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101年[安寧藝術健康人生]讀書會,要讀10本書,這是第4本.

閱讀「讓日子多一點生命---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心得

作者:朵特•席珀   譯者:唐薇   時報文化  2011年3月 初版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是作者朵特•席珀以和同事葛歐格•彼得森在2009年拍的「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紀錄片改編寫成的書。這本德國安寧病房的真實故事書,去年我就看完了。這次我很認真地看了三遍,還跟看《預知生死的貓》那本一樣,條列出故事人物的重點。我覺得它們都是可以珍藏的故事書。

全書有一篇【推薦序】---《傳遞幸福的感覺》、11章節:01「記憶的氣味」,02「安全與尊嚴」,03「我吃,故我在」,04「道別的燭光」,05「大廚的選擇」,06「Last Christmas」,07「樂觀與悲觀」,08「廚房外的生活」,09「獨行之路」,10「向生命學習」,11「沒有人孤單」,和[Epilogue]---「送行」。

書的封面有「美食佳餚」照片,右上角有這些字:「一個廚師的慧心善意、幽默達觀,再添上無限量供應的美食巧思,給了一群面臨生死交界的臨終病患,此生最後與最真的溫情與感動!」,您看完這本書就會有如此真的感動!

書的封底,有斗大的一行字「用一生的美味,陪你到最後!」是這本書的精華。接在這行字下面的就是這本書的重點:

烏普雷希•史密特曾是任職於米其林餐廳的優秀廚師,卻在前程似錦時放棄一切,進入了一家照顧臨終病人的『燈塔』安寧照護中心,擔任大廚為這些病人烹煮三餐,而且一待就是十一年。

他的客人不會在商業午餐時段談論工作交易,也不會在燭光晚會中想像浪漫婚禮---『燈塔』的客人無暇計畫未來,病重的他們危在旦夕,與人生告別成為一種必須,對於烏普雷希視為人生樂事的『吃吃喝喝』,也顯得毫無興趣。而大廚的任務,就是要以美食來寵愛這裡的人們,重現他們記憶中的幸福滋味,圓滿他們最後的期盼,陪伴他們尊嚴而欣慰地走完人生旅程。

他每天提供菜單,讓房客點餐,有人想吃其他菜,照樣能心想事成。為了讓失去味覺的女士重享口福,他每天熬煮五彩繽紛的蔬菜湯,讓她從蔬菜的顏色裡想像吃到的味道;為了做出病人初次約會時做給太太品嚐的李子優格,他將配方一試再試,想讓這對恩愛夫妻重溫相知相守的歲月。曾有固執絕望的患者,在他的美食撫慰下胃口大開,重燃鬥志;但也有人等不及再嚐一次他特製的美味佳餚就離開人世,讓他徒留遺憾。

每次的相處雖然短暫,但烏普雷希耐心、真誠、達觀的態度,打開了許多病人緊閉的心門,為他們帶來難得的歡愉與療癒。烏普雷希則感恩自己能與這些病人相遇,每個病人和他們的家屬,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帶給他難以磨滅的記憶,也體悟到生命的韌性與尊嚴,更懂得珍惜與謙卑...」。您迫不及待地想翻閱它了吧!

    張嘉芳執行長推薦序的第一句話就是「末期臨終病人需要什麼?」(p.4)她的回答是:「…本書的主角大廚,因擅於料理美食贏得尊敬與名聲,卻在安寧病房的服務中,找到了身為廚師的意義與不凡之處,對於末期病人來說,即便生命將逝,此生的旅程即將結束,但身體、心理、靈性上需求的滿足,並不因身體的孱弱而消逝。尤其,一頓能夠勾起記憶中幸福滋味的餐食,口腹的需要與被愛的感受,即使一口便已滿足。我們共同在尋找與努力的,不過就是為末期臨終的病人,傳遞那份被愛與幸福的感覺!」(p.6)

接著,第1章「記憶的氣味」,在兩頁大廚的自序後,作者就用訪問的角度來編寫在「燈塔」安寧照護中心感人的故事了。這裡引出五位書中的靈魂人物,時常出現在書的各篇章中;當然在最後尾聲「送行」中,他們也一一謝幕。大廚的自序說出在安寧病房當廚師的意義和心甘情願:「身為廚師,我不在意人們吃了多少份量,我在意的,是自己能否實現人們的願望。就我來說,在臨終病房服務,是非常適合我的。這種工作方式,一直是我在尋找的。如果我能滿足一個臨終病人的期待,送上他引頸期盼的餐點,我便感到心滿意足。當你走進病房,問他一句:『好不好吃?』而他的眼睛發亮,對你說句:『真是太棒了!』這就是最單純的享受。最純粹的享受。」(p.9)我想,安寧志工在病房為病人服務也是這樣。

