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二十一世紀生死課》摘要與心得

111年7~12月[慢活樂齡 . 善生安寧]讀書會要讀6本書, 這是12月讀的書。

      閱讀《二十一世紀生死課》摘要與心得

   (Modern Death: How Medicine Changed the End of Life)

        海德・沃瑞棋(Haider Warraich)/著。 朱怡康/譯。

                    行路2018/12/05出版

內容簡介

    隨著細菌感染知識的增長、公衛系統的建立,以及麻醉與疫苗技術的發展,醫學在1850年代之後終於成了一門科學,它徹底顛覆了人類過往經驗,目前看來也不會走回頭路。世界各地的預期壽命已長足增加,我們與慢性病共存的失能歲月卻也逐漸拉長,死亡的原因、地點、時間及過程,更是與幾十年前截然不同。死亡的形貌幡然轉變,我們對它的了解也需從頭來過。

    海德・沃瑞棋醫師承繼醫界對生命與臨終的思索,從細胞之死到死亡的本質定義談起,擴而論及死亡的生理機制、死亡社會學、拒絕心肺復甦術(DNR)、腦死與心臟死(死亡定義)、死亡與宗教、重症照顧者的重負、醫療代理人問題、安樂死/自殺/醫師協助自殺,以及死亡與社群媒體等廣泛議題

    除了自身臨床服務時的遭遇,作者還以寫論文的精神去經營各章,全書對文學、神學、判例分析及科學知識信手捻來,而且橫跨演化生物學、醫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觀點,統計數據與佐證資料充足,深具說服力,企圖心直逼努蘭經典之作《死亡的臉》,刻劃細膩不遜葛文德《凝視死亡》,是探討當代生死學與臨終醫療的必讀之作

         (資料來源:本書封底)

各界好評

    除了蝴蝶頁6篇外,書的第2頁到第5頁也有12篇名人好評推薦。

這本書有十三章,最特別的是在「目錄」下有「各章內容提示」引文。

目錄

謝詞 

我的病人躺在床上進入彌留,他的家人都圍在身邊。我是房裡年紀最輕的一個,但每個人都望著我等我發話。他們的人生閱歷遠勝於我,但對於死亡,他們所知有限。為了他們,為了無數容我陪伴度過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的人,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其他醫護人員,但願這本書能讓我們更有準備,更知道如何幫助他們。但願它好好講出了一個故事——一個我們時代無比重要的故事。

第一章 細胞之死

生醫的進展,使我們對死亡的認知在上個世紀經歷了劇烈演進。目前已知細胞的死亡機制主要有三:凋亡、壞死,以及自噬;三者都有重要的形上意涵。細胞和我們一樣抗拒老化,但損害已難以彌補時,它們更懂得審時度勢,汰舊換新以延續生命;細胞層次的「長生不死」就是癌症。促成死亡的許多機制,對維繫生命也同樣不可或缺,對個體來說是如此,對整個生態系來說也是。我們與老化、疾病與死亡的對抗,帶來的後果就跟細胞企圖不死一樣,它們已深深撼動了經濟與社會結構

第二章 抗死延生的戰爭

一八五年代之後,隨著細菌感染知識的增長、公衛系統的建立,以及麻醉與疫苗技術的發展,死亡的神祕色彩逐漸淡去,醫學終於成了一門科學,它澈底顛覆了人類的經驗,目前看來也不會走上回頭路。世界各地的預期壽命已長足增加,我們與慢性病共存的失能歲月卻也逐漸拉長。現在,美國人大多是被慢性疾病一點一滴磨蝕殆盡——大多數慢性病恐怕不是因為醫學未能阻擋死亡,反而是因為醫學防守得太成功。人瑞是現今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年齡組,這個現象也引起一些相當有趣的演化課題。

第三章 死亡今何在

如今安逝於自家臥榻已是難得的福份。死亡「醫院化」是大多數工業化經濟體的普遍現象,這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列為重要問題。這種趨勢的成因複雜,涵蓋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心理等諸多層面,只有少數和醫學、健康或疾病本身有關。死於何處與疾病性質和失能部位有關,也深受婚姻狀態影響,另外醫療服務取得容易也是把雙刃劍。以往儘管死亡機構化的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卻看不到病人和他們的觀點,如今在家去世的呼求和玉成其事的努力,漸漸在促進醫療品質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四章 拒絕急救的一課

