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81022讀2.JPG   1081022讀2封面封底.JPG 

              108年8~12月[久病慢痛 . 樂活安寧]讀書會,10月要讀兩本書,這是第2本 。

閱讀《如何照顧失去老伴的爸媽?:最重要的6件事:居住‧看護‧心理‧日常危機‧醫療保險‧「那一天」的準備》心得

               河合千惠子/監修。 張秀慧/譯。

                 新自然主義 20158月初版。

          作者是專攻心理學的博士,她成立了「微笑網站悲傷輔導」,協助失去伴侶的人從悲傷中站起來。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她運用她的專長「心理學」和「協助失去伴侶的人從悲傷中站起來」來琢磨這本書。就像陳靜敏教授的推薦序<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和作者的前言<家有七十歲父母落單時>所言,這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書中不時會穿插一些她遇到的實際案例。

目錄

推薦序  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  陳靜敏

前言    家有七十歲父母落單時

第一章 父母「落單」時該怎麼辦?

       孩子應該留心的事

1.父母總有一天會「落單」

---父親或母親過世時,就是你做出抉擇的時候了

2.父母落單前,孩子們要先做好準備

---為了能做出最佳選擇,平時就要好好思考

第二章 誰來照顧?該怎麼照顧?

       決定同住或分開住的關鍵

1.不要忽視父母的個性及生活習慣

---不尊重落單父母的意見及考慮其個性,是沒法談是否要同住的

2.由哪一個兄弟姐妹來照顧呢?

---等「那一天」到了再商量就太晚了

3.同住還是分開住?

---只要父母幸福就好了!

第三章 試著理解失去配偶的父母心情

       讓父母從失落感中振作起來

1.理解落單父母的不安與失落感

---即使是見面就吵架的夫妻,伴侶過世也會帶來很大的打擊

2.孩子要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從失落感振作起來

---就算無法不再悲傷,但是卻能夠克服悲傷

3.希望他每天都過得快樂

---讓落單父母過著充實的老後的生活,子女可以這麼做!

第四章 保護落單父母免於深陷危險

       困擾的事以及疾病

1.威脅落單父母的三種危險

---疾病、犯罪以及老化

2.孩子如何協助父母免於陷入「疾病、事故」危險中

---比起事後後悔,事前預防最重要

3.別讓父母與犯罪有所牽扯

---提供落單父母有關詐欺、犯罪案件的資訊

4.別讓落單父母面臨「日常生活」的危險

---對年邁的父母來說,處理日常小事也是負擔。

第五章 落單父母的居住要如何安排?

       如何找到終老的棲身之所

1.同住或繼續住在老家

---了解改建的重點

2.搬到新租的房子時

---也要考慮萬一需要看護的話

3.住進適合高齡者居住的住所和設施

---找適合父母居住的住所

第六章 如何跟落單父母談「萬一」呢?

       不想留下悔恨可以這麼做

1.需要看護時

---盡早接受看護認定!

2.如何跟落單父母談「萬一那天到來」的事呢?

---子女難以啟齒的事要如何說出口呢?

3.在「萬一那天到來」前,要先問落單父母的事

---趁父母還健康時要先確認的事

後 記  守護年邁的落單父母是身為子女的責任

附 錄  台灣銀髮族醫療、保險及照護資源快速導覽

         本書的內容就如陳靜敏教授推薦所言:

         詳列如何面對喪偶父母、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如何從中做出最佳的決策,更一步步從落單父母的居住安排、照顧規劃、預防意外,到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從失落感振作起來,如何跟他/她談起「萬一」後的身後事安排。這本書能協助失親者從悲傷中站起來,更讓死者無憾,生者無爭。 (3)

         作者的<前言>也說:

         失去老伴,只剩下自己的父母,當然會對往後的人生感到不安和寂寞。這時候,身為子女,要如何照顧他們而不影響目前的生活呢? 本書就是會對這些問題做深入的探討,並想出因應的對策,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和父母建立良好關係,做好照顧。 (67)

          作者為日本人,雖然國情不同,讀完本書,我有下列的收穫:

第一章 父母「落單」時該怎麼辦?

      「過了三十歲就一定要結婚」、「應該要忍耐,絕不可以離婚」的價值觀越來越淡薄了,看來單身者照顧落單父母的案例會越來越多。(21)

         父母落單時,必須面對的幾個問題:

         要如何跟家人討論同住的事呢?家庭開銷和家事要如何分擔?同住之後要是跟家人摩擦的話,要如何扮演協調的角色呢?希望兄弟姐妹怎麼幫忙?要是需要看護時,又該怎麼辦?(2223)

         要先了解父母的心情,然後試著去傾聽,並且從做得到的事情開始。這應該是讓落單父母放心生活的第一步。(2829)

         客觀判斷父母真正的想法以及健康狀態,然後再想想自己可以辦得到的事,最後再選出最好的方法。這是不需負任何責任的第三者無法做到的。(30)

第二章 誰來照顧?該怎麼照顧?

       「家裡父母都很獨立,所以沒有問題的」這句話,恐怕只能在「現在」說說。請千萬不要忘了,父母可能會因為某種契機而變成「讓人煩心的父母」,所以子女們要做好「萬一變成那樣」的心理準備。只要願意去思考同住、分開住這個問題,相信就能清楚知道「對父母、手足以及自己的家人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41)

判斷同住或分開住的七個重點:

1.落單父母的個性:真的「不想同住」嗎?

