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越語言的力量.jpg 100年[百年生死安寧讀書會]共讀12本書,這是第11本.

閱讀「超越語言的力量---藝術治療在安寧病房的故事」心得

作者:呂素貞。    張老師文化出版,2005年9月

    在還沒退休以前,朋友寄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叫做「媽媽的臉」,當時我不知道作者是誰。97年9月下旬,參加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藝起觀心」課程,由基金會副執行長呂素貞老師授課,在兩天的團體課程圓滿結束時,我們都收到這本《超越語言的力量》當禮物,當我看到第一篇「喪親的小傑」是我以前看到的「媽媽的臉」時,才知道我巧遇作者耶!還聆聽她上課,接受她親自對我做「藝術治療」,當時我失去摯愛,還未滿五個月。我是為療傷而來,老師也讓我感受到藝術治療的力量。

    這本書有四位教授、兩位美術療育師誠摯推薦,其中有三位教授各寫一篇<推薦序>,作者一篇<自序>,再來是十個生動的藝術治療故事,後有兩篇<後記>和一篇<附錄>---「Q&A:意外創傷兒童的藝術治療」。我覺得很特別,也賞心悅目的,是書的每一頁數碼旁都有不同的小插畫,來配合每個主題。

    趙可式教授說她抱病也要讀完它,也相信大家讀完後一定不會後悔,花了少許時間,卻享受了一次藝術的心靈饗宴以及洗滌,所以她的主題是「一場藝術的心靈饗宴」。她有五項心得:1.終於懂得什麼叫做「藝術治療」。2.專家一伸手,境界即不同。3.「藝術治療」最重要的媒材,是「自己」。4.失敗的案例更顯出人世間的真實面相。5.每一位安寧療護的從業人員必讀之書。(p.5~10)

         林綺雲教授寫推薦序是被「藝術治療」的內容所吸引,在她的內心深處期盼臺灣未來的社會,藝術創作能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能在藝術生活中養心,或透過藝術治療療心;臺灣的大學院校能培養本土化的藝術治療師,可以在前人奠定的文化基礎上融入西方的治療理念,使藝術治療在我們的社會生根、成長。她的主題是「藝術的牽引,找到回家的路」。(p.11~15)

   賴明亮教授以「尋找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做主題寫推薦序。他說:「呂老師在本書中以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藝術治療做了極佳的詮釋。」他認為我們安寧團隊要用「我們和病人共同來編織彼此的生命」的態度來服務病患,而不是擺著「助人者」的姿態;並期待安寧團隊都可以是協助病人及家屬安渡彼岸的彩虹。(p.16~21)他說「或許這工作困難艱苦」,但我覺得團隊要認真去學習,用愛來搭起這座美麗的彩虹。素貞老師說:「彩虹不就是信心、希望和愛嗎?」(p.150)

       從作者的自序「傳播藝術治療的種子」中,我看到這本書的摘要。作者強調:藝術的療效絕不能只靠欣賞大師的傑作而產生,每個人都可以喚醒沉睡的藝術本能,找回心中創作的熱情,藉由這樣的實際體驗,我們才真能了解藝術治療的力量。」(p.23)書裡的案例,由實際體驗找回心中創作的熱情,我也有這體驗,真的被這股力量震撼到!尤其是我在上她的藝術治療進階班「藝啟定心」時。她又說:「我在書中藉由十個案例來說明藝術治療是什麼。所選取的案例集中在安寧病房,包括美國臺灣、病人與家屬,年齡從六歲到七十六歲,性別有男有女,可以說他們都處於一個危機的狀態,而描述藝術治療介入的情形。」(p.23)接著她寫出每個故事的重點與探討:

「第一篇小傑的故事,重點在於心理創傷,這種傷痛是看不見、說不出又無法碰觸的,我將說明如何運用非語言的方式來面對與處理。」

「第二篇阿眉的故事裡,探討的重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創作天賦,真的是每個人都能畫嗎?將重新檢視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

「第三篇潘妮的故事,探討的是人的防衛機制,唯有在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之後,病人與治療師才可能形成治療的同盟關係,而真正的治療工作才能進行。」

「第四篇阿雄的故事裡,一對最純樸木訥的夫妻,透過隱喻故事的創作,終能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界,探討的是:在治療中任意去分析圖畫,有時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相信病人藉由創作與分享的過程即產生了療效。」

「第五篇海倫的故事裡,探討了一個迷思:病人只要接受藝術治療就會比較快樂。事實上未必,心理治療猶如動手術,它的成敗有賴各種條件的配合,也很可能是一個極痛苦的歷程,成敗與否,病人本身的勇氣與毅力是重要因素。」

「第六篇勇士阿強的故事更讓我們深入探討:一個人是否必須找到此生的價值才能放手、平安離去?是否『朝聞道,夕死可也』?治療技術的運用又該如何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

「第七篇威廉的故事中,一位漸凍人在只剩下眼球能動的情況下,還能享受大自然的美與人世間的愛,探討一個人在困境中如何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第八個故事裡的小克莉絲擄獲人心,使治療師差點迷失,探討的是,藝術治療師在養成訓練中必須培養自知之明的重要,而從事心理治療工作者該如何自我覺察、穩定情緒與保持平衡。」

