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誰的標準看這個世界

    照顧者的身心靈成長,今天上第四講---「用誰的標準看這個世界」。天氣很熱,難道季節跳過春天直接到夏天了嗎?

    此講的講義老師端出了八篇文章:

一、世代交替下的價值衝突

二、輔導老師最需要接受輔導!

三、如何面對衰老?

四、「健康食品」是不合邏輯的分類!

五、環境生活習慣與節能減碳的新思考

六、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文章作者:洪蘭)

七、不要再截長補短 (文章作者:洪蘭)

八、電腦世代孩子缺的是規範 (文章作者:洪蘭)

    上課時老師給我們一篇補充文章:「我經常會站在蛋這邊---重貼一小段讀書摘錄」。(我把它全都抄錄下來,讓大家與我們同在「上課」)

    這是我在101年11月2日整理的---剛好配合這個學運時節

        《村上春樹雜文集》---許禮安讀書摘要

    村上春樹/著。 賴明珠/譯。 時報文化2012年2月初版

如果這裡有堅固高大的牆,有撞牆即破的蛋,我經常會站在蛋這邊。

    沒錯,不管牆有多對,蛋有多錯,我都會站在蛋這邊。對不對,讓別人去決定。或讓時間和歷史去決定。如果小說家為了任何理由,寫了站在牆那邊的作品,那麼這位作家又有什麼價值呢?

    這個隱喻到底含有什麼意思? 有些情況意思簡單明瞭。轟炸機、坦克、火箭、白磷彈和機關槍,就是堅固高大的牆,被這些擊潰、燒焦、射殺的非武裝市民就是蛋。這是這個隱喻的一種意思。

    但不只這樣。其中還有更深的意義。請試著這樣想。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就是一個蛋。擁有一個不可替代的靈魂和包著它的脆弱外殼的蛋。我是這樣,各位也一樣。

    而且我們某種程度或多或少,都面臨一堵堅固的高牆。這牆有一個名字: 就是「體制」(system)。那「體制」本來是應該保護我們的東西,但有時那卻獨立起來開始殺我們,並讓我們去殺別人。冷酷、有效率,而且有系統地。(72-73頁)

【許禮安註】我還不只這樣,我就是那個笨「蛋」! 不怕堅固高大的牆,老是要去撞牆,會破是我活該。但是至少活出個與眾不同的樣子,這是我在安寧療護服務當中練習而來的生命態度

    許禮安10111020925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開始上課囉!

一、世代交替下的價值衝突

培養小孩正確的價值觀

作者:布麗吉特˙拜勒。 譯者:高瑩君。 天下雜誌2005年7月 

    擔心孩子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步、被混亂的社會現象淹沒,不如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德國教養專家布麗吉特˙拜勒博士在書中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特別是針對那些有心做好,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滿心徬徨的父母。作者尤其希望幫助父母,打造出一個充滿愛、真誠與信任的家庭,並且讓這樣的家庭氣氛幫助家中所有成員安渡一切危機與困境。

怎樣才是好父母?

    為什麼當個好父母這樣困難? 那是因為這是一個「溝通」的時代,上一代的老方法不再適用了,因為權威已經解體。

    在這個社會上大家已經有了普遍的共識,不管是在學校、公司或其他的公共領域中,人與之間必須「相互尊重」。若父母不能很早就對此有所體認,始終抱持著壓制的心態不肯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這樣的父母等於是想用一己之力和整個社會對抗。

    講簡單點,只有一個心態要戒除的,就是父母不可以再把子女視為自己的芭比娃娃! 父母已經無法在這個時代之中逆勢操作,想把子女雕塑成自己心中的樣子,這個執著愈大,親子關係的危機就愈大。

         二、輔導老師最需要接受輔導!

    有一則笑話說,聯合國給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題目:「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短缺」;

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其他國家」;

台灣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自己的想法」。(122頁)

    摘錄自《思考力決定孩子的競爭力》。 歐陽自珍、黃學誠/著。

           三采文化出版,2007年8月初版

【許禮安的感想】

    這就是種族與文化差異,同時也是對世界的無知程度與生活的幸福程度。

非洲的小朋友因為「飢餓」,不懂得「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因為「富足」,不懂得「短缺」。

美國的小朋友只知道「自己」,不知道世界還有「其他國家」。

台灣的小朋友只能夠「從眾」,而且凡是問題都要有「標準答案」,所以從來就不會有,而且也絕對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我對一群輔導老師演講時,我說:「我覺得輔導老師最需要接受輔導!」因為我曾經聽說教育部的政策是:把所有的中輟生都找回來。如果所有的中輟生都成功地被教育部找回來,那台灣是應該要滅種亡國了。為什麼? 因為現代科技文明世界至少是由兩位中輟生創造出來的。一位國小沒畢業,他發明了電燈,他叫做愛迪生。一位大學沒畢業,他發明了電腦,他叫做比爾˙蓋茲。

    一個號稱「多元教育」與「多元文化」的地方,如果不能接受學生有與眾不同的「自己的想法」,走和大家不同的人生道路,那麼,將來被人牽著鼻子走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台灣現在就已經是這樣了。

         三、如何面對衰老?

