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十四講 展開[生死學十四講]  

102年[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讀書會,要讀10本書,這是第8本。

閱讀《生死學十四講》心得

作者:余德慧    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2011年10月初版十三刷

   《生死學十四講》這本書是100年的[百年生死安寧讀書會]二月要讀的書,覺得讀完它就已經很吃力了,要寫心得更不是我絞盡腦汁就可以完成它的。事隔兩年八個月重新再讀它,已經有累積看余老師一些書的經驗,於是看到了許多我喜歡的話,也有讀得懂的畫面;甚至有時讀著讀著,禮安老師上課的內容就在耳邊響起。

    這本書是余老師用來教醫學院三年級醫學生的書;而我們至少要在一個月看完,禮安醫師要在一次的讀書會把它說完,我們師生要在短短的3小時聽完老師說書,要互相討論,提出心得,我覺得是很大的挑戰呢!

    全書有作者序一,14講分為四部分:

PartΙ 生死學的鳥瞰,有【第一講】生死學將引領我們走向何方?【第二講】看見存在的遮蔽。

PartⅡ 生死學的進路,有【第三講】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第四講】生寄死歸。

PartⅢ 瞭解臨終過程,有【第五講】進入願有決斷【第六講】關鍵的重病現象

【第七講】重病之後的生命時光【第八講】「脫離世間」的本質

【第九講】病沉期咫尺的親近【第十講】背離世間、靈性呈顯

【第十一講】擬像與觀、臨終最後的存在意識。

PartⅣ 底線的活著,有【第十二講】瀕臨之心的修行路

【第十三講】清淨無往,遊戲任自然【第十四講】終極的歸返原初。

    作者在序中寫出這14講生死學的宗旨:

    我在緩和照顧病房當志工,與我的學生接觸病人及其家屬,看到有人的新意識開啟,也看到有人惶惑地掙扎於自己禁錮的窄幅意識。我從心存有意識者(無論病人或家屬)那裡,學習他們開啟的過程,也從禁錮者那裡,學習心存有意識無法開啟的過程。綜合這兩個過程,我才將生死學界定為「通往徹念的擺渡」,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兩個過程,將自己從禁錮的心智自我逐漸放開,朝向以寬廣的覺醒意識為基礎的活著。

    我深受《在恩寵中逝去》(心靈工坊在2003年出版,書名為《好走》)一書的啟發,決意以我熟悉的海德格著作《存在與時間》為經緯,從生死學的角度重解海德格的新意,沒想到居然是相通的,我才完全明白齊克果、海德格的修行生活。這些帶有學院味道的哲人,可說很符合學院裡教授生死學的典範,而又能夠把修行的必要性引介近來,不必訴諸於傳統的宗教修行。

    於是我明白書封底的最前兩行寫著:{理論、體驗交織,淬鍊生死精義};最後還有:「2000年起余德慧於慈濟大學重開生死學課程,本書是2002年的上課紀錄,文中以海德格、齊克果的思想為經緯,作者學養與體驗交織,文聲如清水潺潺,提供人們一條『通往徹念的擺渡』之路,也是一本寓世修行之書」。

    本書由淺到深,且有連貫性,也把一些名詞做解釋:

寓居於世」→在生命時光中,我們用了大部分常人的心智狀態來獲得常理,而且投注大量的時間在世界中,經營世界的開展,也就是對生命進行籌畫,這種狀態叫做「寓居於世」(Being-in -the-world)。在這種活著的狀態裡,時間是朝向未來的。(p.15)。

諦念」→萬念俱灰就是諦念。「諦念」是過去繁花綠葉,萬般想法紛飛,突然這些東西都破掉了,不願意再去想了。諦念也就是一種決斷,決斷就是有一個東西跟原來的東西發生斷裂,雖然斷裂,但人依舊決心前往。作者舉日本小說家森鷗外的小說《山椒大夫》裡的一對姊弟的故事來說明(p.24~25);同樣的在作者《情話色語》一書的第28~29頁,「完成一種決斷的諦念」也有這個故事。

佛教的「四聖諦:苦寂滅道」→「諦」是徹底、根本的意思;「四聖諦」是指寶貴的四個準則;它就是生命一切皆苦,苦的來源是心智自我,人必須斷掉心智自我的念頭而獲得道,苦寂滅道講的是人如何正確地走向道路。(p.25)、

「八識論」→它談的是,我們的心智自我保有七種意識,除了聽覺、視覺、味覺、嗅覺等感覺器官,還有知覺器官和意念器官。佛教將意念器官歸為第七識。若轉成唯識論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心智自我在第七識之處形成。佛教將人在臨留之際殘存的意識稱為Araya(阿賴耶識),也就是第八識。而第七識是人的心智自我成熟後,會使用言語和思考的一種意識。人在死亡的過程中,意念器官最早消失,接著是知覺器官,最後消失的是感覺器官。當這器官都破碎之後,人就下到阿賴耶識(也可稱為宇宙意識)。(p.180)