一九五年代,伊布森為了幫助小兒麻痺症患者呼吸,設計出一套人工呼吸器,他在醫學期刊發表這項成果後,全球醫院爭相仿效,它也成為加護病房照顧呼吸困難病患的標準程序。一九六年,庫文霍芬、裘德和尼克鮑克發表論文,一舉整合現代CPR的三項要點(供氧、體外去顫與按壓胸口),此後不僅急診醫療如虎添翼,連大多數人生命結束的方式都發生改變。然而,醫學固然強化了我們的生存能力,卻也開始侵犯人類死亡的權利凱倫・安・昆蘭的父母為了讓醫師停止治療,提出訴訟,這件時代大案成了「死亡權」運動的先聲。

第五章 重劃生死之界

心臟向來被視為生命之所繫,但新的技術進展(如呼吸器和心肺復甦術)嚴重挑戰死亡的定義。二十世紀上半葉,探索生命跡象的重心從心肺轉向大腦,但一九二年代漢斯・伯格記錄下人類第一份腦電波圖後幾十年,腦電波圖透露的生死線索始終無人能識。安慰劑效應研究先驅亨利・畢契爾曾撰文探討「無望恢復意識之病患」的倫理議題,論及死亡時間該怎麼訂,爾後受哈佛醫學院之邀成立委員會,該團隊發表的結論對死亡在社會、法律、醫學、哲學等各層面帶來深刻影響,並且讓「腦死」一詞舉世皆知,不過部分委員會成員與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默里都因「腦死」一詞可能引發爭議,表明反對……

第六章 當心跳停止

隨著麻醉技術和衛生條件有所進展,外科醫生獲得夢寐以求的珍寶——時間,爾後手術領域大幅拓展,連移植人體器官都不再是空中樓閣。這不僅顛覆自古以來的死亡概念,也迫使醫師重新思考該如何客觀地界定死亡,並面對隨之而來的倫理與法律後果。由於器官越是新鮮,移植手術就越可能成功,為了保障病人不受外科醫生覬覦,也為了防止死亡扭曲為器官爭奪戰,美國於一九六八年通過的《統一器官捐贈法》和後續修訂都明確宣告:只能從已經死亡的人身上取得器官(死後捐贈原則)。

第七章 六合之外

雖然乍聽之下相當違反直覺,但死亡在過去難以預測,反倒使人更不懼死。如今在已開發國家,絕大多數人都能活到過去認定的高壽,於是人們也開始依照現代預期壽命規劃人生,這可能使現代人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更恐懼死亡。醫學在短短幾十年內迅速疏離化和世俗化,它促成的死亡生態變化,是人類比以前更恐懼死亡的另一原因。雖然年齡、性別、病情、種族和社經條件都會影響病人的決定,但宗教信仰往往一枝獨秀,獨立於其他因素而直接左右思考方向。若想化解對死亡的恐懼,便不能不談宗教與靈性追求的作用

第八章 照顧之擔

不過幾十年前,慢性病並不普遍,長期失能的人極少,照顧老人和臨終病人並不是什麼負擔。然而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會有越來越多人得陪伴至親走向苦候已久的死亡。根據美國的調查,五分之一的照顧者最後決定辭去工作,在志願照顧過程中耗盡大半積蓄的人則多達三分之一。在這段步步煎熬的過程中,照顧者逐漸化為「隱形患者」,但他們不在醫療機構業務範圍,其需求也常無人聞問。照顧者還必須面對另一大考驗:很多病人即使大限將至,仍不願好好談談臨終選擇。所幸已有越來越多人領悟:關於臨終選擇的對話,其實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對話

第九章 斡旋死亡

「醫生,如果這是你媽媽,你會怎麼辦?」這是病人的至親能向醫師提出的最精明問題之一,卻也是最沒幫助的。設立醫療代理人制度的目的,正是希望能藉助他們對病患的認識,了解病人在個人、靈性、醫療、倫理等各個面向的偏好與價值觀,從而試著判斷病人在當前情境中可能作何選擇。代理人的立場之所以艱難,常常是因為病人自己都不曉得該怎麼處理將來的問題。代理人就像資源、情感與智慧的槓桿,集眾人之力推動醫療進程。只是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最能看出彼此分歧的時刻,莫過於協調其中一員該如何走完最後一程。

