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詩情.jpg 踏上心靈幽徑.jpg  

103年1~6月[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生命詩情]讀書會,要讀7本書,這是第1,7本。

閱讀《生命詩情》、《踏上心靈幽徑》心得

《生命詩情》,作者:余德慧。  心靈工坊出版, 2013年9月初版一刷。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作者: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譯者: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2013年5月初版12刷。

    讀半年,我把余德慧老師的《生命詩情》讀完了。包括本書的5篇推薦序和被選為[前言]的<身心靈書籍的演變>,以及余老師對9本書的推薦和導讀。

[推薦序一]→<遠去,是為了歸來>,余安邦推薦。他說到: 相信,認識你的人,不管喜不喜歡你的見解、你的論調,都有深切的共同感受。也就是說,向來,你在臨床上溫柔的慈悲,思想上獨特的開創性,從早期的民俗醫療、文化諮商,中期的臨終關懷柔、柔適照顧,直到晚期的人文臨床(諮商)、身體空間與宗教療癒,一路走來,你的關懷始終環繞在人世間「苦」的現象與「受苦者」的生命處境。也因此,如溫火烘焙般,你在人文思想與生活實踐上的驚艷啟發,因緣聚合了這本文集的誕生。(p.8)

[推薦序二]→<跟著余德慧讀書>,李維倫推薦。他寫到: 本書內容包括了臨終生死、靈性修行、心理助人、以及人間情懷的抒發等。大致上我們可以這樣說,台灣這十數年來關於生死靈性與助人轉化方面的相關書籍,都會找到余德慧教授來寫,為讀者大眾做個引導。余德慧教授與這些書之間就形成了一片閱讀風景。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位學者的文筆思考,更是台灣近年來在人文心理靈性上的一股思潮風光。有了這本書,我們就可以跟著余德慧老師讀書,像是有了一個閱讀的總脈絡,指引我們踏上安定心靈之旅。(p.12)

[推薦序三]→<看似無序卻有序:傾聽地閱讀余德慧教授「說」書>,林耀盛推薦。他說:序文是一種開端,一種導論,一種介紹,但可能也是一種個人風格閱讀觀點或是意見評述。(p.16) 序言也是一種寫序者涵養論點的呈現,審度忖思序文,也可以成為理解、接近撰序者的一種沒有固定起點(任何一本書的序言都可以是起點)的開端。……這本書也是一本進入余老師思想遺產起點的重要原創作品。(p.17)

[推薦序四]→<慈光籠罩的時刻>,蔡怡佳推薦。她寫著: 讀著余老師的這些文章時,也是被慈光籠罩的時刻。…老師的文章是慈光的恩賜,在我的黑暗與苦痛中,領我聽見大地呼吸的聲音。(p.24)

[推薦序五]→<追尋一個逝去未遠的身影>,彭榮邦推薦。他如此說: 我知道余德慧教授的文字曾經在許多人困頓的時刻,點燃了些許光亮。或許這些讀者可以藉由閱讀這本書,和我們一起追尋那個逝去未遠的身影。而那些還沒有接觸過余德慧教授文字的讀者,我相信,這本書總有一些段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微光(p.27)

[前言]是余德慧老師在2009年為《書香兩岸》第九期所寫的文章→<身心靈書籍的演變>。我想是編者為這本書選出的最佳序言。

    余老師寫說:大約在六十年代,美式的「心靈解放運動」透過反越戰的熱潮而崛起;在學界,存在主義的心理學家、哲學家以及現象學家參與了身心靈療癒的理論工作,使得身心靈運動在學術界的一角獲得歇腳的機會。在七十年代慢慢醞釀出「新時代運動」,參與的學者融合物理學、數學、心靈學、中國的老莊、西藏的佛典、中東的蘇非、印度的瑜珈、北美印地安的薩滿,提出一連串身心靈修煉之道。(p.32)

