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死學,先學寫遺囑和生死觀

     今天上【安寧療護與生命關懷】學程~~~101年2-6月「生死學與生命關懷」課程的第十六講「殯葬管理與遺囑」。內容有:前言、第一節「殯葬學術」、第二節「殯葬管理」、第三節「從安寧經驗談殯葬文化改革」、第四節「人世因緣與生死觀」,兩篇附錄---「在人生的中站大清倉(秋禾)」和「殯儀館內的常識禁忌」(資料來源:網路)。

    上課前老師發下個學習課程的上課單:101年7-10月「看影片學安寧療護」課程計畫。同時給我們101年6月1日~7月15日在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杏林藝廊的「藝術的靈性力量」聯展的邀請卡,它是展出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第三屆得獎作品。

    前言

    國外有「殯葬學」與「殯葬管理學」。其中,殯葬學包括殯葬活動、殯葬教育、生命禮儀、殯葬文化等面向;殯葬管理探討殯葬行業、殯葬服務、殯葬設施、殯葬制度等層面。

    殯葬文化的改革必要先從本土化進行思考。殯葬活動被當成是他人的死亡管理,那麼遺囑與人生觀就可以說是個人的生死管理人生觀是過去人生的生存態度,遺囑則是過去人生的暫時總結,目標則是從此可以過著全新的人生。(所以老師說要學生死學,就要寫遺囑和人生觀。

    第一節「殯葬學術」

一、殯葬活動:殯葬在歷史上是一種相當久遠的文化活動,最早可追溯到三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考古學者從遺跡中發現,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動物讓牠曝屍荒野,人卻會為同類妥善處理後事。直到最近兩百年,工業化促成都市化,亡者的後事逐漸交由他人處理,形成專門的行業。

    以美國為例,全國禮儀師協會自1882年即已成立,並開始頒授證。同年辛辛那提殯葬學院創校,教導遺體防腐處理課程。反觀臺灣雖有同業公會成立,學校的教育訓練卻到1997年才出現。

殯葬活動至少具有五種功能:1.生物功能,主要指遺體處理;2.心理功能,主要指悲傷調適;3.社會功能,主要指角色調整;4.倫理功能,主要指慎終追遠;5.靈性功能,主要指終極關注。

二、殯葬教育:臺灣的殯葬教育始自1997年南華大學首創生死學研究所,之後是2001年生死管理學系參加大學聯招。傳統殯葬業要跟上知識經濟的步伐,轉型成為服務專業,必須透過教育訓練才能達成

    殯葬教育主要培訓兩類人才:科技方面的殯葬技術士,負責遺體處理;管理方面的殯葬管理師以及禮儀師,負責殯葬行政管理和服務行銷為主。殯葬專業人才可以進入的領域包括殯葬服務、殯葬產品、墓園經營、防腐技術、醫事技術、安寧療護、悲傷輔導、靈車租賃等。

三、生命禮儀:四大生命禮儀包括成年禮、婚禮、喪禮、祭禮。後三種普遍存在於所有民俗風俗,婚禮是男女結合以孕育生命,喪禮是生命結束,祭禮是祭祀天地神人的宗教儀式。

    事實上,殯葬活動幾乎與宗教信仰脫不了關係。喪禮基本上是安頓亡靈的禮儀,與宗教的承諾密切關連,而教義反映了宗教系統的生死觀,殯葬禮儀則是根據這些生死觀點而設計的。

四、殯葬文化:從學理來看,殯葬活動可視為一種文化。文化通常分三個層面:觀念、制度、器物。以殯葬活動為例,當人們有善待亡靈的觀念,於是設計一套制度處理遺體,從而形成墓葬設施與器物等。先民對亡靈的敬畏,產生殯葬禮儀與禁忌,形成喪葬器物和景觀。