第十章 家屬為何失措

醫師與病患家屬衝突是相對晚近的問題,從某個面向來看,它甚至堪稱病患自主與共同決定革命的最大成就。醫病之間種種扞格裡,很高比例的摩擦與應否採取維生治療有關。對於是否該讓病患接受更具「侵襲性」的治療,代理人傾向接受的比例是醫師的六倍,他們經常偏離自己的角色,不以病患的心願為己任,反而用自己認定的最佳利益和價值觀來下判斷。醫生熟悉倫理原則,理論上也應該更為客觀,但他們為什麼還是時常提油救火激化衝突呢?主要原因常常是溝通技巧不足

第十一章 死之慾

十九世紀之後,安樂死議題才從哲學家的講壇走向病榻,然而關於死亡權的論辯也摻入另一個邪惡得多的概念:殺人權。率先鼓吹積極安樂死的一直不是醫生,但當時醫界卻進行更敗壞世風的勾當——優生計畫。優生運動在二次戰後歸於沉寂,但這段歷史讓很多人一聽「安樂死」就想起「優生計畫」。於是,關於安樂死的論辯時常變成宣傳戰,一方不斷給安樂死扣上「優生」、「催命」的帽子,另一方則千方百計撕下安樂死的標籤。荷蘭是現代安樂死的聖地,該國幾十年來的研究與調查,讓我們有機會一探普遍接受安樂死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其經驗彌足珍貴。

第十二章 拔插頭

一九九七年《尊嚴死法案》通過後,奧勒岡州衛生部持續進行調查,嚴謹收集數據,十六年後發現,當初的很多疑慮實屬多心。安樂死合法化後,臨終照顧反而更受重視,醫師也比以前更意識到自己對臨終病人的責任。現在,醫師已逐漸能把臨終過程處理得平和順暢,一大原因是:對安樂死等議題的關注,已逐漸轉向如何幫助病人好走。

一九八九年四月,魯迪・里納瑞帶著手槍衝進兒童加護病房,想讓他受盡折磨的兒子獲得解脫。魯迪後來被以謀殺罪起訴,但在公眾輿論的法庭上卻成了英雄,他對提醒大眾臨終照顧議題重要性的貢獻,可能遠遠超過大多數生命倫理學家。像魯迪這般戲劇性的事件,在八年代晚期屢見不鮮,那是革命的年代,美國人起身反抗的,是能讓自己永生不死的機器。有位醫師的話精準點出了時代氛圍:「『維持生命』成了『延長死亡』,病人康復不了也死不成,他們成了科技的囚徒。」

第十三章 #上網談死

我們醫界的人總在嘗試新器具、新處置和新藥,對新溝通方式一直卻步不前,結果是:病人能徵詢醫生的唯一管道就是掛號求診,甚至等到病重了才被送進醫院。現在,大眾已開始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等全新工具,分享自己對死亡最私密的看法。雖然醫生私下也會使用社群媒體,但很少有人把新媒介用在工作上。不論怎麼評價數位連結對社交生活的影響,數位科技的確對臨終者具有潛在益處,醫界目前才剛剛開始感受到社群媒體的好處,也逐漸發現這種新媒介有益於協助末期病人

 

    讀完這本書,覺得有兩篇好評,寫得很貼切:

「沃瑞棋對人類死亡的歷史作了詳盡而豐富的研究,在此同時,他也完全沒忽略死亡在今天的幾個主要特點——否認、不平等、過度治療和機構化。在人口逐漸老化的此刻,醫療技術的快速進展持續改變健康照顧的樣貌,而醫生就是我們最好的探路者和引路人。沃瑞棋這本書內容豐富、全面而完整,是死亡議題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

