會因此改觀。這類型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他、傾聽他,他已經經歷過大難不死,自己可以想通,不需要再提醒他的傷痛」李逸明認為:「這種個案需要的是在復建過程中有家人耐心的支持和關懷」。
找出他沒發現的優點
如果是因為感情問題而自傷的案主,通常會把分手一事看得很嚴重,以為分手就是世界末日,而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李逸明建議:「在他重生之後最重要的是協助他找出以前沒發現的潛能、優點,以重新建造新的自我價值、生命的意義:對於女性的案主,我們會引導他去發掘內在優勢,像是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一個溫柔體貼的特質。男性的話,可以協助找到他被需要的舞台會比較容易重建他的信心,例如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或是家人對他的需要…。」
個別性的協助
與不同原因的當事人相處也要用不同的方法。A型人格的案主,應該找人去建立長期的關係;生病很久的人,陪伴者要包容尊重他、陪他就醫,同時要防止被他責怪或過度依賴;自我強迫虐待傷害型,陪伴者需要剖解其非理性的思考、行為和要求,家人不要太早放棄,而是需要專業知識的訓練。
精神疾病患者,求助專業最重要
若自殺個案為精神疾病患者,求助「專業」最重要。專業的心理醫師才能夠給予有效的協助,家屬或當事人要就醫之前,可以透過詢問找到符合1.可以信任的,2.專長剛好是當事人需要的,例如專精範圍是婦女、青少年還是老人,3.近便的等條件的醫師。
另外一個重要的觀念是遵照醫師囑咐服藥,有些人已經去看醫師也拿了藥,可是因為剛開始時有一些副作用,感覺不舒服;有些人擔心吃了藥之後就會成癮,這些原因都會造成當事人抗拒服藥,或沒有規律吃藥,這就形成復原路上的絆腳石。
如何運用資源幫助當事人,家屬的力量很重要,國內在精神疾病醫療方面的衛生教育嚴重不足,如何對這個病有更正確的了解,獲得更充足的資訊,必須要靠家屬的努力。建議家屬可以找書增加知識;有些醫院有團體治療,專門針對家屬方面家族諮商、家族治療,就是要想辦法運用資源就對了。
精神方面有疾病的人,通常處在非常孤立的狀態,自己很想放棄,什麼都留不住他,要打破這種孤立,就是要想辦法跟這個世界聯結,而家人就是很重要的聯結。但是,也有些家庭關係混亂、糾結,反而給病人帶來很大的壓力來源,所以,要找到家庭中比較重要的關鍵人物,他是關心而且非常穩定,不會過度感情涉入。這個關鍵人物必須是態度開放,不涉入情緒,可以溝通的人,要有這樣的人作橋樑,讓當事人能夠慢慢恢復對世界的信心,不會完全放棄和世界的聯結。
第三節 從生死學的觀點看自殺
(本節作者:慧開法師。南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暨生死學研究所所長。)
ㄧ、前言
綜觀歷史,無論古今中外,自殺是人類社會中,從未止息過的現象。根據統計,於1990年,自殺在美國已經名列第八大死亡原因。及至1997年,在加拿大的某些地區,自殺甚至列為青少年的第二或第三大殺手。而台灣地區,也早在1983年,自殺就已經進入第十大死亡原因的排行榜。整體而言,不論國界,「自殺」一詞,早已從個人的生死抉擇演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的台灣,情況不但未見好轉,而且隨著政治、經濟與社會情況的變化,自殺率持續地上升,自殺者的年齡也不斷地下降,青少年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選擇以結束自我生命來回應問題的案例愈來愈多,甚至還有國中、國小的學生相約一同命赴黃泉。除此之外,青少年的問題還包括:吸毒、墮胎、飆車、械鬥…等等,但是以自殺事件對家庭、學校與社會所造成的直接衝擊最大。
有鑑於此,(在凍省之前的)台灣省教育廳決定自八十七學年度(1998年)起,在各國中全面實施「生命教育」課程。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在其就任部長(2000年)之後,也曾大力推動「生命教育」,希望青少年能透過生命省思與體驗教育,學習對自我及他人生命的關懷、尊重與珍惜。
二、自殺的理論探討