    依照民俗學者鄭志明臺灣喪葬儀式的人文意義詮釋,臺灣殯葬活動體現了漢民族鬼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文化,可以歸結為「引鬼歸陰」和「祭祖安位」兩種途徑。

    第二節「殯葬管理」

一、殯葬行業:人們對殯葬業者是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是直接涉入人心最大的禁忌---死亡。但卻又無可逃避。

    殯葬業要從一個禁忌的行業提升為有品質的專業,必然要加強教育訓練以及頒發專業證照,就像餐飲、旅遊、美容、美髮等行業發展成專業的作法一樣,應該仿照國外的殯葬技術士、殯葬管理師、禮儀師等推展專業證照與教育訓練。

二、殯葬服務:殯葬是一門服務業,一般分為三階段:殮、殯、葬。管理學者指出:創造價值的殯葬活動應該包括五項:緣、殮、殯、葬、續。依序說明如下:與客戶結緣以推動生前契約,客戶往生後的遺體接送與處理,以宗教儀式為往生者致哀及奠祭,為遺體進行土葬、火葬、海葬或樹葬等,家屬的悲傷關懷及掃墓安排等售後服務。

三、殯葬設施:隨著經濟條件提升,開始講究福衣壽具等殯葬器物。近年有殯葬業者舉辦新潮「福」裝秀,有人引入進口壽具,希望帶動流行。殯葬設施包括墓園、納骨塔、殯儀館、火葬場四類,其中火葬場尚未開放民營,而前三者則公私兼具,最大困難問題是土地取得。

    排斥殯葬設施反映一種社會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鄰避運動」,還包括排斥垃圾掩埋場、焚化爐、發電廠、高壓電塔、飛機場、屠宰場、加油站、瓦斯槽、核廢料、基地台等。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與公園、學校、文化中心、醫院等機構或設施為鄰。(老師說,現在有人考慮學校隨鐘聲上下課,會干擾生活;醫院常常有救護車的聲音,也很吵。

四、殯葬制度:我國主管殯葬政策與業務的中央單位是內政部民政司。「殯葬設施管理條例」四項綱領包括:1.落實殯葬設施管理,2.推動公墓公園化,3.提高殯葬設施服務品質,4.鼓勵火化塔葬。

    第三節「從安寧經驗談殯葬文化改革」

每個子題都有真實的故事為背景,也可以看出禮安醫師用心經營安寧與他的慈悲心

一、因為安寧療護而看見殯葬文化:

    一位在台大醫院接受安寧療護四全(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的癌末病人,卻在最後死亡時,因為葬儀社的工作人員把亡者抬起來放到推車的態度如同丟垃圾一般,讓在場看到的家屬心都碎了,同時也讓安寧團隊前面的圓滿服務就此前功盡棄。

    我自己回到慈濟醫院籌備心蓮病房時,就開始留意葬儀社的作法和救護車司機與工作人員的行為舉止。…心蓮病房都是癌末病人,而臺灣民間習俗多半在病危時必須留一口氣趕快出院帶回家。我決心陪病人與家屬一路從病房區走到急診室在門口送行,從此也就成為心蓮病房的慣例:送病人最後一程。

    起初發現救護車的工作人員多半態度有點粗魯,動作粗手粗腳,所以我會在場幫忙把病人搬到擔架車,路途中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提醒他們:這裡動作要慢一點或輕一點。因我我穿著白色的醫師袍,他們多半會尊重些,或許他們同業也會口耳相傳,後來我發現似乎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至少在我面前已經自動會比較溫柔地對待病人了。

二、生死不同道與地下文化:

    醫院對於留一口氣回家的病人,可從急診室放行,由停在門口的民營救護車載走,但是已經死亡的病人,則必須經過地下室的助念堂,再從那裡的地下電梯出去。有位病危的病人在我們推著擔架車走向急診室的途中突然停止呼吸,照原訂計畫仍由急診室門口出去,被眼尖的警衛發現告向院方長官,我才知道院方的管理規定有所謂的「生死不同道」的政策。

還有一次救護車司機把病人從地下室的斜坡直直推出去,被助念堂的看守伯伯追著跑…但我卻因此而誤闖禁地,發現原來還有些看不見的文化就在地下室進行著。

我認為「生死不同道」簡直是胡說八道,基本上屬於「打官腔」,如果真的生死不同道那麼急診室經常會有DOA(Dying On Arrival到院已死亡)的病人被送來急救,又當如何解釋?