——安・紐曼(Ann Neumann),《理想的告別》作者

「海德・沃瑞棋醫師堪稱當代維吉爾,引領我們走過複雜而混亂的現代死亡之旅。他聰慧過人,思考深刻,卻又謙虛誠懇,一步步揭開CPRDNR、腦死和怠速代號的奧祕。他也點出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大多數醫院裡,死亡都是由最年輕、最缺乏經驗的醫生處理。最重要的是,沃瑞棋醫師諄諄善誘,再次提醒我們顛簸不破的道理:在人生盡頭,與親人同在、與知交同在、與清明同在,才是最重要的事,不論現在或未來都是如此。」

——安娜・萊斯曼(Anna Reisman)醫師,耶魯醫學院醫學人文計畫主持人

         作者在本書最前面謝詞的第一段就寫出他為何要寫這本書:

「我站在病房,我的病人躺在床上進入彌留,他的家人都圍在身邊。我是房裡年紀最輕的一個,但每個人都望著我等我發話。他們的人生閱歷遠勝於我,但對於死亡,他們所知有限。我就在那時動了寫這本書的念頭,為了他們,為了無數容我陪伴度過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的人,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其他醫護人員,但願這本書能讓我們更有準備,更知道如何幫助他們。」(p.16)

         在第一章<細胞之死>,我看到醫護人員如何做插管、接呼吸器:

「一名護理師已經拿著注射劑就位,裡頭是乳白色的麻醉劑異丙酚(propofol),我點頭示意請她注入。雖然這時兵荒馬亂,她還是一樣謹慎細心,先用生理食鹽水沖過點滴管才注射進去,接著再清洗一遍。異丙醇注入後,我們繼續按著病人,等他全身肌肉放鬆。兩分鐘過去了,我們知道得用更強一點的藥,於是又注入一次麻醉劑。他的頭總算後仰,不再頂著我的手臂,他的眼睛終於渙散地望著天花板,不再死盯著我。我們收了力氣,讓他直挺挺地躺下。他呼吸停止,呼吸治療師透過面罩給他氧氣,一等他血氧濃度(oxygen levels)到達百分之百,我就得快馬加鞭把管插好——在他血氧濃度掉下來之前,我只有幾秒鐘的時間。

          我讓喉鏡葉片通過他的舌頭,並順勢把舌頭壓下,接著把病人的下巴抬高,希望能順利看見我的目標——聲帶。可是他的舌頭實在太厚,我怎麼扭轉手腕都看不到。我另一隻手拿著氣管內管,心裡十分著急,但更不願盲目亂插。到了這時,我的指導醫生已經有點不耐煩了,直跟我說我手腕還彎得不夠。我越過肩膀瞥了一眼監視器,他的血氧濃度已經掉到八十。我定一定神,把葉片又往裡探了一些,幾乎把他的頭帶離床面,總算找到粗厚的聲襞(ㄅ一ˋ),灰白有如乾裂的嘴唇,周圍是一層布滿微血管的膜。我抓起J形氣管內管,一口氣彎進病人的喉嚨,往聲帶中的黑孔一伸——成功!我把仍呈J的金屬通條抽出,呼吸治療師立刻把氧氣面罩重新戴上,為內管中的氣囊充氣以防空氣溢入。大家摒棄凝神留意是否有內管通入胃部而非肺部的跡象。呼吸治療師隨即擠壓甦醒球,謝天謝地,隆起的是胸部而不是腹部。一名護理師把聽診器按上病人腹部,確認沒有聽見氧氣罩傳來的氣音。雖然病人此時遠遠沒有脫離險境,但他至少氣管暢通了。我鬆了一口氣,抬眼一瞧,護目鏡已起了層霧,手術帽也已浸滿汗水。」(p.2324

(在註釋的第1 個譯註寫:這一段關於插管用具及過程的細節,是參考以下兩個網頁:(1)消防署《消防電子報》:goo.gl/iGIZIQ(2)馬偕醫院醫學教育部:goo.gl/ys09Vv)

          作者也在這章說疾病和老化是我們無法長生不死的原因:

「雖然長生不死只是概念,但以此為起點,還是能好好思考人為什麼無法長生不死。疾病顯然是首要原因。但持平而論,在我們與疾病的漫長戰爭裡,疾病只是我們延長生命的小阻礙,它也許行蹤詭秘,也許刁滑難纏,但並不是毫無破綻的對手。真正讓人無計可施的大敵是另一個,它就內建在生命之中,也時不時在背後放幾支冷箭,讓我們坐立難安,它是——老化。」(p.3738)