自殺問題的複雜,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多重因素與多度面向的行為。客觀而言,近代有關自殺的研究,雖然不乏各種探討自殺的觀點及理論,譬如: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梅寧哲(Karl Augustus Menninger)、艾立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施耐德曼(Edwin S. Schneidman)等人之心理學觀點,以及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社會學觀點等。然而,即使以這些觀點及理論來解釋單一的自殺事件,都還存有相當大的爭議,更不用說用它來通盤了解廣泛的自殺現象。
從另一方面來看,雖然說「仁者見仁,知者見知」,各家的觀點不一,但是也都有其獨特的見解與價值,也都可作為我們嘗試解析個別自殺事件與廣泛自殺現象的參考,因此了解這些自殺理論的基本內容,不論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從人際關係的社會學角度,從生物學或生理學的角度,還是從綜合性的觀點,對於從事教學與心理諮商工作的教師與輔導師們,還是有很大的助益。
三、自殺原由的分析
自殺事件,不論是對自殺者的家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大衝擊與嚴肅的問題,然而有自殺意圖的人,不會將「自殺」一事看成是「問題」,反而將之視為解決所有其他問題的「答案」。
從現象上來分析,成年人自殺的成因不外乎:經濟問題、生活壓力、家庭問題、婚姻感情問題、健康問題、憂鬱症…等等,至於青少年的自殺成因則可能是:課業問題與學習困難、升學壓力、親子關係不睦、與家人發生衝突、情緒受困、感情受挫…等等,實際上,這些都只能算是外緣或觸媒而已,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心理的困擾、痛苦與意義的失落。
根據人稱自殺學(suicidology)之父的施耐德曼(Edwin Schneidman)的觀點,所有自殺行為皆具有下列心理上的共通點:
(1)其共通的刺激源乃是其心理或心靈上無法忍受的痛苦。
(2)其共通的壓力源乃是其心理需求的受挫。
(3)其共通的意圖乃是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4)其共通的目標乃是終止其意識與心念。
(5)其共通的情緒乃是極端無助與無可奈何。
(6)其共通的內在態度乃是其矛盾的情感或思惟,一方面意欲終結生命,另一方面卻寄望被援救。
(7)其共通的認知狀態乃是緊縮或壓迫性的思惟,將自殺視為唯一的選擇。
(8)其共通的人際行為乃是其意圖的傳達,多數的自殺者會留下吶喊救助的線索或提示。
(9)其共通的行為乃是其逃脫或逃避的趨向。
(10)其共通的行為一致性或一貫性乃是終其一生所習慣的應對模式。
儘管自殺的行為有以上所述的共通點,其實每個自殺者都懷有其獨特的原因與動機,其間的個別差異頗大,但整體來說,除了無法承受心靈的痛苦之外,仍然脫離不了對自我生命錯誤的「認知」與「欲求」,這是共同於所有年齡層的自殺者,包括成年人與青少年在內。
四、結語
與其說自殺的行為是一種對生命中所面臨之壓力、挫折與痛苦的回應方式,不如說它是一種無法面對生命壓力、挫折與痛苦的下下策—生命的自殘。而最佳的預防與對治方法,就是對生命意義的自覺,唯有透過生命意義的啟發與教育,才能真正轉化與治癒自殺者對生命的錯誤知見與執著。
或問: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我的回答是: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意義,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勇猛精進地「活出」生命的意義。唯有透過自我生命的省思與對話,學習對自他生命的包容、關懷、尊重與珍惜,不斷地自我提昇生命的層次,生命的意義才能在其中逐漸地彰顯與實現。
講義最後有附錄三本書,都是老師的讀書摘錄。
一、《藥你生病: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
雷˙莫尼漢/艾倫˙凱瑟斯/著,張艾茜/譯。世潮出版,2006年6月初版。
(這本書在98年許禮安醫師主持的生死學讀書會,我有讀過。我的心得之一是:本書封面有四行字,說出本書的重點:「真實揭開藥廠的真面目,罔顧大眾健康一再販賣恐懼,讓您對藥廠的貪婪惡行,有更清楚的了解。」長達九頁的「前言---販賣疾病」就是本書的縮影。作者把他們的研究分成十個章節,說明這個市值五千億美金的製藥工業,以行銷活動開啟人類內心深處對死亡、衰老、疾病的恐懼,把身為人的定義徹底改變。藥廠最主要的目的是「賣藥給每一個人」,包括大部分的健康者。)