天主教聖功醫院是用管制的電梯送留一口氣回家的病人或往生者,但是也會用這台電梯送要去開刀或做放射醫療的病人,就只這一台。另外在另一側的兩台大電梯是送住院病人和感染管控病人的專用電梯。還請院內同仁和訪客不要搭乘,但是有許多「文盲」還是常要搭,卻被病床擋住或請出來。

三、不得回家門之原初意義:

    留一口氣回家這個習俗,根據我閱讀的相關資料與合理化的推測,其實是古代的一種檢疫與防益措施。因為如果是客死異鄉,很可能是瘟疫(現代稱為傳染病)致死,為防止遺體與隨行人員回故鄉散播傳染,依律例不准進村落,當然更不能進家門,所以只能在村外或城外的空地收殮遺體,感覺上像是不得善終。於是日久年深,真正原因逐漸被淡忘,卻只記得「在外面斷氣者不得回家門」的民間習俗。

    根據相同的生活原則去考察,我認為所謂「客死異鄉不得回家門」的原初意義,其實是為了種族繁衍的考量,如果瘟疫透過遺體以及隨行搬運的人員而傳入家鄉,基本上也是害了自家種族與後裔。因此即使到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各種傳染病的傳染途徑,集體潛意識裡還是根深蒂固的刻劃著習俗的概念:如果沒有留一口氣送回家,那麼死後就不得進家門。

四、最佳死亡時刻與魂歸何處:

    某天晚上七點有位癌末病人已經命在旦夕了,我趕緊解釋請家屬做好心理準備,他們卻一致要求我想辦法讓病人延命到晚上十一點以後,我再次說明,家屬可以理解我的無能為力,本來還以為是要等哪位家人趕到,後來私下打聽才知道是一個習俗。原來民間習俗認為最佳的往生時刻是在晚上十一點之後(子時)到隔日吃早餐之前,因為病人當天的三餐都還沒吃,所以三餐會留給子孫,這樣子孫才會有飯吃。如果病人在吃完晚餐之後到晚上十一點之間死掉,因為他把今天的三餐都吃完了,那麼子孫就沒得吃了。後來我總是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習俗啊!如果要靠先人留這三餐才能過活,那還真是不肖子孫。

這個習俗我常聽家裡的長輩說,鄉下鄰里老長輩也常說。我還聽說可以把家人的病竈移給亡者讓他帶走,這個家人的病就會好,例如頭痛「醫」(移)頭,腳痛就「醫」腳啦!當我們在祭拜時不是都會說:您已經無病無痛了嗎!

    還有一次是家屬堅持要我們保證病人一定可以回到家,不然就乾脆留在醫院往生也無所謂。原來他們家住台東,又要病人留一口氣回家,到台東的單趟車程要三小時。家屬說千萬不可在半路往生,因為家屬擔心萬一在半路往生,那他們會不知道要在哪一段路招魂!所以最好能回到家,不然在醫院也可以,因為可定點招魂,最怕病人在半路往生,家屬不知其魂飛何處去。(哀!!!