讓大廚感動直達內心深處的,有這些故事:

1.第1章「記憶的氣味」第15頁,有一位患了愛滋病的年輕男子(房客,他們都稱住在「燈塔」的病人叫房客)跟大廚說:「我好想吃個漢堡--你可以做一個給我吃嗎?」「我敢打賭,我想吃的漢堡,你肯定做不出來。」大廚就騎腳踏車去速食店幫他買回來。這位房客向他道謝,並告訴他:「在我的生命當中,很少有人願意為我這麼做。」這段話,讓大廚打從心裡感動!

(在聖功醫院我也曾感恩過一位老阿嬤,我第一次講繪本給病人聽就是獻給她,且全程用台語講,我們也交談得很愉快,但是!隔天她就「無預警」地往生了。)

2.第1章「記憶的氣味」第37~38頁,他端上了梨子培根燉青豆的第三個版本。這次正對口味,與女房客回憶中的味道一模一樣,那個瀕死的女人,滿臉容光煥發地向他道謝:「今天,你送了我一份大禮物!」大廚晚上回到家時會感到特別滿意:「我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願望而存在的,如果做到這一點,就等於做好了我的工作。」所以他也曾有做了五次才成功的「接骨木果麵丸湯」。說服瀕死的人接受廚師自己的口味,這種自我肯定的方式,他不敢茍同。在安寧病房的人,都在為沒有食欲和身體的潰敗苦苦掙扎,壓根兒不是談論自我肯定的地方。瀕死的人想吃的東西,常常與個人的回憶密不可分,大廚必須特別關照這些回憶,以便盡他能力所及,為這些房客提供一點點回家的感覺,以及當個正常人的希望

所以才有嘗試了好多遍的「李子優格」,病人已虛弱了,照顧他的妻子因心情緊張而沮喪,根本想不起來以前吃的優格是什麼樣貌。但是大廚做好了,家屬還是常常來廚房拿去給病人吃,等病人往生了,家屬到照護中心道謝時,才恍然大悟地說:「少加了糖粉!」

3.第4章「道別的燭光」第135~136頁,描述一位對丁骨牛排喜愛到廢寢忘食的房客,因食道有一顆腫瘤緊緊地壓迫著,到院時已不能正確吞嚥。他很難為情地鼓起勇氣向大廚說:「拜託幫我煎一塊牛排,我希望能感受牛排入口的滋味,品嚐它,讓它在舌蘊間移動、翻滾、咀嚼它,最後再將它吐出。」看到這裡,我想起先夫最後一次吃到我娘包的粽子也是這樣,咀嚼,讓口齒留香後把它吐出來。唉!

大廚果真幫他煎一塊牛排,房客虛弱得必須讓大廚幫他切一小塊牛排,他絲毫不敢怠慢,緩緩咀嚼,同時全心全意地享受。他讓牛排在嘴裡停留了好一陣子才取出,之後,他就不願意再吃第二小塊了。他向大廚道謝說:「如今,我死而無憾。」兩天後,他便駕鶴西歸。

    讓我看到大廚「用一生的美味,陪病人到最後」的,有這些溫馨的故事:

1.第2章「安全與尊嚴」第63~67頁,一位因化療而變成「食之無味」的老婦人,大廚想讓她享點口福,於是反覆思索,魔術般地變出一道最精緻的蔬菜湯。婦人只嚐了幾勺湯,便確信自己吃出芹菜的味道。大廚期待看到的是房客獲得片段的喜悅,於是他回答:「沒錯,湯裡是放了一點芹菜。」其實他根本沒放。於是女房客興奮地告訴大廚,她想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星期,多嚐到一點味道,現在,她離這個目標是越來越近了。

大廚靈機一動,為了讓這瀕死的女人更能「食之有味」,他為她做出了五顏六色的湯,而且每天換花樣:如果湯裡因為胡蘿蔔呈現橘黃色,她便能嚐出胡蘿蔔的味道,湯汁如果因為紅色的甜菜而變成紅色,她便能吃出紅甜菜的滋味;如果湯是綠色的,而那種綠色又是青花菜所獨有的,她便能感覺到青花菜的存在。

2.第3章「我吃,故我在」第93頁,有位想死的老婦人跟大廚說:「我真的想死,你可以在食物中加點東西,好讓我走得很快嗎?眼前這場難以承受的苦難,才得以結束。」大廚想,這婦人說出這樣的話,究竟是希望產生什麼的效應?是真的想服毒求解脫,或是,她發出求救信,以喚起更多關注、更多同情,同時獲得宣洩?