第二章<抗死延生的戰爭>中,我看到:

「現在,美國人大都不是死於傳染病、暴力或其他迅速致死的原因,而是被慢性疾病一點一滴磨蝕殆盡。我們怎麼會陷入這場暗黑版的打地鼠遊戲?為什麼擊退某些疾病的結果,卻是一頭撞上其他健康問題?當然,有些問題是因為後天失調而起,例如飲食習慣不佳、吸菸、濫用藥物等等;有些疾病是隨新診斷標準而浮現,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憂鬱症和某些精神疾病;也有一些疾病確實是前所未見的新挑戰,例如愛滋病。不過大多數慢性病恐怕不是因為醫學未能阻擋死亡,反而是因為醫學防守得太成功,畢竟我們的弔詭是活得夠久,久到能得這些慢性病。」(p.5455)

第七章<六合之外>,篇幅很長,它在說宗教與靈性對病人的影響。

「雖然宗教並未滲透美國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但它依舊和死亡與臨終密不可分。在醫學與宗教漸行漸遠的同時,病人卻越來越傾向在醫學之外尋求支持,在病痛加身時尤其如此。」(p.199)

「有些學者則精心梳理相關學術文獻,試圖為靈性畫出範圍:他們查閱將近一千篇研究靈性的論文,從中挑出不同作者對靈性的定義,再予以綜合。最後整理出靈性的主要特徵,將它概念化為:『一套持續推進且有意識的過程,以兩種超越行動為特色,一種向內深入內在,一種朝外超越自身。』(p.208)

「在人生將盡時,宗教和靈性或許是病人唯一能尋求慰藉之處。相對於讓肉體保持安適,病人通常更想知道意義何在。他們渴望了解自己為何受苦,可是醫學往往無從提供答案。於是,病人常想在宗教和靈性裡尋求慰藉,而在病情持續惡化、治療選項日益減少之後,他們對宗教的依賴也越來越深。⋯⋯《刺胳針》上有篇論文也說:靈性滿足最能幫助臨終病患不受絕望之苦,也最能讓他們不致產生自殺意念或想加速死亡。」(p.208209)

          讀到第八章<照顧之擔>,我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有過「甜美」的照顧負擔。作者也舉出許多他自身在臨床服務時遇到的個案。

「從遠古時代開始,為病弱者提供照顧與安慰的向來是家人。可是,現代醫療照顧內容繁複得多,與家庭以往為患病家人提供的照料大為不同。由於照顧病人的負擔越來越重,疾病如今不只折磨病人,也常常進一步拖累病患親屬。現在的照顧者往往隨時待命,日以繼夜為病人管灌餵食、換尿片、注射抗生素、購買醫療用品,而且經常前路茫茫,了無寧日。從歷史上看,孤獨赴死者本來就少之又少,死亡現在則如漩渦,一股腦兒地將死者身邊的人一起吞沒。」(p.246)

故事開始了:

    84歲的道格拉斯太太在家庭野餐中朝自己開了三槍,奇蹟似地從自殺中身還,在醫院醒來時,她鬆了口氣——她總算卸下了照顧她86歲的丈夫的擔子。他們的兩個女兒就住在家附近,但是她還是獨立擔起照顧之責。無止境地照顧風燭殘年的老伴,卻又從沒得到應有的肯定,她早已感到生不如死。她後來坦承已經想自殺兩年了,而光是想到還有自殺這條路可走,她都覺得稍感安慰。

          還有陪老先生來看診的年輕妻子,罹患了一種極具侵襲性的腦部腫瘤。這診斷無異於死刑判決,她完全不知如何面對,更不曉得該怎麼配合治療——她全部心力都用來照顧丈夫了。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使她已費盡心思要照顧好年老的丈夫,她還是唯恐自己力有未逮,沉重的罪惡感壓得她喘不過氣。她說:他之所以娶我就是希望老來有人照顧,哪有他反過來照顧我的道理?