    在八十年代末期,新時代運動遭身心靈界的批判而走下坡,繼之而起的是九十年代的實踐身心靈運動,這個運動以臨終照顧為核心,發展出許多生死有關的實踐議題,也帶動身體—心理—靈性為主軸的心理照護。(p.32)

    余老師說,這條身心靈運動的本質不是勵志,也不是宗教修行,它也不是哲學。余老師因為長期在臨終病房擔任志工,也做了多年國科會專案研究,包括對臨終神聖、臨終啟悟、臨終陪伴等議題,使他注意到身心靈書對家屬的幫助。他說:「許多朋友在他們親人往生之前,徹夜哭著讀這類書籍,使我動容。」(p.35) 他也發現,對面臨深淵的人來說,身心靈書籍要有幾個特性才能發揮身心安頓的力量:

(一)作者必須有經歷深刻體驗的受苦經歷,並能將受苦與離苦的中間步驟說清楚,而不是談玄說道,信口開河;

(二)必須將實徵與理論扣緊,讓引導的圖像具體跟著實情走;

(三)作者有深刻的啟悟經驗;

(四)不傳任何特定宗教。(p.35)

    余老師說:「實踐性的身心靈書籍通常會在某些特殊的領域發揮特定的效果。」(p.34)在這篇[前言]中有介紹三本有關身心靈的好書。一是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它是一本綜合藏佛大圓滿教法的實踐版,人們可以從前半部獲得具有啟發性的「反俗世」念頭,在後半部則以臨終照顧的具體施為為著眼點,索甲將藏佛臨終中陰的各種情況放入具體的病人處境。他的弟子龍雅可則是從生活經驗層面,將自己喪夫的過程以及她如何參與安寧照顧的方式,搭配索甲的論述而成為非常實用的準則書。

    最富有代表性的《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這本書則以蘇非的心靈圖誌為引導,細數臨終的各種狀態,以超個體心理學的論述來疏導人們對死亡恐懼。許多讀者在他們的親人過世之前,發現這些書是他們在徬徨無依的時刻,所給予的最大的指引。

    第三本是余老師曾經讀過最具震撼力的身心靈書《亞當---神的愛子》,是哥倫比亞大學神學教授盧雲神父所寫。他毅然放棄教職,到一家重殘病患之家擔任義工,在他過世那年就完成這本書。「亞當是他照顧的一個重殘小孩,無法言語,生活無法自理。盧雲的經驗剛好顛覆一般宗教的觀點,別人憐憫亞當,說他可憐,盧雲卻發現亞當的沉默神性。這是很深刻的東西,盧雲鑽研神學四十年,不如他當義工一年的啟悟。」(p.35~36)

★這次還有剩下9本書的推薦序和導讀:

輯一˙瀕臨/生死道場的<扒開細縫,一瞥生命的無窮>→《你可以不怕死》,橡樹林出版。

輯二˙靈知/身心轉化的<何以靈療?一個另類的角度>→《細胞記憶:揭開前世今生超連結、業障病、細胞靈魂印記的驚人秘密》,人本自然出版。

    余老師說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他記起自己的一些靈媒朋友說的話:「靈魂絕對是真的,不是信不信的問題。」

   我仔細閱讀蘇菲亞的每個案例,發現蘇菲亞開展各種有關前世的各種故事,涉及不少『本當無言』的部分,我相信蘇菲亞的敘說治療,非常可能就是她靈療的重要因子。

    我一向對未知的事物抱持謙卑的態度,我也不願像狹隘的科學主義者那麼排斥靈療。

    但是當我在讀靈療的書時,我總是希望超越靈媒們的自我解釋,希望透過他們,可以敞開我們更深廣的視野。」(p.166) 我想這是余老師對靈療書的期許。

<夢從象徵擷取心靈的奧秘>→《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立緒文化出版。

    推薦序的最後一大段有余老師對這本書的導讀,他建議先去看《導讀榮格》和《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兩本書再回來讀這本書。這本書是榮格生前最後一篇文章,也是他與弟子為了一般讀者所做的入門總結。余老師說:「一般來說,榮格的理論不要期待清晰,而是體悟,因為任何夢的象徵,都依照個體的本我與自我兩條線獨立發展,很少有與他人共通之處。榮格勸讀者要細心體察自己的夢,不要遽下判斷,自己細心涵養細嚼,潛觀本心,傾聽本我細微的暗示,將會有一番心神領會。」(p.183) 我想要讀一個人的思想,尤其是榮格的思想精華,應該是很難。更可見余教授的博學深廣,這本書的譯者是龔卓軍,編者可是余德慧教授呢。