大廚運用他的職業技巧,小心翼翼地摸索與接近這個臨終病人。他說出形形色色的美味菜色、豐盛佳餚,想暫時將她誘出沮喪的境地,都無效。突然想到一位女房客曾點過「蘋果鬆餅」,他趕緊不經意地提到此事,賓果!老婦人點了半個鬆餅加肉桂糖粉,之後她吃了一半。幾天以後,大廚為她送上半塊藍帶豬排時,她居然問:「怎麼只有半塊?我要一整塊。」

3.第6章「Last Christmas」第192~195頁,聖誕節時有位房客是大廚無法盡心服務的,她就是住在三號房的芬蘭籍女士。她的精神飽滿,狀況穩定,不過她只能倚靠注射取得營養,因為她完全無法吞嚥。她搬進照護中心的第三天,就請護士捎了個口信給大廚,想跟大廚親自打招呼,說聲哈囉。大廚看到的芬蘭女士是面容和善,口音相當有趣的人,對於只能用聞的,無法享受大廚準備的佳餚,感到非常遺憾。她說:「不能吞嚥,真是一種悲情。」

大廚回到廚房,決定要為她準備一種可以讓她遙想起故鄉的香味。本來想到芬蘭浴,無耐,芬蘭女士不喜歡香味。終於讓大廚尋求到代替品了,就是芬蘭音樂!他為她燒了一塊「芬蘭探戈」CD當做聖誕節禮物。「芬蘭探戈,其實就是她最愛的音樂類型,大廚隨意選擇的音樂家,恰巧又是她的最愛。」大廚生動地描述三號房裡聽CD的情景。他說:「我真的像小鳥一樣歡喜--沒想到,我真的命中了紅心!」

聖誕節後芬蘭女士表達了謝意,並擁抱了他。他彎腰朝她靠近,她抱住他好一會兒說:「我想要跟你道別。」她說這句話時顯得特別亢奮,接著她又說了一句讓大廚銘記在心的話:「這種事情很少在我身上發生,但是此時此刻,我真的感動得快要哭了。」與芬蘭女士的兩次會面,對烏普雷希•史密特而言,就像看到了兩回璀璨而耀眼的流星。

    但也有人等不及再嚐一次他特製的美味佳餚就離開人世,讓他徒留遺憾。這就是「海員雜燴」這道菜,在第2章「安全與尊嚴」第72~74頁,有詳細的描述。有位在漢堡土生土長的女房客,希望吃到大廚親自做的這道菜,而且要照著她婆婆的配方做。那天是星期五,她和大廚你一語我一句鬧著玩地討論著「海員雜燴」這道菜。當週休後的星期一,他準備好這道菜的材料來上班時,卻聽說那位女房客在週六晚上去世了,他,遲了一步。他說:「我氣自己未能及時送上美味可口的飯菜,…我眼前一直浮現她躺在床上,聊著她心愛的佳餚美饌,高談闊論。我多麼想讓她再次嚐嚐海員雜燴的味道,讓心愛的食物在舌尖上融化,舔一舔上顎感受美味,然後再吞入腹中…」此刻,大廚更沉默寡言,還請為房客來取領取飲料的護士或護佐讓他靜一靜。當然大廚還是獻上這道菜,讓它成為那天菜單上的特別選項。就其意義而言,我們可以稱之為「葬禮後的盛宴」。所幸除了他之外,沒人了解這由來始末。

這本書有關於「死亡」的看法,有兩件事情,讓我覺得印象深刻,就是106頁,古德瓏•費舍爾和丈夫的討論:「出生、生命與死亡是一個整體,其實那是一個自然過程。…要不是我們脖子上掛著滴答滴答的鐘,而且我們知道它終有一天會停止,生活就會變成地獄,我們就不會建功立業、享樂和感受幸福。我享樂,因為我知道自己並非不可或缺,我遲早將因為死亡而不復存在。」所以我想,因為有死亡,我們才能珍惜活著。

另一件是在258頁,寫大廚的爺爺對死亡的恐懼:「他病得很重,在床上已躺了好幾個禮拜。我們祖孫見面,無話不談。…他興奮又生動地描述天使降臨床邊的情景。…但就在那一天夜裡,他過世之前,肯定極盡慌張,他不知道哪來的力量,大家都覺得是個謎--他竟然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可以自己下床,坐上床邊的輪椅,在屋內四處移動--他是在逃啊!即使他看見了天使,也知道天堂之門,已為他開啟…」親愛的阿彌陀佛!怎麼辦?