二律背反」→生死學處理人的活著,是保持在雙重性的曖昧上。過去我們會把「心智自我外造化」的世界和「默存」的存有,視為對立的兩極,也就是說,人如果處在「心智自我外造化」的世界裡,就看不到默存的存有,如果處在默存的存有,就看不到「心智自我外造化」的世界。這種現象我們稱為「二律背反」,即「心智自我外造化」與「默存性」是互相矛盾、遮蔽、取消的。而生死學則是在處理---人如何保持二律背反本身的雙重性。生死學對生命的態度就是,如果人投入「心智自我外造化」的世界裡,對很多事情會很在乎;但若立足於「默存」的存有,雖然在乎,卻有一個更大的感覺是不在乎。(p.56~57) 在188到189頁也有提到心智自我與宇宙機制之間的二律背反。

    在【第一講】生死學將引領我們走向何方? 我學到:生死學的基本態度之一是:人本來就應該活在「世界」裡。生死學只是告訴我們一種準備的狀態,萬一面臨一些沒有辦法被期待、突然斷裂的事情,當人跌落深淵的時候,生死學的知識就發生作用了,而且,在那一刻開始,生死學開始對你產生幫助。(p.21)

    生死學有雙重目的:一就是讓我們了解自身的活著是如何被分析、被觀看、被瞭解,我們用什麼方式活著;二就是試圖引導我們瞭解另外一種活著的方式,而使得生命獲得更大的觀念,讓「我的死亡」變成一種「存在」。

    生死學提供我們一種更寬廣存在的基礎,越是瞭解到這個基礎,就越明白原來現在的活著是一種疑問,它不再是一種理所當然,因此願意對「活著」這個更大的基礎進行探討,這是生死學最後的目標。(p.26~27)

    【第二講】看見存在的遮蔽---「世界」與「存有」之間,有著相互背離的矛盾。人活在世界,即使想擺脫存有所討厭的世界,到最終人還是要在「世界」裡相互照會,擺脫不了世界的羈縻。

    每一個人在活著的狀態裡常常用「心智」活著,用心智活著至少有四個特性:1.掌控事情;2.秩序;3.行道;4.經營計算。而有「三層機制」制約我們的活著:

第一層機制是Otherwise than Being(OTB),中文翻成「非自身」。OTB的意思,就是我們透過存在的方式去創造一種非自身的造作物, 一般來講稱之為成就;這是一個必要的控制機制,透過這個控制機制,人完成了自己的造作面,使得人的存在進入一種OTB的狀態,進而以為自己就活在OTB裡,於是聞榮耀則喜,聞毀敗則憂(禮安醫師在課堂上有說過喔!),一生之中只認OTB,在其中環繞著。

第二層機制是Be thrown,即被拋擲。「被拋」的意思:是我們必須用非常實際的方式過每一分鐘的生活。不論你是置身於詩人的世界、畫家的世界或是音樂家的世界,都一樣是被拋,我們活著的世界就是以被拋進去的那個世界為主。(「拋擲」一詞也備感親切,老師也說過)

第三層機制是Be fallen,是「沉淪」(正式的學術用語)、「掉落」、或稱為「落身」。沉淪的意思是,若我活著,那麼我便有了一種「必然性的活著」。我必須吃東西、喝水,乃至於用「滋味」的感覺去體會生命,體會得越多,越覺得感動。而人在感動過程中的狀態就稱為Be fallen。

    這個「活著的結構」透過三層機制,保住我們的活著。

最後作者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完成了生死學一個基本的小循環,小的認識。」

    【第三講】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在此我知道「二律背反」一詞。作者在最後說:「到目前為止,生死學這門課的路要怎麼走已經慢慢清楚了,就是從『封存的心智自我』旋轉到『默存的存有』,從前半生轉到後半生來,至於能轉嗎? 如何轉? 我們以後再談。」

    【第四講】生寄死歸。這一講有個讓我動容的故事,就是盧光舜醫師描寫自己檢查到知道得病的過程,書名為《病榻心聲》,在本書的71~73頁有摘錄一段。「…得此噩訊後,我離開了星主任的辦公室,走回自己的辦公室,關上房門,恐懼與孤寂立刻包圍了我。最殘忍的是我對這種病知道得太清楚了,一般病患,發現後能夠活上四個月就算不錯了!看著窗外,景色依舊如畫;想想自己,卻即將與它別離,獨自飲泣,久久不能自己。」他是台灣六十年代御醫級的人物,也是研究胸腔科的專家。看到這裡,我很難過。對於我自己沉迷於一些事物的「癮」,我有了反省,假如我的時日不多了,我還能這樣浪費時間嗎?