<靈性經驗:生活殘片的組合,我們等待著不可思議的臨在>→《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方智出版。

    余老師說:托勒是從他的「開悟」下手,也就是他所謂的「臨在」。「臨在」這個詞來自基督文化,希望透過「直面現前」於神聖領域的經驗,而避開人類習慣的心智作用。

    托勒對「臨在」有深入的看法和體悟。他並不沿用基督宗教的語言來談「臨在」,而是徹底地從「意識之非」---即絕不踏進任何宗教思想所羅織的意涵去談「臨在」,將經驗現象極端地從「臨在」提煉出來。

    人類的認知當中,一但有了一定程度的臨在、定靜和警覺,就能夠感受到神聖生命的本質,這本質就是在每個受造物、每個生命形式當中永存的意識或靈性,同時人們也能夠認識到,它和人類自身的本質是合一的,所以能夠愛它如己……當你全神貫注,並且對著一朵花、一顆水晶或一隻小鳥沉思冥想,但在心智(mind)上不去定義它們時,它們就會成為你進入無形世界的一扇窗。(p.188~189) 看了半天,我還是未能「開悟」。但直覺就是要把它寫下來。

<恆河母的明心見性之道>→《口袋裡的鑽石:發現你的真實光芒》,書泉出版。

    一開始余老師就說:「恆河母(Gangaji)的這本書是我所了解的身心靈書當中,最透徹、清楚卻是最困難的書。對這本書我所有能夠表達的敬意就是為它寫一些註解,幫助靈修的朋友在語言上有所疏通。我的註解不及全書的萬分之一,我只能盡力。」(p.193)

    這篇文章是這本書的導讀,在這裡我學到兩個好東西。就是「修道人與凡人的分野」和「停下來」他說:「有時我們看到在災難深淵的人大哭大叫,口中不斷說些苦痛的話,樣子雖然不雅,但是他們暫時放棄理性的自我防衛,對深淵的適應是好的。修道人與凡人最大的分野即在此,修道人進入深淵,然後轉化,而凡人則是尋求世界的屏障(如找工作來取代悲傷,或者另外娶妻來減輕配偶亡故的傷痛等)。」(p.196) 我是凡人。

    好一個「停」。→→ 他說:「恆河母的這本書經常會強調『生命是會變動的過程』,所以她所使用的關鍵詞往往是動詞,而非名詞,例如『相對的發展你的心智、你的身體和你的工作是有益的,發展意識卻是個大錯誤』,而對治的方法就是讓意識『停下來』。可是這個『停』必須是動詞,其中的千變萬化,超乎我們的想像。……(p.196~197)

    但是有個例子卻很容易讓我們發現『停』的辦法。以2009年台灣八八水災的義工行動來說,我們注意到謝金燕、李志希等名歌手默默地為林邊村屋打掃,即使電視攝影機對著他們,他們也視若無睹。是他們自身的修德嗎? 其實,他們投入一個分享式的義工團體,在這個團體裡,無論角色貴賤一律挽起袖子幹活,他們沒有個人角色。相反地,以李連杰個人角色到災區就有著『沒有受難的人來安慰受難的人』,可是這個區隔卻會讓受苦者難堪。前者是『停止自己,投入集體』,後者則是『我在上面,你在下面,我憐憫你』。這個『停止自己』的操作是透過無私的志工團體來取得角色的泯滅,而後者依舊處在『我好、你不好』的區隔意識,所以,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停』就有非常複雜的步驟。」(p.197)「八八水災」後,我一直告訴自己,東西不見了,流走了,至少我們家人都還在,要感恩和珍惜所有,更要感謝幫助我們的人。