這本書一共出現七個病人的名字,有五位常跟大廚互動的人物,依出場順序是羅夫•富林古德瓏•費舍爾蕾納特•薩莫爾霍爾斯特•萊克林湯瑪斯•韋伯。還有一位52歲的海寧•施若德,他用生日派對向大家告別,寫在241~242頁;另一位是63歲的莫妮卡•席維斯。他們兩位可能是在做紀錄片時的新人,沒寫他們的最終,而常出現的那五位房客在尾聲的「送行」中都有寫他們如何去世。最先死亡的是霍爾斯特•萊克林,再來是湯瑪斯•韋伯,第三是古德瓏•費舍爾,第四是蕾納特•薩莫爾,最先出場的最後死,就是羅夫•富林,因為他胃口好,吃得多!

羅夫•富林是一位退休的經濟部員工,在第16頁寫他高齡96,在53頁說他69歲,到了196頁說他68歲。我看照顧他的兒子克里斯多夫才44歲,我想他69歲。他得胰臟癌,身體消瘦了14公斤,來到「燈塔」享受大廚為他們準備的豐盛佳餚,他無法想像,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自己居然有幸遇見如此正面的力量!他常來餐廳吃飯,也邀兒子一起來,也會跟兒子提到自己的死亡。在一次的午餐談話中他再度確認:「那即將到來的死亡,對家屬而言,事實上非常痛苦,其嚴重的程度甚至超過當事人本身。」所以他向家人提出「五分鐘守則」:「我死的時候,你們每個人只能在我床前待五分鐘。」有一天,他覺得快死了,請家人都來,在病榻邊守著,他也沒反對,反而要求家人留下,他又在照護中心多活了將近三個月。

後來他昏迷了兩天兩夜後,忽然清醒過來。他想洗澡、換衣服、到樓下餐廳吃早餐,還請護佐幫他從櫃子拿出最好的衣服。他套上皮鞋,在髮絲抹膠,將整頭短髮向後梳,他希望自己的外型和出現,都能完美無瑕。甚至還當眾宣布:「今天是死亡的好日子。」當天夜裡羅夫•富林嚥下最後一口氣---身邊沒有親人。

古德瓏•費舍爾是55歲的小學女老師,她的胃有一顆腫瘤,所以面對美食,她總是要留一點空間來品嚐她最愛的甜點。讓她感動的是,有一次她向主廚說渴望吃一個熟透多汁、香甜的大橘子。半小時後,主廚端來一個小盤子,上面擺了五片剝得乾乾淨淨的橘瓣---找不到一絲筋絡。

她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向護士道「早安」。平靜開朗的心情,一路伴她走到盡頭。久臥病房的她,總是以滿足和感謝的態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她沒有日益虛弱,但生命依然結束了。丈夫怕她在死前受盡折磨,也明白她一心追求「好死」,因此他陪著她寸步不離,直到她無痛無懼、安詳地沉睡去,永世長眠。他幫她找到她的「七重天」:是一塊明亮、公園般的平地,看起來就像森林裡的陽光之地。

蕾納特•薩莫爾,75歲,肺癌末期病人,由52歲的女兒烏麗卡照顧她。她獨自撫養一對兒女,所以管教甚嚴,她要讓孩子有出息,她們母女之間和繼父的故事也滿感人的。她住進了照護中心,對女兒嚴苛的態度轉變了,也修護了母女關係,這要她能放手,家屬才得以好好陪伴。

但是自始自終,這對母女都將死亡和告別式列為禁忌話題。蕾納特•薩莫爾死前的最後兩週,幾乎與烏麗卡生存的世界,完全隔絕。「她天天都如此。躺在那兒,手裡抓著小毛巾,不停地折過來翻過去---完全沉溺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唉!我那一輩子堅強無比的母親啊!」所幸,狀況有所轉變,星期四晚上,母親突然對她說:「烏麗卡,我好累,我想睡一下,妳回家去吧!」她要一個人死去。母親過世後,烏麗卡美國收拾行李,搬回了漢堡

霍爾斯特•萊克林住在照護中心時已是「奄奄一息,目光空洞」了。他70歲,是胰腺癌病人,照顧他的是妻子貝婭特。他們夫妻鶼鰈情深,「李子優格」這道食物述說著他們甜蜜的第二春戀情。

因為病人虛弱,在第9章,他的死亡蠟燭已被點燃。在第11章有這樣的描述:貝婭特•萊克林短暫離開房間出去打電話,她心裡明白丈夫再也聽不見了,但她還是不想一邊看著他,一邊談論他的死亡。「那時,我和他的兩個孩子都陪在他身邊。他睡得很沉、很祥和,嘴角還掛著微笑。他的手,就擺在我的手上。他往生之前,我忽然感覺到,他輕輕地握了我的手一下。或許,那只是我的幻覺吧!」(p.285)好幸福喔!這也是我的遺憾。我沒有握著先夫的手,就讓他悄然地在清晨五點多走了,那時,我只是累了,打個盹而已!烏乎哀哉!