2.落單父母的健康狀態:分開住需具備的條件

3.經濟狀況:不要太過在意父母留下的財產

4.父母和孩子、家人合不合:相互有無共識

5.孩子們的狀況:同住最好是趁孫子還小的時候

6.父母希望的「居住」條件:對他們來說是否是良好的環境

7.離開熟悉的環境:父母是否希望生活起變化  (5361)

事先定下同住的規則:

1.可能的話,在父母身體健康時就同住

2.生活費盡可能要分開負擔

3.先預想可能發生的婆媳問題

(父母會干涉小孩的教育問題、分擔三餐的料理和做家事、無法融入子女家庭的父母)

4.不要讓落單父母感到孤獨

5.在生活方面,幫落單父母規定所有細節。

6.了解父母的心情

7.重視房子的隔間

8.利用二代住宅的優惠  (6171)

第三章 試著理解失去配偶的父母心情

        伴侶過世時被留下來的失落感,可能有比身邊的人所認為的嚴重許多。四、五十年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少了這個人,應該是人生當中最大的改變吧。落單父母所承受的不光是悲傷,內心也會慢慢產生不同的想法。落單父母可能會發生變化的六個部分,那就是「心的變化」、「行為模式的變化」、「健康狀態的變化」、「日常生活的變化」、「人際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的變化」。(80)

        請參考美國心理學家桑德斯所說的五個恢復階段。讓子女們了解悲傷的過程,那麼不管是誰先離開人世,對落單的父母應該都會有幫助的。

第一階段:驚嚇,第二階段:承認喪失,第三階段:逃避,第四階段:恢復,第五階段:重生。 (8890)

         孩子要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從失落感振作起來,振作的關鍵在於「子女和孫子的鼓勵」。100頁有「孩子幫忙落單父母走出喪偶悲傷的方法」:

1.經常打電話給他,或者是多跟他聊天。

2.跟他一起吃飯。

3.帶他去旅行。

4.一起看相本。

5.協助落單父母處理喪禮和頭七等法事。

          讓落單的父母過著充實的老後生活,子女可以這麼做:

參加志工活動、交朋友的方法(想交新朋友的話,建議到能培養興趣的社團或是社區大學,或是各地區開設的生涯學習中心,以及大學附設的社會人講座等學習)、尊重父母的興趣和意願、活用落單父母的智慧、無所事事也是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父母真正的想法。如果不去尊重父母的意見,那麼即便是你的孝心,恐怕也沒有意義。善意有時候會變成惡意。而且或許對年邁的父母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甚至會讓剩下的人生過得不快樂。 (102108)

第四章 保護落單父母免於深陷危險

別讓父母與犯罪有所牽扯:提供落單父母有關詐欺、犯罪案件的資訊。

          以高齡者為對象的惡質推銷,以及拜訪推銷手法。第一名依序到第十名為:電話推銷、家庭訪問推銷、強迫推銷未上市股票或債券、勸誘被害者(二次被害)、連續販售、中奬手法、網路販售、免費手法、隱匿販售目的、安檢手法。(133136)

第五章 落單父母的居住要如何安排?

搬到新租的房子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三個重點:

1.「租金」最好是用父母的收入(年金)就可以支付。

2.「地點」要以前往醫院及兄弟姐妹探望的方便性來考量。

3.選擇租屋處也要考慮「看護可能性」。(165167)

第六章 如何跟落單父母談「萬一」呢?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看護?

         需要看護的三大原因是腦中風、失智症以及高齡所引起的衰弱。

  因腦血管阻塞引起的腦中風會導致身體麻痺以及語言障礙等,自己無法處理身邊的事物。

  失智症是會逐漸惡化的,所以日常生活當中需要其他人協助的情形會越來越多。

  至於年齡增加導致的身體衰弱,情況從只要稍微從旁協助就沒問題的輕微狀況,到因為骨質疏鬆而必須躺在床上生活的嚴重情形都有。(178)

要跟父母談「萬一那天到來」,應該何時說比較恰當呢?

         譬如電視新聞正在播出某位名人的喪禮,或者是認識的人或親戚舉行葬禮時,可以不經意地提起。一開始先從「我的話喜歡自由的氣氛,希望送我的時候能夠播我喜歡的音樂」或「○○○先生的喪禮是在緬懷故人的氣氛下安靜的進行」等,一般的話題開始,慢慢地了解落單父母的希望與想法。(185-186)

       「希望在哪裡走完最後一程」,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其實八成左右的日本人是在醫院過世的,而在自己家裡過世的,大約是一成多。

          這裡有提到安寧療護。她說:「歐美國家提供給末期患者居住的安寧中心。在安寧中心,不會為了延長壽命而進行辛苦又疼痛的延命治療,而是會減輕患者的痛苦,讓患者能內心平和的迎接死亡。」

          她說:最近有不少人都有「要在家裡過世」的想法,於是家庭安寧看護受到注目。這是在家裡接受醫療人員等的幫助,跟家人度過最後的日子。要是父母希望「在家裡走完最後一程」,那麼家庭安寧看護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190)

          最後她寫到:「想舉辦什麼樣的喪禮」、「希望埋葬在哪裡」、「想要通知誰呢」、「保險要如何處理」、「財產要如何處理」,這些都要跟父母好好溝通談好。

後記---守護年邁的落單父母是身為子女的責任

          這是一本具體介紹了與七十歲以上落單父母有關的各種支援,非常的實用。書中不光是從被照顧落單父母角度來看,同時也站在需要伸出援手的子女立場來設想,不論你是遇到哪一種問題,本書詳細提供了解決方法。(198)

          這本書提供我對我高齡87歲的母親許多照顧的好方法,也讓成為喪偶多年的我有很好的心理調適。我已寫好遺囑,相信我能好好過我想過的生活。

          謝謝兒子跟我同住,互相照顧;女兒長年旅居國外,時常有聯絡。

             甜甜 完成於10810 22

arrow
arrow

    甜甜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