    凡俗與修道。→→ 接上面的「停」,余老師說:這就是所謂的「修道難」。恆河母斷然否定吃齋、拜佛、作經懺有何修道可言,因為一般所謂的「受苦」是評判的、抱怨的、情緒發洩的,這與修道者在痛苦的剎那之間,以簡單、沉靜的一瞬間,「你會發現痛苦的本質是聰明智慧、澄澈歡愉與和平,與幸福的本質是一樣的」(第二十九章)。對風災的居民來說,屋頂被吹走意味著「家破人亡」,對修道人來說,卻是「明月齏光,自由自在」。這是兩條涇渭分明的路。恆河母的治療之道很簡單: 絕望就去絕望、悲哀就去悲哀,無須逃避在絕望悲哀的後面會有平和來到(p.198)

    結語是:「我承認無法把恆河母的全貌呈現出來。她是個修道人,她修道的過程已經使她遍歷各種語言、思考的詭計,但她又必須使用語言,因此,她必須在語言之外傳達一種非語言的東西。對多數讀者來說,她的表層意義已經讓人眼花撩亂,更遑論深層部分。其實這種迷惑反而無須慌張,不懂是因為它所論及的層次高出你甚多,但這只是『停』的功力深淺。你可以很簡單地當下行『停』,靜下來,存在如石頭,無論一切。每日五分鐘,即可受惠無窮」(p.199) 前幾天我看電視劇,就看到這個「停」,靜下來,讓一個受到欺壓的小老闆想辦法解決問題,度過難關。

<勘破傳統修行的迷思,走入現代修行的心路>→《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張老師文化。

    這是本月要讀的另一本書。

<靈性實在的揭密>→《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證實大發現》,心靈工坊。

    余老師說這本書所提供的修行方法應該看做身心保健之道,其妙處是以靈性修持來保持身心安適,因為靈性修持的脈絡比較寬廣,用來持盈保虛,綽綽有餘,與一般為身體健康而做的肉體訓練的捉襟見肘,的確高明許多。其所謂的「靜觀」大抵就是西方目前流行的覺照,可說是身心靈修行的入到法門,普遍受到肯定。

輯三˙秘思/詩意綿延的<這個人,還有他的天命:談維克多·法蘭可的存在>→《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的生命傳記》,心靈工坊。

    這篇文章也是這本書的導讀。維克多•法蘭可在集中營有多次面臨生死關頭的經驗。他告訴警衛,他身上懷有一本他畢生傾全力要維護的心血書稿,還問警衛:「你懂嗎?」,警衛以嘲諷並粗暴且污辱的字眼說:「狗屎!」時,維克多•法蘭可夢醒了,把他過去活在往日學院生活的夢全喚醒了。

    集中營的夢醒,恰好將習以為常的生命觀打破,反而是脫離沉淪的契機。對一般常人來說,個人的習常被打破可能有幻滅的悲哀,但多少也會從幻滅體會出習性的不可依靠。這種生命的意義觀的深刻之處在於 :

(一)對個人的苦難比較有任之泰然的適應能力;

(二)對轉化受苦、超升精神有相當的助力,否則非常容易陷於自怨自哀的泥沼裡;

(三)更重要的,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把握才有穩固的基礎。(p.262)

<有時候顛倒妄想並非壞事>→《策略直覺:偉大成就來自靈光一閃》,財信出版。

    余老師說:現代企業經歷工業化的洗禮,不知不覺中陷入現代化思維的制式框架,許多管理哲學總是在萬變之中對企業目標採用老套的設定方法,亦即將目標落實到企業自身已知的領域內,這種設定有其便利性,例如,它會產生運作的流程,使得企業體年度的目標得以實現。但是,從長青哲學的觀點,當企業體僅存在已知的領域重複其生產運作,是屬於老化的過程,高階人員容易怠惰,把時間花在細瑣的已定的操作流程。可是要擺脫這種巨大無形的桎梏,並非易事,本書的宗旨就在試圖解明這桎梏可能的解脫之道(P.296)我好希望我兒子的公司上層能看到這本書,並好好來解開這鎮煞符(桎梏),引出《水滸傳》裡的英雄好漢來唷!