    PartⅢ 瞭解臨終過程,有【第五講】到【第十一講】。作者有實際安寧病房的陪伴,幫我這位曾經是安寧的家屬解惑了許多。我想抄錄一些,做為我的分享:

1.在《病榻心聲》的回應文章裡,他們只講了一句病人最不愛聽的話:「醫生,你好勇敢!我好敬佩你!」病人的身體狀況往下掉時,他們能不能撐下去其實自己並不知道,而且勇不勇敢也不需要別人講。(第五講P.94)

2.生死學並不預設每一個人都要接受死亡,也不建議對病人進行接受死亡的心理輔導或「真理」勸說,而是順著病人的情況,一步一步接受死亡。尚活的人如果要陪伴病人度過死亡,首先要瞭解病人的臨終過程。(第五講P.103)

3.在我們真正死亡之前,會經過兩個變化,第一個變化是從「不知病」到「知病」,第二個變化是從知道自己生病到體認自己可能活不了。經過這兩個變化,就會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屆時,人將不再認識自己。(第六講P.112)

4.生活顛顛簸簸,自我縮縮放放,眼前的未來短短長長,這三句話道盡當時我進入疾病過程的心情。(第六講P.120)

5.「有我」的生活其實很痛苦,因為處處要為自己照顧著想,天天怕自己牛欄裡的牛、羊養不肥,反之,「無我」就活得自在了,因為處處是牛羊。(第六講P.124)

6.進入重症的人,最常出現調整的營生計畫有五:一、攝生計畫。二、懂得在取捨之間妥協。三、簡單生活。四、前所未有的作息表:懶散、放鬆成為病人主要的作息步調。五、辛苦地進行社會巧飾。病人不願意張揚自己的病情,且儘量與外界隔絕。(第七講P.126~129)

7.病人需要的是陪伴者安靜下來,願意放慢時間。病人的時間很慢,但是一般人的時間走得很快,因為他得處理許多事情。(第七講P.130)

8.如果受病的生活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病人會出現三個現象。一、病人開始承認自己的脆弱,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絕對不去談未來。二、承認自己只能在病裡過日子,在病情「好一點」與「壞一點」之間過日子,並將落點放在眼前。三、把自己擠在一個很小很小的平順點上。(第七講P.132~133)

9.進入病沉期之後的人際關係無法用傳統的「關係」來理解。醫護人員想要接近病人,要跟他進行一種「締結」的關係。「締結」就是不顧世界利害,我們看見彼此,而且願意面對。因此「締結」的關係並不是基於過去你們的交情有多好,而是一種瞬間的「惻隱」之心。(第九講P.165)

    【第十二講】瀕臨之心的修行路。作者要我們用兩種態度來觀照生命:一是承認生命根本上的斷裂,另一是活在現在暫時築起來的世界裡。修行,就是讓自己行走於這條路線。(p.204)

    【第十三講】清淨無往,遊戲任自然。讓我知道「成、住、壞、空」的意思。「成」就是事情變成這個樣子;「住」就是維持這個樣子;「壞」即事情後來又不是這個樣子;「空」就是沒有了。我們必須能夠看出事情「成、住、壞、空」整個機緣存在的過程,懂得適度地退出這些遊戲場域,為自己釋放出存有的自由餘量,為他人做事;或者聽風聲鳥叫蟲鳴,駐足於水邊山裡或風雪中,無所事事

    我們最好懂得「放」,釋出一些自由的餘量。感情是一個黏造物,社團也是,課業也是。對它不要太認真,但也不能完全不認真。(p.217)

    看到這段話,我就認真地寫出我的讀書心得了

    【第十四講】終極的歸返原初。我看到「結語」:生死學的目的是透過較寬廣的覺知,明白人的存在並不是只有自我的存在,還包括其他的存在方式。自我的存在是被養殖在肉體上,我們沿著肉體的種種自然的性質,長出自我的心智,也運用自我的心智長出各種生活的智能,或者孕育著各種文化與技術系統,但是,這些自我心智的存在也僅僅是有限的意義域,並不具有觀照生命全體的知能,尤其在死亡的必要性底下,人類如何看穿自我心智龐大的遮幕,讓我們得以直直透視到以死為生的存在方式,可說是生死學最大的要求。(p.227)

   這是一本很棒的生死學教課書。謝謝作者,也謝謝禮安醫師的推薦

甜甜分享於102年10月22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生死學十四講》心得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