「第九篇彼得的故事是一個完全拒絕自我的案例。病人是否願意面對真相,其實也是他個人的選擇,探討『自己』可以是最大的敵人。」

「最後一篇將比較東西文化的差異,以及探討心理治療如何本土化、目前藝術治療在台灣的現況、未來可能的走向與願景。」(p.23~25)

讓我很認同的是她認為「藝術治療師除了專業的知識和技巧之外,更需要擁有開放的心胸、寬闊的視野與自知之明,重點是:藝術治療師必須藉由持續不斷的創作,才能確保個人的身心平衡與工作的良好品質。」(p.25~26)身為安寧家屬和志工的我,是用寫日記來療傷與學習如何過每一天。

    因為真實,所以美麗動人。這10個故事以第一篇「喪親的小傑」我最熟悉,多次看過文章和它的動畫。小傑6歲就要變成孤兒,命運之神真會捉弄人,好在他有愛他的舅舅;幸運之神也眷顧他,讓他遇到素貞老師。文章中躺在棺材的媽媽,她的臉,化妝後變得好漂亮喔!看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先夫入殮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也說要幫他化妝,可是事後我兒子很疑惑地說:「他們不是要幫爸爸化妝嗎?」後來我才知道我們這裡,男生是沒有「彩妝」ㄉ一ˋ~~~

    第四篇「袋鼠與阿雄」我好感動。阿雄陪著癌末的妻子在醫院接受安寧療護,藉著阿雄的畫,大家一起幫助妻子做生命的回顧與分享;阿雄也藉由彩筆訴說著那種無法說出口的、對妻子的情感與不捨。妻子彌留時,阿雄畫出迷路的袋鼠媽媽,他取名為「救命在哪裡?」呈現出他內心最深層的悲傷、慌亂、無助與迷失。妻子死後,他在等家人來幫忙之時,花了兩個半小時,由心慌意亂到心定,圓滿了這張畫,也找到生命的出口。此時我在安寧病房陪伴親人的種種,歷歷在目,那時陪伴我們的是最愛的輕音樂和家人的旅遊照片。

    第七篇「漸凍人威廉」讓我向他學習到,要常常讓自己沉浸在大自然中,被天地之氣所充滿,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去面對嶄新的每一天。

呂素貞老師.jpg 溫柔美麗的呂素貞老師 

    每次讀到故事中素貞老師陪伴病人或家屬做創作時,我眼前浮現的是老師那對睿智的雙眼,以及耳邊依稀彷彿聽到她柔美的聲音。書中看到透過藝術治療的創作,讓小傑走向復原之路;在阿眉身上見證到藝術的力與美;讓潘妮看見真實的自己、尊貴的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懂得珍惜與尊重個人的生命;給阿雄找到了生命的出口,終能帶著妻子的肉體與靈魂一起平安回家;令海倫全身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放鬆與平靜;使勇士阿強表現他那不凡的生命智慧;使得威廉能沉浸在過去的美好時光,讓現在的生命更加豐富;而讓克莉絲能做自己---12歲的小女孩,以及能面對日漸走向死亡的母親;讓彼得引發和碰觸內在的情感,但他不想,因為他認為這樣會活得很辛苦;最後的老兵先生,因不適任的家屬阻撓,讓他無法盡心創作,終將留下無法解開的謎!

    從這本書可以看到素貞老師對藝術治療的用心和功力,也可看見她的愛心和耐心。在第219~223頁「他山之石」寫到美國安寧醫院陪訓、善用義工的方法,我們安寧志工很可以學習他們的態度和用心。

   《後記一》安寧病房的病人除了痛苦與哀傷之外,還能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黑色幽默」來調侃自己,例如題目是「有什麼好擔憂?」就這樣寫的:

有什麼好擔憂?如果你是健康的。但如果你病了,那麼就有兩種可能:

(一)如果會痊癒,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二)如果你會死,那麼就有兩種可能:

1.如果你死後上了天堂,那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2.如果你下了地獄,那麼你會忙著和親朋好友握手寒暄,你根本就忙得沒有時間好擔憂;

所以,有什麼好擔憂的? (p.230~231)

至於對藝術治療有興趣的人,要如何進入這個領域,那就請看<附錄>

「Q&A:意外創傷兒童的藝術治療」

      隨著醫療自主權的宣導,大家都想善終,也很想有美好的臨終關懷,無論您是即將走入善終或是正在受苦中,我想「藝術治療」會是個很nice的療遇!

      甜甜 寫於100年11月20日

※療遇,在禮安醫師的課堂上聽過,是他的指導教授余德慧老師的著作《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療遇,他寫的英文是healing encountering。我在網路的人文臨床療癒教學研究社群,找到「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有如下的解釋:運用人文素養(來自宗教學、人類學、人文心理學等社會科學,乃至文學、藝術與哲學)受苦者的現場,緩解各種受苦的折磨,以增進療遇(encountering healing)的可能性,是我們深切盼望的。此處有兩個關鍵詞必須交代:(一)受苦(suffering)的範圍:從人文學領域來界定「受苦」,不僅在於生理疼痛,各種精神、心靈的困厄亦屬之,乃至於社會性的受苦(social suffering),如被歧視、文化弱勢、遭遇坎坷、橫遭劫難皆是;(二)療遇:我們認為,人們相遇就有可能觸發關懷,療傷止痛的過程就會發生,故曰:「遇而療之」。

後記:我會在甜甜的雲端之家,擺三篇我上素貞老師的「藝術治療課」與「藝啟來玩」的記事與寫情。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