※本月要讀的另一本書→《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它有14位名人誠摯推薦,有三篇推薦序和一篇導讀,內容分為四部,有二十三章,還有附錄<內觀禪修老師的倫理準則>和釋自鼐的譯後記<生命、心靈與文字共舞之旅>。作者主張結合禪修與心理治療,將靈性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並由心智的開悟轉向心的療癒。他認為人們需要勇士的心來直接面對自己的生活,包括各種苦痛和限制、快樂和可能性。這種勇氣會將各個生活層面納入靈性修行之中,那時靈性才能真正與生活整合。

    推薦序一<如實知如實見>,是鄭振煌理事長所寫。他說:「禪是巴利文jhana或梵文dhyana的音譯,包括定和慧,意思是讓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再以安定的心觀察自身和世界,必可獲知自身和世界的真相,這就是智慧。有智慧就可遠離無知和煩惱,並產生同理心,幫助其他眾生遠離無知和煩惱,這就是慈悲。智慧和慈悲是佛教的二大綱領,也是禪修的成果。」(p.5)

 鄭理事長認為這本書禪修指南,「首先,作者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心理治療師,深諳現代人的心理,言之有物,切中現代人的心理創傷。

    其次,作者曾在泰國、緬甸和印度接受出家和禪修訓練,也追隨過西藏喇嘛、禪師、印度教上師,並實際指導禪修,故本書有經證、有教證,並非徒托空言。

    第三,作者出家後又還俗、娶妻生子,對於世出世間法允厥其中,不盲目偏執出家勝過在家,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修禪,活潑實用。

    第四,作者出生於科學及知性的家庭,又受過現代科學的理性洗禮,遵行佛陀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對於禪修的侷限、禪修指導老師和禪修團體的錯失、禪修人的心態偏差等鄉愿所不願談者,都坦率言之。這種自省的能力和勇氣,就是禪修的必具條件。」(p.7)

    推薦序二<靈性---體驗生命中偉大的樂章>,是趙可式教授所寫,她說作者天衣無縫地整合了西方心理治療與佛教禪修,創造出一套能夠學習並實行的「內觀禪修」,開啟智慧與慈悲的心門,使現代孤寂焦躁的心靈找到觸動生命核心的修行方法。全書面面俱到介紹了內觀禪修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方法,各章末還附上「冥想練習」讓讀者具體修煉,且任何宗教信仰者或無特定宗教的人士都可以修煉。

    推薦序三<勘破傳統修行的迷思,走入現代修行的心路>,是余德慧教授寫的。余老師在此寫出現代修行要點有二,一是沒有專一教門的神學論,不擷取傳統形式,而只保留其內涵(觀處),這種「毀形取質」做法已蔚為共識;第二,就是將「學習犯錯」當作功課,「清醒地學習犯錯的藝術,引導它們成為心的轉化力量」,這與傳統修行戰戰兢兢地避免犯錯,遵守戒律,完全基於不同的預設立場。還有余老師說這本書在區別修行的真相與假相方面有相當獨到之處;作者主張「健康的自我」是修行的基礎,頗值得玩味。「因此,他採取有限的慈悲觀,而非濫情的施捨。如此一來,他才能區辨慈悲與憐憫,前者內心溫柔,卻能堅定地對過分的事端說『不』;後者內心激動,無法說『不』,以致事端惡化。」(p.15)