二、《把父母變健康---照顧父母小百科》
健康雜誌記者/著。天下雜誌出版,2005年3月初版。
三、《關於心理學的100個故事》
汪向東/編著。宇河出版/紅螞蟻發行,2007年4月初版。
---講義節錄完畢---
上課時,老師說人的體力是「江河日下」(江河日下是我的比喻),有人說:「50歲是一年不如一年;60歲是一月不如一月;70歲是一日不如一日;80歲則是一時不如一時啊!」。唉呀!我已經來到「月」字頭了。我的忘年之交跟我說:「一天只做好一件事就好了。」
我的筆記本有出現「民國初年閻錫山」,不知老師為何要介紹他。我在歷史課本認識他的,上網查,覺得有一「對聯」可以分享:
「抗戰前夕,閻錫山到江蘇無錫遊覽。有人撰一上聯,登在上海《大公報》上,徵求下聯。上聯是:『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此聯奇巧,很長時間無人能對出下聯,幾乎成了絕對。直至1942年,《大公報》記者范長江來到天長縣新四軍駐地採訪。他猛然想起數年前《大公報》上的征聯,頓生靈感,隨口對道:『范長江,到天長,望長江,長江天長。』該下聯中,同樣以人名、地名入聯,與上聯相對,十分工整,可謂天衣無縫。
第三節課我們看課外資料。
1.民國初年的楊森將軍,竟然是許禮安醫師跟榮民伯伯的信心治療法的橋樑! 您聽他怎麼說呢:
「我在民國82年到花蓮行醫。有一天,一位榮民伯伯很自豪的對我說:『我是楊森將軍的同鄉!』我回答:『我知道楊森將軍,聽說他老婆幾十人,子女有上百人。』就只是簡短的對話情境,我後來發現:這位榮民伯伯覺得我開的藥比其他醫師有效。
我怎麼會知道楊森將軍呢?就是讀過《古春風樓瑣記》,剛好腦袋只留下最重要的線索。一個人會承認誰是同鄉偉人,就表示他的認同,我猜榮民伯伯的自豪與男「性」能力有關。或許這位榮民伯伯經常掛在嘴邊講,但是可能沒遇到像我這樣回應的醫師,也許他心裡想:「這個醫師這麼年輕,竟然知道楊森將軍,應該是博學多聞,那麼醫術應該會不錯。」而我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醫療是「藝術」,而不是純「科學」,有時候就只是「信心」治療法,絕對不是我的醫術比較厲害。」
老師又說:最近讀完《民國趣典:100大人物的另類檔案》(蘇文/編著。遠流2003年10月初版「歷史新天地24」),裡面有兩篇關於楊森將軍(四川廣安人)的故事:「楊森妻子兒女眾多,多到妻子成『連』,子女將近一『營』。」(149頁)「楊森因子女眾多,自己又長年在外征戰,因此有時候竟搞不清楚哪些是他的小孩。」(150頁)
(我自己去google一下:
楊森一生有原配妻子1人、續弦妻1人、妾11人,兒子21個,女兒22個。
1977年(民國66年)5月15日,楊森在台北病逝。享年94歲(滿93歳)。
我想楊森將軍是長年征戰練就一身好體力,且珍愛生命,享受老天給他的美好人生。)
2.空中妙有,超棒的啟發,無限感恩。投影片→
無臂勇士遨遊天際飛向藍天(Touching the sky without arms) 潔西卡˙考克斯
患有罕見的先天性疾病,潔西卡天生就無雙臂。猶如每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小時候,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沒有手臂,為什麼自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異于常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儘管如此,潔西卡積極地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如:體操、舞蹈、聲樂等等…還經常參加大型的演出。
小時候,沒有雙臂的她常被人瞧不起、被排擠,經常氣得淚水在眼眶內打滾。因此,她把不滿的情緒和精力都發洩在各種體育項目上。潔西卡認為人生最大的挑戰不是肢體上的缺陷而是要學習如何面對別人恆久不變的觀念。
「我曾經很在乎路上的行人多看我一眼,或是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用腳吃東西。慢慢地,我學會了任何事情都要往正向思考;當我把這一切視為正向震波能量時,它們成了我最好的助緣,把我的心培育得更積極、更樂觀。」