          羅伯玆太太診斷出胰腺癌,目前根本沒有治癒機會。她每次因為感染、腹瀉、嘔吐、脫水而入院,但每次出院,她都直奔家中照顧丈夫,因為丈夫已經虛弱到必須臥床。他們有兩個孩子,可是很少過來探望他們。羅伯玆太太每天都得花上十個鐘頭照顧丈夫,但她無怨無悔:「我絕不會停手,因為這不是照顧,而是我對他的承諾。」當照顧者者也成了病患,他們病得越重,也就越擔心無法照顧好心愛的人。

          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在美國,高達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有擔任家庭照顧者的經驗。可以想見的是:在死亡過程不斷延長的今日,會有越來越多人必須陪伴至親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送走他們向苦候已久的死亡。而對於死亡加諸現代照顧者的重擔,我們才剛剛開始覺察而已。(p.248250)

這章還有更多照顧者的故事。

不過,最悲哀的或許還不是照顧者忽視自己的健康,而是連醫療機構都忽視照顧者的重擔。照顧者不在醫療機構業務範圍,他們的需求也常無人聞問。(p.253)

照顧者的擔子的確很重,但在病人步向人生盡頭時,照顧者還有另一向考驗必須面對。那就是一項艱巨任務——和病人討論臨終照顧計劃。

          第十章<家屬為何失措>,我看到 CPR:

「長久以來,醫務人員一旦意識到病人性命垂危,而且死亡過程可能慘不忍睹,他們便拉起布簾、關上房門,請病患家屬暫時離開,然後繼續進行他們與死亡的戰爭。對絕大多數希望醫生『盡一切努力』的病人來說,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幕往往是醫護人員手肘打直、手掌緊握,用力按壓他們的胸部。這幅畫面著實令人震撼,可是昏迷瀕死的人感覺不到,就像他們對身上無數的針孔和臉上的氧氣罩也無動於衷。不必多加解釋,我們也能了解醫師何以不想讓家屬看到這一幕,這最後一搏充滿暴力、絕望以及慌亂,沒有醫生想讓家屬留下終身夢魘。

    醫師反對家屬在旁觀CPR的原因有二:第一,CPR本來就夠讓人手忙腳亂,家屬在旁可能更礙手礙腳;第二,醫生不想讓病患家屬留下心理創傷。(p.308309)

          我似乎隱約看到我爸爸在病房被醫生做 CPR的畫面! !

第十一章<死之慾>,是在說「安樂死」。

    「安樂死」和「醫師協助自殺」常被混用,但兩者之間有重大區別:

安樂死是醫師親自造成病人死亡,醫師協助自殺則是醫師提供病人自戕工具(通常是開立致命劑量的鎮靜劑),由病人依其意願自我了斷。安樂死的歷史和傳統遠比醫師協助自殺古老,後者是相對晚近的產物,強調的是病人自主。(p.320)

本書的第334頁有七個案例的生命故事,有助於我們了解什麼樣的人會尋求安樂死。

第十三章<#上網談死>,是說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

「數位科技對臨終者具有潛在益處。至少我的看法是:與目前研發的許多尖端醫療相比,網路也許更能舒緩面對死亡時的存在焦慮。

醫生向來有很多盲點,但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或許就是對病人在醫院外的人生一無所知。對醫生來說把病人當病人看待的確十分重要,但如果能認知到病人也有自己的人生,現在只不過是困在他們完全不想待的地方,對了解病人一定非常有幫助。醫界目前才剛剛開始感受到社群媒體的好處,也逐漸發現這種新媒介有助於協助末期病人。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計劃打算,不只運用社群媒體強化病人的人際連結,也把它應用在實際醫療照顧上。」(p.374)

          在這章我看到作者的用心把新科技運用的對病人的協助,我也學到「活到老,要學到老」。

          這章還有這麼一段話:「意識到自己必有一死,不僅能不再對死亡望而生畏,還能讓我們更加仁慈。有項研究顯示:越常思索死亡的人,越樂於參加利他無私的行動(如捐血)。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思索死亡能讓人更願意樂捐,並增加感恩之心。最後,有點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思索死亡居然能減輕壓力,而研究證明壓力減輕能讓人更健康、更長壽。」(p.379) 我把它當作心得的結尾。

           這本書是我讀過最多人推薦的好書,書中豐富的醫學的資料,對我來說隔行如隔山,但是我很認真地讀完它,也有一些收穫和心得,與您分享!

                   甜甜 完成於 111122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