    這是一本好書,若讀者因為誤解修行而對修行有所忌憚,本書可以幫你解套;若讀者曾被傳統修行綑綁得喘不過氣,本書可以讓你舒緩身心。順著全書讀下來,會讓人感到現代人能修行其實是最幸福的事,比起醫學上建議的『心理衛生』習慣或通俗的『心理健康之道』,其高明不知凡幾。當我們靜下來,內心通透,比起那紅塵裡的吃喝玩樂,可以想哭,可以想笑,充滿了自由。」(p.15~16)

    易之新的【導讀】有全書的介紹:

    第一部共五章,介紹靈性修行的基本觀念與態度,思考人生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我們的時間精力是否投注在自己看重的價值? 我們渴望的是愛、接納、了解,實際的現況卻是充滿外在與內在的戰爭,活在各種上癮和欲望之中。

    第二部共六章,談到走上靈性修行道路後會遇到的各種困難與進展,並提出許多面對困難時有用的處理方法和態度,以及如何看待靈性的進展,避免陷入自我膨脹、屬靈驕傲的人性陷阱,並介紹修行路上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經驗的身心現象(如狂喜、拙火),要學習以平衡的態度面對各種經驗。

以上兩部的重點是修行的基本精神與實修歷程,較強調「靈性修行」的部分,但也可見「心理探索」的層面貫穿其中。

    第三部則是從「心理探索」的層面學習看見全人的整體觀,雖然討論的內容仍是「靈性修行」,卻是從非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靈性修行。第三部共有九章,第十二到第十五章及第二十章談到如何擴大靈性修行的範圍。第十六、十八章談到真正願意走上這條心理與靈性的修行道路的人,不能自行其是,需要有同伴和嚮導,特別是需要在這條路上已有經驗的老師。作者除了分享如何尋找老師,並慎重說明老師可能產生的問題,這些也都脫離不了心理層面的議題。第十九章則從心理動機、意圖的角度介紹佛教「業」、「報」、「因果」的觀念,由此建立為自己負責、從自己影響整個世界的態度。

第十七章直接談到「心理治療與禪修」的關係,可說是本書最重要、最特別的一章。對作者而言,心理治療就是一種靈性修行的道路。也是其他修行道路不可忽視的部分。

    第四部是總結,共有三章,介紹靈性成熟的特質與境界。作者以充滿詩意與人生體驗的筆觸,描寫難以用語言文字說明,卻可以追尋、體悟的豐盛與完滿人生。

    作者在【序曲】---<靈性修行與心理治療的結合:我的親身經歷>,就點出這本書的重心,心理衛生專業需要整合靈性。作者自己也說,這本書是根據他在佛教傳統裡的經驗,但它所教導的靈性修行原則是普遍性的。

    我要分享第一章---我是否好好愛過。

    要看到所有事物的珍貴性,就必須對生活全神貫注。靈性修行能使我們擁有這種察覺,『當下』及『單純』的特質開始逐漸滲透我們的生活時,內在就會開始顯露對地球及眾生的愛,並使修行的道路充滿活力。

    為了更深入了解是什麼喚醒這種珍貴感,以及珍貴感如何為心的道路賦予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的禪修來體會。在佛教的修行中,人藉由深思自己的死亡而被迫思考如何才能好好活著。針對這個目的,傳統的禪修方法是安靜坐著,感受生命的短暫無常。讀完這段文字後,請閉上眼睛,感受你被賦予的這個人身是會死亡的。對我們而言,死亡是必然的,只是還不知道死亡的時間。想像自己正走到生命的盡頭,也許是下星期、明年、十年後,或未來的某個時候。現在回憶妳的一生,然後回想兩件你做過的善行。不需要是偉大的是,讓回憶自然浮現。回想這些善行時,也同時覺察這些記憶如何影響你的意識,當你看著它們,它們是如何轉化你的感受,以及心靈與心智的狀態。」(p.35)您可以試著去冥想。作者說,幾乎每一個回憶起這種善行的人,都發現它們是出奇的單純。「單純地在父親死前訴說自己對他的愛」、「在百忙中抽空幫車禍受傷的姊姊照顧小孩」、「老師抱著哭泣而一整天受難的孩子們」、「在擁擠的街道上,把車位讓給別人」、「六歲的小孩為受困在燠熱的車內老人,端來冰紅茶和三明治」。