五、事死如生的禮節與心態:

    隨著時代進步以及天災人禍的增加,葬儀是以往覺得必須隱諱的事,現在已逐漸浮上檯面。我們發現許多葬儀社因為同業競爭,已經開始注重專業形象包裝,工作人員開始穿起制服並且注意禮節,這是良性的殯葬文化改革,但是隨著外表制服與禮節的改變,應該加強的是內在心態的調整,最重要的原則其實和「安寧療護」一樣:尊重病人的個別性,如此才能真正達到「事死如生」的最高境界。

    第四節「人世因緣與生死觀」

一、命好不怕運來磨?---安寧生死觀:

    一般人都希望好命,但是「好命」的定義因人而異,世俗的好命,也許不是真正的好命。老師在這一小節舉出許多例子和故事,最要我們注意的是在公部門上班的人,切記這句話:「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當到高級主管,以為公司沒有他就會倒,怎知他生病或被換掉時才發現,公司沒有他反而營運得更好;有些人以為沒有他,地球就會停止轉動,卻不知道原來是他妨礙地球的轉動!所以與其欺上瞞下、自以為手段高明,不如「善始善終、好聚好散」,與其落得千秋萬人罵,倒不如留些懷念在人間。所謂「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報應有遲有速,早晚相遇得到。這就是我在安寧病房體會到的生死觀

二、安寧的人世因緣:

    在安寧病房待久了的我,看事情的觀點經常和別人不同,深知人世間的因緣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半點都無法強求。所有事情都是好壞參半的,當你愛上玫瑰,就得容忍它的多刺;走進婚姻,得到伴侶,同時失去自由;生兒育女,可以獲得許多樂趣與收穫,當然伴隨著更多的磨練。好事來時,我會看到光芒背後的陰影;壞事臨頭,我瞥見烏雲當中透出的光亮。…

所以在我的眼裡,虛弱與生病反而是一種好事與祝福。有三大理由:第一、「柔弱勝剛強」,牙如堅鋼但易折,舌僅三寸反不爛。第二、「帶病延年」,生病的人因為知道健康的可貴,更能知所取捨與節制。第三、「修行需常帶三分病」,才會知道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臭皮囊既然無可依靠,何妨儘早捨棄。…

我們最希望的是看到家屬走出悲傷的陰影,重新獲得生命的陽光。而我們最大的感動則是:很多家屬居然願意再度回到安寧病房,投入當個安寧療護的志工,陪伴更多的家屬,讓他們也獲得自己曾經獲得的陪伴與照顧。

人世間的因緣和合也是如此,反正我只能盡力而為:盡力去陪伴照顧病人與家屬,努力支持關愛辛苦的護理人員,盡量答應所有的演講邀約與文章邀稿,盡量逼迫自己在忙碌的工作與功課之餘,還能寫下所有的安寧故事,「做乎死,卡贏死沒做」。病人與家屬會不會感謝,非我能強求,演講、文章、出書,會不會獲得共鳴,能不能暢銷,都只是累世因緣。…人世間有我可以助一臂之力的事,我當盡一己之力,尚且感謝有我可用之處,何樂而不為?

課程完畢,老師讓我們看許多造型漂亮的棺材,這在民風保守的臺灣是看不到的!首先是許多「非洲的棺材」,有鞋子、獅子、魚、汽車、鳳梨、紅色的白蘿蔔、飛機、龍蝦、手機、可口可樂瓶、酒瓶、變電箱等等造型。當我看到可口可樂時,很想回家跟兒子說:那個可樂瓶很適合你唷!因為你好愛喝它,就把你裝在裡面好了,永浴「可樂」啦!

再來是非常「養眼」的波蘭月曆,他們用清涼的美女,以撩人的姿態來行銷棺材。在妖豔的美女襯托下,我還是看到很有質感的棺木。棺木看完,就來看手工的紙紮日常用具,生前無法買的,死後就燒給你。我看中意一台電動腳踏車!它有網站叫「Skea」(死去呀~~~)。最後老師讓我們「修理」一下眼睛---「錯覺藝術」,一幅圖由遠而近,你會看到什麼?有何不同!老師說:人有把沒有意義的事,連結看成有意義的事的能力。真的ㄋㄟ,表示我的眼睛恢復「正常」了!