    下面這則是幽默故事,但可能也是正確的事實。面對衰老就是要有樂觀的精神和有機智的語言。(我認為是要常有幽默感啦!)

    在一個有眾多名流出席的晚會上,已失去昔日風采,鬢髮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壇老將雷利,拄著拐杖蹣跚地走上臺來就座。

    主持人開口問道:「您還經常去看醫生?」 「是的,常去看。」 「為什麼?」 「因為病人必須常去看醫生,醫生才能活下去。」此時,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人們為老人的樂觀精神和機智言語喝采。

    主持人接著問: 「您常去藥店買藥嗎?」 「是的,常去。因為藥店老闆也得活下去。」臺下又是一陣掌聲。

    「您常吃藥嗎?」 「不!我常把藥扔掉。因為我也要活下去。」臺下大笑。雷利與主持人的對話句句幽默提神,令在場的人對精神常青的雷利肅然起敬。

    藥就是毒,你需要的作用叫「治療效果」,不是你想要的作用就叫「副作用」或「毒性」,如此而已。沒事愛亂吃藥的必須引以為戒! 對於不肯吃藥或自覺可憐的病人,我會說:「有藥可以吃應該要高興,萬一無藥可醫才麻煩呢!」

         四、「健康食品」是不合邏輯的分類!

    我一直對「健康食品」這個分類名稱存疑,經過思考後發現;健康食品根本就是一個不合邏輯的分類! 理由是:

    如果你身體健康,那麼所有你平常在吃的食物應該都算是健康食品。可是衛生署竟然有認證的「健康食品」,那意思是未經衛生署認證的我們平常吃的食物就都是「不健康」食品囉? 如果你身體不健康,也就是已經生病,那你應該要吃藥而不是健康食品。

    總而言之,「健康食品」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類別,不然,按照合理的邏輯,衛生署應該要規定: 我們日常所有吃下去的食物都需要經過「健康食品」的認證,包括所有的蔬菜、水果、魚類、肉類、蛋類、奶類等。

         五、環保生活習慣與節能減碳的新思考

※打領帶既不衛生又不環保

1.打領帶不合人體衛生,可能會危害健康。打領帶讓身體無法有效散熱,可能導致呼吸不順暢,工作效率因此打折扣,從衛生觀點來看這種社交禮儀應該檢討改進。

2.打領帶不符合環保與省電原則。打領帶讓襯衫領口汗濕髒臭而必須常換洗,更加浪費水電,增加洗衣粉用量,導致更多的環境汙染。

3.打領帶不合國格。打領帶的由來,據說在中國元朝,蒙古族攻陷歐亞兩大洲,後來歐洲人為紀念當俘虜的日子,就仿照繩子拴在頸上,於是相延成習,日久而無知。身為中國人或台灣人,沒有「中」裝或「台」裝,卻以穿「西」裝為榮,打領帶為傲,這是我們應該深切反省的殖民地陋習。

※施放煙火既不環保又有公害

1.施放煙火會造成空氣汙染。

2.施放煙火會製造噪音。

3. 施放煙火會造成光害。

更重要的一件事: 施放煙火可能是比承包工程更容易貪汙的方式!因為三十萬的煙火可以報價一百萬,反正最後放一把火燒光,直接就湮滅了證物,難道你可以從煙火的照片證明有沒有偷工減料嗎?

※我反對賭博更反對用公投決定

    我反對賭博,更反對用公投決定設立賭場,這是財團設下的賭局,有利益關係的一定會投下公投贊成票。這和蘇花高要公投一樣的道理,財團可以出價購買人頭,有投資等漲價的人一定投贊成票,公投不會是真正的民意。

         六、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文章作者:洪蘭)

    洪蘭接到一位要陪國三學生衝刺基測的導師來信,就寫文章來鼓勵大家要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社會的觀念沒改,只改制度,沒有用。大家都知道改革的關鍵在社會每個人的觀念,人的觀念改了,制度自然就改了。只是觀念是天下最難改的東西,它需要時間。」

    她要這位老師不要氣餒,「事情可以從小做起,每個人盡自己的力來改變它:老師可以在教學上花心思將課本變得有趣;可以在出作業上動腦筋使學生在動手做時,將困難的抽象概念透過實做化為具體的理解;老師更可以在訓話時講歷史故事,讓孩子了解忠孝節義的意義。凡事事在人為,鍥而不捨,總有成功的一天。

    其實家長最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補習的,只要家長有勇氣跟別人不一樣,補習的風氣就可以慢慢遏止。當大家看到明星學校出來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也沒有什麼特別時,搶名校的風氣就可改變了。

    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為了孩子,讓我們勇敢的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吧!