父母親是潔西卡最好的典範與最大的支柱。「媽媽是我的典範,她常對我說你想做什麼就盡力去做吧!我一定支持你。」;「爸爸也從沒有因為有我這個有缺陷的女兒而流過半滴眼淚;由始至終他從不認為我是個犧牲品。爸爸是我的依靠,尤其是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刻;也因為有他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第一次學開車,真的很感恩當時技工特地為我做的改造儀。當駕駛技術熟練後,我決定把改造儀拿掉,學習像正常人一樣開車;現在我擁有的駕照是無限制型的。」
潔西卡畢業于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學士。每當她在加油站自行添加汽油時,她還是受眾矚目。潔西卡的日常生活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她可以在一分鐘內腳寫25個字、自己吹乾頭髮、化妝、戴上隱形眼鏡。
潔西卡,26歲時, 身高1.55米,突破歷史,成為第一個無雙臂的女飛行員。這位深具啟發性的女英雄,時刻散發著歡樂與幽默。去年的母親節,她獨自駕著小型飛機,機尾飄出一條橫幅上面寫道:「媽,您看,我不需要手喔!」那天,她獨立創下了約130小時的飛行記錄。
「有時惶恐源於無知與缺乏知識。我開始學習飛行時發現我的恐懼來自我的所知障。原來,宇宙萬物的惶恐來自於缺乏自信心。」
感謝她的自信、努力與理想,潔西卡經歷了一條漫長的路才走到今天。自從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講者後,她也參與了國際兒童截肢網絡,充當孩子們的指導老師長達5年。
潔西卡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孩子。「我知道要建立一個家庭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我將會是個好母親。」幽默的她笑著說:「最難的一關恐怕是在婚禮中新郎請求父親把新娘子的手交托給他吧!」
「雖然我沒有手,但這不代表它能決定我未來的人生路。一個人最大的憂慮不是自己是否能達到標準,而是自己能否有力量超越任何界限。人生需要一些困境的磨練才更能體會生命中動人的色彩。」
愈艱苦的人生愈能磨成美麗的鑽石。
而您
到底欠缺了什麼,才能展翅飛向藍天呢?
3.「時間的價值」。一個好棒的PPT!
它有「一整年」、「一個月」、「一禮拜」、「一小時」…的價值;而「一分鐘」的價值,就去問剛錯過火車的人;「一秒鐘」的價值,就去問剛閃過一場車禍的人;「百分之一秒」的價值,就去問奧運的銀牌得主。……
時間的價值→→→
花點時間工作,那是成功的代價
花點時間思考,那是力量的來源
花點時間讀書,那是智慧的基礎
花點時間戀愛,那是神仙的特權
花點時間歡笑,那是靈魂的音樂
花點時間遊玩,那是青春常駐的秘訣
花點時間與人結交,那是通往幸福之路
花點時間夢想,那能使你摸到天上的星星
4.你相信自己的眼?
(老師讓我們看一些圖,那是視覺錯誤,我覺得有視覺暫留的感覺。)
5.《放手就有桃花源》---游乾桂
工作了那麼多年,你是否覺得自己賺到最多的不是鈔票、而是壓力?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有些「非要不可」的東西,一定得緊緊抓在手裡才安心?但你有沒有想過,抓緊在手裡的一塊錢,永遠只是一塊錢;如果你放開手去接收、去享受、去創造,或許反而能得到更多?本書是游乾桂最新作品,作者這次從一般人生命中的重要課題「工作」為起點,引領大家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探索智慧、找尋樂趣,並進而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為自己打造一座美麗的心靈桃花源。工作雖是大多數人在生命中「不得不」面對、投入的處境,但我們應該如何在現實所需與生命願景之間取得平衡調適,既能樂在工作、也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向?想要投入自己熱愛嚮往的工作,除了學歷證照,你還需要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與專業素養?當你從工作中獲得了財富、榮耀與成就,你又該如何繼續往下邁進,真正成為駕馭生活的幸福高手?這是游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探索、思考的課題,願你也能在這本書中為自己找到打造桃花源的方法,在放手之後抓到更多的圓滿與幸福。
今天的講義和課外資料,讓我收穫滿滿、滿滿……
甜甜 完成於103年12月17日上課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