好,該我們討論或分享了。我先拋個磚,想引來一片玉。「昨天我在安寧病房值班,早上簽到時,社工說育柔在處理十樓病人往生的事。因為家人不出面,她已經幫亡者找好葬儀社,還有有心人捐塔位給他了。我到十樓時,救護車的人員已經來處理了,病人在凌晨3點多往生的。育柔在發錢給看護(因為家人不理,連看護都是育柔社工師在處理),還在簽單子,包括代領遺體!亡者有一包遺物,護士也讓救護人員一併帶走,看護說那要丟掉了。送走他,我想他的家屬跟他有什麼深仇大恨,死都不來看他,連大體也不要;警察都上門了,家屬還是不處理。讓我想到上星期三才上過的課,如果你認為臨終者會因為要臨終了,家屬馬上能「溫柔相待」或「父慈子孝」,那你就錯認了。果真,第一次在安寧被震撼教育到了。」大家就開始熱烈討論了,後來又有位志工學員,分享她在安寧共同照護的溫馨。其實就如禮安醫師說的,在安寧病房也可看到社會百態啊!

看完附錄「在人生的中站大清倉(秋禾)」後,我如獲至寶,把它奉為圭臬。摘錄如下:

今年夏天母親走了,母親在一年前得知自己患了末期癌症,從此她利用出院期間的斷續時光,努力整理身邊事物。

衣服送給長年幫忙的歐巴桑和慈善機構,只留下幾件家居服和貼身衣物。…她更憑極有限的體力,重新整頓家用品,一一明確歸位,給每個抽屜貼上標籤,以防我們尋不著。

最後,母親為自己整理一份簡要自傳,又擬一份訃聞,發送名單和喪葬程序表,再簽一張病危時放棄延命治療的切結書,工工整整排列好,一齊收妥在抽屜裡。

母親走後,我們在悲痛中仍不致慌亂,以有限的人力,循序完成母親遺願,為她辦了一場莊嚴淒美的喪禮。這一切都得感謝母親,因為她曾如此鎮靜的規畫自己人生的最後。

年過六十八的A子,每年都整理一次家產清冊,趁正月子女返鄉時給他們過目。她過了六十歲之後,就實行『不買主義』,家裡只留最小限的必要用品。

曾經著有《人生最後該做的事》一書的式田和子女士,更身體力行簡樸的晚年生活。

她處分所有不再讀的書,定妥首飾古董的遺贈名單,整理好所有家族照片。現年72歲的她,多年來除了食物、內衣和鞋子之外,極少再買別的東西。

在她潔淨的櫥櫃抽屜裡擺著『死後聯絡名單』、『死後家中應辦事項』和她早已請人拍好的遺照。

人生五十大清倉,該捨就捨,才能換檔起步!

除了『乾乾淨淨的走法』之外,更積極的理論是『人生五十大清倉』。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老牌女星高峰秀子,她在五十歲時決定息影,從此洗淨鉛華,和老伴過著退隱生活。

一位研究生死學的平山正實教授說得好,人活到五十歲體力就不免走下坡,會開始遭遇各種病痛。或是說,得越過一個個小小的『死亡關卡』,才能往長壽邁進!

因此,由生機旺盛的四十代進入五十代,不妨稍停下腳步,給自己的前半生做個結算,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健康狀態和財產現況。

勉強的東西不要硬撐,該捨的東西就捨,如此才能『換檔』,重新起步,心情輕鬆的迎向下半生。如果說人生的終點是打烊,那麼五十歲時來個暫時歇店,給自己大清倉,當不為過。

當然已經不健康的人較健康的人給自己策劃終點的心情,完全是天壤之別,這需要當事人無比的勇氣和決心,不能相強。只不過,當一個人的人生落幕後,他留下的一切都會告訴我們,這個人生前著重物質生活?還是崇尚精神生活?

甜甜寫於101年5月30日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