         七、不要再截長補短(文章作者:洪蘭)

    這篇文章是洪蘭在高鐵上聽到幾位媽媽說養孩子的昂貴,有感而發寫的文章。父母陪孩子長大竟然不知孩子的興趣在哪?她提出建議:「其實只要父母花點心思觀察孩子日常生活的舉止就會看出他的性向,尤其在遊戲時最容易看出來,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遊戲時一定是玩他最拿手、最有興趣的項目。父母知道後,便可以鼓勵他,安排機會讓他表現,興趣就培養出來了。……所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多加觀察,就會看到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如果是好的,就鼓勵他,使這長處變成將來謀生的技能;如果是不好的短處,要趕快改掉,不要等到後來積習難改,後悔莫及。」

    在文章中提及比爾˙蓋茲的爸爸說,他很早就知道他的大女兒是走會計的路。她小時候才十歲,去迪士尼玩,就懂得帶小本子記帳,而且是分毫不差。洪蘭也提到替歐巴馬夫人設計晚禮服的吳季剛,他的喜好與一般男生不同,他愛玩芭比娃娃,替她設計衣服。父母看到他這個異於別人的長處,帶他到加拿大,抵擋別人的閒言閒語。果然一鳴驚人,闖出了他的天下。

    養孩子在乎心,不在錢上,是可以不昂貴的教出好孩子來的

         八、電腦世代孩子缺的是規範(文章作者:洪蘭)

    「最近參加了幾個有關品德教育的研討會,會中討論最多的是電玩,大人都把它當洪水猛獸,而小孩都愛玩電玩,親子因電玩的觀念不同而衍生出許多管教上的問題來。當孩子很想要而父母堅決不肯時,孩子會忍不住說謊或偷錢,父母會因孩子不聽話而更加嚴厲控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其實,一種遊戲這麼吸引小孩,硬禁是禁不掉的,更何況研究發現,打電玩對大腦的反應速度有幫助,只要不是色情或暴力的遊戲,適度玩一下是可以的。」

    她還說網路的資訊是即時的,他們這一代已不耐久等,凡事要立即見效。這是為何Y世代的孩子常常同時開著兩部電腦,一部上網搜尋資訊,另一部下載所要的資訊。而且一個會上網的孩子會不停的在網路上學新的東西,父母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看到,他們對著螢幕的眼神是熱切的,而對著黑板的眼神是無奈的。因此學校教育的方式要改,父母教養的方式也要改,不能用十九世紀的理念去教二十一世紀的孩子

    最後她說:「二十一世紀的孩子知識上不用我們操心,他們有心要學,可以學得很快。父母要教他們的是自制和自律,Y世代孩子缺的不是刺激而是規範,而規範要從小從生活上做起。其實品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一個家教良好的孩子走出來是有禮貌的,做事是有品質的,談吐是有品味的。」

    課堂中,老師穿插投影片上課,今天我們看了「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是大膽的預言,時間未到,誰知道會發生啥事? 聽一首「童話」歌,我在筆記上寫著「幸福和快樂是結局」,但是我的腦袋裡一點畫面都沒有,是老人癡呆了? 有一個「認識視野死角」的投影片倒是印象深刻,因為我是機車族,它有詳細畫出、模擬駕駛人的各種視野死角。看完就是告訴自己遠離大車車! 上課回家看到電視車禍畫面,司機說他也不知道那個騎腳踏車的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我就跟兒子講那是視野死角啦!

    腦筋急轉彎有兩個「笑笑」(我認為、記得的):

1.一輛行駛在道路上的「ㄅㄨ˙ㄅㄨ」被另一輛車車A到了,被A的「ㄅㄨ˙ㄅㄨ」車牌是「00544」(動動我試試),把人家撞到的車車,車牌是「44944」(試試就試試),Who怕Who啊!

2.「屋頂漏水,要拜什麼神?」

答案要用台語說喔→→→「面桶拿來神」。

您今天大笑三聲了沒? 快笑啦! 哈哈哈!

    甜甜完成103年3月26日(夏渥客生日,要快樂!) 上課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照顧者的身心靈成長 第四講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