湯瑪斯•韋伯是個63歲的阿公,他喜歡逛老爺車展,也擁有十二件油葉岩和大理石壁爐鐘的漂亮收藏品。當他坐著輪椅進入照護中心時,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須要別人的幫忙。就三個星期前,他還活動自如:走到門邊,開門,出去,下樓,隨時想上樓就再上來。「我們怎能將什麼都視為理所當然呢?」轉瞬之間,習以為常的生活幾乎一無所剩,這是個沉重的打擊。他說:「這幾天,我得艱難地從床蹭到浴室---看看這段距離,還不到三公尺呢!這是我這輩子不加思索做過幾十萬次的事…」。他曾問過大廚,有多少病人能活著走出照護中心?他一直努力在想死亡的面貌,人死時的感覺,並會和女兒談死亡的話題,反倒是女兒缺乏勇氣去談論和面對。他也告訴女兒,自己的喪禮要比照太太的辦。女兒安娜描述父親的性格說:「面對母親的死,他至今仍舊無法釋懷。只要我一提起,他會說:『人就是必須克服疾病、克服失落。』他經常跟我說:『人必須如此!』我現在真的也非這樣不可了。我經歷過這麼多次的生離死別,究竟何時才能真正結束?」十年來,安娜經歷了祖父、祖母和母親的辭世,她所受的驚嚇,至今尚未恢復。

他覺得自己的病情未惡化,也無好轉,決定依計畫,星期四去看腫瘤醫師,星期六回家去。安娜也把這兩天空下來,父親想吃的鹿排也準備好了。沒想到!星期二上午,父親的狀況突然急轉直下,無情的事實朝她迎面襲來:她坐在父親的床前,他看起來十分平靜,她緊握住父親的手。下午三點左右,房門打開,一位治療師走進來,暫時打斷她和父親的相處,於是她和治療師聊了幾句。「但,爸爸就是爸爸,他偏要利用我留意治療師,無法關注他的時刻,悄悄死去。」星期六那天,安娜依舊來到父親的家,煎了鹿排,百分之百遵照他的意思。她與丈夫和孩子一起圍坐桌前,望著鋼琴、壁爐鐘、院子,以及---那張空著的扶手椅。

大廚身在安寧病房服務,對死亡的看法,在第9章「獨行之路」裡的254~257頁有提到。「我今天也只能推斷,自己屆時會如何反應。不到那個時間點,不到發生的那一日,我不會知道自己將如何表現。開始在照護中心工作後,我對於死亡的恐懼,並未解除,也沒加重…這種體認,可以幫助我在工作上,免於狂妄自大與無知。」「為什麼病人會在此刻死去,既沒有提早,也沒有延後?…我只能確定一件事: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掌握『正確的、註定的時刻』,而與世長辭。」「死亡是一條獨行之路!畢竟我和別人一樣,將來都有一條『與眾不同』的獨行路要走。但在一切發生之前,就算我想破頭,也無法預知任何事。總之,死和生都很『個人』,至少我可以確認這一點。」,我很認同他的看法。

克里斯多夫•富林接到父親的死訊,趕到醫院,幾乎崩潰。他想一個人到父親的房裡,靜靜地跟他告別。當他走入房間,那景象完全震懾了他:「我幾乎認不得這個房間了。我父親的床,不再靠著牆壁,它被擺在房間的中央,那裡比較沒有那麼明亮。四處擺了許多小小的蠟燭,至少有二、三十個之多。透明布蓋住電視機,我聞到薰衣草的味道,我想,這一定是照護中心主動這麼做的,沒有人能確定我什麼時候會走進這個房間,這些人做這些事,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死者。」行筆至此,覺得「燈塔」真是一個溫馨又安寧的地方,主要是它有個「慈悲」的大廚和許多「有愛」的團隊人員,再加入這許許多多「可愛」的病人老師們!

甜甜寫於101年6月12日

後記:讀書會是6月26日舉行,我於6月15日到7月10日出國.出國前先寫好作業,回國很快就可以分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