    作者說:生命中最重要,並不是什麼驚人或偉大的事,而是人與人彼此觸動的片刻,是我們以最用心或關懷的方式帶人的時刻。這種簡單而深刻的親密關係是我們都渴望的愛。這些觸動和被觸動的片刻可以成為心的道路的基礎,它們以最立即和直接的方式發生。德雷莎修女這樣形容:「在一生當中,我們無法做出偉大的事,只能以偉大的愛去做微小的事。」(p.36)讀到這裡,我的心好溫暖。

    在這一章結束後有一個冥想練習→「慈心觀:關於慈愛的冥想」,我好喜歡。我把它整個抄錄下來,希望大家能來練習:

    ★★慈愛的性質是肥沃的土壤,由此才能孕育出完整的靈性生活。有愛心當背景,我們的意圖、經歷都更容易開放、流動。雖然慈愛可以在許多情形下自然升起,但也可以被培養。

    以下的禪修練習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用重複的句子、意象和感受,引發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愛及善意。你可以試試是否有用。最好找個安靜的地方,每天複誦一或兩次,每次15或20分鐘,持續幾個月。一開始,這種禪修可能令人覺得機械化或笨拙,甚至引發相反的特質,感覺暴躁或憤怒。發生這種情形時,特別需要對自己更有耐心和寬容,要以友善和寬容的精神接納升起的一切。當時候到了,即使面對內在的困難,也會培養出慈愛。

    以舒服的姿勢坐下,讓身體放鬆、靜止,盡可能讓心靈安靜下來,把計畫和占據內心的事放下,開始在內心直接對自己複誦下列句子。你必須從自己開始,因為不愛自己,就不可能去愛別人。

    ☆☆☆~~~

          願我充滿慈愛

          願我安好

          願我安詳自在

          願我快樂

                     ~~~☆☆☆

    念這些句子時,也可以運用佛教的意象:把自己觀想成年輕可愛的小孩,或觀想現在的自己正被一顆慈愛的心擁抱。讓感受從字句中升起,可以自行調整文句和意象,找到完全適合自己的字句,能夠打開自己的慈愛之心。然後一再重複這些句子,讓這些感受滲透身體和心靈。

    重複練習這種冥想數週,直到對自己產生慈愛的感覺。

    當你覺得已經準備好了,在同一個禪修時期,可以逐漸擴展慈心觀的對象,將其他人帶進來。在自己之外選一個恩人,某個真正關心你的人。在腦中想像他或她的樣子,仔細複誦相同的句子,「願他(她)充滿慈愛」,以此類推。當你培養了對恩人的慈愛,再開始把你愛的其他人帶進來,觀想他們並複誦相同的句子,喚起對他們的慈愛感受。

    接下來,你可以逐漸把其他人帶進來:朋友、社區成員、鄰居、任何地方的人、動物、整個地球和一切眾生。接著,你甚至可以嘗試把生活中最難相處的人帶進來,希望他們也充滿慈愛和安詳。練習一段時間後,會發展出一種穩定的慈愛感,你便能把許多人帶進這15或20分鐘的禪修中,從自身開始,擴及你的恩人、你所愛的人與一切眾生。

    然後,你可以學習在任何地方都能練習,在塞車時、公車和飛機上、在候診室及其他千百個情境。當你在人群中靜靜練習慈心觀時,將會立刻感受到與他們奇妙的連結,這就是慈愛的力量。它能使你的生活平靜下來並和自己的心連結。★★

    這本書有許多如此美好的禪修冥想,作者更是個說故事高手,它已經在向您招手說:「看我!看我!」。就像易之新在導讀最後說的:這本代表作也可說是結合心理與靈性的典範之作。但最重要的還是為自己找到一條與心連結的道路,誠實地面對自己踏實地走上其中,那麼,這本書必然能成為你的好友。

    甜甜 完成於103年6月20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